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是非常講究中魚率的,不管黑坑還是野釣都是如此,尤其是野釣,一天本來就沒多少口,如果每次浮漂有動作都能中魚,自然漁獲要好很多。提升中魚率跟不少因素都有關(guān)系,比如釣位的深淺,調(diào)漂的靈頓,餌料的狀態(tài)等等等,總之是一個比較綜合的因素。如何提升中魚率,下面就匯總下,方便各位釣友參考,也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一、釣位因素 1、釣位選擇也野釣中十分重要,不過從根本上來說,釣位也就分為淺水和深水,尤其是在夏秋季節(jié)釣位選擇多為深水。不過多深算深水,這個也沒有什么定義。一般來說臺釣的話至少1米的水深才比較適合,2米-3米左右是最適合的水深,超過3米應(yīng)該就算比較深了。釣位選擇的深,水線也就會長,而水線的長短會影響漂相的傳遞,也就是經(jīng)常說的漂相慢半拍。所以如果釣深水,調(diào)漂可以靈一些,提竿建議抓第一口。由于信號傳遞滿,抓第一口已經(jīng)不是真正的第一口了。 2、釣位的深淺也會影響浮漂的選擇,我們購買浮漂的時候會看到浮漂的一些參數(shù),比如吃鉛、適合水深,正常來說浮力小的浮漂都不適合釣深水,原因在于浮力小鉛墜小,鉤餌下降速度會非常慢。傳統(tǒng)釣中的七星漂不適合釣深水,原因也在這里。所以浮漂要選擇適合深水的大浮力浮漂,這樣保證向上的拉力,讓浮漂和鉛皮之間的水線更垂直繃緊,信號就會傳遞的快一些。 二、用餌因素 進入秋季后已經(jīng)可以使用蟲餌了,比如蚯蚓釣鯽魚,螞蚱釣草魚等。一般來說使用商品餌由于餌料入口性更好,而且餌團比較容易脫落,所以提竿的時候可以抓第一口。使用蟲餌的好處就是餌料不易脫落,提竿可以晚一些,抓實口和死口為主。不過商品餌也有多種狀態(tài),一般認為使用大餌、硬餌提竿也可以稍晚,餌料狀態(tài)好就要注意看漂相,主抓第一口了。 三、魚種因素 不同的魚進食動作不同,在提竿時機上也不太相同。以鯽魚為例,吃餌的時候先試探,然后吃餌,然后抬頭,然后往前游泳,體現(xiàn)在浮漂動作上就是先抖動,然后浮漂上升,然后下降,所以釣鯽魚最適合的提竿時機是浮漂上升停住的一瞬間,這個時機提竿中魚率是最高的。傳統(tǒng)釣中使用七星漂釣鯽魚,也主要抓頂漂,中魚率非常搞。如果釣鯉魚,則要主抓黑漂。 四、季節(jié)因素 不同季節(jié)魚進食積極程度也不太相同,一般來說魚口好的季節(jié)提竿可以早一點,魚口不好的季節(jié)要注意放口,主抓有力的小動作。以秋季為例,魚覓食非常積極,見到餌料幾乎沒有多余的試探動作,經(jīng)常是比較突然果斷的漂相,所以提竿要早。而冬季魚口非常輕,魚在吃餌的時候有類似涮口的動作,而且吃餌非常慢,所以不著急提竿,一定要等到有力的小口再提竿,這樣中魚率就會高很多。 五、線組因素 在第一點水深中說到了水線,其實跟子線關(guān)系也非常大。長子線信號傳遞慢,所以也應(yīng)該抓第一口。而短子線信號傳遞迅速,可以稍微放口,這樣就容易抓到實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