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如穎隨行 唐朝,很多人崇尚道教,信奉道術(shù)。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xué)道,卻戀上玉陽山都靈觀的女道士宋華陽。 年輕貌美的宋華陽深深地吸引著作者,但是這段愛情不為禮法和清規(guī)容許。在一段短暫的歡娛過后,作者被趕下玉陽山。 無望修好的歲月,作者心內(nèi)又奔涌著無法抑制的愛情狂瀾,因此他只能以詩寄情,并隱其題,從而使此詩顯得既朦朧婉曲、又深情無限。 相見難別亦難 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笔拙涞摹皠e”字,道出不是當下正在話別,而是指既成事實的被迫分離,預(yù)示著這一切的發(fā)生已然成了回憶。 “相見難別亦難”,人生不能與自己相愛的人長相廝守,這本已是很痛苦的事情。而又逢東風(fēng)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凋謝,更增添了詩中人的傷感之情。 記憶中的分別、心中的相思、再加上這蕭瑟的景色,此情此景無不摧殘著主人公的身心,正如那殘敗的百花一般。 “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美麗的事物總是那么容易被摧殘,正如主人公初嘗的愛情一般。這句詩雖寫自然環(huán)境,也是主人公心境的反映。 物我交融,心靈與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寫實與象征融為一體,賦予感情以可以感觸的外在形態(tài),也就是通常說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曹丕《燕歌行》中曾有“別日何易會日難”,宋武帝《丁都護歌》“別易會難得”等句,都是以強調(diào)重聚之難而感嘆離別之苦。 作者從這里推進一步,用前后個“難”字,看似突兀,但細品之下因為前后兩個“難”字的疊加,烘托出相見無期的離別之痛,因表達方式的低回婉轉(zhuǎn)而顯得分外的深沉和纏綿。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正如對心愛的人思念一樣,如同春蠶吐絲,蠟炬成灰,思念不止,眷戀不休。相會無期,前途無望,終其一生都將處于思念中,但痛苦也將終生以隨。 主人公用這兩種事物表現(xiàn)出一個意境,仿佛這一切好像是一種無窮盡地循環(huán)。吐絲的春蠶、流淚的蠟炬,卻不是單一地比擬死亡的來臨,而是反映痛苦感情終生以隨。 一輩子都要思念、一輩子都要眷戀,盡管無望,但是就算是無望也要在這無望中去追求。此句為全詩的名句,而其中“盡”、“干”表現(xiàn)了主人公的決絕和對愛情執(zhí)著的信念。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表現(xiàn)了主人公內(nèi)心活動,感情難以言表,只能以身邊的花草、昆蟲、蠟炬來借喻。但就算是這樣自身的痛苦,卻是這些無法相較的。 樂府詩中《作蠶絲》曾經(jīng)唱誦,“春蠶不應(yīng)老”,王融《自君之出矣》也有詩句“思君如明燭,中宵空自煎”,而作者將這兩首詩樂結(jié)合并且升華,“絲方盡、淚始干”這六個字的嵌入,讓整句詩瞬間被活化了。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币痪湓启W改、一句月光寒,道出了主人公被感情折磨后切身的感受,怎么一個“愁”字了得。作者以一位女性的口吻,道出主人公的愁苦。 夜間為思念痛苦,夜不能眠,帶來的結(jié)果就是頭發(fā)脫落,憔悴得不成人形。 清晨又為憔悴而痛苦,不斷地重復(fù)中、愁苦中,而這一切是因為愛情追求不得實現(xiàn)而造成的。 往復(fù)纏綿的感情,痛苦而又執(zhí)著的內(nèi)心,這是怎么樣的一種煎熬。 看著鏡中的自己,已不似愛情陪伴時,容光煥發(fā)。替代的只有愁云一片,還有因青絲脫落后,云鬢的稀疏。 推己及人,想到對方在對月吟誦時,是不是與自己有同樣的感受。 還是同樣的月亮、還是如此皎潔的月光,只是如今兩人卻不得不各處一方,陪伴著只有如冰的月光,冷在身上,但冰在心里。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鼻帏B是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座仙山。 這里以蓬山作為對方居所的象征,道出愛人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如神話中的仙山,卻遙不可及。 “無多路”雖說相距并不遙遠,卻無法相見。這與“我就在你面前,你卻不知我愛你”一般,無法用言語道出。 而以青鳥作為主人公的使者出現(xiàn),雖然只請青鳥去代替自己去看望愛人,看似大材小用,卻側(cè)面表明想要和自己愛人在一起困難重重。 這個寄希望于使者的結(jié)尾,并沒有改變“相見時難”的痛苦境遇,不過是無望中的希望,前途依舊渺茫。 詩雖然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但是主人公的痛苦與追求還將繼續(xù)下去,卻沒有因為詩句的完結(jié)而結(jié)束自己的痛苦。 寄景寄物,當一切自己無能力去改變時,最后只能將這一切寄托給仙人,希望終有一天可以感天動地,讓他們可以長相廝守。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 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這首詩名為《無題》,卻有無限深意在里面。 它不似現(xiàn)在人的表達,要愛就大聲說出來。而是用身邊的景色、用身邊經(jīng)常可見的百花、春蠶,挑燈夜讀時的蠟燭,乃至于借助人們傳唱的神話人物。 這些無不說明,詩中人無時無刻不再思念。見到百花凋殘想到心愛的人;看到吐絲成繭的春蠶和已經(jīng)成灰的蠟炬,同樣聯(lián)想到自己的對心愛人的感情,不死不休。 當一切無法挽回,當人力無法解決,詩中人為了自己的愛人依然不放棄,而將這一切又寄托在神山和仙鳥,不放棄直到天荒地老。永不放棄,這才是人間無法超越的情話。 —————————— 附:李商隱《無題》
練習(xí)題: 1.“絲方盡”中的“絲”在文中諧音(思)”,屬雙關(guān)語,暗指(對情人的思念)。 2.試分析一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含義及藝術(shù)特色。 (以春蠶吐絲、蠟炬成灰來喻對愛人至死不渝的忠貞情感 運用對偶、比喻、雙關(guān)修辭表現(xiàn)感情,形象生動,貼切感人。) |
|
來自: 濤bh7hse0pbabw > 《古典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