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 自廈門港口出發(fā),向西南方眺望,便可看到鼓浪嶼與廈門遙遙相望。遠望去,島上植物茂盛,綠蔭密布,在海天一色的映襯下顯得生機勃勃,令人心馳神往。乘坐游輪15分鐘便可到達三丘田碼頭,初登島上,可見潔白色的海鳥立于海邊的淺灘上怡然自得的漫步,鳳凰樹在此時生長得正茂盛,火紅的花朵為這座島嶼增添了一抹亮色,榕樹的枝丫垂到地面上,再次在土壤中扎根。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各種綠植或孤植于房前屋后,或列置于坡前路邊,或群植于庭院綠野,是鼓浪嶼成為了一個天然氧吧。 我們隨著擁擠的人群緩緩登島,目光貪婪的環(huán)視著這一方樂土上的美景。從可游覽全島的八百多條路中任選一條,踏上今日的旅程。走在樹蔭下感受海風帶來的清涼,這里如此干靜,沒有了城市的煙塵,只有這明亮的樹葉;這里是多么寧靜,沒有了城市的喧嘩,只有這沙沙的風聲;這里是多么清閑,沒有了城市的繁忙,只有那些在樹下、在路上、在桌邊的心曠神怡的游客。 正值晌午,炙熱的陽光照耀在島上,但島上的美景仍是我們心馳神往,曾經建下的各國領事館、教堂等建筑都在向我們招手。徒步許久后,不免有些隊友禁不住天氣的炎熱和身體的疲憊,自發(fā)地找到一處陰涼便坐下了,盡管我們不住催促,仍不愿繼續(xù)前行,為了保證隊員的安全,只得全隊停止,在此停滯了許久。太陽漸漸逼近西邊的天空時,遠處傳來了游輪的馬達聲,我們不得不登上游輪返回廈門,我戀戀不舍地回望著漸漸遠去的鼓浪,它越來越小,越來越模糊,在夕陽的余輝中化為了個綠色的小點。 鼓浪嶼成了我的腦海中一段抹不去的記憶,而那段未完成的路程也成了一段抹不去的遺憾。我們終究沒有完成在這座越深入越是布滿驚喜的島嶼上的路程,那些非同尋常的景色總在才最后向人們展示它的美好,而往往沒有意志的人是無法到達的,盡管有了意志,但體力不足仍舊無法到達。好在,在我們所走過的路上,我們傾盡所有感情來享受那片美好,在每個角落都能找到其中的趣味,也頗是春風得意。 鼓浪嶼就像一顆永恒的明珠,點綴著整個東海。它雖然有著近百年的歷史,可至今還能看到那段滄桑的歲月。再見了鼓浪嶼,我會想念你,我們一定會再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