道教之音網站現(xiàn)誠聘編輯,歡迎垂詢,一同傳播道教正能量。 簡歷請發(fā)送至 hr@daoisms.org 。 道教教化的目的在于凈化人心,使人心神寧靜,好善樂施,濟世利人,從而為社會和人們的和諧共處起到積極作用。所以,道教從自己的立場出發(fā),在善惡報應觀上構成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教義。這一教義,就是天道承負說。 現(xiàn)如今,人們多數(shù)只知曉因果,卻對“承負”的概念沒有什么了解。其實,承負正與中國人所具有的宗族價值體系相關聯(lián),是儒道兩家都非常強調的報應學說。承負,即相信天道有循環(huán),善惡有承負,其核心主體是圍繞生死問題,并承揚于《老子想爾注》中“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的教義思想,以道教義理的方式勸誡人們在世之時要多行善事、少為惡行,從而可以為自己、為子孫后代積累福報。 道教的“承負”之說,最早可溯源于《太平經》。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文化和道教教義也和中華本土文明有極高的相似度,甚至二者之間還存在彼此相互構成的特殊關系。承負,可簡單地理解為祖先積德行善則可蔭及子孫;若先人屢屢犯過作惡,后人將無辜蒙受災禍。即人們常說的“前人種樹,后人乘涼;前人惹禍,后人遭殃”。所以,其鮮明特點是在強調前輩與后輩之間的相互關系,這比單純強調個人為惡行善之因果更具有系統(tǒng)性。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形象化的一個展示方面即是姓氏文化,我們每個人都秉承著祖先留下的姓氏,并會把其傳給后代子孫。百家姓的歷史來源各不相同,有的是因受皇封,有的是因避罪障,祖先當初的決定對后世的人們產生了幾千年的影響。承負之道理與此類似,我們今日所受到的福報和所遭遇的坎坷,均與當初祖先的某一個決定有關系。同理,今日我們做出的任何決定,都有可能影響到后世人們的生活。強調承負,便是以中國人特別看重的血源關系為樞紐,借此強調了一損俱損、一榮俱損的整體報應觀。 對于“承負”的論述,《太平經》中有兩種解釋: 其一,“承者為前,負者為后。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過失,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后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負者,乃先人負于后生者也”。在此強調先人或許并無貽害后人的主觀意識,但因為某一小小過失而日積月累成大的罪障,從而致使后人受到無辜牽連。明白這一點后,人們便當更加謹慎自身的行為。人人皆有愛子之心,誰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無意中的行為而傷害到子孫后代,所以更要強調日積小善、日悔小過的重要性。 其二,“三統(tǒng)共生,長養(yǎng)凡物名為財。財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采?,而不止則亂敗。敗而不止,不可復理。因究還反其本,故名承負”。意即天地人三統(tǒng)共生,長養(yǎng)財物,欲多則生奸邪,以至不可復理,直到財物窮盡才知返回虛無之源本。這里點出,之所以會造成業(yè)障流傳后世的現(xiàn)象,是因為欲求不滿。今日你因滿足私欲而傷害了他人,最終的果報還是會輪轉到自己子孫的身上。 這兩點,其一說的是善惡承負,其二則是說天道循環(huán)。天道的循環(huán)承負報應,是因人作惡和嗜欲造成的,并給后人和自然界(包括社會)帶來極大危害。為免人們遭受危害和災禍,人們應當學道、信道、修道,以解除“承負”之厄?!短浇洝分姓f:“善者自興,惡者自病。吉兇之事,皆出于身。”《老子想爾注》中則說:“行善,道隨之;行惡,害隨之也?!闭J為吉兇禍福和生死都是隨人行善惡等行為來報應的。所以,信道修道之人,應行善積德,使精神與天通,乃可至長生成仙。 信道修道,并不只是要信奉道教的神仙、到各地道觀去拜神求福,更在于要求人們遵循“道”的行為準則,按“道”意來處世行事,積功累德,好善利人,是在鼓勵人們追求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因為不論信奉任何一位神仙或者任何一種理論,最終還要通過你自身起作用。一旦放棄了心中的善,便再體會不到人生的美好。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投稿地址 : server@daoisms.or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