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老子》第三十九章的解讀 張劍偉
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榖。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商務印書館P.221以下簡稱《今譯》)
本章承繼上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惶幤鋵?,不居其華”等觀點,對“道體德用”、“得道即為德”等思想作了進一步的論證?!百F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一”即道,“一者,‘道’之數(shù)?!靡弧q言得道也?!保▏漓`峰:《老子達解》,轉(zhuǎn)引自《今譯》,P.221)值得注意的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道原》中也有“一”為“道”的記載:“鳥得而飛,魚得而游,獸得而走。萬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借用字,莫將其形?!弧咂涮栆?,虛其舍也,無為其素也,和其用也?!保ㄞD(zhuǎn)引自董京泉:《老子道德經(jīng)新編》,P.256)從本章文中內(nèi)容來看,這里的“一”也只能是道,不可能是別的,包括第四十二章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中的“一”也是指道,“道生一”亦即“道即一”。有人曾作出過這樣的推論:若“道即一”成立,那么,“一即二”、“二即三”也應成立。這種機械式的推論,卻忽視了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即《老子》文本中經(jīng)常用“一”來指稱“道”,如第十章的“載營魄抱一”、第十四章的“混而為一”、第二十二章的“圣人抱一為天下式”等,從來沒有過用“一”來指稱“二”、用“二”來指稱“三”的情況,研究老子不以老子的話為準又能以誰的話為準呢?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帛書本、河上公本、景龍本等如是,王弼本、傅奕本、范應元本等為“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從帛書本、河上公本、景龍本。關(guān)于“正”字,作為國家和社會治理狀態(tài)的描述,曾在《老子》文本中多次出現(xiàn)(如此處不為“貞”,“貞”字幾乎在《老子》文本中沒有出現(xiàn)過),如“正善治”(第八章)、“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第三十七章)、“清靜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我好靜而民自正”(第五十七章)等。老子主張“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則天下必“正”,以“奇”治國,則天下必“妖”,以“有事”取天下,則天下必“亂”。 句謂:過去得道者的情形是:天得道則清明;地得道則安寧;神得道則靈驗;谷得道則豐盈;萬物得道則能生長;侯王得道則天下定。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蕭天石先生對上述文字曾有過如下精辟見解:“天以清為用,地以寧為用,神以靈為用,谷以盈為用,萬物以生為用,王侯以正為用;凡所以為用者,均即所以為道,不可或違,而皆為天地之神用也。故曰:‘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fā),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王侯無以正而貴高將恐蹶?!保ㄊ捥焓骸兜赖陆?jīng)圣解》) “其致之也”,蕭天石先生判為衍文,但未說明理由;河上公本、王弼本等為“其致之”;帛書乙本為“其至也”,帛書甲本為“其致之也”,從帛書甲本。高亨說:“‘致’猶推也,推而言之如下文也?!保ǜ吆啵骸独献诱b》,清華大學出版社 “侯王無以正,將恐蹶”,河上公本、王弼本皆作“侯王無以貴高”。蕭天石先生認為,“上文天無以清、地無以寧、神無以靈、谷無以盈、萬物無以生,均承上以清、以寧、以靈、以盈、以生而言。唯此句‘無以貴高’,與上文‘以為天下正’不相應?!保ㄊ捥焓骸兜赖陆?jīng)圣解》)易順鼎說:“當做‘侯王無以貞,將恐蹶’。‘貞’誤為‘貴’。后人見下文‘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二句,以為承上文而言,妄于‘貴’字下又加‘高’字,逐致踵訛襲謬,而義理不可通矣?!保ㄒ醉樁Γ骸蹲x老札記》)易說有理,可資采納。因“貞”乃“正”之假借(王念孫語),為與上文邏輯一律,故此句應為“侯王無以正,將恐蹶”。 句謂:反過來說,天不能保持清明,就會開裂;地不能保持安寧,就會淪陷;神不能保持靈驗,就會走下神壇;川谷不能保持豐盈,就會干涸;萬物不能保持生長,就會滅亡;侯王不能保持天下安定就會被推翻(河上公注曰:“將恐顛蹶失其位”)。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句謂:所以尊貴要以低賤為根本,高大要以卑下為基礎(chǔ)?!疤庂F守賤”、“居高守下”是第二十八章中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辱”的具體表現(xiàn)?!俺5虏浑x”和“常德乃足”既是“得一”“守道”的結(jié)果又是“得一”“守道”的體現(xiàn)。自然、無為、處下、守靜、柔弱、不爭、不欲、無事等皆為道之特性,侯王得之謂之有德,萬民擁戴,天下安寧;失之謂之無德,眾叛親離,江山易幟,此乃“基礎(chǔ)不牢,地動山搖”是也。 “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榖”?!白苑Q”,河上公本等如是,傅奕本、王弼本、帛書本(帛書“謂”寫作“胃”)等為“自謂”,從傅、王等本。不榖,即不善,君王之謙稱。句謂:因此侯王自謙為孤家、寡德、不善。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至譽無譽”?!爸磷u無譽”,陳鼓應本如是,河上公本為“數(shù)車無車”、王弼本為“數(shù)輿無輿”,帛書甲本為“數(shù)與無與”、乙本為“數(shù)輿無輿”。陳鼓應先生根據(jù)《莊子·至樂篇》及其他文獻材料,推定“至譽無譽”或是《老子》原文(參見《今譯》,P.223-224),言之有理,可知采納?!爸磷u無譽”從修辭格式上,則與“上德不德”、“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等如出一轍,同時亦與老子的“正言若反”的表達方式相契合,故“至譽無譽”較其他表述為優(yōu)。句謂:這不是把卑賤視作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無須稱譽。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琭琭如玉”與“珞珞如石”之間是轉(zhuǎn)折關(guān)系還是并列關(guān)系?大多數(shù)注家皆認為是轉(zhuǎn)折關(guān)系,也有少數(shù)注家認為是并列關(guān)系。若從內(nèi)容上、邏輯上和《老子》一書的基本精神上看,這里毫無疑問是轉(zhuǎn)折關(guān)系;若從語言形式上、從是否有轉(zhuǎn)折詞上來看,似乎又像并列關(guān)系。內(nèi)容決定形式,形式表現(xiàn)內(nèi)容,但任何情況下都不可用形式來犧牲內(nèi)容。不用轉(zhuǎn)折詞照樣可以轉(zhuǎn)折,在《老子》文本中并非孤例,如第三十三章中的“勝人者有力”與“自勝者強”之間、“知足者富”與“強行者有志”之間均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參見筆者關(guān)于第三十三章的解讀),第五十五章中的“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與“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之間同樣表現(xiàn)為轉(zhuǎn)折關(guān)系。至于“石頭可分三六九等”、“美石價值可能高于美玉”云云(參見董京泉:《老子道德經(jīng)新編》,P.369),若不是強詞奪理、鉆牛角尖,就是對這里的“玉”、“石”關(guān)系缺乏深度把握?!坝瘛笔巧畈卦谑^中的經(jīng)過開采、加工形成的“玉器”,屬于“器”的范疇;“石”是指未經(jīng)開采和加工的原始的石料,屬于“樸”的范疇。“樸散則為器(第二十八章)”,返樸歸真是老子對為道者的基本要求?!艾f琭”,美貌狀;“珞珞”,粗鄙狀?!艾f琭如玉”與“珞珞如石”恰恰是尊貴與低賤、高大與卑下關(guān)系的生動寫照,以形象的比喻再次闡發(fā)了“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的道理,“以貴賤解此句,正合老子章旨”(蕭天石語)。句謂:因此不追求美玉般的華麗、高貴,而甘為頑石般的堅實、渾樸。 基于以上分析,本章的校訂文及譯文如下: 原文校訂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榖。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span> 譯文:往昔得道者的情形是:天得道則清明;地得道則安寧;神得道則靈驗;谷得道則豐盈;萬物得道則能生長;侯王得道則天下定。反過來說,天不能保持清明,就會開裂;地不能保持安寧,就會淪陷;神不能保持靈驗,就會走下神壇;川谷不能保持豐盈,就會干涸;萬物不能保持生長,就會滅亡;侯王不能保持天下安定就會被推翻。所以尊貴要以低賤為根本,高大要以卑下為基礎(chǔ)。因此侯王自謙為孤家、寡德、不善。這不是把卑賤視作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無須稱譽。因此不追求美玉般的高貴、華麗,而甘為頑石般的渾樸、粗礪。 (2015年8月19日發(fā)表于《文化藝術(shù)報》) |
|
來自: 書頁無卷 > 《道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