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其入藥之功有五∶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 潤燥也,止痛也。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 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澤,故能潤燥。緩可以去急,故能 止心腹、肌肉、瘡瘍之痛……” 用于肺虛久咳及燥咳時,蜂蜜單用即有效,也可與川貝母、枇杷葉 、桑葉、百合、杏仁等其他益肺藥材同用,搭配范圍很廣,多作為止咳藥膳的搭配輔料,或作為潤肺止咳類丸劑或膏劑的定型劑。 與生姜的配伍,白蜜甘平主補,如《本草綱目》曰:“和營衛(wèi),潤臟腑,通三焦,調(diào)脾胃?!币詽櫡窝a中之功較為顯著。二藥相伍,一補一散,相反相成,補而不壅氣,散而不傷正,使肺燥得潤,肺氣得宣,潤肺止咳有奇功,常用于肺虛久咳、肺燥干咳等證。 與杏仁的配伍,杏仁最善入肺和大腸經(jīng),為降肺氣、止咳喘之佳品,兼有潤腸通便之力。蜂蜜潤燥之效為強,上能潤肺補虛,下能滑腸通便,二藥合用,潤肺止咳之功倍增,潤腸通便之效增強,適用于年老體弱,津液虧損所致的肺氣失宣,上逆咳喘兼腑氣不通,便秘難下者,療效顯著。 【來源】為蜜蜂科動物中華蜜蜂或意大利蜜蜂所釀的蜜糖。 【異名】石蜜、石飴、食蜜、白蜜、蜂糖。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jīng)】入脾、胃、肺、大腸經(jīng)。 【功能與主治】調(diào)補脾胃,緩急止痛,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潤膚生肌,解毒。主治脘腹虛痛,肺燥咳嗽,腸燥便秘,目赤,口瘡,潰瘍不斂,風(fēng)疹瘙癢,水火燙傷,手足皸裂。 【成分】主要含果糖和葡萄糖(兩者約占 70%),尚含少量蔗糖、麥芽糖、糊精、樹膠及含氮化合物、有機酸、揮發(fā)油、色素、酵母、酶類、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注意事項】痰濕內(nèi)蘊、中滿痞脹及大便不實者禁服。蜂蜜不宜與生蔥、豆腐同食,否則易引起腹瀉。 【用法用量】蜂蜜以煎服、沖服、制膏較為常用,也可用于熬粥。煎服用量在 15~30克,大劑量可達30~60克。 蜂蜜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或意大利蜜蜂所釀成的蜜。春至秋季采收,過濾后使用。以水分少、有油性、稠如凝脂、用木棒挑起時蜜汁下流如絲狀不斷且盤曲如折疊狀、味甜不酸、氣芳香、潔凈無雜質(zhì)者品質(zhì)為佳。 陳皮甘草膏 治療消化性潰瘍-肝氣犯胃 【功效】 此膏有補中益氣、行氣健脾、理氣止痛的功效,并有潤燥、保護胃黏膜的作用,非常適合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及脾胃不和者調(diào)養(yǎng)。 【食療藥膳】 陳皮、甘草各150克。蜂蜜適量。先將陳皮、甘草洗凈,用清水浸泡、透發(fā)后,放入鍋中,加水煎煮,濾渣取汁。將汁重入鍋中,兌入蜂蜜,用小火熬煮。邊煮邊攪拌,至湯汁濃縮成稠膏即可,盛入干凈可密封的容器內(nèi)保存。每日1劑,分3次服食。 【飲食宜忌】 便秘 血虛秘 【臨床表現(xiàn)】 大便干結(jié),血色無華,頭暈?zāi)垦?,心悸健忘,或顴紅耳鳴,舌淡,脈細,或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食療藥膳】 鳳髓湯:松子仁、核桃仁各 50 克,蜂蜜 500 克。將松子仁、核桃仁以水泡過,去皮,烘干研為細末,與蜂蜜和勻即成。 小兒營養(yǎng)不良 氣血雙虧 【臨床表現(xiàn)】 面色蒼白無華,形體消瘦,毛發(fā)焦枯,困倦神疲,自汗低熱,哭聲無力,大便溏瀉,睡臥不寧,伴有發(fā)育障礙,唇舌色淡,脈細無力。 【食療藥膳】 蜜餞姜棗龍眼:大棗 250 克,龍眼肉 250 克,蜂蜜 250 克,姜汁 2 湯匙。將前 2味洗凈后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燒沸后轉(zhuǎn)用文火燒至七成熟時,加姜汁、蜂蜜,攪勻煮熟,起鍋裝盆,待涼后裝入瓶內(nèi),封口即成。 【飲食宜忌】 此茶可益氣養(yǎng)血,補虛安神,美容潤膚,延緩皮膚老化,是中老年及女性體虛者的養(yǎng)顏保健精品。 今日登場書籍 《一味藥潤肺燥》 秋季氣候干燥,燥邪* 容易傷肺,因為“肺開竅于鼻”,耗傷肺陰可導(dǎo)致燥咳。因此,秋季尤其要注意對肺的保養(yǎng),補充足夠的水分,保證肺和呼吸道潤滑。 養(yǎng)生正道 版權(quán)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