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一出生就不斷向外抓取,尋求外界對自己的滿足。嬰兒的宗旨是,整個世界與我一體,世界要無條件地圍著我轉,滿足我的所有需求,這樣我就會怡然自得。 如果嬰幼兒時期的全能自戀被充分滿足,孩子就具備穩(wěn)定的自我存在感。也就是說“我”先存在了,然后才能安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嬰幼兒時期全能自戀受到嚴重挫折的孩子,他的內在沒有存在感,沒有自我中心,內心就像一個黑洞,意識總是撲向外面。 我爸爸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一出生,他母親就抑郁了,拒絕喂奶,多虧姐姐抱著他挨家挨戶地討奶吃,他才僥幸活下來。長大后,他作為家里第一個男孩,比較受寵,但是嬰兒時期的創(chuàng)傷,注定了他內心最深處存在一個黑洞。 他沒有自己的中心,總是要向外抓取,要么到外面去找好玩的事兒,要么顯擺自己以贏得關注。他不能獨處,不能靜下心來長久地做一件事情。因為他的內心總是空蕩蕩的,若沒有外界事物來分散他的注意力,他一碰觸到自己的內在,就會莫名其妙地坐立不安,心慌、空虛。爸爸年輕那會兒,還沒有手機,他就到外面四處找樂子?,F(xiàn)在他老了,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消磨在手機上,被動地接收一大堆垃圾信息。 這就是我所說的,無法獨處的人,注意力總是撲向外面??上攵?,他不能仔細地感受自己、觀察自己、反思自己,匱乏自我成長的能力。這樣的人,因為缺乏由內而外生發(fā)出的持久的內驅力,進而喪失了規(guī)劃自己人生的能力。大家都說我爸爸很聰明,他確實很有創(chuàng)造力,但是他不能持久專注地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大,所以最終也是一事無成。 如果你是這種情況,可以不斷訓練意識回歸身體。我在自己身上就看到了這個輪回。很長時間以來,我不能讀書,不能放空頭腦,總是忍不住拿起手機,隨便看點什么都行。因為如果我什么都不做,跟自己的身體在一起,我就會體會到內在無窮無盡的空洞和悲傷。所以,“還是逃掉吧”,把意識交給手機,逃離自己的內在。 很多人都有無法專注讀一本書的經(jīng)歷,我覺得可能有兩個原因: 第一,這本書的能量場讓你不舒服,你的身體抗拒它。這時只需要換一本書就好了。 第二,讀書其實是一個把意識拉回當下的過程,需要靜心專注,如果內心有像黑洞一般強烈的不存在感,時時刻刻無意識地焦慮,讀書的過程就會讓人感到痛苦,因為意識總在試圖跑掉。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嘗試一邊感受呼吸一邊讀,讀得慢一點兒,不要勉強自己一下子讀得又快又多。 嬰幼兒時期,被父母及時滿足,是一個人的主要訴求。到了兒童時期,主要訴求變成了自由探索,不被評判和打擾。但是這個階段,很多家長會有意無意地把孩子的內驅力偷偷替換成外驅力。 正常發(fā)展的孩子,天然會對各種事情充滿好奇心。語文、數(shù)學、自然科學,其實都是孩子與生俱來想要探索的,但是有的家長會表揚孩子寫作業(yè),批評孩子玩游戲,教育他:“你必須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將來才有前途,否則人生就毀了。”這樣一來,給孩子造成的印象是,學習是為了獲得父母的認可,是出于生存危機的恐懼—— 天然的內驅力就這樣被替換成了外驅力。 外驅力,也能驅動一個人,但它帶來的感覺是較勁、痛苦和內耗。靠外驅力支撐的人,能量難以持久,早晚會遭遇反噬。我發(fā)現(xiàn),很多在小學時被父母緊緊盯著考出好成績的孩子,中學住校后成績往往急轉直下。而那些在中學時被父母緊盯的孩子,大學住校后很可能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荒廢人生。這就是長期活在外驅力的壓迫中,最終遭遇反噬的結果。 中國學生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很有競爭力,經(jīng)常包攬金牌,但他們中只有很少人日后從事與數(shù)學相關的工作,不少奧賽神童后來都說:“我再也不想學數(shù)學了,看見數(shù)學就惡心。” 這些天才孩子一開始肯定天然對數(shù)學非常感興趣,在充足的內驅力趨勢下展現(xiàn)出數(shù)學才華,然而在家長和老師的強烈期盼下,他們的內驅力被替換成了外驅力——“你要證明自己有多厲害,不能辜負家長和老師的希望, 要為國爭光”。 這種外驅力或許能驅使他們贏得奧賽金牌,但長期的內在壓迫最終會導致他們失去對數(shù)學的天然興趣,無法長期專注地投入,自然難以做出有價值的學術貢獻。 外驅力并非全部是別人強加給自己的,它也會內化到自己的意識中,比如,“我要好好學習,避免被社會淘汰”“我要出人頭地,被大家關注”……這些想法看似來自自己,其實仍然是外驅力。它制造的是一種內在的沖突,自己跟自己較勁,導致內耗很大,自然難以持久,更難做到卓越。 在微博上看到一個例子,有人說朋友的孩子看了 20 分鐘動畫片之后,自覺把電視關了,問他為什么這么做,這孩子回答: “因為媽媽同意我看 20 分鐘的動畫片。”所有人都夸孩子懂事、有自制力,稱贊家長教育得非常好,但我卻不這么認為。 自制力,指的是“我想要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比如,一個孩子想要做汽車模型,他就會自己規(guī)劃晚上的時間——“今晚我先看 20 分鐘動畫片,其余時間都投入到模型制作中”,這才是內驅力。 “因為媽媽只允許我看 20 分鐘,所以我就只看 20 分鐘”,這不是內驅力,而是一個被嚴格管教到失去自己的可憐孩子。他的關注點在于怎么取得媽媽的認可,而不是用心智去感受自己想不想看動畫片、想看什么動畫片,以及想看多久。沒有來自基于內在感受的自我規(guī)劃,這個孩子被假自體控制著,真實自體是虛弱的。虛弱自體將來在需要自己設定目標以對抗拖延和散亂時,就會精疲力竭。 工作中,我們經(jīng)常見到一類人,他們總是被動地等待被安排,做事的動力是“老板要求的,不得不做”,或者稍好一點,“做好了才能得到老板的認可,給我漲工資”。當動力不是想要發(fā)展自己、成就某件事時,他們沒法擁有由內而外的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幾乎不可能做到卓越。 內驅力是很直接的,“我的全身心都想去表達和創(chuàng)造,如果這股力量不使出去,我會很難受”。我的一個朋友就有很明顯的內驅力,因為她太愛美的事物了,所以無法抑制地想要創(chuàng)造美,設計美好的珠寶首飾。如果不讓她去做,她會感覺憋屈和痛苦。這才是真正的內驅力。 內驅力是不是只有少數(shù)成功人士或者天才才有呢?不是。 其實每個人都有內驅力,它是生命力本身。但如果一個人遭遇了不正常的童年,他的內驅力就可能被毀掉。對父母來說,不是要去培養(yǎng)孩子的內驅力,而是不要破壞他們的內驅力。這需要父母尊重界限,不把自己的要求、期待、焦慮、恐懼加諸孩子身上。父母只要做到這一點,孩子就能聽從內在的召喚,發(fā)展自己,保有內驅力和創(chuàng)造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