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陀所提及人的四種類別當中,敏銳的智者與廣說的智者,只要聽到佛法開示,就可以證得預流道智,成為初果圣者,以及其他較高階的道果。
例如佛陀時期的毗合佉與給孤獨長者等。對于這種類別的人而言,修習‘法’并不需要依照戒清凈、心清凈等的修行次第。
請謹記在心,當天人與梵天神從世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的時候,也是相同的情形。因此,我們必須指出及了解,
像戒清凈、心清凈等記錄在三藏經(jīng)典當中的修行次第,主要是針對證入預流道果之前的未了行者與文句行者所提出的。
這些修行次第,對于人的前三種類別而言,遠比證得更高層的道果,還來得重要。
即使阿羅漢圣人已經(jīng)走過這些修行次第,在證得阿羅漢道果之后的階段,這些修行次第是用于‘現(xiàn)法樂住’的目的。
佛教的第一個千年,是所謂的無礙解智型的阿羅漢圣人時代,之后,也就是現(xiàn)階段的佛教,只包括未了的行者與文句的行者這兩種類別的人。
現(xiàn)代社會,只存在著這兩種的修行人而已。關于這兩種修行人,未了的行者,如果實實在在地修習‘三十七道品’,
其中包括了四念處、四正勤、五根、七覺支等等,那么,他可以在今生證得預流道智,成為初果圣人。
不過,如果他在修行上松懈了,則只有當他轉(zhuǎn)生到天界之后,才有可能成為預流道的圣者。
當他離開法(三十七道品),例如四念處、四正勤等,而不幸死亡了;就佛法來說,他是整個迷失了。
不過,要是他能夠遇見未來佛,還是可以從世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對于文句的行者,如果在今生能夠?qū)崒嵲谠诘匦蘖暦鸱ǎ瑏硎擂D(zhuǎn)生天界之后,就可以在現(xiàn)階段的佛法時期證入解脫。
現(xiàn)階段的佛陀正法時期長達五千年,是一個充滿圣人的時代。奉行巴利三藏經(jīng)典于人間多久,圣者的時代就會持續(xù)下去。
文句的行者,會運用與佛法相遇的機緣,盡其一生,累積波羅蜜的種子(資糧),累積戒律、禪定、智慧的種子與資糧。
談到戒律、禪定、智慧資糧的累積,戒律的種子與資糧是指:在家男女的五戒,活命戒(正命)、八關齋戒、十戒,以及諸比丘的比丘戒。
禪定的種子與資糧,是指經(jīng)由修習四十種禪修對象之一,例如十遍處、十隨念等,來證得‘遍作定’;
或者,如果再進一步的努力,就可以證得‘近行定’;如果又激起進一步的努力,就可以證入‘安止定’。
智慧的種子與資糧,是指有能力分析色法(物質(zhì)現(xiàn)象)、名法(精神現(xiàn)象);蘊(存在的構成因素)、處(基礎)、界(因素);
四圣諦(真理)以及緣起法(相互依賴的根源),而且有能力以觀智,直觀到一切存在的無常、苦、無我這三項特質(zhì)。
談到道智與果智的三種資糧或種子,戒律與禪定就像裝飾品一樣,總是在莊嚴這個世界。而且,即使是沒有佛陀出現(xiàn)的世界中,
戒律與禪定還是存在著。因為戒律與禪定的資糧或種子,可以在任何時期隨意地獲得。
但是,智慧的種子與資糧,因為涉及到色法、名法、蘊、處、界、諦與緣起,只有當一位修行人遇見佛法時才能證入。
一位佛法的門外漢,縱使無數(shù)的時期與世界過去了,可是連聽到與智慧有關字句的機會都沒有。
因此,現(xiàn)在有機會遇見佛法的修行人,如果想累積道智與果智的智慧種子,以確保未來世能在佛法之內(nèi),從世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那么,他就應該對于最終真理(勝義諦、究竟法)的知識,寄以特別的關照。對于修行人而言,這遠比累積戒律、禪定的資糧還難以克服。
至少,他們應該嘗試去觀察四大界——地、水、火、風,是如何構成一個人的身體,他們應嘗試去修行觀禪。
如果他們想要好好觀察四大及其他的名色法,圓滿證得一系列的智慧種子,雖然這是最困難證入的,但至少已不需要阿毗達磨論藏了。
我們可以這樣說,在現(xiàn)階段的佛陀教化期內(nèi),雖然修習觀禪很困難,但是卻非常值得去做。
明與行:戒律與禪定的種子或資糧,就是‘行’。智慧的種子與資糧,就是‘明’,因而合稱為明行。
世尊就是具足明與行的大智大悲的人,所以佛陀擁有的九種德號,其中之一就稱為‘明行足’。
‘明’就像人的眼睛,‘行’就像人的手足;‘明’就像鳥的眼睛,‘行’就像鳥的雙翼。擁有戒律與禪定,可是欠缺智慧的修行人,
就像擁有健全的雙手雙足,卻瞎了雙眼的人。擁有‘明’,可是欠缺‘行’的修行人,就像一個人擁有良好的視力,卻四肢殘缺不全。
‘明’、‘行’具足的修行人,就像一個人擁有良好的視力與健全的四肢;明與行同時欠缺的修行人,就像雙眼、雙手、雙足都殘廢的人,
甚至于,他們不夠資格稱為活生生的人類。在此,活躍于現(xiàn)階段佛法時期的修行人當中,有些人圓滿地具足戒律與禪定,
可是卻欠缺‘明’的種子,也就是欠缺對于物的性質(zhì)、心的性質(zhì),以及存在的構成因素的直觀。
因為他們在‘行’上力量強盛,大概可以與未來的佛教相遇。然而,因為欠缺‘明’的種子,即使親自聽到未來佛的開示,他們還是不可能開悟。
這些人,像是佛陀住世期間的迦留陀夷長老(見《法句經(jīng)注》)、優(yōu)波難陀、六群比丘(見《律藏》),以及拘薩羅國王。
因為他們以前累積了‘行’,例如布施與戒律,所以有緣與至尊的佛陀相逢;
可是,由于以前沒有累積‘明’,他們縱使經(jīng)常傾聽佛陀的開示,還是像耳聾一樣,不知所云。
有些人擁有‘明’,例如對物、心的性質(zhì),以及存在的構成因素(五蘊)的直觀,可是卻欠缺善‘行’,
例如:布施、五戒、八戒(齋戒日的戒律)。因為擁有‘明’,這些修行人若有緣與未來佛相遇,并且聽聞開示,能夠開悟解脫。
但是,他們既然欠缺‘行’,可能就很難有機緣與未來佛相遇;這是因為,在現(xiàn)階段佛法時期與未來佛之間,有所謂的‘間劫’階段。
在間劫的階段,這些眾生在感官的世界里流蕩,也就是指一連串無止盡的存在與再生,并且只有當這些再生的眾生停留在快樂的天界,他們與未來佛相逢的機緣才可能確保下來。
如果在間劫的過渡階段,這些眾生墮入到地獄、畜生、阿修羅、餓鬼的四惡道當中,那么他們與未來佛相逢的機緣,便不可挽回地失去了。
因為眾生一旦墮入低層的四惡道當中,便會在四惡道中無止盡地輪回轉(zhuǎn)世;想要再投生至人間、天界二善道,是非常困難的。
摘自雷迪禪師《佛教手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