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4 22:40:12
284瀏覽
馬齒莧治療皮膚病 1.馬齒莧治療皮膚病皮膚病范圍很廣,根據(jù)病損皮膚的狀態(tài),或脫屑,或不脫屑丘疹樣無色,或不脫屑丘疹樣色紅,破損流水為濕盛,不破損硬結(jié)樣為痰瘀氣滯;色紅者病在血分,色白者病在氣分。脫屑者為血虛。無論虛證實證和氣病血病,都可重用馬齒莧30~50g。馬齒莧在《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集》中單煎外洗治療各類皮炎,亦與他藥復(fù)方治療多發(fā)性癤腫和膿皰瘡。既能清熱解毒,又能除濕止癢,還無苦燥傷陰燥膚之弊。既可治療疹色發(fā)白的氣分病,又可治療疹色發(fā)紅的血分病。既可內(nèi)服,又可外洗,而且不會使皮膚變色。牟氏在治療皮膚病的過程中,祛濕多配茯苓、薏苡仁、麻黃抗病毒除濕止癢,治在氣分;清熱散結(jié)多配蒲公英、紫花地丁、赤芍、桃仁抗病毒清熱,治在血分。 2.馬齒莧治皮膚瘙癢癥用馬齒莧100g,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煎,水量以高出藥面為度,煮沸30分鐘后去渣取汁500ml,早、晚分服,1劑/日,5天為1個療程;馬齒莧120g水煎,煮沸30分鐘后去渣取汁600ml待涼后外洗患處20分鐘,每日2次。7天為1個療程。50例中治愈35例,占70%;顯效6例,占12%;有效5例,占10%;無效4例,占8%;總有效率92%。 3.馬齒莧治陰囊瘙癢治療13例陰囊瘙癢,局部表現(xiàn)為陰囊瘙癢,奇癢難忍,喜浴熱水,甚者出現(xiàn)疙瘩,形如赤粟,搔破浸淫流水,痛如火燎,坐臥不安。一次用馬齒莧100g(鮮品可加倍),水1 000ml,常規(guī)煎,傾入盆內(nèi)先熏后溫洗,每次洗30分鐘,每日2次。經(jīng)治療6~7天全部治愈,總有效率100%。多數(shù)患者3~4天基本治愈,如半年至一年內(nèi)復(fù)發(fā)者,再次使用仍有效。 陰囊瘙癢多由于素體肝經(jīng)郁熱,外感風(fēng)濕之邪,與肝熱相搏,濕熱不得外泄,循肝脈下注陰囊,則瘙癢異常。馬齒莧酸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活血之效,外用內(nèi)服均可?,F(xiàn)代藥理研究,馬齒莧能促進潰瘍愈合,對大腸埃希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本品外用,清熱解毒,除濕止癢,療效可靠。 4.馬齒莧治急性蕁麻疹每次取馬齒莧鮮全草200~300g,加水約1 500ml煎取湯液1 000ml左右,即內(nèi)服100ml(小兒酌減)每日2次;余液再加水適量煎沸后撈棄殘草,待湯液稍溫,即用其擦洗患處可止癢。因馬齒莧藥性滑利,孕婦及脾胃虛塞者宜外用而不宜內(nèi)服。經(jīng)治療1~2天而痊愈者21例,治療3~4天痊愈者30例,治療5~6天痊愈者16例;顯效12例,好轉(zhuǎn)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4.6%。治療中除12例于服藥后有惡心、上腹不適外,余未見其他不良反應(yīng)。 5.青黛配鮮馬齒莧治帶狀皰疹用青黛粉30g,鮮馬齒莧60g搗為泥,合青黛調(diào)勻,涂于患處可取特效。如找不到鮮馬齒莧,可用冰片或雄黃代替,用雞蛋清調(diào)勻涂于患處,亦可收效。 陳某,男,40歲,公社干部。1972年夏秋之交某日下午,右側(cè)腰部突然起了許多丘疹,并迅速發(fā)為集簇樣水皰,周圍紅暈,沿神經(jīng)分布呈帶狀排列,局部燒灼刺痛難忍。舌質(zhì)紅,脈弦數(shù),診為帶狀皰疹,用上藥外敷患處,半小時痛止,6小時干皰,至晚諸癥消失。 6.鮮馬齒莧治纏腰火丹取鮮品洗凈搗爛取汁,涂于患處,干則復(fù)涂,不計次數(shù)。病情較重者,用鮮品一大把(約250g左右),煎湯內(nèi)服,每日1劑。所治病例,大多在2~3天內(nèi)痊愈,且無不良反應(yīng)。 7.馬齒莧膏外敷治療帶狀皰疹鮮馬齒莧1 000g,冰片6g,將馬齒莧洗凈切碎與冰片共搗成糊狀,涂敷患處,外用塑料薄膜覆蓋,每日換藥2次,每次用藥膏150g。 陳某,男性,17歲,1999年7月25日初診?;颊咴V4天前開始出現(xiàn)右側(cè)下胸部疼痛,隨后相繼起紅斑及水皰,逐漸增多,從前胸發(fā)展至右側(cè)背部,排列成帶狀,疼痛難忍。診見右側(cè)胸背部水皰累累,大小不等,基底部呈紫紅斑狀,充血明顯,周圍中度紅色浸潤,擬診為帶狀皰疹,予馬齒莧膏外敷,3天疼痛消失,皰疹干燥結(jié)痂,脫屑而愈。 帶狀皰疹是由肝膽火盛或脾經(jīng)內(nèi)蘊濕熱外感邪毒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局部可出現(xiàn)疼痛、紅斑、水皰,總由毒邪化火,稽留血分,阻于經(jīng)絡(luò),濕熱困于肝脾所致。故治當(dāng)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止痛為要。方中馬齒莧、冰片二藥合用,直接外敷患處,既可清瀉肌膚熱毒,促進水皰吸收,又可消斑止痛,迅速控制病情發(fā)展,確為治療帶狀皰疹有效良方。 8.馬齒莧治白癜風(fēng)用鮮馬齒莧適量,洗凈、切碎、搗爛,用紗布包好,擠出液汁,瓶裝備用。每100ml中加入硼酸2g,可久貯備用。使用時用棉簽蘸馬齒莧液少許涂患部,每日2次(早晚各1次);配合患部日光浴,從每天10分鐘開始,逐漸增加至每天1~2小時,6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27例,痊愈9例,占33.3%;顯效6例,占22.2%;有效10例,占37%;無效2例,占7.5%??傆行蔬_92.5%。 陳某,男,27歲,營業(yè)員,1979年7月3日來我所就診。左眉上白斑已4月余,3cm×2.5cm大小,無任何異常感覺。診斷為白癜風(fēng)。按上法治療5個月余,皮損基本恢復(fù)正常,繼續(xù)用藥4個月。3年后隨訪未見復(fù)發(fā)。 9.馬齒莧治痤瘡楊氏以馬齒莧200~300g水煎30分鐘后,濾出液2 000~3 000ml代茶頻服,亦可濃縮后早晚分服,若用鮮者效更佳,且可取汁涂患處,或搗爛敷于患處,每日數(shù)次,用藥期間囑患者忌食辛辣肥膩及海鮮,并停用化妝品及香皂,以清水洗臉為宜。曾以此法治療數(shù)例痤瘡均取得較好療效。 周某,女,29歲,2000年5月16日初診。自訴面部痤瘡5年余,反復(fù)發(fā)作,色紅發(fā)癢,多有膿點,愈后形成瘢痕,皮膚增厚、粗糙,甚者連及背部。曾多方治療未見明顯療效,素嗜油炸食品及海鮮,舌苔黃厚而膩,脈滑數(shù)。治如上法,馬齒莧300g水煎服,藥后大便溏,每日2~3次,10天后面部痤瘡及膿點均明顯減少。繼服10天后,痤瘡已不焮紅且膿點消失,背部痤瘡未起,舌苔變?yōu)楸↑S,脈仍滑數(shù),大便己不溏,每日1~2次,囑其嚴(yán)格忌口。又服20天后痤瘡已基本控制,面部未再出現(xiàn)新的皮損,減馬齒莧量為100g,繼服30天以鞏固療效。隨訪2年未再復(fù)發(fā)。 馬齒莧性寒,味酸,具清熱解毒涼血之功?,F(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其含有活性很強的左旋去甲腎上腺素及一定量的多巴胺,從而抑制了多巴胺的生成,減少黑色素及脫黑素的形成。臨床觀察,在治療痤瘡的同時確有去除黃褐斑的作用。 10.馬齒莧外敷治療激素依賴性皮炎樊氏用馬齒莧外敷治療激素依賴性皮炎6例均取得良效。王某,女,25歲,2001年9月6日就診。1年多前因面部少量丘疹,鄉(xiāng)村醫(yī)生以“皮炎平”外用,皮疹一度好轉(zhuǎn),以后每有皮疹發(fā)生,就自購“皮炎平”等皮質(zhì)激素類藥外用。反復(fù)使用半年后面部出現(xiàn)燒灼感、紅斑。每停用激素類藥,上述癥狀更嚴(yán)重。近半月來面部紅斑、燒灼感加重并有緊繃感、瘙癢、膿皰、毛細血管擴張,外院多次治療無效。診為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囑其取鮮馬齒莧搗汁外敷每日5~6次,連用10天。佐以少量的抗組胺藥。10天后復(fù)診,瘙癢、膿瘡、丘疹消失,燒灼感、紅斑減輕。囑其繼續(xù)外敷1個月后,面部僅有少量毛細血管擴張,其余癥狀消失。 馬齒莧性寒味酸,歸心、大腸經(jīng),有清熱解毒、止血作用。由于濫用激素,激素依賴性皮炎發(fā)病呈上升趨勢,而西藥治療效果往往不理想。用馬齒莧外敷治療5例都取得了很好療效,值得試用。 11.馬齒莧搗敷治療蟲咬皮炎蟲咬皮炎是指被蟲類叮咬、接觸其毒液或蟲體的粉毛而引起的皮炎。多發(fā)于夏秋季節(jié),好發(fā)于暴露部位。李氏等用馬齒覽搗敷治療蟲咬皮炎15例,療效甚佳。方法:取新鮮馬齒莧100g,洗凈后搗敷于傷處,并用手反復(fù)揉搓,疼痛及腫脹逐漸減輕,短則4分鐘,長則10分鐘,上述癥狀全部消失,15例均痊愈,有效率達100%。 12.馬齒莧治療扁平疣取馬齒莧100g(鮮品300g),水煎服,日1劑,早晚溫服,連服6劑為1個療程。馬齒莧藥渣外敷患處,日4~6次,每次10~15分鐘。治療11例,1個療程治愈6例,2個療程治愈4例,無效1例。 患者,男,24歲,1995年7月20日初診。1年前右額部出現(xiàn)米粒大小之丘疹,有時微癢,近2~3個月逐漸增多,兩手背及前臂亦有散發(fā)。服病毒靈、肌注聚肌胞未效。查見右額部有多個扁平褐色丘疹。診為扁平疣。予上方6劑病愈。 體會本病系風(fēng)邪毒氣搏于肌膚所致。馬齒莧味酸性寒,功能清熱涼血解毒。《新修本草》謂其“主諸腫瘺疣目?!苯t(yī)朱仁康以其為主配制去疣三號方治療本病效佳。筆者自1994年用之,亦收良效。 13.馬齒莧外用治療扁平疣用鮮馬齒莧100g洗凈搗爛成為泥狀,用紗布包好,擦患部3~5分鐘,擦至皮膚發(fā)紅為止,每日擦2次,早晚為宜。5天后可見顯效,10天為1個療程,擦至患部皮損消失為止。鮮馬齒莧擦患部對病程短或兒童5天后可出現(xiàn)效果,治療1個療程即可痊愈。對病程在10年以上的患者,治療2個療程可達到臨床效果,總有效率100%,隨訪3~5年無復(fù)發(fā)。 患者,女,25歲,干部。12年前患者額部及手背突然出現(xiàn)粟粒大扁平丘疹,曾用維生素B12加維丁鈣或次碳酸鉍肌內(nèi)注射,煎服中藥以及補骨脂酊擦患部等治療無效。經(jīng)用鮮馬齒莧搗成泥狀擦患部,每天早、晚各擦1次,每次3~5分鐘,治療2個療程患者皮損消失,無疤痕。 14.馬齒莧白礬治腳癬吳氏等用馬齒莧白礬治療腳癬31例,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31例患者都曾用過其他藥物,療效都不佳。方法:先取適量的白礬置于鍋內(nèi)加熱,使之去除水分成為枯礬,研成細末備用。取適量的馬齒莧(干品或鮮品均可)放入鍋內(nèi)加熱,開鍋20分鐘后,將馬齒莧過濾出來,留下液體備用,然后將白礬放入備用液中溶解,將腳浸入其中浸泡30分鐘,把腳擦干后再在患處外敷已經(jīng)制好的枯礬粉末。每日1次即可,5~7天痊愈。經(jīng)治療后全部獲效,其中3例嚴(yán)重者,用藥7天痊愈,其余治療3~5天。 明礬性味酸、澀、寒,具有收斂生肌、燥濕解毒之功效,煅后的枯礬增強了燥濕收斂生肌的功效。馬齒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樣物質(zhì),能促進上皮細胞的生理功能趨于正常。以上兩味藥治療腳癬,起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所以療效頗佳。 15.馬齒莧治足癬李氏用其鮮品絞汁或干品水煎制成3%~5%溶液浸泡患處治療足癬,每日早、晚各1小時,療效顯著?;颊叻驄D及子3人,同患足癬多年,多方求治未愈,逢夏季加重,冬季減輕,瘙癢難忍?;颊呔婋p足4~5趾和(或)3~4趾間角質(zhì)層浸漬發(fā)白,剝脫松離的角質(zhì)層后露出鮮紅色的糜爛面,滲液明顯,異臭,行真菌鏡檢均發(fā)現(xiàn)菌絲與孢子,診斷為足癬擦爛型。給予鮮馬齒莧汁適量浸泡患處,每次1小時,連用1周,病告痊愈。 據(jù)藥理研究,馬齒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樣物質(zhì),能促進上皮細胞的生理功能趨于正常,并能促進潰瘍的愈合,且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16.鮮馬齒莧治足癬感染劉氏采用鮮馬齒莧治療足癬感染,效果良好。某男,18歲,雙足趾患足癬半年,夏季為甚,發(fā)作時局癢難忍,故用手抓撓至抓破表皮為止。2日后局部紅腫、脹痛、分泌物增多,遂來就診。給鮮馬齒莧120g,洗凈晾干搗成泥狀,涂于無菌紗布上;再將患處清洗消毒,擦凈分泌物,將藥泥紗布置于其上外敷包好。每日換藥1次,3天炎癥消散,7天痊愈。患者無不適感,無不良反應(yīng)。 17.鮮馬齒莧治皸裂性手足癬唐山地區(qū)民間用鮮馬齒莧治療皸裂性手足癬癥,效果頗著。制備與用法:鮮馬齒莧250~500g,洗凈,煎取藥液2 500~3 000ml,先熏后浴,每次半小時至1小時,每天1~2次。 蘭某,男,47歲。自述雙足燥癢疼痛伴皸裂3年,經(jīng)治不愈。診見患部皮損增厚,彈性差,呈較多條狀裂紋,裂紋深者覆有血痂,周圍組織腫脹,步行時有鮮血溢出。診為皸裂性足癬。以上法治療10天,病減過半,繼用5天,燥癢疼痛消失,裂隙平復(fù)病愈,隨訪至今,未見復(fù)發(fā)。 18.馬齒莧治臁瘡臁瘡,俗稱“老爛腿”,是由下肢靜脈曲張引起的一種久治不愈的局部皮膚潰爛性疾患。石氏等應(yīng)用馬齒莧治療該病,取得了滿意療效。取鮮馬齒莧25g左右,加水500~1 000ml煮沸(不宜久煎),待水溫降至40℃左右時,用無菌紗布醮藥液溻洗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40分鐘。溻洗完畢,將潰瘍面上壞死組織清除干凈、神燈(TDP)照射30分鐘。再取鮮馬齒莧200g左右(用量視潰瘍面大小而定),洗凈放臼中搗爛,攤于無菌紗布上,敷于患處,膠布固定,待下次溻洗時除去。對糜爛、滲出的皮損,經(jīng)用該法,平均3~5天滲出停止,上皮新生,一般1個月左右潰瘍愈合。治療期間,忌食辛辣、魚腥。 李某,男,60歲,1999年8月10日就診。右下肢大隱靜脈曲張35年伴右小腿潰爛疼痛1月余。右小腿內(nèi)踝后方有一2cm×3cm大小的潰瘍面,瘡口有膿血滲出,行走困難。用上法治療3天后,局部已無滲出,疼痛明顯減輕,已能行走,但行走時仍有疼痛感,繼用上法治療3周后,潰瘍愈合,疼痛消失,行走自如,并能參加勞動。隨訪1年未復(fù)發(fā)。 19.馬齒莧治化膿性皮膚病共112例。其中,癤38例,膿皰瘡41例,丹毒2例,癰21例,濕疹及手足癬感染6例,膿性指頭炎4例。均屬中醫(yī)癤、癰、疽、疔瘡等,辨證為陽證。用馬齒莧鮮品1斤(干品5兩)為1劑,洗凈搗碎,加水3斤,煎沸半小時后取汁,用紗布或毛巾浸藥汁,濕敷患處,3分鐘后再浸再敷,每次30分鐘,每次1劑,1日3次,此法宜于濕疹、手腳癬感染等糜爛滲出性皮膚病?;虿神R齒莧鮮品(或干品)適量,洗凈搗茸,敷于創(chuàng)面上,外加紗布固定,每次1劑,1日3次,此法宜于癤癰、膿瘡、丹毒等化膿性皮膚病。本組經(jīng)連續(xù)治療,于7~14日內(nèi)全部治愈。 蘇某,男,27歲。1976年9月11日初診?;颊?日前在田間勞動,不慎鋤傷左足背,有2cm×3cm傷口,當(dāng)時擦了紅藥水。3日后,突然惡寒發(fā)熱,頭痛,周身不適,傷口腫脹,灼熱疼痛,鮮紅一片,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漿液水皰。診為丹毒,采馬齒莧鮮品1斤,洗凈搗茸,敷于創(chuàng)面上,外加紗布固定,1日3次,連續(xù)6日治愈。 本例丹毒,由于皮膚破傷,毒邪侵入,發(fā)于下肢左足背傷處周圍。中醫(yī)學(xué)認為:發(fā)于頭面者,兼有風(fēng)熱,發(fā)于脅下腰胯者,兼夾氣火,發(fā)于下肢者,兼夾濕熱,發(fā)于新生兒者,兼有胎毒。本例發(fā)于下肢,兼夾濕熱?!夺t(yī)宗金鑒》用馬齒莧膏治熱毒瘡瘍,本例即本其意。 體會①馬齒莧全株入藥,性味酸寒,能清熱解毒,利濕,散血消腫,可內(nèi)服外敷。適于熱證、陽證,如為陰證則無效。②馬齒莧酸寒滑腸,前人有脾虛忌用之說。加紅糖可防此弊,并能加強藥效,矯正酸味。③馬齒覽鮮品優(yōu)于干品。若用干品,需加水浸泡2小時后再煎。④本品不宜久煎,應(yīng)隨煎隨用。如放置過久,藥液易發(fā)酵,變黏,腐敗變質(zhì)。 20.馬齒覽外敷治療丹毒馬齒莧常內(nèi)服治療百日咳、肺結(jié)核、急慢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而外敷治療丹毒亦有顯著療效。 王某,男,45歲,近3年常于春秋季節(jié)在右下肢腿脛部發(fā)丹毒,局部暗紫、麻木脹痛、行走不適,持續(xù)月余。每次發(fā)病,即肌注青霉素,內(nèi)服清熱解毒利濕中藥,但屢治乏效。最后輒用馬齒莧外敷治愈。方法是按患部大小以鮮馬齒莧200~500g,洗凈,切碎,搗爛如糊狀,涂敷于患處,厚約0.5cm,每日換藥2次,5天內(nèi)癥狀即可消失。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馬齒莧乙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結(jié)核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銅綠假單胞菌有輕度抑制作用。馬齒莧對血管有顯著的收縮作用,也能促進上皮細胞的生長,有利于潰瘍愈合。 21.馬齒莧為主治療紅絲疔以馬齒莧為主治療紅絲疔(急性淋巴管炎)50例,全部治愈,無一例走黃,用藥后一般當(dāng)日止痛,3天紅腫消退。藥物組成及用法:馬齒莧60g,蒼術(shù)10g。加水600ml,煎成300ml,一次頓服,藥渣搗碎敷患處,每日1劑,連服2劑。 蘇某,女,26歲。3天前勞動時,右足底部扎傷,至昨日晚上足底疼痛難忍,足背紅腫,且有一條紅絲迅速上走腘窩,腹股溝淋巴結(jié)紅腫疼痛,行走困難,惡寒發(fā)熱,體溫38.1℃,舌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診為紅絲疔。予馬齒莧煎。處方:馬齒莧60g,蒼術(shù)10g,水煎服,藥渣搗碎敷患處,每日1劑。用藥當(dāng)天疼痛止,第2天腫消熱退。 22.馬齒莧膏治療腫瘍鮮馬齒莧一握(約50g),明礬10g,芒硝3g,冰片2g。將四藥共搗輾成膏狀收起。視腫瘍大小,攤藥于塑料薄膜上約0.5cm厚敷之。外以繃帶或橡皮膏固定勿脫。并依病情之輕重緩急日更1~2次,適用于無名腫毒、蚊蟲叮咬、癰疽未潰期等。 李某,女,76歲。1993年9月17日診。1個月前左脛前中段疼痛,繼而腫起,行步不能。于某院口服消炎藥20余日,肌注青霉素1周仍無大效。觀患處呈長條形,上下約10cm,漫腫無頭,色紫紅發(fā)亮。即以馬齒莧膏敷定,日一換,連用3日,腫消痛除,行步如常。 體會①方中藥物用量可視腫瘍之大小按比例增減。②藥以臨用新配為好。③用藥部位皮膚被染為藍色,1周后自然退凈,不必過慮。 23.菊花葉、馬齒莧治皮膚感染急性化膿性感染包括疔、癰、膿腫、蜂窩織炎等,其病原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采用菊花葉加馬齒莧外用,其療效可靠,療程短(2~7天),患者易于接受。收治該類患者127例,其中疔60例(占47.3%),癰35例(占27.5%),膿腫和蜂窩織炎各占14.1%、11.1%。方法:一般患者均可根據(jù)全身及局部癥狀給抗生素口服或注射。采集適量新鮮馬齒莧全草和菊花葉,用清水漂洗凈后加少許食鹽搗爛成藥糜備用。局部處理:早期可用生理鹽水清洗擦干,即可把藥糜直接敷上患處。中晚期或者破潰者,則用0.3%雙氧水清創(chuàng)排膿,并在傷口處加一浸有雷奴佛奴爾的小紗布填塞于患處,再把藥糜敷于傷口周圍。上藥時范圍應(yīng)超過皮損周圍1~2cm,厚度應(yīng)在1cm左右,最后用數(shù)層干凈的紗布覆蓋于上方,繃帶固定,每日換藥1次。經(jīng)治療絕大部分敷藥后局部癥狀迅速得以改善,優(yōu)于傳統(tǒng)療法。疔、癰平均換藥2~3次,膿腫和蜂窩組織炎平均換藥4~5次,總療程一般3~7天。 患者女,52歲。右下肢外側(cè)有一腫塊10cm×15cm,紅腫熱痛較嚴(yán)重。采用上述療法后2天癥狀隨即改善,疼痛減輕腫塊縮小,局部溫度下降,5天后皮膚顏色接近正常,腫塊縮小至2cm×3cm,最后自行吸收消失。 體會馬齒莧和菊花葉均屬苦寒性涼之清熱藥,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托腐排膿、祛瘀生肌之作用,有抑制細菌和增加白細胞的吞噬功能,而食鹽則能增強其消腫、鎮(zhèn)痛作用。療法簡便,療效確切,臨床治療百余例取得滿意的效果。 24.鮮馬齒莧食鹽搗泥外敷治急性手部化膿性感染馬氏近年來以鮮馬齒莧、食鹽搗泥外敷治療手部急性化膿性感染取得滿意療效。取鮮馬齒莧洗凈晾干去根,放入干凈容器中搗成泥狀,再取少量食鹽調(diào)勻敷患處,用紗布覆蓋,寬膠布固定,使其保持濕潤狀態(tài),每日換藥2~3次,至熱退腫消。全部病例均單純采用鮮馬齒莧食鹽搗泥外敷治療。外敷治療1天熱退、腫消者86例,治療2天熱退、腫消者49例,治療3天熱退、腫消者45例,無效者16例,總有效率91.8%。 手部急性化膿性感染是比較常見的外科感染性疾病,包括甲溝炎、化膿性指頭炎、急性化膿性腱鞘炎、手掌深部間隙感染等。中醫(yī)稱之為手部疔瘡,并根據(jù)發(fā)病部位不同分別有蛇眼疔、蛇肚疔、托盤疔之說。中醫(yī)學(xué)認為,本病的發(fā)病是由外傷感染火毒之邪,又內(nèi)有臟腑蘊熱,兩相搏結(jié)以致氣血凝滯、經(jīng)絡(luò)壅阻而發(fā)。鮮馬齒莧味酸咸、性寒,臨床用藥酸味大都收斂,而馬齒莧之酸通泄作用頗強,具有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腫之功,配合食鹽更能增加抗菌消炎作用。 25.芒硝加馬齒莧外敷治局部腫痛王氏等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對外傷及術(shù)后引起的局部紅腫熱痛,常用芒硝加馬齒莧搗碎外敷治療,獲效甚佳。方法:先將患部洗凈,取芒硝適量加入馬齒莧內(nèi),用搗臼搗碎外敷于上,厚約0.5cm(有創(chuàng)面處禁敷),覆以塑料薄膜,以防水分蒸發(fā)過快。一般每日敷藥1次即可。芒硝性寒,味咸苦,有瀉下軟堅、清熱瀉火之功,外用可清熱消腫;馬齒莧性寒,味酸,具清熱解毒、涼血活血之效,常用于熱毒瘡瘍。故兩者相合,用治外傷后局部紅腫熱痛,取效頗捷。 26.馬齒莧治馬蜂蜇傷臨床應(yīng)用表明,單味馬齒莧對馬蜂蜇傷效果很好。方法:馬齒莧鮮品350g(干品150g),水煎服,每日3次,并用鮮馬齒莧搗碎敷局部,1日3次。治療結(jié)果證明,此法對94%的患者有效,其中50%以上患者在1~2天內(nèi)痊愈(紅腫、疼痛及全身癥狀消失),最長者7天。 研究認為,馬蜂毒液呈堿性。馬齒莧性寒,有清熱解毒功效,為酸性野生植物。用馬齒莧治療馬蜂蜇傷,能迅速止痛、消除紅腫。其作用機制可能是酸堿中和、對抗神經(jīng)毒素,從而起到止痛、消腫及解毒作用。被馬蜂蜇后,有條件者,可立即采集馬齒莧,洗凈并搗爛外敷局部,配合用馬齒莧煎湯內(nèi)服。治療及時,效果更好。注意:若為群蜂蜇傷,或患者出現(xiàn)呼吸急促、昏迷、血壓驟降等時,則應(yīng)盡快送醫(yī)院救治。 27.馬齒莧方治療黃水瘡將馬齒莧、野菊花各60~90g,黃柏30~60g,水煎后去渣,浸透紗布4層(其面積略大于瘡面)擠去多余的水分,展平,置于患處行濕敷,每日1~2次,一般治療2~3日可減輕癥狀,4~7日痊愈。 馬齒莧對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痢疾桿菌、致病性真菌均有殺滅作用,其中黃酮類、鈣劑可減少炎性滲出;皂苷可借發(fā)泡性改變細菌表面張力而有抑菌作用;所含維生素有促進組織細胞再生的作用。野菊花有廣譜抗菌作用,是常用于治療癰腫、疔毒的中藥。黃柏所含生物堿抗菌效力與黃連相似,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均有抑制作用。3藥共煎所得到的廣譜抗菌液,控制細菌感染效果顯著。 28.馬齒莧治靜脈炎采用馬齒莧外敷治療靜脈注射引起的靜脈炎,收到良好效果。治療方法:每年6~7月間馬齒莧開花時采集,去根、洗凈,曬干備用。用時搗碎,加蒸餾水或溫開水調(diào)成糊狀,均勻敷于患處,厚約0.5cm,再蓋上自制的帶孔塑料薄膜,用膠布固定,每日2次。鮮馬齒莧效果更佳。 體會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痢的作用,故可用于治療靜脈注射所致的氣血運行不暢、郁滯而引起的局部紅、腫、熱、痛等癥狀。臨床屢用屢效,未見任何不良反應(yīng)。 29.馬齒莧配白花蛇舌草、牡丹皮治療急性闌尾炎曾治王某,男,34歲,因患急性闌尾炎,拒絕手術(shù)治療,求治于王氏。處方:馬齒莧30g,白花蛇舌草30g,牡丹皮15g,敗醬草15g,薏苡仁30g,石見穿30g,紅藤30g,水煎服。6劑后癥狀消失,囑繼服10劑鞏固,隨訪5年無復(fù)發(fā)。 另外,在臨床上以馬齒莧配翻白草、桑葉治療糖尿病,馬齒莧配虎杖、赤小豆治療盆腔炎,馬齒莧配白芷、穿山甲治療乳腺炎,馬齒莧配澤蘭、赤芍治療前列腺炎等均有很好療效。 30.馬齒莧加芒硝外敷治療骨折部位紅腫熱痛腫痛是骨傷患者主要的護理問題。我科應(yīng)用馬齒莧搗碎后加芒硝,外敷于骨折后創(chuàng)傷部位紅腫熱痛處,效果明顯。根據(jù)紅腫范圍,取新鮮馬齒莧適量,去根洗凈,晾干后放于藥臼中,加芒硝搗碎成泥狀備用。成人或大范圍腫脹芒硝用量0.5g,兒童減半或根據(jù)腫脹部位適量應(yīng)用。抬高傷肢,其下鋪一次性小中單以保持被褥清潔。用備皮刀輕輕刮去腫脹部位汗毛,清洗擦干。用一次性塑料壓舌板,將藥泥均勻敷于紅腫部位,厚約3~4cm,及時更換藥物,保持其濕潤以利吸收,以持續(xù)發(fā)揮藥效,必要時傷肢上放支架,蓋被褥以保暖。一般敷藥后8~12小時顯效,3~4日紅腫熱痛基本消失。局部瘀血重者可配合服用云南白藥、三七傷藥片等活血化瘀藥物。 骨折后局部紅腫熱痛,屬瘀久化熱、熱毒蘊結(jié)之癥。馬齒莧性酸寒,外用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芒硝性咸苦寒,外用具有清熱消腫之效。兩藥配合,外敷于患處,以達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 31.馬齒莧治療軟組織損傷董氏先父董雨亭老中醫(yī)用其治療跌打損傷之肌肉挫傷、關(guān)節(jié)扭傷疼痛者每獲良效。方法:鮮馬齒莧500g,洗凈搗汁,每日分3次服,如無鮮品,用干品60~120g煮汁亦可。 劉某,女,40歲。2001年7月25日初診。昨日被從1米多高處落下的花盆砸傷左腳,腫痛不能著地。診見左腳面青紫腫脹,動輒痛劇,經(jīng)X線攝片未見骨折,診為左腳軟組織損傷。因過敏體質(zhì),不能外敷跌打藥,即囑其采鮮馬齒莧500g,搗汁分3次服,連服3日。7月28日復(fù)診,疼痛大減,腫脹已消大半,已能緩慢行走,瘀血青紫已轉(zhuǎn)淡,再連服6日而愈。 米某,男,36歲。2002年3月12日初診。2天前被公共汽車車門夾傷右手腕,診見局部腫脹,壓痛,活動受限,經(jīng)X線攝片未見骨折和脫位,診為右手腕關(guān)節(jié)軟組織損傷。用馬齒莧90g,水煎服,每日3次,連服3劑。3月15日復(fù)查,腫脹已消,稍有疼痛,活動時加重,再服3劑,腫消痛止而愈。 馬齒莧,《本草綱目》載:“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并在發(fā)明項中說:“馬齒莧所主諸病,皆只取其散血消腫之功也。”馬齒莧入肝經(jīng),除擅清熱解毒外,兼具涼血活血之長,故軟組織損傷早期皮下毛細血管破裂,出現(xiàn)青紫腫脹發(fā)熱之癥,用之使血活瘀散,腫消痛止而獲效。 32.馬齒莧、青黛外敷治雞眼李氏應(yīng)用馬齒莧與青黛外敷治療雞眼40余例,均獲較好的療效。其法為將新鮮馬齒莧去根洗凈,摘取葉肉,攪碎成泥,加青黛粉適量調(diào)勻,敷于雞眼處,每2小時換藥1次。治療時間最短1天,最長4天,可使雞眼消失,患處皮膚如常。 33.馬齒莧治療燒燙傷取馬齒莧40g,冰片10g共研細末,用蜂蜜適量調(diào)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3~4次。方名馬齒莧膏(蘭友明醫(yī)師經(jīng)驗方)。一般用藥當(dāng)日可見效,7~10天可治愈。 陳某,男,8歲,1999年10月20日就診?;純鹤笫植簧鞅粺崴疇C傷,整個左手掌出現(xiàn)大水泡,手背部皮膚剝脫,患處灼熱劇痛,哭叫不止。當(dāng)時用消毒剪刀剪除手掌大水皰,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處,然后用馬齒莧膏外敷患處,每日4次。用藥當(dāng)天疼痛明顯減輕,用藥第4天患處結(jié)痂,用藥第8天后脫痂而愈,未出現(xiàn)瘢痕攣縮,手指活動自如。 34.馬齒莧提取液治療二度燒傷馬齒莧鮮全草5kg,去除萎黃莖葉及根部,清水洗凈涼干切碎搗泥,放入藥鍋內(nèi),加入蒸溜水5L,巴氏消毒法60.2~62℃,消毒30分鐘。冷卻后過濾藥汁加入1%~4%苯甲醇液防腐,分裝無菌瓶,再以巴氏消毒法每日消毒1次,連續(xù)3次后備用。經(jīng)高壓滅菌消毒后作細菌藥敏試驗,無抗菌作用,故本藥液禁忌高壓滅菌消毒。 新鮮燒傷創(chuàng)面?zhèn)?小時內(nèi),清創(chuàng)后以3~4層無菌紗布浸透藥液后敷于創(chuàng)面。藥紗必須超過創(chuàng)緣1cm,上覆1層凡士林油紗,再覆蓋6~8層紗布包扎。傷后36小時滲出期過后,進入回吸收期第一次換藥。以后每隔3~5日換藥1次,若內(nèi)層藥紗粘貼牢固,不強行揭去,保留內(nèi)層藥紗,再復(fù)以新鮮藥紗3~4層,如前法包扎,傷愈后藥紗自行脫落。在不易包扎部位用暴露療法,傷后每48小時內(nèi)用消毒刷子蘸取藥液,2小時刷藥1次,48小時后4小時刷藥1次。禁用烤燈及干熱療法,讓創(chuàng)面自行干燥。 全部病例創(chuàng)面細菌真菌培養(yǎng)陰性???jié)B出作用顯著,創(chuàng)面消腫快,創(chuàng)緣周圍無紅腫表現(xiàn),創(chuàng)面淤滯帶由白轉(zhuǎn)紅、壞死帶干燥,創(chuàng)面提前愈合,淺二度平均8.5(5~12天)天;深二度平均14天(12~16天)。 35.馬齒莧治肛門病胡氏用單味馬齒莧治療肛門病效果良好,所治病癥包括內(nèi)痔出血、血栓外痔、炎性外痔、痔瘺術(shù)后發(fā)炎、肛竇炎、肛周膿腫等。用法:取馬齒莧200g(鮮者加倍),水煎服,并配合水煎熏洗,用量同前,日服2~3次,每次15~30分鐘,一般用藥2~5天見效,5~10天痊愈。治療期間禁忌辛辣煎炒醇酒厚膩等刺激性食品,并注意適當(dāng)休息。 張某,男,38歲,農(nóng)民,2006年7月3日來我院就診,肛門部紅腫6天,癢熱灼痛,便時加重,伴發(fā)熱,全身不適。肛檢:胸膝位肛周1~7點,皺襞水腫,充血,并有少量淡黃色分泌物,觸壓明顯,予用鮮馬齒莧400g水煎服,并用400g水煎如法熏洗,1天疼痛大減,紅腫顯退,3天痛止腫消,5天痊愈。 體會中醫(yī)學(xué)認為,肛門病由濕熱毒邪侵犯下焦所致,而馬齒莧正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祛瘀止痛作用。藥理學(xué)研究證實具有較強的廣譜抗菌作用,特別是對葡萄球菌有強烈的殺滅作用,為腸癰要藥。故《新修本草》云:馬齒莧“主諸腫瘺疣目,搗揩之;飲汁主反胃,諸淋,金瘡血流……”亦說明馬齒莧對肛門病有較好的療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