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全圖 瓷器鑒定真知堂說上古史: 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中國人都以有5000年文明而自豪!但這個中華文明5000年到底何證?由于缺乏實物文字證據,一般國際上史學界(以西方史學家為話語權者)稱中國文明始于商代,并且可能來自于西方(埃及和兩河流域),一批中國學者也加以附和。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就認為上古史都不可信,大禹也是虛構的。 目前公認的中國有確定紀年歷史開始的時間,為公元前841年。也就是西周共和元年,這是記錄在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史記》中的明確紀年。但《史記》中還有《五帝本紀》《夏本紀》《商本紀》。記敘在商朝之前有夏朝(極其簡略),夏朝之前有黃帝公孫軒轅氏,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再加上《夏本紀》記錄的帝禹和夏啟,則司馬遷認為的我國文明史從黃帝開始是可信的,黃帝之前乃是傳說。 那么,5000年文明史是誰最先提出來的呢? 始作俑者,當是晉朝學者張輔。《晉書.張輔傳》記載張輔說:“遷(司馬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敘三千年事唯五十萬言”。 司馬遷卒于公元前90年的西漢,至今大約2100年,則五千年就是司馬遷提出來的中華文明歷史了。 但《史記》中并沒有記載夏有多少年,商有多少年,更不要說上古時代五帝有多少年了。 瓷器鑒定真知堂說上古史: 《史記》雖然語焉不詳,但早于《史記》的古本《竹書紀年》則明確記載了夏商乃至于黃帝之后的執(zhí)政年代。 《竹書紀年》是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zhàn)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的一部編年體通史。于西晉咸寧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縣)人不準盜掘戰(zhàn)國時期魏襄王的墓葬時發(fā)現,亦稱《汲冢紀年》、《古文紀年》,對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它是唯一一部躲過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戰(zhàn)國官方史書,司馬遷也沒有見過。對于戰(zhàn)國以前的歷史,其真實可信度要遠遠高于《史記》。其年代早于《史記》200多年。 《竹書紀年》記載
二里頭夏朝遺址發(fā)現的綠松石龍和鈴鐺見證龍的傳人 瓷器鑒定真知堂鑒古說上古史: 這么算來,從黃帝到夏啟一共416年歷史。 夏朝一共“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始壬子,終壬戌)?!?/p> 也就是說夏朝一共471年。 商朝一共“湯滅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歲四百九十六年(始癸亥,終戊寅)。” 也就是說商朝一共496年。 從夏到商代的帝王事跡記敘得非常清楚,特別是商代和夏中期之前的商侯歷史可以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對應,由此可證明《竹書紀年》的準確性最遲到夏中期商侯王亥和上甲微之時都是極為可信的。按照我國公認的公元前21世紀,大約公元前2060年前后,夏啟建立夏朝的時間來推斷,則黃帝立國當在公元前2476年。則從黃帝至今的中國文明史大約4500年。 我國古代典籍《尚書》從《堯典》開始,有《舜典》《禹貢》。《商書》里《湯誓》則多次提到商湯滅夏發(fā)的誓言,“王曰:'有夏多罪,予維聞女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夏王率止眾力,率奪夏國。。。夏德若茲,今朕必往?!?/strong> 意思是商湯對大家說,夏王有罪,上天命令我去殺了他!歷數夏王的罪狀。 商代殷墟1001號大墓,武丁王陵 瓷器鑒定真知堂鑒古說上古史: 夏朝絕不是西周人杜撰而出的,《詩經》雖無夏代詩歌,但《商頌》里多次提到了夏。《詩經 商頌 長發(fā)》里這么說:“浚哲維商,長發(fā)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 意思是大禹時期洪水茫茫,我國疆域很大,此時有娀氏生了祖先子姓號為商,也就是契。有娀氏乃帝嚳之妃。這和《尚書》大禹治水,《竹書紀年》有娀氏生商祖先契都完全吻合,也由此旁證出堯舜禹時期歷史可信。 信史4500年,那還有500年是從哪里來的呢?來歷是西晉皇甫謐著作《帝王世紀》和唐代司馬貞寫的《史記 補三皇本紀》。 《帝王本紀》曰:“神農氏.姜姓也.母日任姒。。。。位在南方主夏,故謂之炎帝。都于陳。作五弦之琴.凡八世.帝承.帝臨.帝明.帝直.帝來.帝哀.帝榆罔。” 而《史記 補三皇本紀》則曰:“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p> 前者說炎帝八代,后者詳解為八代530年,則黃帝之前的炎帝一共530年就齊全了! 也就是說最晚在西晉時期,已經有學者考證上古史(司馬遷死前)有5000多年了!這就是中華文明5000年的來歷。也就是炎黃子孫的來歷。 那么,這些都是傳說嗎?還是真的可以和考古發(fā)掘匹配呢? 龍山文化黑陶尊 瓷器鑒定真知堂鑒古說上古史: 還真不是傳說! 我國新石器時代之后有五大史前文化。 發(fā)源于山東地區(qū)的龍山文化,到了商代稱為東夷,《竹書紀年》說黃帝起源于山東壽丘,則黃帝為龍山文化的代表。龍山文化距今2500-2000年。則最早的龍山文化為黃帝時期,一直延續(xù)到夏朝早期。也就是說黃帝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帝禹都是龍山文化的君主。 黑為龍山紅為仰韶,兩大文明并存的遺址 瓷器鑒定真知堂鑒古說上古史: 發(fā)源于陜西,陜西,河南地區(qū)的仰韶文化,早于龍山文化,后來和龍山文化融合為一體,仰韶文化絕對年代在4933BC~2923BC左右,則相當于炎帝神農時期和之前傳說的伏羲和女媧時期。史書記載,末代炎帝榆罔時,神農氏衰,不能制諸侯,而黃帝先后打敗了炎帝和蚩尤,最后建立了黃帝朝,在《尚書》中稱為虞朝。 這在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中可以明顯的看到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重疊,則屬于以黃帝為代表的山東龍山文化戰(zhàn)勝炎帝為代表的河南陜西陜西仰韶文化后,二者合二為一的證據。也就是說黃帝之后的中國人都是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融合的后人。所謂炎黃子孫,說的就是仰韶和龍山文化后人。仰韶文化陶鷹尊 瓷器鑒定真知堂鑒古說上古史: 發(fā)源于湖北的屈家?guī)X,石家河文化,則符合黃帝戰(zhàn)勝蚩尤,舜帝時大禹驅逐三苗的史料記載,屬于三苗或蚩尤文化退守湖北的證據。 蚩尤在炎帝末期,主要活動在山西運城一代,現存的運城解池據說就是蚩尤死后所化的鹽池。今天的苗族還保留著夏鬼驅逐苗人的史詩,口口相傳說自己祖先來自北方,正符合舜帝命大禹驅逐三苗(有苗)的史料記載。石家河城址是三苗退守湖北之后的重鎮(zhèn),后來也被夏人侵奪,到了商代湖北武漢盤龍城,江西新干大洋洲地區(qū)都被商人征服,設立了方國,苗人被迫退入了湖南貴州的山區(qū),繁衍至今。 石家河文化距今4600-4000年,相當于黃帝至夏朝早期。 石家河文化雙人頭玉玦 瓷器鑒定真知堂鑒古說上古史: 遠在內蒙赤峰的紅山文化,則年代為公元前4000~前3000年,距今6000-5000年,其子孫也就是后來殷商時期的鬼方,昆夷,玁狁! 《竹書紀年》中記載:“帝乙名羨。元年庚寅,王即位,居殷。三年,王命南仲,西拒昆夷,城朔方?!钡垡沂巧檀┑坌?,也就是俗稱的商紂王之父。而《詩經》中對此也有記載,《詩經 小雅 出車》中云:“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車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p> 紅山文化女神像 瓷器鑒定真知堂鑒古說上古史: 玁狁 讀音:(xiǎn yǔn)。亦作“獫狁”。這個民族相傳遠古時曾遭黃帝驅逐。殷周之際游牧于今陜西、甘肅北境及寧夏、內蒙西部。 朔方城應當就在今天的山西朔州,扼守古代雁門關,乃自遠古自唐代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之重鎮(zhèn)!而早在帝堯時期,就有帝堯命 北方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尚書·堯典》的記載。則證明朔方從帝堯時期就已經屬于中原政權的北方重鎮(zhèn)了。 還有江蘇浙江一代的良渚文化,由于遠離中原地帶,當時沒有出現在遠古史料上。距今5300-4500年左右,也就是說當時與炎黃文明并存,后來應當在黃帝時期之后逐步與中原文明融合了,也就是說應該亡于南下的龍山文化和東進的石家河文化之手,商代的淮夷就是融合了這三大文化誕生的新方國。 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玉琮 瓷器鑒定真知堂鑒古說上古史: 那么,現在大熱的陜西石峁遺址是誰的遺跡呢? 石峁(mǎo)遺址位于陜西省榆林市神木縣高家堡鎮(zhèn)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長城以內,“碳十四系列測年及考古學證據表明,石峁城址初建時代不晚于公元前2300年,廢棄于公元前1800年前后,也就是相當于帝嚳到夏朝時期。 如此,則很有可能就是黃帝之子少昊金天氏名玄囂的后裔所建,少昊氏以鳥為百官,以鳥為圖騰, 《左傳·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嗥 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于鳥,為 鳥師 而鳥名。” 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青銅龍形文物 因帝嚳為少昊之孫,帝顓頊之侄,(顓頊之父昌意和少昊玄囂為兄弟),帝堯為少昊之玄孫,少昊雖然自己沒有稱帝,后來卻被尊稱為西方天帝,就是因他的后代統(tǒng)治天下172年之久的緣故! 商代始祖契則為帝嚳之子,少昊名玄囂,則《詩經 商頌》中“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說的就是商人乃玄囂之后。少昊氏玄囂以鳥為圖騰,居于北方而不是東夷,古稱天命玄鳥,玄囂鳥族乃商人先祖契之父帝嚳之氏族,雖來自于西方,后來在舜帝時封于東方之商,再回來長期與山東東夷作戰(zhàn),商紂王最后一批主力軍征東夷沒有回來,而被周武王鉆了空子,身死國滅。武王滅商后,三監(jiān)之亂,周公把大批殷多士遷到了衛(wèi)國(鄭州附近)和洛陽,把一批庶殷遷到了魯國,則山東地區(qū)最后保留了商文化,并不是東夷文化影響殷商,而是殷商融合了山東東夷文化。這才是商族最早源流史! 陜西榆林石峁遺址 瓷器鑒定真知堂說上古史: 山西陶寺遺址是堯的都城嗎?不是!但它屬于帝堯時期的城址則應當肯定。和本文關系不大,就下回再說了。 本文為瓷器鑒定真知堂對中國上古史多年研究的重大成果,首次發(fā)布于網絡平臺,請勿抄襲和剽竊!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和中國歷史文化,歡迎關注瓷器鑒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fā)!圖片來源于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歷史文化和文物鑒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鑒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