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荊芥

 晝三夜二205 2018-09-13

荊芥(《神農本草經》)

 

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荊芥的地上部分。主產于江蘇、浙江、河南、河北等地。多為栽培。8~9月花開穗綠時割取地上部分,除去雜質后曬干入藥。藥材性狀:氣芳香,味微澀、辛涼。以色淡黃綠,穗長而密,香氣濃者為佳??缮?、微炒及炒炭用。

【歷史】本品原以假蘇之名首載于《神農本草經》?!秷D經本草》釋“以香氣似蘇,故以名之”。三國·《吳普本草》曰:“假蘇一名荊芥”,始稱其為荊芥?!睹t(yī)別錄》稱:“假蘇,一名姜芥”。《本草綱目》釋名謂“(假蘇)曰蘇、曰姜、曰芥,皆因氣味辛香,如蘇、如姜、如芥也”??梢娗G芥藥名與其辛香氣味有關?,F(xiàn)以荊芥作為本品正名,此外別名有假蘇、鼠實、姜芥、四棱桿蒿,香荊芥,線芥等。

《神農本草經》將該藥列于中品,謂其“主寒熱,鼠瘺瘰疬,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痹”,較準確地記載了本品的主要主治范圍。從唐代開始,本草對其功用的補充逐漸豐富?!端幮哉摗诽岢霰酒贰爸螑猴L賊風,口面喁邪,遍身頑痹,心虛忘事,益力添精,主辟邪毒氣,除勞……治丁腫……主通利血脈,送五臟不足氣,能發(fā)汗,除冷風”;《食性本草》增“傷寒頭痛,頭旋目眩手足筋急”;《日華子本草》言“治頭風并出汗”。而宋代的應用基本停留在唐代的認識水平。明代對荊芥的功用在認識上有較大發(fā)展,如《滇南本草》稱荊芥穗有“明目,解肺、肝、咽喉熱痛”;“消風熱,通肺氣”作用;并主治“便血”,“女子暴崩”,“鼻竅塞閉”。《本草蒙筌》進一步明確了其“發(fā)表”的主要功效。繼之,《本草綱目》曰:其“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治項強”;“故風病、血病、瘡病為要藥”。上述記載反映了明代對荊芥功用的認識及臨床實際應用。至此,唐宋以荊芥“益力添精”、“除勞”治“虛勞”的應用已漸消亡。近代學者總結了明清醫(yī)家多用荊芥治痘疹的經驗,將其“透疹”作用從“祛風解表”功用中獨立出來,成為荊芥另一重要功效。現(xiàn)代臨床使用荊芥,主要集中在祛風解表,清頭目,利咽喉,透疹,消瘡止癢,止血等方面。

【性能】辛,微溫。主歸肺、肝經。

【功效】祛風解表,清頭目,利咽喉,透疹,消瘡止癢,炒炭止血。

【應用】

一、外感表證

本品輕揚升散,辛而不烈,其性平和,“其功長于祛風邪”,“能解肌發(fā)表退寒熱”,具有祛風解表之功效,為治療外感風寒、風熱表證常用之品。

1. 風寒表證  本品辛香宣散,治外感風寒,惡寒發(fā)熱,無汗之輕證,以本品為主藥,輔以豆豉,與酒同煎服,如《中華祖?zhèn)髅胤酱笕非G芥豉酒。治風寒閉郁較盛者,與防風、羌活、川芎等配伍使用,如《攝生眾妙方》荊防敗毒散;或與防風、白芷、生姜等同用,如《實用中醫(yī)方劑學》荊防湯。

根據(jù)不同證型,本品還有以下常見配伍形式。

(1) 外感風寒夾濕,身體沉重,肢節(jié)酸痛,胸脘痞滿者,以荊芥穗、蒼術、甘草為粗末水煎服,如《百一選方》沖和散。

(2) 風寒入里化熱,表里同病者,與葛根、柴胡、黃芩、板藍根等合用,如《千家名老中醫(yī)妙方秘典》解毒退熱方。

(3) 外感風寒,鼻不聞香臭,涕出不通者,荊芥多與通鼻竅之品合用,如《百一選方》白芷散,以之與白芷為末,茶清調下。而《證治寶鑒》加減麗澤通氣湯,以荊芥配蒼耳子、辛夷、細辛等使用。

(4) 風寒束表,肺失宣降,惡寒發(fā)熱,頭痛項強,咳嗽喘息者與麻黃、陳皮、烏梅等品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消風百解散;治外感風寒,痰咳咳逆,甚連聲不斷者,與麻黃、杏仁、甘草、桔梗合用,如《證治準繩》五拗湯治傷風咳嗽喘滿,痰涎壅塞,坐臥不寧者,以荊芥穗與旋覆花、半夏曲、麻黃等品合用,如《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旋覆花湯治風寒將盡,咳嗽較盛者,與百部、白前、紫菀等合用,如《醫(yī)學心悟》止嗽散。

2. 風熱表證  本品藥性平亦可用于外感風熱之發(fā)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頭痛頭暈,咽喉疼痛等癥,常與薄荷相須為用。如《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荊薄方,以荊芥、薄荷、辛夷三味,研末泡服,治表證初起,風熱不甚者;《溫病條辨》銀翹散,為當今臨床治風熱表證或溫病衛(wèi)分證的代表方劑。若外感風熱發(fā)熱較盛者,還可配伍大青葉、板藍根、蒲公英、黃芩、梔子等清熱解毒之品,如《中醫(yī)驗方集成》退熱方,《千家名老中醫(yī)妙方秘典》退熱靈、銀菊解毒方及《中醫(yī)精方薈萃》清熱合劑等。

二、頭目諸疾

本品輕揚上達,善“清利頭目”,通過配伍,可以治療多種頭面部疾患。

1. 頭痛頭暈  因本品“其功長于祛風邪”,故多用于因風邪所致頭暈頭痛。

屬風邪所致偏正頭痛,以之配川芎、白附子、牛蒡子為末,茶調服,如《普濟方》川附散;或《楊氏家藏方》荊芥丸,以之合天麻、川芎、白附子等品。治外感風邪,頭痛連及目眶或面腫者,與荊芥、白芷、升麻、葛根等合用,如《不知醫(yī)必要》升麻葛根湯。

屬風熱上攻,頭暈頭痛者可與發(fā)散風寒之品合用,如《銀海精微》菊花茶調飲,用荊芥配菊花、白芷、川芎等為末,茶水調服以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屬風寒者,可與辛溫之品合用,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川芎茶調散,以之與川芎、白芷、細辛、羌活等同用。《韋文貴眼科臨床經驗選》偏正頭風方,以荊芥穗配防風、蘇葉、木瓜等品,治外感風寒之偏正頭痛?!镀嫘Я挤健妨裆ⅲ郧G芥穗合川芎、防風、羌活等,治風眩煩悶,頭目運轉不止。

現(xiàn)代臨床將荊芥用治三叉神經痛,如《古今藥方縱橫》(荊芥)在《證治準繩》治頭風方(荊芥、石膏各等份為末,合生姜、連須蔥白煎服)的基礎上加白芷、細辛治三叉神經痛,療效顯著。

2. 眼科疾病  本品功善祛風,《滇南本草》言:“荊芥穗,上清頭目諸風……明目。”故風邪所致目疾最為適宜。此外,本品兼能止血,歷代本草認為其還具有活血作用,故對多種眼科疾患均可使用。

(1) 胞瞼疾?。阂灾c防風、黃連、乳沒等煎汁,煉蜜及爐甘石粉和成塊,用時溫水磨汁點入眼內,治沙眼,如《中華祖?zhèn)髅胤酱笕非G防湯。以荊芥穗與防風、生地、赤芍、子等為末內服,治大小眥紅腫疼痛或大眥赤脈傳睛者,如《銀海精微》七寶洗心散。

(2) 白睛疾病:與子、大黃、甘草為末,水煎服,治肝經有熱,眼赤腫痛,如《銀海精微》泄肝散。以荊芥配金銀花、菊花、刺蒺藜、赤芍等,煎湯先趁熱熏蒸雙眼,至藥液涼后即飲,用治天行赤眼、暴風客熱(急性結膜炎),如《實用中醫(yī)效驗新方大全》祛風消赤湯。

(3) 黑睛疾?。喝纭恫健分竺魃ⅲㄇG芥、蟬蛻、白蒺藜、羌活、黃芪、蛇蛻),治一切風氣毒眼,翳膜昏暗、澀痛多淚?!缎l(wèi)生寶鑒》之五秀重明丸,以本品配菊花、木賊、楮實子、川椒為丸服,治翳膜遮睛,隱澀昏花;胞瞼與黑睛合病,《銀海精微》撥云散,以荊芥配伍蟬蛻、菊花、筅活、白蒺藜等,為細末,用桑白皮煎湯調下,治風毒翳障,瞼弦赤爛。

此外,荊芥還用于其他眼科疾病的治療。治眼底出血,用炒荊芥合茺蔚子、三七粉、黨參、青葙子等,如《韋文貴眼科臨床經驗選》之眼底出血三方。治目癢,以荊芥穗合羌活、防風、炮川烏、川芎,為細末服,如《證治準繩》驅風一字散,《圣濟總錄》荊芥散等。治眼外傷,以荊芥穗同細辛、車前子、沒藥等配伍,溫酒送服(藥末),如《仙傳外科秘方》細辛散。

三、咽喉疾患

本品性平而偏涼,可疏風清熱,又善“消瘡毒”,朱丹溪力倡“咽痛必用荊芥”,故本品為臨床治療咽喉疼痛常用藥物之一。

1. 風熱郁阻  以荊芥穗配薄荷、僵蠶、桔梗等,為粗末,水煎去猹,徐徐漱咽,治因風熱所致一切咽喉諸癥,如《喉科指掌》清咽散或配牛蒡子、炒白牽牛、甘草,內服治上焦風熱,咽喉痛、胸膈不利,如《博濟方》利膈散。

2. 熱毒蘊結  用荊芥穗與牛蒡子、甘草同用,如《雞峰普濟方》清毒散。若熱毒熾盛者,常配伍黃連、山、連翹等品,如《咽喉經驗秘傳》清喉消毒散。

3. 喉喑  《本草權度》神效散,用荊芥穗與蓖麻丸嚼含化,治熱腫語音不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荊芥湯,以之與桔梗、甘草為末煮散服,治風熱壅肺,咽喉腫痛,語聲不出,或如有物哽?!峨s病源流犀燭》喉痹飲,以本品與桔梗、玄參、貝母、僵蠶等配伍,達清熱散風,化痰利咽之效治風熱痰壅之喉痹。

荊芥既可利咽喉,又能解表退熱,因此咽喉不利兼惡寒發(fā)熱者,本品可發(fā)揮解表、利咽雙重作用,較為適宜。如《咽喉科得效方》之荊防甘桔湯,配伍薄荷、陳蘿卜英(纓)、甘草等品,用治咽關紅腫疼痛,喉蛾紅腫,身發(fā)寒熱。清風湯以荊芥穗與蟬蛻、僵蠶、陳蘿卜英(纓)等同用治感風過敏,咽關水腫,身發(fā)寒熱。荊公消毒散以荊芥穗配伍浙貝母、重樓、蒲公英、馬勃等治喉蛾紅腫,且有腐點,頷下生核結腫,身熱。

對咽喉腫痛的治療,除內服的方法外,本品也可局部含漱。如《中醫(yī)喉科學講義》漱口方,用其與金銀花、連翹、薄荷等配伍,以祛風清熱、消腫止痛?!队幵悍健肥诘攸S散,以之與黃芩、薄荷、甘草等品配伍,煮散去渣趁熱含漱,至冷吐出,治脾經風熱上攻,咽喉腫痛生瘡,閉塞不通者。

四、痘疹

明清醫(yī)家取荊芥“輕揚外散”之性,用治痘疹。后世從者甚眾,并認為有“透疹”的作用,可用治多種出疹(或痘)性疾病。如《景岳全書》十三味羌活散,以之與羌活、蟬蛻、防風、桔梗等同用,治風壅欲作痘疹。《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竹葉柳蒡湯,用荊芥穗、薄荷、葛根、檉柳等藥治痧疹發(fā)不出,煩悶躁亂。《喉痧證治概要》解肌透痧湯,以荊芥穗配蟬蛻、鮮竹茹、浮萍、連翹等,治痧麻初起,惡寒發(fā)熱,咽喉腫痛,煩悶嘔惡者。《張氏醫(yī)通》清熱透肌湯,以本品與葛根、石膏、前胡、杏仁配伍,治麻疹未透,熱甚而咳?!斗N痘新書》百一快斑湯,以之與升麻、牛蒡子、葛根、蟬蛻等同用,治痘毒壅不起。若血虛出痘初起,《驗方新編》荊防地黃湯,以之合熟地、山藥、茯苓等品,共奏扶正祛邪之效。

對小兒風疹,荊芥祛風止癢,亦為常用之品。如《幼科直言》松肌透表湯,《嵩崖尊生》升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消毒散,《醫(yī)宗金鑒》荊防解毒湯等。

五、瘡瘍及皮膚病

本品治療瘡瘍及皮膚病的歷史悠久?!渡褶r本草經》載“主鼠瘺瘰疬生瘡”,《藥性論》及《本草拾遺》等皆言治“丁腫”。至宋代,荊芥已成為治瘡瘍之要藥。

1.瘡瘍  本品祛風散邪,對邪毒壅滯,逆于肉理之癰腫,不僅可“消瘡毒”,還能“通利血脈”。臨床可單獨應用,如《藥性論》“搗末和醋封毒腫”。亦可入復方使用,如《普濟方》之當歸消毒飲,與牛蒡子、當歸、赤芍合用治之,治癰腫初發(fā)?!动兛菩牡眉放]蚪饧?,與牛蒡子、連翹、牡丹皮等同用,治瘡瘍初起兼有表熱。《瘍醫(yī)大全》之消癰湯,與清熱解毒之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合用,治瘡癰已成,熱毒壅盛。若治諸瘡癰瘍,日久不愈,可配苦參、何首烏、胡麻等品,如療毒湯。

此外,《太平圣惠方》用荊芥穗、牛蒡子煮散去渣竹瀝,治風毒瘰疬,赤腫痛硬?!侗静菥V目》引《活法機要》用荊芥根煎水外洗治瘰疬潰爛(鼠瘺)。本品還可用于痔瘡治療,如《攝生眾妙方》八仙散,《張氏醫(yī)通》落痔湯,《簡便單方》單以荊芥煮湯外洗?,F(xiàn)代臨床亦有以荊芥外洗治壽瘡的方劑,如《吳少懷醫(yī)案》痔瘡外用方,《實用中醫(yī)效驗新方大全》痔瘡熏洗方等。

2.皮膚病  荊芥具有祛風止癢作用,故主要用于治療與風邪有關的皮膚病。治風邪閉郁肌膚的皮膚瘙癢,荊芥單用即可取效。如《本草衍義》言“風搔(瘙)遍身,濃煎湯淋渫或坐湯中?!敝物L熱外襲皮膚者,常與寒涼祛風止癢藥同用,如《瘍醫(yī)大全》消毒散,《中醫(yī)驗方匯選》疏風解毒湯,《張氏醫(yī)通》鼠粘子散等。風熱夾濕之瘙癢性皮膚病,常與苦參等清熱燥濕之品配伍,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苦參丸、《醫(yī)宗金鑒》消風散、近世《趙炳南臨床經驗集》之加減止癢全蟲方等。

現(xiàn)代臨床將西醫(yī)對皮膚病的診斷與中醫(yī)治療相結合,本品成為治療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頭癖、手足癬、銀屑病、過敏性皮炎等多種皮膚病常用之品。如《實用中醫(yī)效驗新方大全》浮萍飲,《中醫(yī)精方薈萃》癢疹合劑,《趙炳南臨床經驗集》荊芥方等。臨床報道以菊荊苦參合劑(以菊花、防風、荊芥、牛蒡子、威靈仙、苦參、見血飛各18g作為基礎方)治療皮膚病,取得滿意療效[新中醫(yī),2011,43(9)156]。以人參荊芥散治療女性慢性蕁麻疹22例,每日1劑,煎服,2周1個療程,連續(xù)服用4個療程,總有效率達90.9%[中國傷殘醫(yī)學,2010,8(4)126]。

六、出血證

荊芥炒炭具有止血作用,“凡一切失血之證,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勢,以荊芥之炒黑,可以止之”(《本草匯言》),可用于治療多部位出血。如《本草綱目》以荊芥燒研,陳皮湯調服,治口鼻出血。《太平圣惠方》以荊芥穗為末,生地黃汁調服,治嘔血吐血。《本草綱目》引《經驗方》以荊芥連根洗,搗汁半盞服,治吐血?!督饏T翼》荊芥飲治嘔血不止?!度数S直指方》荊槐散治牙宣出血?!秼D人良方》以荊芥焙研末童子小便調服,治婦人產后鼻衄。

荊芥雖可用治多部位出血,然前人認為荊芥為“血中風藥”(《本草匯言》),善祛血中之風,對腸風下血,尤為強調。故就臨床實而言,更多用于治療便血。如《本草綱目》引《經驗方》單用荊芥炒,為末服,治大便下血。《醫(yī)學心悟》清魂散,以荊芥、當歸二味組成,內服,治腸風,臟腑有熱,風邪乘之,便下鮮血,腹不痛者?!短K沈良方》烏荊丸,以川烏(炮去皮)、荊芥穗醋調為丸,治腸風下血。《普濟本事方》之槐花散,以荊芥穗合槐花、側柏葉、枳殼,為細末,清米飲(米湯)調下,治腸風臟毒下血,便前出血?!短交菝窈蛣┚址健纺c風黑散,以荊芥炭與槐花、槐角、血余炭、刺猬皮等同用,治腸積熱,大便鮮血,腹疼痛,里急后重者。《外科大成》槐角地榆丸,以炒荊芥配伍槐角、地榆、地黃炭等,治痔瘡下血。

此外,本品“通肺氣,(治)鼻竅塞閉”,還可用治多種鼻部疾病。如以《中華祖?zhèn)髅胤酱笕飞n辛湯、《雜病源流犀燭》辛夷荊芥散、《萬病回春》荊芥連翹湯等治療鼻淵?!稏|醫(yī)寶鑒》蓽澄茄丸、《中華祖?zhèn)髅胤酱笕非G草湯等治療鼻鼽。本品“主……手足筋急”,通過配伍也可用于治療痙證。如《證治準繩》升麻防荊湯、《本草綱目》轉引華佗愈風散、《全生指迷方》當歸散等。荊芥穗炒炭用,能收澀止帶,用于治療帶下。如《傅青主女科》完帶湯,以黑荊穗(即荊芥炭)與白術、蒼術、車前子等同用,治帶下色白或淡黃,清稀無臭者。

用法用量5~10g。祛風解表止癢宜生用,止血(止帶)多炒用。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之力較強,表虛有汗者忌用;麻疹已透、瘡瘍已潰者忌用。

【按語】

一、荊芥炒炭與止血作用關系的討論

古人用荊芥止血,既有用生品,也有用炒炭者。《本草匯言》亦稱“凡一切失血之證,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勢,以荊芥炒黑,可以止之”,張壽頤云:“惟荊芥炒黑,則輕揚疏散之性已失,而黑能入血,可以止血之妄行”。且現(xiàn)代研究也證實,荊芥炭脂溶性提取物(STE)有顯著止血作用,能顯著縮短小鼠和家兔的凝血和出血時間,具有體內抗肝素的作用,且不致引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江蘇中醫(yī)藥,2004,25(10)64-65]。由此可見,用荊芥止血,以炒炭為宜。

古人用生荊芥治療血證,有時并不僅限于止血。如治腸風下血,與荊芥祛風作用亦有關系。因此,需要正確認識生荊芥在治療出血證中所起的具體作用,不能一概而論。此外有文獻報道,荊芥炭水煎劑及提取揮發(fā)油后水煎劑均未見明顯止血作用,建議使用荊芥炭治療出血證時,宜以散劑內服[中藥通報,1986,11(3)23]。

二、荊芥止咳平喘作用的討論

荊芥用于咳喘,無論古方還是今方均不鮮見,如治外感咳喘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消風百解散、《證治準繩》五拗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旋覆花湯、《醫(yī)學心悟》止嗽散等,均使用荊芥。而醫(yī)家多從祛風散邪角度解釋荊芥在方中應用。

然而荊芥治咳喘不僅限于外感,如《醫(yī)方考》劫嗽丸,以荊芥穗、訶子、百藥煎等份為末為蜜丸,噙化,治久咳氣虛,可斂肺止咳?!夺t(yī)家心法》金沸草散,以荊芥穗配炒麻黃、金沸草、黃芩等,治肺實咳嗽?!吨赜唶朗蠞健啡藚⑶G芥散,以人參、荊芥穗合細辛、半夏、麻黃等,治肺寒咳嗽痰多?!懂敶嗅t(yī)師靈驗奇方真?zhèn)鳌非褰鹬箍蕊嫞灾湮辄S芩、瓜蔞殼、馬兜鈴等,治肺熱久咳不愈。本草方書雖未言荊芥有止咳平喘之功,然《滇南本草》稱其“通肺氣”,張壽頤謂“能泄肺熱而達皮毛,風熱咳嗽宜之”?,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荊芥揮發(fā)油能緩解豚鼠支氣管平滑肌收縮,亦有抗過敏的活性[江蘇中醫(yī)藥,2004,25(10)66]。臨床報道使用荊芥油治慢性氣管炎500余例,有較好的平喘作用(中藥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174)??梢?,荊芥“通肺氣”(止咳平喘)作用值得臨床重視。

三、關于荊芥藥性的討論

荊芥藥性屬寒還是屬溫,是現(xiàn)代中藥學爭論的熱點。如全國高等醫(yī)藥院校統(tǒng)編教材《中藥學》第1~3版認為荊芥偏溫,故而將之列入辛溫解表藥中,而第4版則認為其性偏涼,又將之列入辛涼解表藥。然因遭垢評,第5版及現(xiàn)行版規(guī)劃教材又將之列入辛溫解表(或發(fā)散風寒)藥。其他中藥專著對荊芥歸屬亦存在分歧。如成都中醫(yī)學院主編的《中藥學》將之列入疏散風熱藥,而顏正華主編的高等中醫(yī)院校教學參考叢書《中藥學》,崔樹德主編的《中藥大全》等將其列入辛溫解表藥。下面就荊芥的藥性進行簡單的說明。

荊芥(假蘇)自《神農本草經》以來,歷代本草眾口一詞,即認為偏于溫性?!渡褶r本草經》標“辛溫”與其主“寒熱”、“破結聚氣”、“下瘀血”等有直接關系,唐代更明確了其主“寒熱”實因“能發(fā)汗,除冷風”(《藥性論》)之故。由于現(xiàn)代臨床荊芥已少用以“破結聚氣”、“下瘀血”,故古代本草對現(xiàn)代中藥專著中荊芥標溫(或微溫)的依據(jù)是因其治療表證,主“寒熱”,“能發(fā)汗”。

然而宋代以前,古人認為凡能解表的藥均為溫性,解表藥無寒涼之品。如《新修本草》因薄荷“主賊風發(fā)汗”而標“辛、溫”,荊芥亦因“能發(fā)汗”,“除冷風”,“主寒熱”,所治表證自然是風寒表證,藥性標定自然屬溫(或微溫)。然時至明清,溫病學派崛起,認識到風熱表證。正如《時病論》所述“風為六氣之領袖,能統(tǒng)諸氣。如當春尚有余寒,則風中遂夾寒氣,有感之者是為風寒;其或天氣暴熱,則風中遂夾熱氣,有感之者是為風熱。”此時,荊芥也被經常用于風熱表證治療。故荊芥藥性屬寒屬溫,已不能從解表功效中得出。

《滇南本草》稱荊芥穗“解肺、肝、咽喉熱痛”?!侗静菥V目》謂其“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張壽頤稱荊芥“能泄肺熱而達皮毛”。從荊芥應用來看,亦可用于熱證治療,尤其在用治咽喉疾患、瘡瘍、皮膚病、痘疹等方面?;谏鲜鲈?,有學者認為其藥性偏于寒涼,歸辛涼解表藥(發(fā)散風熱藥)。

由此也看出,荊芥藥性寒熱偏向并不十分明顯,在適應證上既可用于熱證,又可用于寒證。事實上,臨床醫(yī)家使用荊芥時,很少有因荊芥的藥性而限制其應用。

【現(xiàn)代研究】

一、化學成分

荊芥含揮發(fā)油1%~2%,油中主要成分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右旋檸檬烯。荊芥穗含有荊芥苷、荊芥醇、荊芥二醇等揮發(fā)單萜類成分及黃酮類成分。

二、 藥理作用

荊芥具有解熱、鎮(zhèn)痛、抗炎作用。荊芥煎劑能抑制流感病毒,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白喉桿菌等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對炭疽桿菌、乙型鏈球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荊芥油有較明顯的祛痰和平喘作用,揮發(fā)油高質量濃度時對入肺癌A549細胞株有殺傷作用。荊芥炒炭后可顯著縮短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

三、 臨床新用

1. 治療反流性食管炎  以荊芥連翹湯(荊芥、連翹、防風、當歸、川芎、白芍、柴胡、黃芩、枳殼、梔子、白芷、桔梗各10g,甘草6g加減治療反流性食管炎30例。1日1劑,水煎分2次服,4周為1個療程。結果痊愈21例,有效7例,無效2例,有效率93.33%[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14(312)255-256]。

2. 治療小兒發(fā)熱  荊芥1000g用中藥煎藥機煎制成水劑,灌裝到專用中藥袋10袋,每袋含荊芥100g,將荊芥水劑1袋加入熱水1500ml稀釋泡足,同時按摩患兒足部及足底涌泉穴,泡雙足30分鐘至患兒背部出汗。每天治療2次或3次,連用3天為1個療程。結果34例患兒中顯效20例,有效1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1.2%[護理研究,2010,24(313)412-413]。

3.治療小腿慢性潰瘍  以荊芥連翹湯(荊芥10g連翹20g,白芷10g生地15g,白芍10g,當歸20g等每日1劑,水煎30分鐘,晾溫后浸泡病變部位,每次120分鐘,1日2次,15天為1個療程,浸泡后暴露患處。經過15天治療后,54例患者治愈率20%,顯效率63%,總有效率達94%[四川中醫(yī),2006,24(9)80-81]。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