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廈門老街或者鄉(xiāng)村 有不少地名令人看得“霧煞煞” 虞朝巷、待教巷、毛穴廣 其實這些地名也沒有那么深不可測 要解開這些地名的含義只需要一把鑰匙 那就是“閩南話” 廈門的本土地名最早都是以閩南話命名的 閩南話是廈門的通用方言 它的發(fā)音同普通話有著很大的差別 反應在地名用字方面 也就存在許多獨特的現象 看看以下地名的真實含義跟你想的一不一樣吧 虞朝巷 位置:思明區(qū)中山路至鹽溪街 閩南語讀音:gu5 tiao5 hang7 解讀:巷名跟虞姓或者朝代無關?!坝莩倍钟脧B門話念出來就是“牛棚”。古早時,那一帶原有牛棚養(yǎng)牛,因不雅,以閩南語同音字“虞朝”記之。 暗迷巷 位置:思明區(qū)開元路至大井腳巷 閩南語讀音:am2 be5 hang7 解讀:巷子不是因為昏暗或者復雜叫暗迷。該巷以前聚集了許多賣粥的攤位,粥在廈門話叫am2 be5(晏糜),與“暗迷”近音,故名。 待教巷 位置:思明區(qū)圍仔內至馬墓巷 閩南語讀音:thai7 kau2 hang7 解讀:巷名與宗教沒有關系。“待教”的廈門話與“刣狗”(殺狗)同音。據說早年有人在此宰狗賣肉,俗稱“刣狗巷”,后以方言近音雅化為今名。 打鐵頭刀街 位置:思明區(qū)第六市場至白厝墓巷 閩南語讀音:phah thih thau5 to kue 解讀:此地制造專門攻擊“鐵頭”的刀?非也。廈門話“鐵”、“剃”同音,“鐵頭刀”即“剃頭刀”。早年打剃頭刀的作坊集中于此,故名。 夾舨寮 位置:思明區(qū)廈禾路至開元路 閩南語讀音:kap pan2 liau5 解讀:夾舨不是夾板,也不是甲板。廈門話“夾舨”即船,“寮”為廠坊。據考證,古代造船廠遺址在此,故名。 南溪仔墘街 位置:思明區(qū)思明南路至永安街 閩南語讀音:lam5 kue--a kinn5 kue 解讀:廈門話“仔”加在名詞后表示小?!跋小奔葱∠?。廈門話“墘”即邊緣的意思。源于南普陀山南麓的小溪流經該街,故名。 大/中/小埔頭 位置:思明區(qū)大學路北側 閩南語讀音:tua7/tiong/sio2 poo7 tau5 解讀:廈港有大、中、小埔頭三條街巷并列排開。這里原為濱海地帶的碼頭,廈門話稱“埠頭”?!安侯^”、“埔頭”廈門話同音。中埔,廈門話稱“埔仔”,“埔”為山邊的平地。 四仙街 位置:思明區(qū)橋亭街至石壁街 閩南語讀音:si3 sian kue 解讀:這里的“仙”是量詞,廈門話稱一尊為一“仙”。街邊有一座四面雕石佛的小石塔,舊稱四仙石佛,街因塔名。 菜媽街 位置:思明區(qū)幸福路至故宮路 閩南語讀音:chai3 ma kue 解讀:廈門話吃齋叫吃“菜”。尼姑廈門話叫“菜姑”,尼姑庵叫“菜堂”。早年這帶寺廟多,老婦信佛吃菜(素),因此得名。 打索埕巷 位置:思明區(qū)后海墘巷至福茂宮街 閩南語讀音:phah soh tiann5 hang7 解讀:廈門話稱繩子為“索”,小廣場為“埕”。早年該處曾經是打造船舶繩纜的場地,故名。 三十六崎巷 位置:思明區(qū)第六市場至竹寮巷 閩南語讀音:sann chap8 lak8 kia5 hang7 解讀:廈門話稱一節(jié)階梯為一“崎”,巷口有石階三十六級,故名。 雞母山 位置:鼓浪嶼西部 閩南語讀音:kue bu2 soann 解讀:該山因形似母雞而得名?!半u母”廈門話的意思“母雞”,而不是“雞的母親”。 江頭 位置:湖里區(qū) 閩南語讀音:kang--tau 解讀:填海前位于筼筜港內港盡頭,稱“港頭”。后方言諧化為“江頭”。 圭母岫 位置:同安區(qū)汀溪鎮(zhèn)隘頭村圭母岫 閩南語讀音:kue bu2 siu5 解讀:因為其村后有形似母雞和小雞的天然小石群,閩南語稱為“雞母巢”,后根據閩南語諧音雅化為“圭母岫”。 老廈門地名的魅力就在于 每個地名不僅僅是一個代號 背后都有它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