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為父母活,后半生為孩子活。這句話說出了很多中國人的心聲吧。從小到到大,除了偶爾會叛逆一下,我們好像一直都活在父母的意志里。學(xué)習(xí),工作,擇偶甚至婚后的家庭,好像每一件事,父母都是做最后決斷的人。我們的人生似乎都是為了父母。直到自己有了小孩兒,生活的目的將完全轉(zhuǎn)移到孩子身上,努力工作是為了孩子,委曲求全是為了孩子,人生的意義,會徹底的變成為了孩子而活。 自己的人生,去哪了了呢?不管是為了父母,還是為了孩子,這都是一種依賴。把自己的生命依附到另一個生命上,這是拒絕成長的結(jié)果。依賴別人,總歸是輕松的。而探索自己的人生卻是復(fù)雜的。這需要付出更多的思考,以及面對更多的挑戰(zhàn)。因此自己的人生去哪了呢?是自己拱手讓出的。 活出自我,是自私嗎?是否是自私,取決于有沒有損害他人利益。一個人在沒有損害他人利益的情況下,做任何事都是正當(dāng)?shù)摹?/b>相反,如果一個人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損害他人利益,那就一定是自私的?;畛鲎晕?,當(dāng)然不是自私。因為它是自己一個人的事,和他人無關(guān)。那為什么活出自我的人,總會給別人自私的感覺呢?因為嫉妒,能活出自我的人,通常人生是比較精彩的。會讓那些渴望精彩而活不出精彩的人萌生嫉妒,這也是很自然的事。 活不出自我的人生是不成熟的表現(xiàn)想想怎樣的一個人,才是靠依賴他人而活呢,當(dāng)然是孩子。一個孩子,要想活下去,依賴父母就是第一重要的策略。如果一個人在不斷的成長,有一天他會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獨立面對這個世界,并且愿意為此而付出更多的代價,他便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反之,如果一個人無論年齡有多大,他始終認(rèn)為自己還是個孩子,并且拒絕成長的話,那他必然只能靠依賴而活,所以也就沒有自己的人生了。 活不出自我的父母在教育上,將是一場災(zāi)難依賴別人,勢必會讓自己活的壓抑。因為自己不能左右自己,只能看別人的眼色。這樣,心中就會積蓄怨念和不甘。在教育孩子上,就會不自然地把孩子當(dāng)成自己,讓孩子實現(xiàn)自己未能實現(xiàn)的人生。控制就這樣產(chǎn)生了。控制是教育的,第一敵人。因為控制孩子的父母,是看不到孩子的需求的。他們只關(guān)心自己的想法,這是自私的做法。沒有看到,愛就無從談起。 這樣看來,前半生為父母活,后半生為孩子活。這句話對嗎?我認(rèn)為應(yīng)該是,前半生為父母活,后半生讓孩子為自己活。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