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虛弱、脾氣下陷、 脾不統(tǒng)血、脾陽不足辨 脾位于腹中,有主運化,化生氣血,統(tǒng)攝血液,主四肢肌肉等功能,開竅于口。 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全靠脾胃之氣吸收水谷精微以供給,故有“脾為后天之本”之說。 脾氣足則人體氣血旺盛,精力充沛,肌肉豐滿;脾氣虛則健運失調,氣血生化無源,發(fā)生種種病證。 脾病多虛,故有“虛者太陰,實者陽明”之說。 由于脾虛病程有長有短,病情有輕有重,故臨床根據脾虛癥狀分為脾氣虛弱,脾氣下陷,脾不統(tǒng)血,脾陽不振,諸證皆由飲食不節(jié),勞倦思慮,或身體虛弱,或久病失調等引起,其共同癥狀為食欲不振,身倦乏力,氣短懶言,面色蠟黃。 所不同的是: 脾氣虛弱,多因脾虛失鍵,生化之源不足,氣血不充所致。 癥見食少乏味,飯后脘腹脹滿,大便溏瀉,四肢倦怠,面色無華,神疲懶言,舌淡苔白,脈緩弱。 治當健脾益氣,方用六君子湯或參苓白術散。 脾氣下陷,則多由脾虛中氣不足發(fā)展而成,或因久瀉久利,損傷脾氣,致使發(fā)生中氣下陷的病理變化。 癥見頭目眩暈,語音低怯,自汗,食入則脹,脘腹重墜,便意頻數,小便淋漓不盡,或久瀉脫臟、子宮脫垂,舌淡苔白,脈虛弱。 治宜益氣升提,方用補中益氣湯。 脾不統(tǒng)血,則多屬中氣虛衰,脾失統(tǒng)攝之權,以致血不歸經的病證。 癥見便血肌衄,或婦女月經過多,崩漏及其他血證,常兼飲食減少,倦怠乏力,面色萎黃,舌質淡,脈細弱等。 治宜益氣攝血,方如歸脾湯。 脾陽不振,則多由脾氣虛弱發(fā)展而來,也可因過食生冷,損傷脾陽所致。 癥見腹脹納呆,腹痛而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或遍身浮腫,小便不利,舌質淡嫩,苔白滑,脈沉細或遲弱。 治宜溫運脾陽,方如理中湯;或溫脾行水,方用實脾飲。 腎陽不足、腎氣不固、 腎虛水泛、腎不納氣辨 腎的陽氣虧虛,根據不同臨床表現可分為腎陽不足、腎氣不固、腎虛水泛、腎不納氣四種證型,它們臨床表現都具有面色晄白,腰膝酸軟,畏寒肢冷,舌淡苔白等特點,易于混淆。 腎陽不足,多為腎陽虛衰、陰寒內盛的病變。 臨床以面色晄白,形寒怕冷,腰膝酸軟,男子陽痿不舉,女子宮寒不孕,舌淡苔白,脈沉無力為特征。 治宜溫補腎陽為主,方予桂附地黃丸或右歸丸。 腎氣不固,則多為腎氣虧耗,以致封藏固攝的功能失職。 臨床表現男子以滑精早泄為主,常兼神疲,小便頻數而清,尿后余瀝,甚則不禁,夜尿頻多,女子帶下清稀,胎動易滑,舌淡,脈細弱等。 治當補腎固攝,方予秘精丸或大補元煎。 腎虛水泛,則多因腎陽虛弱,陽虛不能制水,以致水液泛溢肌膚。 癥見浮腫,下肢尤甚,按之凹陷沒指,尿少,畏寒肢冷,或兼呼吸急促,咳喘痰鳴,舌淡胖嫩有齒印,苔白滑,脈沉弱或沉滑。 治宜溫陽利水,方用真武湯或濟生、腎氣丸。 腎不納氣,則多由腎氣虛弱,攝納無權所致。 癥見喘促息微,呼多吸少,動則喘促更甚,或咳時遺溺、汗出肢冷,或面目虛浮,舌質淡,脈沉弱。 由此可見,腎陽不足、腎氣不固、腎虛水泛,腎不納氣四型,皆與腎陽虧虛有關,故治療總宜以溫腎助陽為主。 偏于腎陽不足者,證屬腎氣虧耗失固,治療重在溫腎以固攝;偏于腎虛水泛者,證屬腎陽虧虛,陽不制水,治療重在溫陽行水;偏于腎不納氣者,證屬腎氣不足,攝納無權,治療重在溫腎以納氣。 如此等等,臨證都當詳辨細察,分別論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