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的指法訓練和操控氣息是學習簫最重要的兩個部分。 訓練手指的目的是使每個手指既能獨立活動, 又能相互之間緊密配合, 使手指動作靈活、迅速、持久。 操控氣息的目的是能夠讓樂曲的表現(xiàn)力更強,使樂曲富有情感, 但它是學習簫的難點也是需要我們不斷學習的地方。 本文就主要講述關于簫的指法訓練和操控氣息的基本方法。 簫對手指的要求沒有笛子的高,如果有笛子基礎, 在學習簫過程中對指法的訓練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手指的動作,并不是關節(jié)和肌肉的自發(fā)活動,而是在大腦皮層支配下的自覺活動(條件反射)。 訓練手指的目的是使每個手指既能獨立活動, 又能相互之間緊密配合,使手指動作靈活、迅速、持久。 平時多做打音和顫音的手指彈性練習以及通過練習曲的練習, 得以對手指關節(jié)和肌肉加以訓練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俞遜發(fā)大師系列之- 《徒手操練習》。 就是不拿簫也可以練簫,在桌子上作擊打桌面的動作; 拿簫不吹簫時的手指練習,人多不方便吹時,保持拿簫的姿勢,手指在指孔上做打音或顫音的動作。 持簫的方式為雙臂向前,上身自然坐直但不要僵硬, 面向前方,雙肩放松,兩臂自然張開與身體形成大約四十五度角, 簫與身體也是四十五度角。 兩手持簫,手指自然保持彎曲,不要緊張僵直, 要求手指有彈性,并保持一定力度,按閉音孔時要用指肚, 保證按實不漏孔以免影響音準。 手指距離孔的距離不宜抬得過高也不宜過低, 一般來說,手指抬起時,距離音孔二至三公分為宜。 一些指法比如滑音、歷音等等的訓練, 可以書本教材或者網(wǎng)上搜索一些指法練習曲來不斷的學習, 這里就不做過多的敘述。 同吹簫人的嘴型有所區(qū)別, 但總體要求是演奏者吹奏出來的音要飽滿圓潤, 不能有沙沙的聲音, 吹奏起來不費力感覺舒適為適合自己的最佳口型。 一般來說口型大致為嘴角向外拉,(有區(qū)別于吹笛的口型)上唇比下唇靠外,風門為類似一條縫狀的橢圓形,縫隙越短越好。 許多人吹簫覺得氣不夠,其實是風門過大,造成氣息浪費所致。 如果善于用縫隙式風門吹奏的話,吹長音就輕松了。 在實際演奏中, 風門的形狀是根據(jù)樂曲的需要不斷變化的,(主要是下唇的變化), 這一點學簫者可以通過不斷的訓練來掌握風門的控制, 有條件的可以尋求專業(yè)老師的指導。 2.2、呼吸方法 吹奏時的呼吸方法, 這一點需要經(jīng)過學習和訓練而掌握的。 掌握正確的吹奏呼吸方法,可以流暢的換氣, 能夠吹奏很長的音并且吹奏時氣息平穩(wěn)圓潤。 呼吸方法要求為氣沉丹田, 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方法為最理想的呼吸方法。 這種呼吸方式如同睡眠時的呼吸,平時訓練可以徒手訓練, 反復做深度腹式呼吸來訓練養(yǎng)成這種呼吸方式: 深吸一口氣,緩慢、均勻地呼出。 注意最后要注意存留一部分氣, 這與可以使我們在換氣時留有余地不慌不忙游刃有余。 當練習一段時間腹式呼吸后可以通過練習長音來進一步訓練呼吸, 長音是學習操控氣息的關鍵, 這一點是無論是初學還是小有成就,吹簫者都需要不斷練習。 緩吹最為費氣,因為吹奏低音,口風比超吹急吹要大得多。 平穩(wěn)長時間的緩吹需要不斷地練習來掌握, 氣息顧名思義要吹得緩一點,不要太過用力, 初學者要在最合適的口風下練習, 最合適指的是同樣的一段氣息, 吹奏起來最平穩(wěn)圓潤不費氣的口風, 然后在這一口風下不斷的做長音訓練來掌握緩吹, 這一點需要吹簫者自行體會和摸索, 有條件的可以尋求專業(yè)老師的指導。 急吹和超吹時的用氣量不大,但難點為口風的控制。 超吹時的口風極小,氣息與緩吹大大不同, 很多初學者認為超吹很難,需要用非常大的力吹, 其實不然,超吹時的口風小,氣流速度快, 氣流的方向如果不及時調整,用再強的氣息吹也是吹不響的。 初學者可以由八度轉換練習, 不斷摸索超吹時的口風變化和氣息方向變化。 最合適的超吹方式為吹奏者用比緩吹稍大一點的氣息吹奏, 嘴角不過度緊張繃緊,吹奏起來不費力, 吹奏出的音色平穩(wěn)不尖銳。 氣息強弱變化的控制是簫學習中最難的一點。 掌握前面基本功后,能夠吹奏一些簡單的樂曲, 但我們與原作樂曲比較后, 會發(fā)現(xiàn)所演奏的樂曲缺少表現(xiàn)力, 缺少情感意境, 這不是單單一些指法技巧能夠改變的, 這就需要我們通過學習對氣息強弱變化進行控制, 比如腹震音,通過控制隔膜來達到的, 再比如有些樂曲同一個音, 通過口風和氣息的控制使音由強變弱或者由弱變強來表達樂曲。 筆者認為要學會氣息強弱變化的控制, 首先要通過不斷長音訓練為基礎, 這里的長音訓練不僅僅是前面的所講的氣息平穩(wěn)圓潤的長音, 而且還要求不同音的音量逐漸由高轉低或者由低轉高的反復訓練, 每天的訓練之后可以通過模仿一些大師的樂曲慢慢摸索掌握對氣息強弱變化的控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