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腦血管病致腦心綜合征心電圖改變 孫楠 梅勇 王德國 王安才 隨著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改變,急性腦血管病的發(fā)生呈上升趨勢,嚴重威脅著現(xiàn)代人的 生命健康安全。腦血管病的急性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往往伴隨著多樣的心電圖改變。動態(tài)研究腦 血管病與心電圖之間的關(guān)系,有助于臨床醫(yī)生對疾病的診斷與預(yù)后做出更為準確的判斷。本 文將對急性腦血管病發(fā)病期間的心電圖異常改變作一綜述。 急性腦血管病( 卒中) 由于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 殘率、高死亡率及高復發(fā)率等特點而嚴重威脅著現(xiàn) 代人的生命健康,根據(jù)其發(fā)病特點而可分為出血性 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兩大類[1]。出血性卒中包括腦 出血和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卒中包括短暫性腦 缺血發(fā)作、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臨床上腦血栓形 成最為常見,腦出血次之。但不論何種卒中,均屬 于內(nèi)科急癥,短時間內(nèi)未妥善處理可導致嚴重并發(fā) 癥及后遺癥?,F(xiàn)代人高脂高糖的飲食結(jié)構(gòu)及快節(jié) 奏的生活方式成為發(fā)生腦血管疾病的誘因[2]。從 組織結(jié)構(gòu)上看,腦血栓形成是由于顱內(nèi)外供應(yīng)腦部 的動脈血管壁發(fā)生病理性改變,血流緩慢或血液成分改變和黏度增加,致使血管閉塞。 近年來,已有眾多研究表明在急性腦血管疾病 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往往伴隨著心電圖等的動態(tài)改 變。急性腦血管疾病引發(fā)的心電圖、心肌酶學改變 已列為腦心綜合征的研究范疇。 1 急性腦血管病引起的心電圖改變 急性腦血管病引起的心電圖改變形式多樣,包 括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心房撲動、心房顫 動、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房室阻滯、室內(nèi)阻滯、心 室高電壓、交界性逸搏心律等一系列心臟節(jié)律的改 變; 還包括 ST-T 段壓低或抬高,異常 J 波,T 波低平、雙向、倒置,U 波出現(xiàn)或增高,QTc 間期延長、QT 離散度( QTd) 延長等一系列心肌復極異常表現(xiàn)[4]。 有研究表明,在急性腦血管病致心律失常中,出現(xiàn) 較多的為 ST-T、QTc 間期延長等復極改變,可能與 顱內(nèi)壓驟升過程中交感神經(jīng)持續(xù)興奮有關(guān),且心室 肌復極異常常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心律失常。Togha 等[5]研究發(fā)現(xiàn),有超過 90% 的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 患者心電圖會出現(xiàn)類心肌缺血樣改變、QTc 間期延 長等; 如果研究將既往有過心臟疾病并且仍在進行 藥物治療的患者排除在外,那么上述改變的比例將 會降低 8% ~ 40%。 2 出血性卒中與心電圖 眾多研究表明,急性腦血管疾病誘發(fā)的心電圖 改變中以出血性疾病為著[6]。結(jié)合病理分析,在急 性腦出血發(fā)生過程中,局部腦組織由于出血水腫會 對腦組織產(chǎn)生擠壓,促使腦室壓力驟升; 顱內(nèi)壓的 升高可直接刺激心血管調(diào)節(jié)中樞,或通過誘發(fā)自主 神經(jīng)功能失調(diào),間接導致心電紊亂。在急性腦血管 疾病發(fā)生過程中,往往合并有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兒茶酚 胺、腎上腺素等神經(jīng)遞質(zhì)的超載,這往往會增加心 肌興奮性、增加心肌收縮力,同時增加心肌細胞耗 氧量,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肌缺血或誘發(fā)惡性心 律失常[7]。腦出血部位與心電圖異常發(fā)生率密切 相關(guān),一般腦干出血最易誘發(fā)腦心綜合征,其次為 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再次為基底節(jié)區(qū)包括丘腦部位的 出血[8]。這可能與心血管調(diào)節(jié)中樞位于丘腦下部 有關(guān),且腦干是多個生命中樞所在位置,維持著呼 吸、心跳等多種生命體征的穩(wěn)定,所以此處一旦發(fā) 生卒中則更容易誘發(fā)心血管意外。 2. 1 腦室出血與心電圖 Hasegawa 等[9]對腦室出血患者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 有 41% 的患者心電圖中出現(xiàn)心肌缺血樣改變,心電 圖的改變可獨立預(yù)測心肌損傷,因此臨床醫(yī)生更應(yīng) 該關(guān)注,心電圖中出現(xiàn)以下任一表現(xiàn)可提示心肌出現(xiàn) 損傷[10]: ① 新出現(xiàn)的或既往未知的 ST 段抬高( 相鄰 兩個或兩個以上導聯(lián) ST 段抬高,以 T-P 段為等電位 線,J 點后為 ST 段,男性抬高標準為 V2、V3 導聯(lián)≥ 0. 2 mV,女性 V2、V3 導聯(lián)≥0. 15 mV,其他導聯(lián)≥ 0. 1 mV; ② 新出現(xiàn)的或既往未知的 ST 段壓低( 相 鄰兩個或兩個以上導聯(lián) ST 段壓低≥0. 05 mV) ; ③ 新出現(xiàn)的或既往未知的 T 波低平或倒置( T 波振 幅小于同導聯(lián) R 波振幅的 1 /10,或者相鄰兩個或兩 個以上導聯(lián) T 波壓低≥0. 1 mV; ④ 新出現(xiàn)的或既往 未知的異常 Q 波( Q 波增寬≥0. 02 s,或者 QS 復合波在 V2、V3導聯(lián)寬度≥0. 03 s,深度≥0. 1 mV,或者 QS 復合波出現(xiàn)在Ⅰ、Ⅱ、aVL、aVF 導聯(lián)中或 V4 ~ V6 任意相鄰兩個導聯(lián)中) 。Hasegawa 等[9]研究發(fā)現(xiàn), 約 18% 的心電圖表現(xiàn) T 波異常( 圖 1,引 自 文 獻 [9]) ,約 19% 表現(xiàn)出 ST 段壓低,約 23% 表現(xiàn) ST 段 抬高,約 24% 出現(xiàn) Q 波。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心電 圖較 多 表 現(xiàn) 為 心 肌 缺 血 樣 改 變,以 ST 段 改 變 為著[9]。 2. 2 幕上腦出血與心電圖 在 Popescu 等[11]在研究幕上腦出血患者心電 圖時發(fā)現(xiàn),這類患者心電圖中通常伴隨著 ST 段改 變、T 波改變、QTc 間期延長、QRS 波群改變等異常, 其中較為常見的是 QTc 間期延長等心肌復極改變, QTc 間期延長( 50% ) ,竇性心動過速/過緩( 33. 3% ) , ST 段改變( 21. 6% ) ; 腦葉出血組心電圖異常發(fā)生率 較低,主要是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僅兩名患者出 現(xiàn) ST 段異常,一例 ST 段抬高,一例 ST 段非特異性 改變; 合并有心肌損傷患者的心電圖中幾乎均出現(xiàn) 了 QTc 間期延長,較多合并多類型異常心電圖表 現(xiàn); 在出血性卒中患者中,當 QTc 間期延長合并 ST- T 段改變時往往提示院內(nèi)死亡風險的增大,這對臨 床醫(yī)生是一種警示。Maramattom 等[12]對 110 例幕 上腦出血患者的研究總結(jié)出 64% 的患者出現(xiàn)心電圖的改變,其中 8% 存在 QTc 間期的延長。 2. 3 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與心電圖 研究表明,在急性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有 49% ~ 100% 合并有心電圖的異常改變,以 ST 段改 變、T 波 改 變、QT 間期延長等復極改變?yōu)樽畛?見[13]。在 Amin 等[14]對急性顱內(nèi)出血和自發(fā)性蛛 網(wǎng)膜下腔出血有關(guān) QTc 間期的對比研究中,發(fā)生腦 血管疾病以女性居多,與以往的研究結(jié)果略有不 同,分析原因,可能與近年來女性壽命較男性長,而 在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中,年齡是其獨立危險因 素之一,所以在某些病例收集過程中可出現(xiàn)因急性 腦血管疾病死亡的病例中女性較多的結(jié)論[15]。亞 洲等一些發(fā)展中國家關(guān)于急性腦血管病相關(guān)研究 的病例,平均年齡在 60 歲左右,而西方國家急性腦 血管病平均年齡會增加大概 10 歲,考慮與近幾十年 西方國家健康意識的增強和醫(yī)療服務(wù)水平的提升 有關(guān)[16]。在急性自發(fā)性顱內(nèi)出血和非創(chuàng)傷性蛛網(wǎng) 膜下腔出血的研究中,卒中患者 RR 間期平均為 ( 603. 8 ± 246. 9) ms,87% 的患者可出現(xiàn) RR 間期延 長,然而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而卒中患者中 QT 間 期平均為( 371. 6 ± 61. 9) ms,有 15% 的患者存在長 QT 間期,且多數(shù)存在于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所 以出血位于蛛網(wǎng)膜下腔較顱內(nèi)其他解剖位置更易 出現(xiàn)心電圖的異常,其中以 QTc 間期延長為著[17] 3 急性缺血性卒中與心電圖 3. 1 急性缺血性卒中與心電圖 T 波改變 在 Togha 等[5]對 303 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 研究中發(fā)現(xiàn) 39. 9% 的患者出現(xiàn) T 波異常,研究對出 現(xiàn)在Ⅰ、Ⅱ、aVL、aVF 導聯(lián)和 V2 ~ V6導聯(lián)上的 T 波作出 評估。T 波異常包括 T 波低平、高聳、倒置、雙向、電 交替等。T 波異常屬于心室肌復極異常,往往提示心 肌缺血,在眾多缺血性卒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T 波異常更為常見,提示在影響異常 T 波出現(xiàn)的因素中 心血管因素較顱內(nèi)病變更為重要。因此,對臨床醫(yī)生 來說,對 T 波做出準確的解釋更有助于診斷疾病。有 研究認為大腦右側(cè)部位卒中會增加患者住院時間,死 亡率也較高,但具體機制尚未明確[18] 3. 2 急性缺血性卒中與心電圖 QT 間期離散度改變 QT 間期離散度( QT interval dispersion,QTd) 延 長、校正心率后 QT 間期離散度( QTcd) 延長,皆反映 心室肌復極過程不同步,易導致折返性心律失常發(fā) 生,會提高患者死亡率[19]。在 Alabd 等[20]關(guān)于 QTd 的研究中,包括 30 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研究組) 和 30 名健康受試者( 對照組) ,在排除兩組在性 別、年齡、糖尿病、高脂血、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等上 的差異后,在入院后第 1 天研究組平均 QTd( 56. 3 ± 19. 7) ms,對照組( 43 ± 5. 4) ms; 研究組平均 QTcd ( 62. 6 ± 21. 5) ms,對照組( 48. 8 ± 5. 2) ms,兩者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 0. 05) ; 在入院后第 3 天發(fā)現(xiàn) 研究組平均 QTd( 43. 7 ± 10. 7) ms,平均 QTcd( 50. 4 ± 13. 3) ms,較入院第 1 天均有所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 意義( P < 0. 001) ; 根據(jù)病變部位將研究組分為大腦 皮層缺血、腦干缺血、小腦缺血,對第 1 天和第 3 天 QT 間期測量值行組內(nèi)、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 義( P > 0. 05) ,且在高血壓與非高血壓組、糖尿病與 非糖尿病組、他汀類治療組與非他汀類治療組間 QTd 與 QTcd 差異也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項研究充分 說明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發(fā)生過程中,無論是 QTd 還 是 QTcd 均會延長,且隨著卒中發(fā)生時間的推移會 有所恢復。 3. 3 急性缺血性卒中與房顫 急性缺血性卒中較易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其中 房顫也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發(fā)病的一個重要因素[21]。 心房顫動失去原有收縮力,導致血液瘀滯并形成湍 流,為栓子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22]。附著在心房 壁的栓子很容易隨血流脫落并栓塞大腦中、小血 管,導致急性卒中的發(fā)生,且后果往往較為嚴重。 所以,在急性卒中患者后期治療中更應(yīng)注重對房性 心律失常的監(jiān)測,對合并有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更 應(yīng)加強抗凝治療,以防發(fā)生二次卒中[21. 4 腦心同治 在腦心綜合征中,隨著腦部疾病得到控制,心 電圖的形態(tài)也會有所恢復[24]。這可能與腦組織水 腫的復原及顱內(nèi)壓的降低解除了對正常腦組織的 壓迫,電解質(zhì)紊亂得到糾正,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得 到糾正,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降低,兒茶酚胺、腎上腺素 等眾多心臟毒性物質(zhì)的減少有關(guān)[25]。腦心綜合征 中心電圖的改變具有可逆性,這正可作為卒中及心 臟原發(fā)疾病的鑒別診斷依據(jù)。畢竟在冠狀動脈硬 化性心臟病、心肌炎等心臟疾病中有時可伴隨有心 肌酶譜和心電圖的改變,單獨關(guān)注心臟方面的指標 往往會忽略腦部疾病的進展,動態(tài)關(guān)注心肌酶譜及 心電圖的變化可對患者病情進行預(yù)判[26]。近年來, 有很多關(guān)于急性腦血管疾病所致腦心綜合征中心 電圖異常的研究,已經(jīng)有更多的臨床醫(yī)生開始關(guān)注 急性腦血管病后心電圖異常帶來的風險,臨床上也 更注重腦心合治,然而卻缺乏通過對心電圖的解讀預(yù)判心腦血管意外發(fā)生概率的研究[27]。作為臨床 工作者,對類似于 QTc 間期延長等一些特殊形式的 心電圖異常表現(xiàn)應(yīng)該高度重視,提前做到腦心同 治,以降低患者死亡率[28]。 參 考 文 獻 [1]王淑銀. 中老年急性腦血管病并發(fā)腦心綜合征 125 例臨 床分析[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 20) : 86 - 89. [2]Suzuki S,Otsuka T,Sagara K,et al. Effects of smoking on ischemic stroke,intracranial hemorrhage,and coronary ar- tery events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 brillation[J]. Int Heart J,2017,58( 4) : 506 - 515. [3]馬利莉,谷守維,蘇麗娜,等. 急性腦出血并發(fā)腦心綜合征 休克患者動脈血乳酸水平及心電圖變化及其意義[J]. 陜西醫(yī)學雜志,2017,46( 9) : 1196 - 1198. [4]Elikowski W,Maek-Elikowska M,Kudliński B,et al. ECG pattern in reverse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demonstrated in 5 cases with intracranial hemorrhage[J]. Pol Merkur Lekar- ski,2016,41( 243) : 136 - 140. [5]Togha M,Sharifpour A,Ashraf H,et al. Electrocardiograph- ic abnormalities in acute cerebr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without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Ann Indian Acad Neurol,2013,16( 1) : 66 - 71. [6]Kumar AP,Babu E,Subrahmanyam DK. Cerebrogenic tachy- arrhythmia in acute stroke[J]. J Neurosci Rural Pract, 2012,3( 2) : 204 - 206. [7]庾建英,張恩偉,孫雪芹,等. 不同部位急性卒中并發(fā)腦 心綜合征臨床特征的差異[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 37( 17) : 4278 - 4280. [8]朱瑋,楊鵬. 心電圖改變與自發(fā)性腦出血患者急性期預(yù)后 的相關(guān)性研究[J]. 天津醫(yī)藥,2017,45( 11) : 1202 - 1205. [9]Hasegawa K,F(xiàn)ix ML,Wendell L,et al. Ischemic-appearing electrocardiographic changes predict myocardial injury in pa- 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Am J Emerg Med, 2012,30( 4) : 545 - 552. [10]Thygesen K,Alpert JS,White HD.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 cardial infarction[J]. J Am Coll Cardiol,2007,50( 22) : 2525. [11]Popescu D,Laza C,Mergeani A,et al. Lead electrocardiogram changes after supratentori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Maedica ( Buchar) ,2012,7( 4) : 290 - 294. [12]Maramattom BV,Manno EM,F(xiàn)ulgham JR,et al. Clinical importance of cardiac troponin release and cardiac abnor- 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supratentorial cerebral hemorrha- ges[J]. Mayo Clin Proc,2006,81( 2) : 192 - 196. [13]Hashemian AM,Ahmadi K,Taherinia A,et al. ECG chan- ges of cardiac origi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J]. Med J Islam Repub Iran,2015,29( 1) : 306. [14]Amin OSM ,Al-Bajalan SJ,Mubarak A. QTc interval pro- longation and hemorrhagic stroke: any difference betweenacute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acute non-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 Med Arch, 2017,71( 3) : 193 - 197. [15]Dalal PM,Bhattacharjee M,Vairale J,et al. Mumbai stroke registry ( 2005—2006 ) -surveillance using WHO steps stroke instrument-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J Assoc Physicians India,2008,56( 5) : 675 - 680. [16]Wolfe CD,Giroud M,Kolominsky-Rabas P,et al. Varia- tions in stroke incidence and survival in 3 areas of Eu- rope. European Registries of Stroke ( EROS) Collabora- tion[J]. Stroke,2000,31( 9) : 2074 - 2079. [17]Chatterjee S. ECG changes in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a synopsis[J]. Neth Heart J,2011,19( 1) : 31 - 34. [18]Christensen H,Boysen G,Christensen AF,et al. Insular le- sions,ECG abnormalities,and outcome in acute stroke[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5,76( 2) : 269 - 271. [19]Lazar J,Manzella S,Moonjelly J,et al.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QT dispers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acute neurologi- cal events[J]. J Invasive Cardiol,2003,15( 1) : 31 - 35. [20]Alabd AA,F(xiàn)ouad A,Abdel-Nasser R,et al. QT interval dispersion patter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does the site of infarction matter? [J]. Int J Angiol, 2009,18( 4) : 177 - 181. [21]Wachter R,Gr schel K,Gelbrich G,et al. Holter-electrocar- diogram-monitor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 ( Find-AFRANDOMISED) : an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 trolled trial[J]. Lancet Neurol,2017,16( 4) : 282 - 290. [22]Lip GY. 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where are we now? [J]. Indian Heart J,2015,67( Suppl 2) : S1 - S3. [23]王金晶,熊云云,楊昉,等. 重復 12 導聯(lián)心電圖檢查對 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陣發(fā)性心房顫動的篩查[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9( 12) : 1245 - 1247. [24]李婷婷,張兆輝. 急性腦梗死后心電圖異常及其相關(guān)危險 因素分析[J]. 卒中與神經(jīng)疾病,2017,24( 2) : 110 - 113. [25]Hjalmarsson C,Bergfeldt L,Bokemark L,et al. Electrocar- diographic abnormalities and elevated cTNT at admission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redictors for survival[J]. Ann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2013,18( 5) : 441 - 449. [26]曾展生,李忠紅,張永紅. 急性卒中患者動態(tài)心電異常的臨 床分析[J]. 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29( 1) : 181 - 182. [27]李洋陽,郎野,孟然. 急性腦梗死腦心綜合征發(fā)生的時 間規(guī)律及其持續(xù)時間與臨床預(yù)后的關(guān)系[J]. 中華老 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8( 10) : 1061 - 1065. [28]Zhang Y,Post WS,Blasco-colmenares E,et al. Electrocar- diographic QT interval and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J]. Epidemiology,2011,22( 5) : 660 - 6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