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是藥三分毒?,F在社會上存在一個誤解,認為中藥就意味著純天然無毒副作用。很多人認為吃中藥非常安全,治不好起碼也治不壞。其實早在西漢之前,一切藥物都是以“毒藥”作為名稱。中國最早的醫(yī)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古人就已經對藥物做出了毒性分類。該書記載藥物達三百六十五種,按藥物功效的不同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滋補強壯,延年益壽,可以久服。中品治病補虛,當斟酌使用。下品,祛寒熱,破積聚,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服。在中藥的傳統(tǒng)觀念中,是以偏性的強弱來解釋有毒、無毒以及毒性大小的。毒性作為藥物性能之一,是一種偏性,以偏糾偏就是藥物治病的基本原理。因此中藥的毒性其實也就是它得以治療疾病的原因所在,只要能夠把握住藥性的強弱,就能夠讓它有效地治療疾病。如果任意濫用,亂役藥石,同樣亦會發(fā)生毒副作用。因此大家應該理中藥的毒性,因為藥物不是一個人生存必需的空氣、水源、食物,而只是用來克服疾病用的。 毒藥是能通過各種途徑使人中毒甚至死亡的藥物。按藥性分急性毒藥和慢性毒藥,按明顯度又分顯性毒藥和隱性毒藥,前顯性毒藥很容易被人察覺,而隱性毒藥人們往往疏忽大意,如有毒的放在臥室的花等,不注意就會釀成大禍。針對正常人毒性程度可以分為6級,中藥中確實有毒性藥品存在,列入衛(wèi)生部“毒性藥品管理品種”范圍,受《醫(y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約束的有毒中藥共28種,如 川烏、天南星、甘遂等。為了避免出現嚴重的毒副作用,使用有毒性的藥物前,一定要與醫(yī)生溝通。另外注意盡量不要超量用藥,不宜連續(xù)長時間用藥。因此中藥的毒性與有毒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