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妻”是指與男同性戀者結婚,本身為異性戀的女性。當然,這樣的女性其結婚前并不知道丈夫是同性戀者。近日,在心理咨詢門診接診了這樣一位來訪者。她是女性,今年30出頭,已經(jīng)結婚6年了,孩子5歲。戀愛時感覺丈夫也都很正常,兩人感情也還好,就走入了婚姻。但是婚后2年丈夫向其坦白說他是同性戀者。自己聽到這個消息一下子懵掉了,不知如何是好。因為自己堅信家丑不可外揚,這個秘密就一直藏在心底,日子就這樣湊合過著。咨詢中,她說丈夫在外面也有同性戀男友,說他不可能再喜歡異性,結婚也是迫于家庭壓力。丈夫也說,這樣過下去也沒意思,還不如早點離婚吧。來訪者現(xiàn)在不知所措,因為丈夫已經(jīng)提出離婚要求了,她思來想去才將這件事情告訴了自己的母親。母親因為一直是一個人生活(其丈夫早年因為疾病過世了),母親也一直幫著帶小孩。母親知道后說孩子還小,能將就一下就這樣過下去吧。但來訪者處于矛盾之中,覺得丈夫已經(jīng)不可能和自己過了,自己也不想和他過了,心中也基本上有了答案。只是不知道該怎樣做出最好的選擇,故來聽聽心理醫(yī)生的觀點。這樣的案例在心理咨詢門診也很少見。這位來訪者能走進心理咨詢門診,可見其是鼓足了勇氣的。 “同妻”群體是我國由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轉(zhuǎn)型的過程中,面對舊觀念與新思潮的激烈交鋒應運而生的一個特殊群體。“同妻”作為同性戀群體中的隱秘群體,大眾也需要增加對這一群體的了解與認知。 如果說同性戀人群是亞文化群體,男同性戀者是該亞文化群體中的邊緣群體、弱勢群體,那么在中國,在大量選擇步入正?;橐龅钐玫哪型彝ブ校幸粋€更為弱勢、更為隱秘的群體——“同妻”。由于不少西方國家已將同性婚姻合法化及國民和全社會對待同性戀者的寬容、理解態(tài)度,“同妻”現(xiàn)象極為罕見。他們或選擇與同性結婚,或選擇與同性同居,或選擇獨身,極少步入異性婚姻 。 而在中國由于受到傳統(tǒng)文化影響、遭遇社會輿論壓力、家庭父母期望等種種原因,一大批男同性戀者往往選擇走進與異性的婚姻。他們中的很多人不僅有著穩(wěn)定的工作和收入,更選擇在婚后仍然保持著男男同性性關系。為了不再被家人催促,為了得到一份表面的安寧,他們把家庭和妻子當作社會輿論的擋箭牌,從而催生了“同妻”這一特殊的弱勢群體?!巴蕖贝蠖酂o助、痛苦,經(jīng)歷鮮為人知;她們遭受著婚姻生活中情感和生理上的雙重折磨;她們生活于邊緣,不敢發(fā)出聲音;她們受傳統(tǒng)文化打壓,為家庭完整忍辱負重;她們年齡各異、數(shù)量龐大… … 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處于性活躍期的男同性戀者至少有2000萬,有90%以上的男同性戀者會選擇與異性結婚,其中80%已經(jīng)和異性結婚,由此估計我國“同妻”的數(shù)量至少在1600萬以上?!巴蕖比后w在家庭這個私密并且封閉的空間中,被當作一個傳宗接代的生育工具,備受身體與心靈的雙重折磨,還要面臨自我認同的危機,同時經(jīng)濟差距以及子女問題讓許多“同妻”在抉擇婚姻存續(xù)時不得不依附于其丈夫(男同性戀者),導致大部分“同妻”深陷于痛苦的泥沼之中。在公共領域,“同妻”群體的各項婚內(nèi)與離婚權益嚴重受損,時刻要面臨家庭暴力甚至艾滋病威脅,社會交往主要以虛擬社交為主,她們中絕大部分都是不敢將隱私說出,自己默默承受。她們多回避社交,封閉自我,有人甚至認為自己就是這個命。 “同妻”產(chǎn)生的原因 近年來,由于一些西方國家主張同性婚姻的合法化以及其民眾對待同性戀的寬容態(tài)度,其“同妻”現(xiàn)象較為少見。這些國家的男同或選擇與同性結婚,或選擇與同性同居,或選擇獨身,較少步入異性婚姻。如同性戀者與異性結婚的比例在美國約為4%- 9%(黑人占多數(shù)),加拿大約為 4%,澳大利亞約為 7.9%。但是同性戀者與異性結婚現(xiàn)象在發(fā)展中國家相對較高,如印度為3O%-60%,與中國較為接近。同妻作為中國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其產(chǎn)生與存在有以下幾個原因: 1、男同的個體視角。在異性戀占主流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一方面,男同自我認同感較差,他們急于擺脫被標簽化的同性戀身份,通過進入大眾所認同的異性戀婚姻中來掩飾自己的性取向。另一方面,一些男同渴望能養(yǎng)育自己的孩子,而在中國同性戀伴侶不符合領養(yǎng)條件的大背景下,與異性戀的女性結婚生子便成為他們的首要選擇。 2、傳統(tǒng)社會與文化視角。一方面,“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傳統(tǒng)思想使得同性戀者到了婚育的年齡會受到來自家庭、朋友、同事等的“逼婚”壓力,婚后又面臨著傳宗接代、延續(xù)香火、“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生育要求;而“同妻”則成為緩解這種壓力的犧牲品。另一方面,社會對同性戀的不認同和不接受也是導致同性戀者逃避以上壓力的重要因素。 3、 女性的性別視角。在我國傳統(tǒng)社會文化中,有著淵源久遠的性別歧視如男尊女卑的婚戀觀對女性思想意識的束縛,成為同妻產(chǎn)生和難以解脫的重要原因。首先,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倡的禁止婚前性行為,使女性擇偶的標準之一是“正人君子”。因此,降低了女性在擇偶時對同性戀的識別能力。其次,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性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中國的性教育在全國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導致大量“同妻”婚后不能及時覺察到自己性生活的異常。有學者研究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約 2/5 的“同妻”在婚后三年才發(fā)現(xiàn)丈夫是同性戀者。第三 ,傳統(tǒng)的異性戀文化的主導,使得女性對同性戀和同性戀文化的認識不足,往往錯誤地認為同性戀只是心理疾病并且可以糾正。因此,婚內(nèi)的“同妻”仍在千方百計地挽救自己的丈夫,但往往是徒勞的。第四,儒家文化對女性的社會角色期待和倫理約束,如女性應“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從一而終”等思想,使“同妻”傾向于為了孩子、家庭而犧牲個人的幸福,從而很難走出這種婚姻。此外,受當代“閃婚”文化影響,一些女性出于感情沖動或者心靈空虛而和男同結婚,婚前缺乏對男同丈夫性取向的考察,也是同妻產(chǎn)生的部分原因。 “同妻”的生活困境 1、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風險高。盡管“同妻”與男同性戀伴侶的性生活頻率并不高,但是只要有不安全性行為,就存在著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風險。 2、心理困擾。確認丈夫的同性戀身份后,女性都經(jīng)歷了復雜和痛苦的心理過程,表現(xiàn)為思維混亂、內(nèi)心沖突、感到孤獨、失落、被羞辱、被欺騙及被愚弄等,她們害怕受到社會的嘲諷、歧視,缺乏家庭和友人的理解。有的“同妻”表現(xiàn)出嚴重抑郁,甚至出現(xiàn)自殺意念甚至自殺行為。 3、家庭生活?!巴蕖钡幕橐錾顭o愛、少性,婚姻名存實亡。在美國,同妻得知自己丈夫的同性戀身份之后,約 2/3的女性會在兩年內(nèi)結束婚姻,只有不到 1/3 的女性會繼續(xù)維持婚姻。在我國倡導“家庭第一”的文化背景下,只有少部分“同妻”得知真相后會很快下定決心離婚,相當大一部分“同妻”將繼續(xù)維持名存實亡的婚姻。影響“同妻”離婚的最重要原因是顧忌子女的撫養(yǎng)與成長,其次是擔心財產(chǎn)分配不均。這體現(xiàn)了中國離婚的性別不平等,而這種不平等是由于男女在社會和家庭中的角色、地位不平等導致的。由于男同本身對妻子無愛,僅是迫于家庭和社會的壓力而結婚,因此與妻子之間缺乏溝通;加之長期的無性生活,妻子對愛和對性的要求,以及可能引起的猜疑,致使夫妻雙方更易產(chǎn)生暴力沖突。我國“同妻”能獲得的社會支持甚少。最主要的支持途徑來自有相似遭遇的女性,其次為家人和女性好友?!巴蕖弊畛跬蚧ヂ?lián)網(wǎng)上的“同妻”群體求助,在此過程中,萬不得已也會告知親人和朋友,以尋求支持和理解?!巴蕖比后w獲得的心理咨詢、艾滋病咨詢與檢測,以及法律咨詢與援助等專業(yè)性支持均較少。 對“同妻”群體的展望 1、“同妻”畢竟是女性,國家應加大對“同妻”合法權益的保護。 2、女性應加強對性知識的學習。男同性戀群體雖然目前較邊緣化,但是群體總數(shù)也有一定規(guī)模。目前中國沒有對同性婚姻立法,但對于女性來說,及早發(fā)現(xiàn)與知曉伴侶是同性戀者是非常重要的,避免自己走進“同妻”的命運。 3、在不能讓彼此在婚姻家庭中感覺幸??鞓返那疤嵯拢霸缃Y束這段不和諧的婚姻也許是對雙方的最大保護。 4、希望全社會給與“同妻”必要的支持與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