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非常高質(zhì)量錄音的唱片——《Fiddle Faddle》 概述 經(jīng)過半年6篇小文(文末點擊鏈接回顧),基本上把筆者總結(jié)的汽車音響快速評估法則——“四不要”給闡述完畢了。而店家或者玩家如果能按照“四不要”的要求去完成設計安裝,也基本上能獲得一個沒什么大缺陷、可以稱之為“好”的汽車音響系統(tǒng)。不過,如何希望從“好”到“更好”,又需要注重什么因素,從哪里下手呢? 很多年前,音響界有位老前輩總結(jié)了《音響二十要》,被眾多家用燒友奉為圭臬,我也從中獲益不小。能否將《二十要》直接搬到車上呢?這就要根據(jù)汽車音響的實際情況來分析了。首先,汽車音響系統(tǒng)所處的環(huán)境比家用系統(tǒng)要復雜得多,噪音和震動這兩大“音響殺手”在車上都無法避免;其次,車內(nèi)的空間以及駕駛位置相對于家用的“皇帝位”也有明顯不同;最后,汽車音響對于正在開車的車主應該是一個驅(qū)散疲勞、有利安全行車的輔助工具,太大動態(tài)以至牽扯注意力或者太平緩以至令人昏昏欲睡的音樂,都不是太合適在車上播放。而在種種客觀條件限制下,我總結(jié)出:以下“四要”只要做到,依然能做出音效能和同價位家用音響一較短長,也就是“更好”的汽車音響系統(tǒng)了。最后,我需要再強調(diào)一次,這個“四要”是建基于“四不要”之上的,比如為了搞出更多的細節(jié),整個系統(tǒng)聽著有嚴重的齒音,那也是得不償失的做法。 汽車音響鑒賞法則——“四要”: 一、要聽到更多的細節(jié)(解析力) 二、要“看”到更完整的聲場(結(jié)像力) 三、要感受到更強的能量與密度感(穿透力) 四、要有音樂性(親和力) 一首完整的音樂從它制作成CD或者數(shù)字文件,它就已經(jīng)“固化”成二進制的0和1了;經(jīng)過讀取、解碼、放大、直射、反射、多次反射……每一個節(jié)點及相鄰兩個節(jié)點的傳輸都會改變進入我們耳朵的最終聲音。如果問大多數(shù)人,一套好的系統(tǒng)和一套更好的系統(tǒng),最大的分別是什么,我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回答都是“能聽到更多的東西”。這個“更多的東西”就是“四要”中的第一要:要聽到更多的細節(jié)。 (一) 對于音樂重播而言,“更多的細節(jié)”是指音樂中的有效信息得到更多的保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就是在一些系統(tǒng)中,居然聽不出底鼓、電貝司、倍大提琴撥弦三者的區(qū)別,都是“嘭嘭嘭”一團一團的低頻發(fā)出來;或者聽不出“叮叮叮”究竟是碰鈴還是三角鐵——這就是回放細節(jié)不夠造成的后果。這里我想講一件當年的“糗事”:第一次在電腦音箱上聆聽Vanguard Classics公司出版的《Fiddle Faddle》時,我被里面一首音樂吸引住了,除了有趣的管弦樂,左右兩邊各有一支汽笛,跟著節(jié)奏“哧哧”的噴著,我甚至都在想象舊式火車上拉汽笛的司機一邊拉汽笛一邊搖頭晃腦呢!這種想象,直至我看到封底的曲目,知道這首音樂名叫《Sandpaper Ballet》,中文譯名《砂紙芭蕾》,才認識到這根本不是“汽笛”的“哧哧聲”,而是“砂紙”的“嚓嚓聲”!原來,錄音中安排了兩位樂手在舞臺兩邊,拿著砂紙在木板上打磨!后來在更高級的系統(tǒng)上,我還“看”到樂手擺弄砂紙的動作,有直上直下的,有左右擦的,還有轉(zhuǎn)著圈兒……仿佛砂紙在木板上跳舞一樣活靈活現(xiàn)??梢姀募毠?jié)的缺失到細節(jié)的完備,差距是有多么的大! 還有一個例子:有次在一個大型系統(tǒng)上聆聽雨果唱片《秦王點兵》里面的《鼓》獨奏,在鼓皮的蕩漾聲浪中,我總覺得有些悉悉蜶蜶的金屬質(zhì)感的聲音伴隨著每一下敲打,不會是鼓聲太震撼,引起錄音現(xiàn)場某些物品也跟著震,被收錄進來了吧?再仔細聆聽,發(fā)現(xiàn)這些微弱的聲音就固定在鼓聲旁邊,瞬間恍然大悟:這是中國鼓邊上作為搬動的把手用的銅環(huán)呀!真是傳神的錄音!但不一定所有的系統(tǒng)都能還原,此時的聽感,鼓聲反而會顯得“臟”一些了。因此,如果閣下的汽車音響系統(tǒng)能夠?qū)⒁陨蟽蓚€音樂細節(jié)都完整還原,系統(tǒng)的解析力就不止“合格”,而是“很好”了。 雨果唱片《秦王點兵》 (二) 大家有沒有想過,“音樂重播的細節(jié)”和“我們聽到的細節(jié)”之間,是有巨大的鴻溝的?有一些發(fā)燒友朋友一提到“細節(jié)”就會用一些單樂器或人聲錄音來舉例,“你聽,連歌手吞口水都聽得到,細節(jié)還不多?……”“聽這條大牛筋,那低頻的聲浪可以掃褲腿了……”而實際上我們聽的是唱歌還是吞口水呢?倍大提琴的聲音真能掃褲腿嗎?在很多標榜“發(fā)燒錄音”的cd里,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 我用視覺做個例子:假設在一個屏幕上,只有黑、白兩種顏色,一半黑色一半白色,也就是灰度為0和255,這時候有著最大的“對比”,黑色和白色我們非常簡單就辨認出來了。在黑白之間插入14張?zhí)荽位叶葓D,組成16階灰度,“黑”與“白”之間的過渡多了,但我們依然能清晰看出每張灰度圖的分別。再細化成256階灰度呢?這就既考驗顯示器屏幕的還原,又考驗我們對于相鄰灰度圖的辨識能力了。而且,離開屏幕1米,和湊近屏幕20cm,我們的辨識能力也有差異。 將16階灰度圖和256階灰度圖做個比較:前者看起來更“清晰”,后者明顯“細節(jié)更多,過渡更豐富”。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清晰”意味著有明顯的“邊界”,“邊界”的兩邊有足以令人分辨的對比?!拔覀兟牭降募毠?jié)”其實也是這樣:“非常清晰”并不等于“細節(jié)多”,而是好像“放大鏡”一樣,對比足夠強烈讓我們能夠分辨出來,帶來的代價往往是聲音過渡的“生硬”,有“刀劈斧鑿”的痕跡。還是以《鼓》為例,如果銅環(huán)的震顫聲音特別清楚,如同有人刻意去擊打所發(fā)出來,此時的系統(tǒng)又是進入另一個不好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狀態(tài)。那么,怎么形容細節(jié)豐富又過渡自然而且很清晰的聲音呢?我喜歡用的一個形容詞是“綿密”,大家可以細細體會下。 想擁有這樣的系統(tǒng)辨別力?就真的是需要在高素質(zhì)的系統(tǒng)長期浸淫的積累了。 16階灰度圖片 256階灰度圖片,相鄰圖片的差異比圖03要小得多 (三) 為了讓系統(tǒng)回放更多的細節(jié),就需要做到以下幾樣: 1、足夠安靜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在汽車上,自然就是更好的隔音水平了。要注意的是,我用的是“隔音”,而不是“吸音”,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前者是指對聲音的隔絕,后者則是聲音能量的轉(zhuǎn)化;前者做得好,會讓車里更不容易受到外界(包括發(fā)動機、底盤、路噪等也屬于“外界”)聲源的打擾;而后者做得好,反而會丟失音樂細節(jié)的喔!另外,就算是“隔音”這個領域,行駛中的汽車和家居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情景。 2、損耗非常小的信號線和喇叭線:雖然車里空間比家用要小,但線材的使用總長度卻比家用要長得多!而目前使用模擬平衡信號傳輸(更適合長距離)的車用器材鳳毛麟角,所以經(jīng)??梢砸姷杰囉孟到y(tǒng)使用了超過3米長的RCA信號線,超過4米長的喇叭線……這些對于高端家用音響來說不啻于“災難”。也難怪很多家用老燒不去玩汽車音響了??梢哉f,盡量縮短線材的使用,在高端汽車音響改裝設計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3、失真足夠低的音源、喇叭單元,線性足夠好的功放:這個不用多說了,也是大家一直的追求。 4、掌握在三頻均衡上重現(xiàn)細節(jié)的調(diào)音:在汽車音響上,一旦出現(xiàn)“四不要”所描述的問題,聲音就很難做到均衡,細節(jié)(特別是中低頻和中頻的細節(jié))也會被掩蓋。通過一系列措施將“四不要”解決后,就要在前級輸出電平與功放輸入增益靈敏度、功放增益靈敏度與喇叭靈敏度、喇叭與喇叭靈敏度之間進行匹配——這樣的調(diào)音,是儀器暫時取代不了的,必須要依靠對聲音重放有客觀認知的專業(yè)調(diào)音師。 “細節(jié)”是組成聲場的基本元素,也是我們認知這個錄音的基本元素,聽起來細節(jié)清晰的系統(tǒng)不一定是高級的系統(tǒng),但高級的系統(tǒng),是一定擁有豐富、清晰、綿密的細節(jié)的。因此,我把它擺在了“四要”的第一位。閣下的汽車音響系統(tǒng)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力,讓您滿意了嗎? 相關文章回顧之四不要 四要四不要——汽車音響快速評估、鑒賞法則--不要有“過多的齒音”(上) 汽車音響快速評估/鑒賞法則“四不要”之二:不要有“過多的齒音”(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