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理氣藥(二)
1.理氣藥相似功效對比
木香與香附
二者均有理氣止痛之功,并能寬中消食,均用于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痛、食少諸癥。但木香藥性偏燥,主入脾胃,善治脾胃氣滯之食積不化,脘腹脹痛,泄痢里急后重,兼可用于治療脅痛、黃疸、疝氣疼痛以及胸痹心痛,為理氣止痛之要藥;香附性質平和,主入肝經,以疏肝解郁、調經止痛見長,主治肝氣郁結之脅肋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癥瘕疼痛等癥,為婦科調經之要藥。
2.具體藥物 藥物 | 藥用來源 | 性味歸經 | 功效 | 應用 | 用法用量 | 使用注意 | 荔枝核 |
| 辛,微苦、溫。 歸肝、腎經。 | 行氣散結 散寒止痛 | ①.寒疝腹痛,睪丸腫痛;②.胃脘久痛,痛經,產后腹痛。 |
|
| 川楝子 | 楝科植物川楝樹的干燥成熟果實 | 苦、寒。 有小毒。 歸肝、小腸、膀胱經。 | 疏肝泄熱 行氣止痛 外用殺蟲療廯 | ①.肝郁化火,胸脅、脘腹脹痛,疝氣疼痛;②.蟲積腹痛;③.外治頭癬,禿瘡。 | 煎服,5-10g。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炒用寒性減低。 | 本品有毒,不宜過量或持續(xù)服用,以免中毒。又因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甘松 |
| 辛、甘,溫。 歸脾、胃經。 | 行氣止痛 開郁醒脾 外用祛濕消腫 | ①.脘腹悶脹,疼痛;②.思慮傷脾,不思飲食;③.濕腳氣;④.單用泡湯漱口,可治牙痛。 | 水煎,3-6g。外用適量,泡湯漱口或煎湯洗腳或研末外敷。 |
| 香附 | 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莖 | 辛、微苦、微甘,平。 歸肝、脾、三焦經。 | 疏肝解郁 調經止痛 理氣調中 | ①.肝郁氣滯,脅痛、腹痛,疝氣疼痛,為疏肝理氣之良藥;②.月經不調,經閉痛經,乳房脹痛,為婦科調經止痛之要藥;③.氣滯腹痛,脘腹痞悶,脹滿疼痛。(“氣病之總司”,“婦科之主帥”,“氣中血藥”) | 煎服,6-10g。 醋炙止痛力增強。 |
| 佛手 |
| 辛、苦、酸,溫。 歸肝、脾、胃、肺經。 | 疏肝解郁 理氣和中 燥濕化痰 | ①.肝胃氣滯,胸脅脹痛;②.脾胃氣滯,胃脘痞滿,食少嘔吐;③.久咳痰多。 |
|
| 香櫞 |
| 辛,苦,酸,溫。 歸肝、脾、肺經。 | 疏肝解郁 理氣和中 燥濕化痰 | ①.肝胃氣滯,胸脅脹痛;②.脾胃氣滯,脘腹痞滿,嘔吐噫氣;③.痰飲咳嗽。 |
|
| 梅花 (綠萼梅) |
| 微酸,平。 歸肝、胃、肺經 | 疏肝解郁 和中 化痰散結 | ①.肝胃氣痛;②.梅核氣;③.瘰疬瘡毒。 |
|
| 玫瑰花 |
| 甘,微苦,溫。 歸肝、脾經。 | 疏肝解郁 和血止痛 | ①.肝胃氣痛,食少嘔惡;②.月經不調,經前乳房脹痛;③.跌撲傷痛。 |
|
| 柿蒂 |
| 苦,澀,平。 歸胃經。 | 降氣止嘔 | 呃逆,為止呃之要藥 |
|
| 刀豆 |
| 甘,溫。 歸胃、腎經。 | 溫中 降氣止呃 溫腎助陽 | ①.虛寒呃逆,嘔吐;②.腎虛腰痛 |
|
|
答案與解析:
1.ABD。甘松功效行氣止痛、開郁醒脾;香附功效疏肝解郁、調經止痛、理氣調中;二藥均無和胃作用。
2.D。香附功效疏肝解郁、調經止痛,被《本草綱目》參為“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
3. D。川楝子歸肝、胃、小腸、膀胱經。
4.D。甘松功效行氣止痛、開郁醒牌,不能舒肝理氣、和胃止痛。其他藥都可以舒肝理氣、和胃止痛。
5.A。柿蒂的性味苦、澀,平。
6.B。川楝子性苦寒,功效行氣止痛、殺蟲療癬,兼能疏泄肝熱;香附性平,功效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柴胡性微寒,功效和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青皮性溫,功效疏肝理氣,消積化滯。
7. BCD。此題旨在考查香櫞的功效。即疏肝解郁,理氣和中,燥濕化痰。
8.A。此題旨在考查荔枝核的功效。即行氣散結,散寒止痛。
編輯:芩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