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谷歌地圖等,以類似建模的方式,詳細繪制19張戰(zhàn)役地圖,一步一步解讀劉備在漢中之戰(zhàn)中,所運用的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shù),以及所產(chǎn)生的效果和意義,并詮釋了后勤,在劉曹漢中之戰(zhàn)中的巨大意義。
1.前言 漢中之戰(zhàn)中,劉備走金牛道,與夏侯淵在陽平關(guān)對峙,隨后翻越米倉山,繞過陽平關(guān),登上曹軍身后的定軍山,實現(xiàn)反客為主,并擊斃夏侯淵,直逼漢水。曹操為挽救陽平關(guān)曹軍,親臨漢中,并遷徙武都、漢中超過30萬人,引發(fā)可能達到100萬百姓的后勤和徭役災難。 劉備針對曹操后勤壓力巨大,主動退回定軍山,而曹操為避免側(cè)翼暴露給劉備,只能渡過漢水,于定軍山下壓迫劉備。對此,劉備以本人吸引曹操,而往西分兵在陽平關(guān)外,確保金牛糧道,又往東派游軍黃忠、趙云,襲擾被拉長至漢水以南的曹軍后勤補給線。 隨著曹操無法斷絕劉備金牛糧道,而劉備卻襲擾糧道成功,曹軍后勤開始搖搖欲墜,士兵不斷逃亡。面對劉備開始的正面挑戰(zhàn),曹操只能先避戰(zhàn),然后撤退。 但約40萬軍民遷徙,以及可能的100萬百姓徭役,造成了補給線出現(xiàn)千里饋糧,進而崩潰,導致曹軍撤退形成潰敗,并引發(fā)河南大量徭役區(qū)百姓的起義。 劉備迅速推進,解放農(nóng)業(yè)發(fā)達的漢中西段,又沿漢水,解放漢中東段部分,除去曹操遷走漢中西段的8萬人外,劉備獲得漢中東段等地的數(shù)十萬人口和土地,幾乎獲得完勝。 2.漢中農(nóng)業(yè)發(fā)達、物產(chǎn)豐富
劉曹雙方爭奪的漢中,根據(jù)《華陽國志漢中志》的記載,被譽為“厥壤沃美,賦貢所出,略侔三蜀”(注1),揭示漢中自古就農(nóng)業(yè)發(fā)達,物產(chǎn)豐富。 漢末,張魯割據(jù)漢中,據(jù)說“又置義米肉,縣於義舍”等,而被譽為“民夷便樂之”(注2),至211年,關(guān)西數(shù)萬戶百姓因戰(zhàn)亂流入漢中,更是號稱“漢川之民,戶出十萬,財富土沃”(注3)。 可見,以漢中的肥沃土地,養(yǎng)活數(shù)十萬人,并且固守是不成問題的,即使短時間里增加關(guān)西10多萬百姓,也沒見漢中鬧饑荒的史料記載。 可以說漢中這家旺鋪在張魯手上不斷增值擴張,還將“寶貨倉庫”封存貼條,留給下一任曹操(注4),結(jié)果曹操一接手,就不斷賠錢,以至于要到搬遷的地步,這是為什么呢? 3.劉備準備北上-武都之戰(zhàn)
217年,劉備在護軍黃權(quán)的謀劃下(注5),開始攻略益州漢中郡,和涼州武都郡。 217年冬,劉備先派遣張飛、馬超、吳蘭、雷銅(注6),走金牛道,途中轉(zhuǎn)小道,踏上陳倉道的沮道段(注7),避開陽平關(guān)的夏侯淵等人,直接趨向武都,占領下辨。
武都之戰(zhàn)的記載非常模糊,首先劉備派兵出征武都的目的,沒有史料明確記載。其次,張飛、馬超等人進軍武都,能夠占領下辨,似乎是武都太守楊阜“依龔遂故事,安之而已”,沒有認真防守的原因,不久,曹操派遣曹洪、曹真、曹休搶奪武都(注8)。 這3曹進軍武都路線,可能是陳倉道,此時吳蘭等人屯兵下辨,而張飛企圖屯兵固山(譚圖位置),放出風聲“欲斷軍后”,但曹軍進軍武都,除了東面的陳倉道,還可以走西面的祁山道,要是曹軍一旦走祁山道入武都,進行包夾,那么張飛就...... 結(jié)果張飛屯兵固山,曹軍將士“眾議狐疑”,所以個人認為張飛放出斷后風聲的效果有限,曹休就認為張飛要是斷后,也應該偷偷的進行,而不是搞個大新聞,因此建議曹洪迅速擊破吳蘭等人。曹洪聽從后,進攻下辨,擊斬吳蘭等人,張飛、馬超就退走(注9)。 不過曹軍既然占領下辨,固山在下辨以北,那張飛、馬超的退路就成了問題,天知道這哥倆從哪條路退走的,難道是翻山越嶺?還是繞遠路走陰平道? 所以各方面來看,劉備出征武都的目的,很不明朗,要說是斷夏侯淵的陳倉糧道,可張魯都投降好幾年了,漢中通往關(guān)中的棧道早就修好了,夏侯淵還有褒斜道可以運糧;要說是占領武都,劉備動用的力量不夠;要說遷民,也沒看到劉備提供多大的后勤保障。 或許劉備出兵武都,目的僅僅是煽動策反“氏雷定等七部萬馀落”而已,當然,這僅僅是猜測而已。
4.劉備進軍漢中,選擇走金牛道?還是米倉道? 218年3月,隨著吳蘭等人被殺,張飛、馬超只能退出武都。劉備通過一系列的準備,要親自北上漢中。 理論上從成都出發(fā)去漢中,有兩條路,一是金牛道,二是米倉道,但在古代,這米倉道不是那回事。
現(xiàn)在的學術(shù)界對米倉道研究,相對比較少 米倉道與金牛道“相差很遠”,使用率相對低,而且路線多變。 米倉道的使用性質(zhì)不確定,官道和民間通道皆有之。 而且這米倉道,非常非常險要。
這路難走的不得了,行人睡在這里,要用藤蔓捆住腰,系在樹上,否則就要掉進深溝里(注10)。不知道張郃走米倉道,來進軍宕渠與張飛大戰(zhàn)時,走的是哪段米倉道。 不過從米倉道的地形來看,百姓走米倉道的危險系數(shù)非常高,而效率又很低,所以張郃遷民的水分是非常大的。 顯然,相比金牛道,走米倉道是非常非常困難,路線模糊,道路險峻,后勤很難保障。不過,即使歷史上的劉備,最終選擇走相對容易的金牛道,也是一段艱險路程,所謂“蜀道難于上青天”,莫過于此。
5.劉備進抵陽平關(guān)外,派陳式從側(cè)翼進攻,被張郃、徐晃擊退
218年末,劉備抵達陽平關(guān)外,與夏侯淵對峙。219年春,在曹操尚未抵達漢中時,與夏侯淵對峙的劉備,開始一系列求變的軍事行動。
劉備派遣陳式,率領10多營,約萬人,翻越走馬嶺,前去“絕馬鳴閣道”。 夏侯淵連忙派遣張郃駐扎閣道以北(注11)的廣石(注12),陳式發(fā)動進攻,可未能攻下,稍后徐晃率援軍擊敗陳式(注13)。
譚圖對這個馬鳴閣道,似乎標記在現(xiàn)利州昭化區(qū),可此地在陽平關(guān)西南100多公里,劉備要是在抵達陽平關(guān)前,陳式前往這個馬鳴閣道或許還有意義;當劉備抵達陽平關(guān)后,派遣陳式前往此地就完全失去意義了。 要是徐晃擊敗陳式,是占據(jù)這個馬鳴閣道的話,就等于完全掐斷蜀軍后路,劉備只會落得個被全殲的下場,結(jié)果丟了漢中的卻是曹操,所以譚圖的馬鳴閣道,是有問題的。
而根據(jù)寧強縣委的考據(jù),此馬鳴閣道非彼馬鳴閣道,也就是說存在兩個馬鳴閣道,清代浦起龍注杜甫《飛仙閣》引用朱鶴齡的話,曰“飛仙閣,在今漢中府略陽縣東南四十里?;蛟疲慈龂鴷r馬鳴閣”。 可以說《徐晃傳》中的馬鳴閣道,就在陽平關(guān)北面,陳倉道的起始段,這樣也解釋了曹操為什么要說“此閣道,漢中之險要咽喉也。劉備欲斷絕外內(nèi),以取漢中”的原因(注14)。下面為寧強縣委對《徐晃傳》中,馬鳴閣道在何處的考據(jù)。 徐晃擊敗陳式,避免了蜀軍從北側(cè)包抄的危局。但是,劉備派陳式占據(jù)馬鳴閣道,并非僅是想著從北面對曹軍進行包抄。 6.劉備踏出漢中之戰(zhàn)最重要一步,翻越米倉山,繞過陽平關(guān),登上定軍山
219年1月-2月,劉備在陽平關(guān)與夏侯淵對峙時,而沿狹窄的金牛道,蜀軍所能擺開的陣勢也就數(shù)百米,而漢水就在劉備營地以南。 所以劉備就在稍早派遣陳式占據(jù)馬鳴閣道之際,又留下高翔在陽平關(guān)外,確保后方金牛道的糧道,而本人則率軍“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興勢作營”(注14)。 也就是說,劉備往南渡過100多米寬的漢水,再非常冒險地翻越米倉山西北段,一直向前,終于踏進漢中盆地,再登上了海拔800多米高的定軍山。 定軍山周邊,水源充沛。至此,劉備踏出漢中之戰(zhàn)最重要一步,蜀軍突然出現(xiàn)在曹軍身后,成功實現(xiàn)了反客為主。
7.劉備反客為主,擊斬夏侯淵,進逼漢水
219年2月,劉備翻越米倉山,登上定軍山,突然出現(xiàn)在曹軍身后,這讓夏侯淵坐不住了,他只能“將兵來爭其地”。
曹軍趕來會陷入被動,但不來則更被動,所以夏侯淵立刻把張郃從廣石調(diào)回,并親自率軍從陽平關(guān),往南渡過漢水,抵達走馬谷,與劉備在定軍山下對峙。 可劉備勢高,夏侯淵勢低,所以曹軍只能在定軍山下,修鹿角作圍,其中,夏侯淵本人修筑南圍,而張郃修筑東圍,以防蜀軍(注16)。
劉備在南圍和東圍全都放火,然后專挑曹軍弱點進行重點攻擊,這目標就是張郃,而張郃果然被蜀軍打的“軍不利”。 一旦東圍被攻克,曹軍就會被蜀軍攔腰截斷,就會有被全殲于漢水南岸的絕境,于是夏侯淵親自去南圍救火,再分出一半兵力援救張郃,可惜這一分,夏侯淵就完蛋了(注17)。 主帥夏侯淵位于凸出部,而且分兵削弱本部,法正就瞅準機會,一句“可擊”(注18),劉備派遣黃忠進擊,在歡聲雷動中,蜀軍臨陣斬殺曹魏都督夏侯淵,以及益州刺史趙颙(注19)。
張郃等人只能連夜退回漢水北岸的陽平關(guān)。次日,劉備率軍往陽平關(guān)方向,乘勝而進,進逼漢水(注20)。 而夏侯淵的司馬郭淮,推舉張郃為代理都督,并建議在漢水北岸“遠水為陳”,劉備為防范曹軍半渡而擊,就沒有選擇渡漢水(注21)。
但此時,漢中曹軍只能困守漢水以北的陽平關(guān)一帶,全面陷入被動,而蜀軍可以輕易地從西面和南面對曹軍進行包夾,而劉備即使不往陽平關(guān)方向渡漢水,也可以往其它方向渡漢水。 曹軍在陽平關(guān)陷入困境中,所以曹操不得不來了。 8.曹操抵達漢中
219年3月,得知夏侯淵已死,隨后曹操率軍從長安出發(fā)。 219年3月-4月,曹操走完500里褒斜道,抵達漢中,又趕至陽平關(guān)(注22)。
曹操大軍抵達陽平關(guān),劉備就主動退回定軍山,而曹操為保護側(cè)翼,防范劉備從定軍山渡漢水,與夏侯淵一樣,也只能從陽平關(guān)往南渡過漢水,進抵走馬谷,與劉備在定軍山下對峙,而曹操的悲劇也就此開始了。 曹操從褒斜道而來,則曹軍后勤糧道的部分地段,可以走褒水,而沿褒水往漢中則可注入漢水,再沿漢水往西100多里,就是漢水南岸的走馬谷了。 走水路的漕運雖可以降低人力,可曹軍沿漢水,卻必須要經(jīng)過蜀軍的駐地。 劉備派遣黃忠、趙云,沿漢水南岸,往東前進約10公里,期間渡過漾家河,最后來到漢水南岸,漾家河東岸的北山筑營(注23)。 換句話說,曹軍以漢水為漕運的糧道,需要經(jīng)過黃忠、趙云駐扎的漢水南岸的北山腳下,就在蜀軍的騷擾范圍之內(nèi)。
所以劉備面對曹操主力,先不與交戰(zhàn),而是派遣黃忠、趙云隨時襲擊曹軍沿漢水漕運的糧道(注24)。 曹操的悲劇,很快就要開始了。 9.曹操遷徙軍民達到40萬人,可能引發(fā)100萬人徭役,導致后勤災難
曹操在抵達漢中的前后,他居然要放棄“厥壤沃美”的漢中。 他命令張既、楊阜把武都(注25)(注26),總共6萬多戶百姓,約30萬人,走祁山道和陳倉道,遷徙至京兆、扶風、天水。 稍早又命令杜襲把漢中西段的8萬多百姓,走褒斜道,遷徙至洛陽、鄴城(注27),一路行程超過2000里。 以上合計超過30萬百姓,再加上原夏侯淵數(shù)萬守軍(注28),和曹操援軍,軍民合計約40萬人。 這40萬人,如果按照“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注29),約1比3的比例,需要不下100萬百姓服徭役。 而曹軍糧道,從河東(注30)經(jīng)過長安,再經(jīng)褒斜道至漢中,行程1500里,而整個雍涼地區(qū),百姓也只有數(shù)十萬人。 而227年,曹魏重臣孫資上書認為動員“十五六萬人”,會導致“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注31)。在244年,曹爽發(fā)動興勢之戰(zhàn),動員6-7萬人,結(jié)果“關(guān)中及氐、羌轉(zhuǎn)輸不能供”(注32)。 從河東到雍涼,才數(shù)十萬人口,所能承擔的后勤人數(shù)上限也就是20萬人,而曹操遷徙軍民,卻有約40萬人,理論上需要100萬百姓服徭役,所以僅憑借河東和雍涼地區(qū)的人口是不夠的,還需要其它地方,河南、南陽、潁川...... 于是乎,不光是漢中的曹軍很快要出大事,整個曹魏也要出大事了。 10.劉備的糧道-金牛道,全程1500里
與曹軍一樣,劉備也需要通過成都后方,來提供后勤糧草。 劉備的糧道是從成都出發(fā),走1500里金牛道,抵達陽平關(guān)外,由于蜀軍并沒有攻下陽平關(guān),所以運糧士兵還需在陽平關(guān)外,南渡漢水,再翻越幾公里的米倉山,最后運至定軍山。
劉備的糧道從成都走1500里金牛道,抵達陽平關(guān)外,然后預防曹軍襲擊,翻越米倉山西北段,可謂艱險重重,為此劉備命令后方鎮(zhèn)守成都的諸葛亮和董和,加緊提供士兵和糧草。
諸葛亮為了確保后勤,故意試探蜀地士人楊洪的口風,蜀人楊洪堅定地表達砸鍋賣鐵,也要支持劉備的漢中戰(zhàn)爭。于是諸葛亮推薦楊洪代替正在前線的法正為蜀郡太守,確保后勤(注33)。 劉備和曹操的后勤都差不多1500里,不過對于成都的諸葛亮等人來說,他們只需承擔前線蜀軍的后勤,并沒有遷徙40萬軍民的額外負擔。 11.曹軍破壞劉備金牛糧道的最終失敗
劉備早先抵達定軍山前,他為確保糧道暢通,就命令高翔駐扎在陽平關(guān)外,確保金牛糧道。 曹操在得知夏侯淵死時,就先行派遣曹真為征蜀護軍,趕到漢中,然后督徐晃等人占據(jù)陽平關(guān),對駐守在關(guān)外的高翔發(fā)動進攻,一度擊破高翔營地(注32),但最終還是無法破壞蜀軍糧道。
要一旦曹真破壞陽平關(guān)外的蜀軍糧道,劉備不僅糧道斷絕,還因為隔著米倉山,而被困在定軍山,成為曹操的甕中之鱉。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雙方后勤糧道都差不多1500里,劉備可以翻越米倉山,來到定軍山反客為主,而曹真卻無法從陽平關(guān)翻越走馬嶺,從北面包抄消滅陽平關(guān)外的蜀軍,來斷絕劉備糧道。 曹真斷糧的最終失敗,不僅表明曹操失去了最后的翻盤機會,也預示著曹軍在漢中的悲慘結(jié)局。 12.曹軍逐漸陷入被動
曹真斷蜀軍糧道的失敗,而劉備騷擾曹軍糧道反倒很成功。 黃忠、趙云等人隨時可以從北山出發(fā),渡過漢水襲擊曹軍糧道,哪怕放把火箭,都能燒到才百米寬漢水上的曹軍運糧船。 而在定軍山正面,劉備在山上固守,曹操從山下進攻,雙方短兵相接,劉備在最前線指揮,就在曹軍數(shù)十米的射箭范圍內(nèi),法正及時勸說,劉備才后撤(注35)。 要是那邊曹真加把勁,成功斷了蜀軍糧道,而這邊曹操也加把勁,夾斷米倉山和定軍山的聯(lián)系,而全力圍殲劉備于定軍山,那曹軍就翻盤了,大事定矣。 可是兩邊都沒有成功,而曹軍的末日也終于到來。 隨著蜀軍騷擾成功,劉備開始轉(zhuǎn)守為攻,主動派劉封屢次挑戰(zhàn)曹操,曹操只能破口大罵劉備是“賣履舍兒”(注36),表示要召喚曹彰,可惜曹彰最終無緣抵達漢中。 從曹操迅速召喚曹彰,而曹彰抵達長安,曹操就已經(jīng)回漢中的速率來看,曹操罵劉備已是戰(zhàn)爭晚期,正處于劉備轉(zhuǎn)守為攻的階段。 曹操選擇避戰(zhàn),于是雙方“終不交鋒”。蜀軍的騷擾還在不斷持續(xù),曹軍40萬人的后勤終于被壓垮,曹軍開始“亡者日多”(注37),不斷有士兵開小差逃亡。
13.曹軍糧草開始短缺,開始陷入崩潰
219年5月,處于夏天的汛期,而1個多月下來,曹軍的后勤和士氣已經(jīng)無法維持,曹操只能選擇撤退。 曹軍的撤退路線,有兩條路,曹操讓曹真等人從陽平關(guān)以北約2公里的陳倉道撤退,經(jīng)武都,回陳倉(注38)。曹操本人則從陽平關(guān)出發(fā),向東走30多公里,走褒斜道撤退,回長安。 無論曹軍走哪一條路,都會與數(shù)十萬的撤退百姓,一起擠在狹窄的棧道上,這就引發(fā)了撤退悲劇,到底是百姓先走,還是曹軍先走。 而夏汛雨季,漂泊大雨下,幾十萬人擠在棧道上,棧道一旦崩塌,各種摔死、餓死、病死等等,將不計其數(shù)。 諸葛亮形容曹操“勢窮慮悔,僅能自脫,辱其鋒銳之眾,遂喪漢中之地”(注39),司馬懿形容曹操“昔武皇帝再入漢中,幾至大敗”(注40)。 諸葛亮夸大一下,司馬懿縮小一下,這曹操大敗是逃不了的。 而從時間來看,在60天時間里,劉備從5月,曹操剛一跑路時,就迅速推進,接收漢中,并火速派劉封從漢中出發(fā),又通知孟達從荊州的秭歸出發(fā)(注41)。 6月,兩路蜀軍成功收復漢中東段,東三郡(注42)。 劉備的迅速推進,成功擠壓曹軍和百姓的撤退時間,導致曹軍自動在棧道上形成潰退,而曹軍將領王平宣布起義,歸順劉備(注43)。 219年6月,曹操差不多在此時回到長安,休整2個月后,8月派徐晃率領援軍,火速援救襄樊的曹仁,而此時徐晃的援軍依然大部分是新兵(注44)。 這只能說明曹操從漢中逃回來的情況是損失慘重,這一路病死、餓死、逃亡,還有在棧道上摔死和投降劉備,導致曹軍經(jīng)過2個月的休整,都沒有恢復元氣。 武都本來就屬于涼州,遷民屬于遷徙自己的百姓,而曹操在漢中西段,只遷走8萬百姓,而漢中東三郡的土地人口,還是被劉備獲得。
14.可能100萬百姓服徭役,進而引發(fā)起義,動搖曹魏
劉備在219年6月收復東三郡,就打通連接襄樊的漢水交通線,與荊州關(guān)羽的北伐,引發(fā)了連帶效應。 遷民本身就是無比殘酷的,百姓對遷徙是“甚于伏法”,不僅財富失去,還一路病餓逃亡,達到“類多滅門,少能還者”的慘狀(注45)。 而曹魏戰(zhàn)爭和遷民超過30萬,引發(fā)可能100萬百姓的徭役,以及巨額錢糧花費,又導致黃河以南的百姓紛紛起義。218年,弘農(nóng)郡陸渾縣,普遍畏懼漢中的“惡憚遠役”,于是百姓孫狼殺了縣主薄,率先打響起義第一槍(注46)。 此外,河南尹梁縣,潁川郡郟縣(注47),南陽郡宛縣(注48)也相繼發(fā)生起義。 而早在218年初,許昌發(fā)生勾結(jié)關(guān)羽的叛亂(注49),到219年關(guān)羽北伐,荊北和豫州潁川崩潰,大量屯田民逃亡(注50),曹操還要考慮遷徙在這一帶的產(chǎn)業(yè),被司馬懿勸止。 而弘農(nóng)郡、河南尹、潁川郡、南陽郡,都是曹魏在黃河以南經(jīng)濟的核心區(qū)域,這些地方不是百姓造反,就是大興土木,國家瀕臨崩潰狀態(tài)。 曹操死時,整個曹魏依然處于“士民頗苦勞役”的狀態(tài)(注51),要不是大魏吳王助攻,曹魏后果難料。
15.總結(jié) 張魯統(tǒng)治時期的漢中,連同關(guān)西流入的百姓,有數(shù)十萬人口。 曹操遷走了屬于自己的涼州武都郡的數(shù)十萬百姓,還主要遷走漢中西段的8萬百姓,考慮到“奪土遠移,不習風俗,不便水土,類多滅門”,真正能夠活著抵達目的地的百姓不會太多,曹操遷民可謂得不償失。 得不償失也就算了,遷民數(shù)十萬所需的耗費是天文數(shù)字,導致曹魏損耗巨大,遷民的徭役和花費,又造成國家的動搖,河南多處起義。 對劉備來說,除了漢中西段的8萬百姓外,其余包括漢中東段的三郡等在內(nèi),數(shù)十萬人口和土地,全部被劉備獲得,可以說,劉備幾乎獲得漢中之戰(zhàn)的完勝。 219年7月庚子,劉備自稱漢中王,達到其勢力的巔峰,可惜,花無百日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