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學生,學習語文,最首要的工具就是《新華字典》。《新華字典》是本最簡易的文字工具書,它所傳導給人們的是最常用的漢字用法及字義,但是,漢語言卻有著幾千年的演變史,其中許多字義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不斷刷新,有此漢字的原始意義也隨之被淹沒。 中國文化的特殊存在之一,在于文字的演變過程中,還有文字之外的活動參與,所以,有些漢字的原始讀音與本義才得能流傳至今,比如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因為玩法簡單,一般人都會玩兩手,還有通俗易記的順口溜,像什么“炮打隔山子,馬走日子象走田”、“過河的卒子不回頭”、“馬后炮”之類,一聽就懂。 下過象棋的人都會發(fā)現(xiàn),棋子中名稱不僅有簡體字,還夾雜有繁體字,比如“車馬砲”,并且,車(車)字的讀間并不現(xiàn)代常用的“che”,而是讀作“ju”;還有那個“砲(炮)”竟是個石字旁的異體字,這其中有什么奧秘嗎? 這些是與象棋的歷史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中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源遠流長,趣味濃厚,基本規(guī)則簡明易懂,所以千百年來長盛不衰。 象棋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戰(zhàn)國時期?!冻o·招魂》中就對其形制以及玩樂方法作過專門記載: “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營并進,道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p> 意思是說,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當于骰子。(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顆;比賽的方法是分曹并進。(指必須兩人或兩組對局聯(lián)賽),相互進攻,逼迫對方于死路;最后是贏者“牟”(指成倍)取勝利。擊敗了敵兵(春秋時兵制,以5人為伍),而發(fā)出了勝利的歡呼。 還有種說法,象棋起源于楚漢相爭時期。象棋的棋盤的中間寫著“楚河漢界”,因此許多人都認為這種說法比較可信。也有人認為是韓信發(fā)明的,最開始是用來研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 帥,為統(tǒng)帥,將為主將,象棋中也是用來區(qū)分帥的;仕、士為衛(wèi)士,侍衛(wèi);相、象為文官;馬是騎兵;炮為攻城的投石車之類的。那時還沒有火炮,所以“炮”是后來才用上的,最初相棋中為“砲”。 車(車)在古時戰(zhàn)爭很重要,也很強大,由四匹馬同時拉著。通常戰(zhàn)車(車)的多少可以顯示軍隊的勢力。“車(車)”在古代一直讀“ju”,在戰(zhàn)場上主要指戰(zhàn)車(車)。 古代冷兵器作戰(zhàn),戰(zhàn)車(車)的多少直接決定戰(zhàn)爭的成敗。古代的戰(zhàn)車(車)有以下部位組成:構(gòu)成車(車)身的木頭(主要由木頭構(gòu)成)框架、車(車)上的武器(弓箭、大刀、長矛等)、車(車)上的士兵、拉車(車)的馬及馬夫。車(車)是一個超強的戰(zhàn)斗組合,而不僅僅是指一輛單純的運輸工具。 只是,隨著時代的推移,后來有了拉車的車夫,車(車)慢慢又念成“che”了。再后來,全變成“che”了。 象棋中車(車)的叫法是仍沿用了古時的叫法,該是古漢語的活化石之一。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