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傳》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傳統(tǒng)中國,祭祀的范圍涵蓋自然界神明與逝去的先人。祭祀不僅是對祖先神明表達敬意,感念恩德,也是教化萬民,維護倫理綱常之舉。與普通百姓祭祀祖先、灶神等相比,作為統(tǒng)御天下的皇帝,祭祀的內(nèi)容就顯得豐富多了。 以明代為例,據(jù)《大明會典》記載,皇帝親臨或委托大臣拜祭的有天地日月等自然神、社稷之神、歷代祖先、歷代帝王、先圣先明、先師孔子、先農(nóng)、先蠶、先醫(yī)、旗纛、五神(司戶、司灶、中溜、司門、司井之神)。- 1.天地 天地孕育萬物,是華夏民族最高的神祗,皇帝亦稱“天子”,祭祀天地及日月星辰等神明是最隆重的典禮。 洪武元年,明 于南京城外鐘山之南建圜丘,以冬至祀天。鐘山之北建方丘,以夏至祀地,以仁祖淳皇帝(明 的父親)配享。洪武十年春,改為天地合祀。即在圜丘的基礎(chǔ)上建大祀殿,每年正月上辛日行禮。仍以仁祖淳皇帝配享。并于大祀殿周圍設(shè)日月星辰四壇。外圍設(shè)五岳、五鎮(zhèn)、四海、四瀆、風云雷雨、山川、太歲、天下神祇、歷代帝王等二十壇。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后,在仍然實行洪武制度。于大祀殿合祀天地。 嘉靖九年,改為天地分祀,于大祀殿之南建圜丘。每年冬至祭天(皇天上帝),以日、月、星、辰、云、雨、風、雷從祀。 于安定門外建方澤。每年夏至祭地(后土皇地祇 ),以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鎮(zhèn)(東鎮(zhèn)沂山、南鎮(zhèn)會稽山、西鎮(zhèn)吳山、北鎮(zhèn)閶山、中鎮(zhèn)霍山)、四海(東海、西海、南海、北海)、四瀆(東瀆淮河、西瀆黃河、南瀆長江、北瀆濟水)、陵寢、諸山從祀。并以 高皇帝朱元璋配享。 于朝陽門外建朝日壇。每年春分祭日(大明之神)。亦以星辰從祭。 于阜成門外建夕月壇。每年秋分祭月(夜明之神)。亦以星辰從祭。 原大祀殿改為祈年殿,每年孟春上辛日在此行祈谷禮。 皇帝祭天時的祝文為: 嗣天子臣(皇帝名)敢昭奏于皇天上帝:時維冬至、六氣資始。敬遵典禮。謹率臣僚。恭以玉帛犧齊粢盛庶品、備此禋燎。祗祀于上帝。奉 高皇帝配帝侑神。尚享。 皇帝祭地時的祝文為: 嗣天子臣(皇帝名)敢昭告于皇地祇:時當夏至、群物方亨。生長發(fā)育、有生咸賴。功德至厚、上配皇天。爰遵典禮、謹率臣僚、以玉帛牲齊粢盛庶品奉茲瘞祀。奉 高皇帝配神。尚享 皇帝祭日神時的祝文為: 嗣天子(皇帝名)謹昭告于大明之神:惟神、陽精之宗。列神之首。神光下照、四極無遺。功垂今昔。率土仰賴。茲當仲春、式遵古典、以玉帛牲醴之儀、恭祀于神。伏惟鑒歆、錫福黎庶。尚享。 皇帝祭月神時的祝文為: 嗣天子(皇帝名)謹昭告于夜明之神。惟神、鐘陰之精。配陽之德。繼明于夕。有生共賴。既惟五星列宿、咸司下土、各有攸分。眇予之資、仰承帝命、君此生民。茲者時維秋分、爰遵典禮、以玉帛牲醴之儀、用修常祭干神。惟神歆鑒。福我邦民。尚享。 皇帝祈谷時的祝文為: 嗣天子臣(皇帝名)祗奏于皇天上帝:候維啟蟄、農(nóng)事將舉。爰以茲辰、敬祈洪造。謹率臣僚、以玉帛犧齊粢盛庶品、備斯明潔。恭祀上帝于圜丘。仰希垂鑒、錫福烝民。俾五谷以皆登。普萬方之咸賴。奉 高皇帝侑神。尚享。 2.社稷 “社神”為土地神,“稷神”為五谷神,民以食為天,歷代王朝皆以農(nóng)業(yè)為本,社稷成為了國家的命脈基礎(chǔ),到后來更成了國家的代名詞。明代自立國以來,就開始祭祀社稷之神。明成祖遷都北京后,按《周禮》中“左祖右社”的規(guī)定,于皇城西側(cè)建立社稷壇,壇上按五行方位覆蓋五色土(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社神居東、北向。稷神居西、北向。每年春秋各祭祀一次。 皇帝祭祀社稷之神時的祝文為: 皇帝(皇帝名)敢昭告于太社之神、太稷之神:惟神贊輔皇祇。發(fā)生嘉谷、粒我烝民。萬世永賴。時當仲春、秋、禮嚴告祀、報謝、謹以玉帛牲齊粢盛庶品。備茲瘞祭。尚享。 3.祖先 華夏民族素有“敬天法祖”的傳統(tǒng)信仰,每個人身上的血脈都來自于祖先的傳承,通過祭祀來回報、奉養(yǎng)祖先的神靈。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皆是如此?;实酃┓钭嫦鹊膹R宇成為“太廟”,明代太廟位于皇城東側(cè),主建筑為享殿,是皇帝祭祖的場所。每年除夕及春、夏、秋、冬,各進行一次祭祀。屆時將歷代先皇、皇后神位從寢殿、祧廟中移入享殿進行祭祀。祭祀完成后放回寢殿、祧廟。 曾于太廟供奉的明朝歷代皇帝為: 德祖元皇帝朱百六( 追尊)、懿祖恒皇帝朱四九( 追尊)、熙祖裕皇帝朱初一( 追尊)、仁祖淳皇帝朱世珍( 追尊)、 高皇帝朱元璋、興宗康皇帝朱標(惠宗追尊,永樂年間去帝號改為懿文太子)、惠宗讓皇帝朱允炆、太宗文皇帝朱棣(嘉靖時改廟號為成祖)、仁宗昭皇帝朱高熾、宣宗章皇帝朱瞻基、英宗?;实壑炱铈?zhèn)、代宗景皇帝朱祁鈺、憲宗純皇帝朱見深、孝宗敬皇帝朱佑樘、武宗毅皇帝朱厚照、睿宗獻皇帝朱祐杬(世宗追尊)、世宗肅皇帝朱厚熜、穆宗莊皇帝朱載垕、 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光宗貞皇帝朱常洛、熹宗悊皇帝朱由校、毅宗烈皇帝朱由檢(供奉于南明太廟) 歷代皇后為: 恒皇后侯氏、?;屎笸跏稀⒋净屎箨愂?、孝慈高皇后馬氏、孝康皇后常氏、孝愍讓皇后馬氏、仁孝文皇后徐氏、誠孝昭皇后張氏、恭讓章皇后胡氏、孝恭章皇后孫氏、孝翼章皇后吳氏、孝莊睿皇后錢氏、孝肅睿皇后周氏、孝淵景皇后汪氏、孝貞純皇后王氏、孝穆純皇后紀氏、孝惠純皇后邵氏、孝成敬皇后張氏、孝靜毅皇后夏氏、慈孝獻皇后蔣氏、孝潔肅皇后陳氏、孝烈肅皇后方氏、孝恪肅皇后杜氏、孝懿莊皇后李氏、孝安莊皇后陳氏、孝定莊皇后李氏、孝端顯皇后王氏、孝靖顯皇后王氏、孝寧顯皇后鄭氏、孝敬顯皇后李氏、孝元貞皇后郭氏、孝和貞皇后王氏、孝純貞皇后劉氏、孝哀悊皇后張氏、孝節(jié)烈皇后周氏 東配殿配享宗室十五親王及六王妃 皇伯考:壽春王。皇兄:南昌王 - 盱眙王 - 臨淮王?;市郑夯羟鹜?- 下蔡王 - 安豐王 - 蒙城王?;手叮簩殤?- 六安王 - 來安王 - 都梁王 - 英山王 - 山陽王 - 昭信王壽春王妃劉氏、霍丘王夫人翟氏、安豐王夫人趙氏、臨淮王夫人劉氏、蒙城王妃田氏、盱眙王妃唐氏 西配殿配享功臣 鄖國武閔公廖永安、虢國公忠烈俞通海、蔡國公忠毅張德勝、永義侯桑世杰、泗國武壯公耿再成、越國武莊公胡大海、梁國武桓公趙德勝、開平忠武王常遇春、中山武寧王徐達、岐陽武靖王李文忠、寧河武順王鄧愈、東甌襄武王湯和 、黔寧王昭靖沐英、河間忠武王張玉、東平王武烈朱能、寧國效忠公王真、榮國恭靖公姚廣孝(后撤)、誠意文成伯劉基、營國威襄公郭英。 皇帝祭祀祖先時的祝文為: 孝玄孫嗣皇帝(皇帝名)敢昭告于列廟皇祖考妣太皇太后:節(jié)序流邁、時維孟秋。氣序若流、時當孟夏。氣序云邁、時維孟冬。謹以牲醴庶品、用薦時祫之禮。以申追慕之情。伏惟尚享 4.歷代帝王- 洪武元年,明 朱元璋下令以太牢祭三皇,次年開始派官拜祭。六年,下令開始建設(shè)帝王廟,以祭祀三皇五帝、三王及漢、唐、宋三朝的創(chuàng)業(yè)之君,每年春、秋兩季分別致祭。后來將周文王、唐高祖兩個牌位移除,只在其陵廟祭祀,同時增加了隋文帝。- 七年春,塑造帝王袞冕坐像,唯有羲農(nóng)不袞冕。當年秋天,明 朱元璋親臨帝王廟拜祭。全廟共五室,祭祀十七帝,即:一室祭祀三皇,東一室祭祀五帝,西一室祭祀三王,另外的東一室祭祀漢高祖、光武帝、隋文帝,另外的西一室祭祀唐太宗、宋 、元世祖。二十一年,開始定下舉世公認終始全節(jié)的歷代名臣三十七人,列在東西兩廡從祀,共分四壇。這三十七人是:風后、皋陶、龍、伯益、傳說、召公奭、召穆公虎、張良、曹參、周勃、馮異、房玄齡、李靖、李晟、潘(羨去次改火)、岳飛、木華黎、博犲忽、伯顏、力牧、夔、伯夷、伊尹、周公旦、太公望、方叔、蕭何、陳平、鄧禹、諸葛亮、杜如晦、郭子儀、曹彬、韓世忠、張浚、博爾術(shù)、赤老溫。- 當年帝王廟著火而毀,于是改建于雞鳴山南面。新建的帝王廟移除了隋文帝,并將唐太宗與漢高光列為一室,總共祭祀十六帝。規(guī)定以每年春季附祭歷代帝王于郊壇,秋季祭于帝王廟本廟。- 嘉靖九年,廢除了郊壇帝王附祭,規(guī)定只在帝王廟祭祀。十年春,將諸帝牌位移于文華殿祭祀。十一年春仍祭于文華殿,夏天將帝王廟建于都城西部。建好后的帝王廟也為五室,帝王位次沒有改變,照前排列。當年秋,皇帝親自駕臨帝王廟祭祀。二十四年,移除元世祖及其重臣五人牌位,又將唐太宗與宋 列為同室,共祭祀十五帝。另有從祭的歷代名臣共三十二人,從上述三十七人中移除了木華黎、博犲忽、伯顏、博爾術(shù)、赤老溫等五人。 一般情況下皇帝是派大臣代為祭祀的,但有時也親臨拜祭。對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nóng)氏、黃帝軒轅氏、帝金天氏、帝高陽氏、帝高辛氏、帝陶唐氏、帝有虞氏、夏禹王、商湯王、周武王、漢高祖皇帝、漢光武皇帝、唐太宗皇帝、宋 皇帝、元世祖皇帝,明 朱元璋定的祝文是:- “昔者奉天明命,相繼為君,代天理物,撫育黔黎,彝倫攸敘,井井繩繩。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而報,特祀以春秋,惟帝兮英靈,來歆來格。尚享!”- 嘉靖時,移除了元世祖牌位?;实鄱ǖ淖N氖牵? “仰惟諸帝,昔皆奉天撫世,創(chuàng)治安民,皇祖景慕不忘,春秋致祭,著在令甲。茲朕特建殿宇,恭修恒祀,時維仲(春、秋)謹遣輔臣以牲帛庶品,用享列圣。予惟沖昧,敬體皇祖追報之虔,惟諸帝鑒臨,來格于斯,庶副予誠之至。尚享!”- 5.先圣先明- 嘉靖九年,開始在文華殿的東間祭祀伏羲、神農(nóng)、黃帝、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十一位先圣先明,位各有主,主各有龕。伏羲至武王向南,周公向西,孔子向東。每年的仲春、仲秋“開講”前一日,皇帝親臨致祭;每月朔望日,備具酒果,由皇帝拜祭,或派大臣代拜。 六年,移祀于永明后殿,行禮的日期和方式照舊,只是后來慢慢的皇帝只派大臣代拜了。隆慶初年,取消了這一禮拜,但仍在文華殿東室行禮祭祀。- 陳設(shè)的牌位名是:皇師伏羲氏圣位、皇師神農(nóng)氏圣位、皇師軒轅氏圣位、帝師陶唐氏圣位、帝師有虞氏圣位、王師夏禹王圣位、王師商湯王圣位、王師周文王圣位、王師周武王圣位、先圣周公之位、先師孔子之位。- 對上述十一位先圣先明,皇帝的祝文為:- “予惟后學之資,必賴先圣遺集,以為進修。茲于明日春秋開講學,伏惟默運神機,覺我后學,俾誠正之功不替,庶治平之至可臻,而圣道永有沾民之惠矣。特用奠告,惟圣師鑒焉。謹告!”- 6.先師孔子- 明代建朝之初,皇詔正諸神封號,只有孔子得以被封爵,并規(guī)定“每歲二丁傳制遣官祭于國學,每月朔朢遣內(nèi)臣降香,朔日則祭酒行釋菜禮?!焙髞?,孔子一直為皇帝所拜祭。至嘉靖九年,其牌位被皇帝題為“至圣先師孔子神位”,將原供奉孔子的大成殿改稱先師廟。- 隨孔子牌位從祀的,有“四配”、“十哲”之牌位,即:- 四配:復圣顏子、宗圣魯子、述圣子思子、亞圣孟子。- 十哲:先賢閔子(名損)、先賢冉子(名雍)、先賢端木子(名賜)、先賢仲子(名由)、先賢卜子(名商)、先賢冉子(名耕)、先賢宰子(名予)、先賢冉子(名求)、先賢言子(名偃)、先賢顓孫子(名師)。- 還有東廡和西廡的從祀牌位,分別為: 東廡:先賢澹臺滅明、先賢原憲、先賢南宮適、先賢商瞿、先賢漆雕開、先賢司馬耕、先賢有若、先賢巫馬施、先賢顏辛、先賢曹恤、先賢公孫龍、先賢秦商、先賢顏高、先賢壤駟赤、先賢石作蜀、先賢公夏首、先賢后處、先賢奚容蒧、先賢顏祖、先賢句井強、先賢秦祖、先賢縣成、先賢公祖句茲、先賢燕伋、先賢樂欬、先賢狄黑、先賢孔忠、先賢公西蒧、先賢顏之仆、先賢施之常、先賢秦非、先賢申棖、先賢顏澮、先儒谷梁赤、先儒高堂生、先儒毛萇、先儒后芬、先儒杜子春、先儒韓愈、先儒程顥 、先儒邵雍、先儒司馬光、先儒胡安國、先儒楊時、先儒張栻、先儒陸九淵、先儒許衡。(明洪武年間還有顏何、荀況、劉向、王肅、杜預牌位,后被移除;還有鄭眾、盧植、服虔牌位,后改祀于鄉(xiāng)里;還有曾點、孔鯉牌位,后改入啟圣祠從祀)- 西廡:先賢宓不齊、先賢公冶長、先賢公晰哀、先賢高柴、先賢樊須、先賢公西赤、先賢梁鳣、先賢冉孺、先賢伯虔、先賢冉季、先賢漆雕徒父、先賢漆雕哆、先賢(上甫下皿)澤、先賢任不齊、先賢公良孺、先賢公肩定、先賢鄡單、先賢罕父黑、先賢榮旗、先賢左人郢、先賢鄭國、先賢原亢、先賢廉潔、先賢叔仲會、先賢公西輿如、先賢邽巽、先賢陳亢、先賢琴張、先賢步叔乘、先儒左丘明、先儒公羊高、先儒伏勝、先儒孔安國、先儒董仲舒、先儒王通、先儒周敦頤、先儒歐陽修、先儒張載、先儒程頤、先儒胡瑗、先儒朱熹、先儒呂祖謙、先儒蔡沈、先儒真德秀、先儒薛瑄、先儒王守仁、先儒陳獻章、先儒胡居仁。(明洪武年間還有公伯寮、秦冉、戴圣、賈逵、馬融、何休、王弼牌位,后被移除;還有蘧伯玉、林放、鄭玄、范寧、吳澄牌位,后改祀于鄉(xiāng)里;還有顏無繇牌位,后改入啟圣祠從祀;還有申黨,即申棖,后被革除)- 對孔子及其從祀牌位,明 朱元璋定的祝文是:- “惟王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刪述六經(jīng),垂憲萬世。謹以牲帛醴齊粢盛庶品,祇奉舊章,式陳明薦,以兗國復圣公、郕國宗圣公、沂國述圣公、鄒國亞圣公配。尚享!”- 嘉靖皇帝定在“月朔釋菜儀”時的祝文是: “惟公誕生至圣,為萬世王者之師,功德顯著,茲因仲春。秋,特用遣祭,以先賢顏氏、曾氏、孔氏、孟孫氏配。尚享!”- 7.先農(nóng)- 洪武二年,開始建先農(nóng)壇于山川壇西南,列為大祀,皇帝每年均親臨祭祀?;实奂漓胪戤?,還親自耕地耘田。- 明 朱元璋的祝文為:- “惟神初興農(nóng)事,乃種嘉榖,為民立命,萬世永賴。今將東作,親耕耤田,謹以牲醴庶品,用修常祀。尚享!”- 嘉靖皇帝的祝文為:- “維神肇興農(nóng)事,始種嘉谷,立斯民命,萬世攸賴。茲當東作之期,躬耕耤田,惟賴神慈,默施化理,俾年谷豐茂,率土皆同。以牲帛醴齊之儀,用申祭告之誠。尚享!”- 8.先蠶- 嘉靖九年,始建先蠶壇于北郊。每年春天選擇吉日,由皇后受皇帝之托親臨祭拜。- 皇后的祝文為:- “維神肇興蠶織,衣我烝民,萬世永賴。時維季春,躬行采桑禮,仰冀默垂庇佑,相茲蠶事,率土大同。惟神之休,敬以牲帛醴齊之儀,用申祭告。尚享!”- 9.先醫(yī)- 嘉靖十五年,建圣濟殿于文華殿后,以祀先醫(yī)。每年用羊一、豕一、铏二、簠簋各二、籩豆各八、帛一,由皇帝派遣太醫(yī)院正官行禮。二十一年又建景惠殿于太醫(yī)院,上祀三皇,配以勾芒、祝融、風后、力牧,并附歷代醫(yī)師于東西兩廡,共二十八人,每年由皇帝派遣禮部堂上官一員行禮。- 被祭祀的醫(yī)師牌位分東廡和西廡兩處安置,有:- 東廡醫(yī)師十四位,分設(shè)三壇:僦貸季、天師岐伯、伯高、鬼臾區(qū)、俞跗、少俞、少師、桐君、太乙雷公、馬師皇、伊尹、神應王扁鵲、倉公淳于意、張機。- 西廡醫(yī)師十四位:華陀、王叔和、皇甫謐、抱樸子葛洪、巢元方、真人孫思邈、藥王韋慈藏、啟玄子王冰、錢乙、朱肱、李杲、劉完素、張元素、朱彥修。- 受遣官員的祝文主要是“致祭于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nóng)氏、黃帝軒轅氏”,內(nèi)容為:- “仰惟圣神,繼天立極,開物成務,壽世福民,尤重于醫(yī)。所以贊帝生德,立法配品,惠我天民,功其博矣。時惟仲春、冬,特修常祀,尚冀默施冥化,大著神功,深資妙劑,保和朕躬。期與一世之生民,咸蠲疾疚,躋于仁壽之域,以永上帝之恩,不亦丕顯矣哉。以勾芒氏之神、祝融氏之神、風后力牧氏之神配。尚享!”- 10.旗纛- 旗纛,是指飾以鳥羽的大旗。唐代韓愈《南海神廟碑》云:“旗纛旄麾,飛揚晻藹?!?明代沉榜《宛署雜記·經(jīng)費上》云:“工部祭旗纛,霜降取用?!?清代魏源《湘江舟行》詩之三云:“何來三峯矗,鼎立峙旗纛?!逼祠钇鋵嵤且环N旗幟,也就是古代天子親征時使用的旗幟,象征最神圣的權(quán)威。明代皇帝對旗纛的祭拜,目的是祈愿庇佑。- 對旗纛的祭拜,皇帝親臨或派遣官員的祝文是:- “六纛大將,五方旗神,主宰戰(zhàn)船正神,金鼓角銃炮之神,弓弩飛鎗飛石之神,陣前陣后神祇五昌等眾,維神欽天命而無私,助揚威武,有功國家。茲當仲秋,謹遵常典,特以牲醴,遣官致祭,神其鑒之。尚享!”- 11.五神- 五神,即司戶之神、司灶之神、中溜之神、司門之神、司井之神。《大明會典》曰:“每歲孟春遣內(nèi)官祭司戶之神于宮門外道左,南向;孟夏遣內(nèi)官司灶之神于內(nèi)府大庖廚前中道,南向;季夏遣司禮監(jiān)官祭中溜之神于文樓前,西向;孟秋遣守門內(nèi)官祭司門之神于午門前西角樓,東向;孟冬遣內(nèi)官祭司井之神于內(nèi)府大庖廚井前,南向。俱羊一、豕一、果品五、禮神制帛一。歲暮合祭于太廟丹墀之西,羊五、豕五、果品五、禮神制帛五、遣太常寺少卿行禮。”受遣官員代皇帝拜祭的祝文是:- 對司戶之神:“職司于戶,謹出入之行藏,晝開暮闔,衛(wèi)護無私。時維孟春,謹以牲醴致祭,神其鑒知。尚享!”- 對司灶之神:“日用飲食,必資乎灶,爨有常所,神實司之。時維孟夏,謹以牲醴致祭,神其鑒知。尚享!”- 對中溜之神:“室之中溜,神司其職,居中向明,照察無私。時維季夏,謹以牲醴致祭,神其鑒知。尚享!”- 對司門之神:“職司于門,謹出入之行藏,晝開暮闔,衛(wèi)護無私。時維孟秋,謹以牲醴致祭,神其鑒知。尚享!”- 對司井之神:“神司茲井,源泉清潔,其用日新,以供飲食。時維孟冬,謹以牲醴致祭,神其鑒知。尚享!”- 如果是合祭祝文:“維神贍養(yǎng)護衛(wèi),各著厥功。茲當歲暮,特以牲醴報祭,神其鑒知。尚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