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地動儀竟是1951年復原出的模型? 曾在東漢時期名噪一方的候風地動儀,雖然原物已經失傳了一千多年,流傳下來的也只有零星的文字記錄。但是到現(xiàn)在,其和制造人張衡一同,仍被視為中國古代偉大科技發(fā)明的典范,并且進入教科書之中,成為幾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據(jù)史料記載,候風地動儀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就消失殆盡。那么,那個印刷在中國現(xiàn)代教材之中,讓無數(shù)國人認為其就是當年張衡所造的地動儀,又是怎么產生的呢?實際上,歷史教材上展示的地動儀,并不是候風地動儀的原件,而是上世紀50年代一位叫王振鐸的古代科技史學家根據(jù)史籍復原而出的概念模型。 經復原的“地動儀” “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fā)機……”在《后漢書·張衡列傳》中,只有區(qū)區(qū)196字關于候風地動儀的語意模糊的記載。而王振鐸,就在根據(jù)這些文字,開始了復原候風地動儀的工作。在1936年,王振鐸畫出了第一套自己復原的地動儀模型圖稿,并采用“懸垂擺”的結構原理。也就是從地動儀的上部垂下來一根擺,用以判明地震方向,并控制相應機關。 時間來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王振鐸被任命為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在那個激情昂揚、百廢待興的時代,他接到了一項特別的任務:復原一批代表古代文明的器物作陳列、宣傳之用,其中就包括候風地動儀。 歷經一年時間,王振鐸放棄了自己1936年想遵從的“懸垂擺”原理,而是采用倒立的“直立桿原理”,于1951年設計并復原出1:10比例的木質“張衡地動儀”模型。消息一出,就受到了空前的關注,在那個年代,地動儀的復原,承載了尤為積極的使命,對古代科技研究和中華文明推廣極具激勵意義。于是,由王振鐸復原的“張衡地動儀”就被編入全國中小學教科書,就連中國地震局也用這部復原模型做了幾十年標志,直到前幾年才取下?! ⊥跽耔I所復原的張衡地動儀一時之間風光無兩,更是成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載體,多次走出國門展覽,曾置于聯(lián)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部,與美國人從月球上帶來的巖石一起并排展覽。 無法“動”的地動儀 王振鐸雖然根據(jù)古籍記載復原出了地動儀的模型,但是因為模型內部結構缺乏合理性,所以其龍口中的銅丸無法吐下來,也就無法檢測地震。隨著對此地動儀模型的宣傳愈廣,外國地震學家的質疑之聲也不斷冒出。甚至從對王振鐸所復原的地動儀上,轉移到了對張衡以及候風地動儀,懷疑其是后人杜撰,根本不是真實的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