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歷史上,最著名的國寶要算傳國玉璽,然而,自玉璽尚未誕生,圍繞它撲朔迷離的故事接踵而至,直至它下落不明。成為令人費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傳國玉璽和邳州,一般人看來是風馬牛而不相及的事,仔細考證下來,并非如此。 春秋時,楚國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獻給楚厲王,楚厲王叫玉工前來辨識,玉工說是一塊普通石頭,卞和以欺君罪被砍去左腳。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獻玉,玉工們又一次冤枉卞和,卞和再次被判處欺君罪,右腳被砍去。楚文王即位后,年老的卞和抱著這塊玉在荊山下號啕大哭。楚文王知道來由后,叫人將卞和的石頭剖開,果然雕琢出一塊稀世寶玉,“和氏璧”因此得名。 楚威王時,昭陽滅亡越國立大功,得賞和氏璧,。后昭陽出游赤山水潭,在潭畔高樓宴請賓客,拿出和氏璧來讓大家鑒賞。當時潭中突然躍起一條大魚。眾人覺得稀奇,都到水邊看魚,回到房間卻發(fā)現(xiàn)和氏璧不見了。 多年后,和氏璧突然現(xiàn)身趙國首都邯鄲。后來秦昭襄王知道了,就給趙惠文王寫了封信,說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引出了一段“完璧歸趙”的故事。 公元前228年,秦破趙,和氏璧這才落入秦國人手中。秦始皇在統(tǒng)一中國后,下令鐫造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據(jù)史書記載,此璽用陜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方圓四寸,螭虎紐,一說龍魚鳳鳥紐。玉璽正面刻有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作為“皇權神授、正統(tǒng)合法”的信物。 公元前206年的10月,劉邦率農(nóng)民起義軍打到了咸陽灞上,秦王子嬰投降,將傳國玉璽獻給了劉邦。 西漢末,王莽篡權,需要玉璽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當時玉璽由他的姑姑,漢孝元太后王政君掌管著。王政君對劉家的感情比對王家要深,就是不交出玉璽。最后王莽命弟弟、安陽侯王舜逼老太后交出玉璽,老太后感覺被侄子給騙了,哭罵著將玉璽擲到地上,玉璽被摔掉了一角。后來,雖然王莽等人用黃金將缺角給補上了,但是玉璽還是留下了瑕痕。 王莽垮臺亂軍搶到玉璽后將其獻給了綠林起義軍擁立的更始帝劉玄。劉玄后來被赤眉軍打敗,傳國玉璽一度成為赤眉軍擁立的小皇帝劉盆子的玉璽。劉盆子后來也失敗了,投降建立東漢的劉秀。傳國玉璽重新成為了漢朝的玉璽,從劉秀開始,一直在東漢諸帝手中流傳,洛陽的東漢宮廷則負責保存?zhèn)鲊癍t。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何進、袁紹等人武裝誅殺十常侍的時候,太監(jiān)們裹挾著漢少帝倉皇出逃,來不及帶走玉璽。等血腥鎮(zhèn)壓平定后,宮中查點寶物,發(fā)現(xiàn)玉璽不見了!十余年后,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洛陽再次招來血光之災。董卓戰(zhàn)敗西逃,放火焚燒了洛陽宮廷。最先突入洛陽的孫堅部在救火的時候,于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尸體。宮女頸下赫然懸掛著傳國玉璽。孫堅視之為吉祥之兆,有心將玉璽占為己有。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了盟主袁紹。袁紹也想要這傳國玉璽,就又演出了好多幕大戲來。有人說袁紹立即扣押孫堅的妻子逼孫堅交出了玉璽;三國演義則說孫堅帶著玉璽返回長沙,在路上被和袁紹一伙的劉表截擊而死,后來玉璽落入袁術手中。不管怎么說,袁紹也好,袁術也好,最后都被打著漢朝旗號的曹操給打敗了,傳國玉璽重新回到了漢獻帝的手里。 公元220年,曹丕逼漢獻帝禪位給自己,建立了曹魏。傳國玉璽自然順延成為曹魏的皇權象征。曹丕畫蛇添足,派人在傳國玉璽的肩部刻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三國一統(tǒng)于西晉,玉璽歸晉。西晉末年,中國北方陷入了所謂的“五胡亂華”時代,朝代更迭頻繁,動蕩不安。傳國玉璽開始了最為劇烈的顛沛流離。在這個階段,稱王稱霸的人很多,但玉璽只有一個,于是很多豪強梟雄自己私刻玉璽。比如東晉朝廷南逃后,就自刻了一個玉璽;此外還有西燕慕容永刻的玉璽、姚秦的玉璽等等。他們私造玉璽的“創(chuàng)意”得到了后世許多亂臣賊子和梟雄豪強的歡迎和效仿。 公元589年,隋朝統(tǒng)一全國,那些私刻的傳國玉璽也就統(tǒng)統(tǒng)被隋朝沒收了。隋唐時期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傳國玉璽牢固地掌握在皇室手中,被封為國家至寶。 公元937年1月11日,后唐河東節(jié)度使石敬瑭帶契丹軍攻至洛陽。后唐末帝李從珂懷抱著傳國玉璽登上玄武樓自焚,玉璽從此下落不明。盡管后世屢屢出現(xiàn)玉璽,但均為偽造。對于玉璽我們只好后文再議。 我老家邳州新集鄉(xiāng)崔堂村,現(xiàn)在區(qū)劃改變,已經(jīng)屬于新河鎮(zhèn)牌坊村。我老家后面就是房亭河南岸,但這一段河岸古來就有,它叫蘇堤或者蘇城堰。傳說我們莊就建在蘇閣老城上。不光是傳說,還發(fā)現(xiàn)了實物。我們村地處黃墩胡低洼地區(qū),蓋屋要墊高宅基,以農(nóng)為業(yè)的農(nóng)民惜地如金,于是為墊宅基村中的汪越挖越深。村中大汪東頭,原是獨立的“東小汪”。清朝后期挖出過衙門的玉石門枕,年代久遠,今已不知落何處去了。但民國時期發(fā)現(xiàn)四米以下有一條道路,是一條挖好的路基,用火燒成的整體路。現(xiàn)在又被淤積在汪底,當時的條件,只能是城內(nèi)的道路??磥泶颂庪[藏著一座城無疑。人們附會地稱蘇堤、蘇城堰、蘇閣老城為蘇東坡遺跡,但蘇東坡從未官至閣老或任職邳州。到底是哪個蘇閣老? 近查《隋史》,邳州確實有閣老叫蘇威。蘇威(541-623):隋代宰相。字無畏。其家是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西北)。這個蘇威乃名門之后,父親蘇綽(498-546) 南北朝時期西魏大臣。字令綽。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西)人。少即好學,博覽群書,尤善算術,深得宇文泰(西魏王朝建立者和實際統(tǒng)治者)信任,拜為大行臺左丞,參與機密,助泰改革制度。蘇綽為改革制度所草擬的《六條詔書》(治心身、敦教化、盡地利、擢賢良、恤獄訟、均賦役),最為后世稱道。宇文泰立于座右,令百官習誦,規(guī)定不通計帳法及六條者,不得為官。蘇綽兒子蘇威天生姿容無雙,是個青春美少年。自古嫦娥愛少年,但奸雄也一樣喜歡出類拔萃的美少年。晉公宇文護輔政時,擔任大蒙宰一職,也就是宰相,權傾天下,他就想把女兒強嫁給蘇威。宇文護專制朝廷,殺人不眨眼,連皇帝都死在他手里三個,堪稱屠龍吉尼斯世界紀錄第一人。蘇威年紀雖不算大,可也料得出宇文護遲早會倒霉,連忙隱居到山寺中不再出來。北周逼西魏禪讓,到周武帝時,聞聽蘇威有賢能,詔他進京,任命他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不久又任命為稍伯下大夫,開府儀同大將軍,可是蘇威就是稱病不出。 直到楊堅為北周丞相后,高颎舉賢推薦,蘇威方才出仕。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稱帝后,非常賞識蘇威的才能,寵信蘇威。被封為隋朝開國的他為太子少保(太子老師),兼納言(信訪總局長)、度支部尚書(財政部長),后又加封大理寺卿(最高人民檢察院院長)、京兆尹(首都市長)、御史大夫(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集六項高官于一身,楊堅就算沒把皇帝讓給他。還嫌不夠,又追封他父親,隔著北周王朝的西魏丞相蘇綽為邳公,讓蘇威來承襲爵位。這時的蘇威既能干又正直,《資治通鑒》上評論他“治身清儉,以廉慎見稱?!焙髞淼陌l(fā)展卻令人大跌眼鏡。 隋大業(yè)十四年(605年),反賊宇文化及弒隋煬帝,以蘇威為光祿大夫。宇文化及失敗后,蘇威又投降李密;李密失敗后,蘇威又歸東都洛陽,投奔隋煬帝孫子越王楊侗,楊以蘇威為上柱國,邳公。王世充弒越王楊侗僭號稱帝后,蘇威又歸王世充,被署為太師。蘇威是隋室炙手可熱的舊臣,遭逢喪亂,但他趨炎附勢,見風使舵,毫無廉恥可言,簡直比后來五代自稱“長樂老”的馮道有過之無不及。唐平王世充后,蘇威求見秦王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淵,均遭拒絕。武德六年(623)病死于長安。我們今天翻開《隨書》、《資治通鑒》隨處可見蘇威一個剛直不阿形象,后來為何墜落,這確實是一個謎。筆者認為要解開這個謎還得從傳國玉璽說起。 其實傳國玉璽從它出世就充滿謎團,史書上有的說是荊山和氏璧雕制的,有的說是藍田白玉雕制的。究竟是什么玉恐怕沒人能夠說清楚。至于假冒傳國玉璽更是比比皆是,就是正史記載這塊流傳一千多年的玉璽,也是疑點重重。首先提出疑問的是三國的曹操,他認為玉璽從漢末就假了,弟袁術在淮南稱帝,玉璽是兄袁紹在河北私刻的,兄弟倆唱雙簧。見曹操《蒿里行》“淮南弟稱號,刻璽于北方”。隋統(tǒng)一中國,真璽假璽通通被皇室沒收,這中間有沒有真璽?誰也說不清。如果有,如果是真的,為什么隋唐兩代三百多年,包括唐朝鼎盛時期四夷來朝時都不拿出來宣示國威,而讓他默默無聞鎖在國庫中,直至后唐滅亡才由李從珂抱著登樓自焚。李從珂抱著自焚的玉璽是真的假的又有誰知道! 這時我們又想起蘇威,他是隋朝把玉璽收入國庫,以后無人辨別真假時的權傾朝野的重臣,比皇帝還有機會首先接觸玉璽。從開皇十二年(591年)他與隋文帝關系交惡,“屢次起用,屢被免官”,以后近三十年多數(shù)時間在邳國公的封國中經(jīng)營蘇城。這時蘇威愛起搜集古物來,直至大業(yè)十四年(618年)隋煬帝被殺后,又被一批亂世奸雄捧來捧去,蘇威也沒有年輕時的志氣了,那時他寧愿進寺廟也不做晉國公宇文護的女婿,不怕招來殺身之禍也不讓隋文帝殺人。現(xiàn)在他朝秦暮楚,有奶就是娘。其中難道沒有別的用心嗎! 蘇威同時代的隋朝教育家、思想家王通(580—617)在《文中子中說》中記載:“邳公好古物,鐘鼎什物、珪璽錢具,必具”。子聞之曰:“古之好古者聚道,今之好古者聚財?!痹瓉硖K威搞起收藏來了,這位唐初四杰之一王勃的祖父王通應該是邳州有文字記載最早的收藏家。當初“治身清儉,以廉慎見稱?!痹趺磪s愛起財來了,“今之好古者聚財”。再看看蘇威收藏的什么,鐘鼎,青銅器也;什物,貴重雜物;珪,玉器也;錢具,古錢及治具;璽,不得了,《漢典》中稱:印,自秦代以后專指帝王的印。所有這些并且還要“必具”即必須得到。隋朝建立的前期,多少璽印落入蘇威之手,上交了嗎?權傾朝野又兼度支部尚書(財政部長)有沒有保管權!不言而喻,筆者認為玉璽的線索清楚了。否則出自鐘鳴鼎食之家,前朝位極人臣、權傾朝野,現(xiàn)在有自己的封地,何必周旋于亂臣賊子之間,自討其辱。 唐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討平王世充,坐于東都洛陽閶闔門內(nèi),已經(jīng)八十歲的蘇威請謁見,稱老病不能拜起。秦王遣人教訓他:“你是隋朝宰相,國家大亂你不能匡撫救危,致使生靈涂炭,君被弒國滅亡。又追隨宇文化及、李密、王世充,皆拜伏舞蹈。今天既然又老又有病,也不勞駕你相見也”。不光吃了閉門羹,還被尖酸一氣。蘇威還不死心,又跑到長安,至朝堂請求唐高祖李淵召見,李淵同樣不理睬他。只好回家,不久死于家中。時年八十二。 筆者認為:蘇威年輕時不做宇文護女婿,就有識人慧眼。隋文帝以后,他見當權者皆禍國殃民之徒,只得虛與委蛇,護得玉璽。李唐得天下,眾望所歸,天下已定,蘇威認為應該把傳國玉璽交出。他自以為護玉璽有功,擺起譜來了,見秦王、見皇帝稱自己“不能拜起”。李淵父子早已經(jīng)厭惡他的晚年為人,干脆閉門不見。否則,八十多歲的蘇威,當然不會再想做官,為什么反復求見朝廷。然而李唐的輕視,國寶傳國玉璽失去大白于天下的機會,惜哉!可以想象,如果傳國玉璽沒有被盜賊盜取,應該躺在邳州地下蘇閣老城(蘇城)的某個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