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孩子第一次參加比賽的情景嗎? 還記得他第一次因為比賽輸了而哭鼻子的樣子嗎? 當孩子比賽輸了,你是笑著說沒關系,還是批評他沒做好? 許多家長反映,自己孩子常常“輸不起”。拿最簡單的“石頭剪刀布”游戲來說,如果孩子輸了,就會一臉不高興,甚至走開說“不玩了”,或者哭鬧著說“不算”,要求“重來一次”。無論是孩子在與家長的互動中,還是在與同伴的交往中,這種情況都時常發(fā)生,并集中出現在諸如下棋或跑步這樣的競賽類游戲中。 面對孩子的“輸不起”,家長們反應不一。一部分家長以安撫孩子的消極情緒為首要目標,忽視了對孩子“輸不起”現象的教育,要么退讓,要么妥協。例如:“不想玩就不玩了,我們玩別的去?!奔议L明確表示支持幼兒退出游戲。其中一些家長還會選擇妥協策略,重新與孩子玩一次,并有意輸給孩子。當然,還有一部分家長會以對孩子“輸不起”現象的教育為重,無論孩子如何哭鬧,堅持維護既定結果,且拒絕與孩子重新競賽。 成人之間的競爭無處不在,孩子也一樣。每個人進入學校,就不得不面臨各種各樣的競爭。 若不能正確面對競爭,孩子容易產生過度緊張、生氣、說謊、攻擊等負面行為,極易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有太多因無法正確看待競爭而產生的悲劇。15歲學生把同班同學刺死,只因為對方比自己優(yōu)秀。成績不如別人,孩子不是想辦法進行自我提升,而是遷怒他人,甚至造成極端的行為。 這些問題不出在競爭本身,而是孩子沒有良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競爭所帶來的結果。 競爭不是打敗對手 而是自我成長 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阿米爾汗飾演的男一號是眾人眼中的“天才”,天賦固然是他人生開掛的鑰匙。但在電影中,更吸引觀眾的是他對自己喜愛的事情的專注和對知識的渴求。相比之下,男二號的人設則功利許多,一直持著“打敗別人,才能成功”的人生信條做事情。 兩種不同的處世哲學,代表了兩種面對競爭的不同心態(tài)。一種是把競爭看作是自我的成長,而另一種是寄托于打敗他人獲得的成就感。 競爭路上 不要忘記孩子的快樂 在《奇葩說》第四季中,傅首爾談到自己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優(yōu)秀”是她人生中唯一的奮斗目標,僅僅是因為媽媽告訴她,要“爭氣”。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她努力地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但同時,她成為了一個“成功,但不快樂”的人。 童年時本來應該屬于孩子的快樂,卻因為父母的一句簡單的話而被剝奪。孩子學習成績沒達標,我們經常聽到有的父母對孩子說這樣的話,“你不好好學習,以后就要變成……”“你不好好學習,難道要像……一樣墊底嗎?”“你看看人家……你學學人家……” 話語中常常表現出家長對“別人家的孩子”的渴望,以及對另一類職業(yè)或者某個群體的貶低。 這樣的話語,換來的可能是孩子的愧疚、不安和自卑。 快樂 享受=正確的競爭觀念 讓孩子學會競爭固然重要,但比這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正確的競爭觀,如何享受競爭的快樂。什么是正確的競爭觀?簡單地理解,就是打敗別人,不會趾高氣昂;被別人打敗,也不會沮喪和自我否定。 本來人生就是不可能場場都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要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和挫折。 我們沒辦法讓孩子一生無敵,但我們可以教會他們笑對輸贏的智慧。失敗了沒關系,再來一次就好! 贏了也別急著驕傲,說不定你需要的是更厲害的比賽,來幫助你成長。 01 傾聽孩子,允許孩子發(fā)泄情緒 首先,我們可以試著去理解孩子?!拜敳黄稹钡暮⒆臃浅OM约耗苴A得比賽,每一次失敗都給他帶來了挫敗感。研究表明,當一個灰心喪氣的孩子感到安全時,他就會開始發(fā)脾氣。孩子發(fā)脾氣時,家長需要靠近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允許孩子發(fā)泄自己的負面情緒。比如,我們可以抱著孩子對他說:“我理解你想贏的心情,輸了比賽,你感到失望、難過,是嗎?”或者只是簡單地抱著孩子,讓他進行情緒的宣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大哭大鬧的時候,應該阻止孩子,殊不知,這些情緒對于孩子來說意義重大。在家長的關注下,孩子痛快地發(fā)脾氣,就能重新感受到家長的關愛,從而排除煩惱,變得放松和樂于合作。 當我們真正傾聽孩子,他就會逐漸學會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因為孩子將習得我們對待他的方式,將來他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他人。 02 以身作則,陪伴孩子慢慢成長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如果家長在工作和生活中對輸贏過于計較,孩子就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模仿是孩子學習的重要途徑,所以要想孩子能“輸得起”,家長就需要具有寬闊的胸懷,在為人處世上不要斤斤計較,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孩子考試考了98分,家長不能把眼睛只盯著那丟失的2分,而是要肯定孩子在學習上的努力,鼓勵孩子繼續(xù)加油,同時引導孩子分析哪里可以繼續(xù)完善,這樣孩子的自信心才能得到提升,才不會因為“輸掉”2分而沮喪。 03 角色扮演,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 面對“輸不起”的孩子,家長不妨試試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主要功能在于:把故事里的角色,跟孩子聯結起來。這種聯結,能夠促使孩子把自己代入故事情節(jié)中,去體驗故事角色的情緒、情感,將自己與故事角色對照,從而產生好感,乃至共鳴。潛移默化的教養(yǎng)就會在這樣的過程中悄悄地發(fā)生。 在角色扮演游戲中,家長可以把故事用夸張的動作和表情演繹得繪聲繪色,通過角色扮演這種有趣的方式,而不是板著臉的說教,孩子就能理解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困擾,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和感受,孩子的同理心也會得到培養(yǎng)。 04 培養(yǎng)孩子抗挫折能力 雖然要盡可能協助孩子成功,但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不要過分刻意地為孩子排除一些在正常環(huán)境中可能遭遇到的困難,當孩子遇挫時,父母不要立刻插手,不妨留給孩子自己面對失利的空間和機會。父母盡量不要直接替他解決問題,可以和他一起討論,引導孩子去思考,然后讓他自己去執(zhí)行解決的辦法。孩子克服挫折的能力,都來自于遭遇過的挫折,當他的經驗足夠豐富時,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05 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 孩子輸不起,真正的原因在于:孩子只看到了比賽的結果,沒看到比賽的過程。 成長型思維,簡單來講,就是相信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付出努力,就能進步。 與之相對應的,是固定型思維,認為許多事情是一成不變的,之所以會成功,完全靠天分、運氣等無法控制的因素。 提出成長型思維的德韋克教授,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拼圖實驗。兩組兒童完成拼圖測試,分別得到“你是聰明的”和“你是努力的”兩種不同的稱贊。然后,他們再自選做一組拼圖,更容易的或者是更難的。結果,選擇截然不同。前一組的孩子大部分選更容易的,而后一組,則大部分選擇了更難。因為第一組的孩子,想保持“我是聰明的”形象,而簡單的事情更容易做得好;后一組的則想繼續(xù)挑戰(zhàn)自己,因為是“努力的過程”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棒。因為一句稱贊的不同,孩子的行為模式完全不同。 那么,如何才能培養(yǎng)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呢?德韋克教授在ted演講上,說過一個故事: 在芝加哥的一所高中,學生畢業(yè)前,要通過一系列課程考核。如果某一門課沒有通過,成績是“not yet”(暫時未通過)。 這個做法非常絕妙。 因為,如果成績是“failed”不及格, 學生會想:我是失敗者,我能力不行,我就是學不好的了。但如果成績是“not yet”暫時未通過,他們就會明白,我暫時還沒有到通過而已,下次還有機會。Not Yet(還沒有)這個詞,非常強大,它背后所傳遞的是:你只是這一次不行,不是你不行。再試一下,再努力一下,或許,你就能做到了。 成長就是這樣一個持續(xù)的過程。所以,當小孩垂頭喪氣地告訴你他“不行”時,請告訴孩子,“你只是暫時還沒有學好數學。”“你只是暫時還踢不好足球”“你只是暫時寫不好字”。這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不過,有時,僅僅是言語上的鼓勵,只說“你再努力點就好了”,并不足夠。孩子不斷重復錯誤,只能原地打圈圈。這時,還需要我們有策略地推孩子一把,讓他們再試一次。 孩子“輸不起”的背后既有兒童自身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影響,也受家庭環(huán)境尤其是家長價值觀的影響。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付出持久的愛心和耐心,只要我們努力去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感受,允許孩子發(fā)泄自己的負面情緒,并積極引導孩子進行恰當的情緒反應,同時以身作則,給孩子傳遞正確的輸贏觀,孩子就能順利邁過這道坎,學會積極、勇敢地面對失敗,成為一個“輸得起”的孩子。 義方家長網絡學院,尊重孩子成長規(guī)律,抓住成長關鍵期,每年培養(yǎng)孩子8個好習慣,一個月系統(tǒng)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從簡單入手,30天循序漸進操作方案,簡單有趣,輕松有效果。想要系統(tǒng)學習或了解更多,您可以進入義方書城購買相關主題陪伴成長操作手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