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宴席,還有一個重要的娛樂活動:觀看承應(yīng)宴戲,類似于看春晚。 除夕夜吃團圓飯看春晚,是普通中國老百姓的習(xí)慣。那么,過去紫禁城里的皇帝是怎樣過除夕的呢?清朝豐富的檔案資料可以勾勒出來。 按照清制規(guī)定,除夕當晚,帝、后、妃、皇子皇孫及王公們都要在乾清宮舉行家宴,觀看承應(yīng)宴戲,迎接春節(jié)。 說白了,就是在乾清宮擺團圓飯、欣賞春晚。 皇宮的團圓飯,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奢侈無度。《節(jié)次照常膳底檔》里記載了乾隆二年除夕的一次乾清宮家宴: 皇帝寶座前設(shè)金龍大宴桌,擺群膳、冷膳、熱膳四十品,有各種糕點、果品、小菜和青醬,皇帝用金匙、象牙筷,并擺有花瓶和紙花。 左邊:皇后,頭桌宴(即頭等宴)一桌,擺群膳三十二品及各種點心,也有花瓶和紙花;嫻妃,二桌宴一桌;嘉嬪、陳貴人,三桌宴一桌。 右邊:貴妃,頭桌宴一桌;純妃,二桌宴一桌;海貴人、裕常在三桌宴一桌。此時妃、嬪等人數(shù)尚少,二等三等宴桌比皇后桌上的食品要少。所用餐具亦不一樣,均用高桌,坐于椅上。晚宴于酉時(下午六點前后)開始,先擺熱膳,進湯飯,然后進奶茶,開始轉(zhuǎn)宴。最后是酒膳、果茶。 除了宴席,還有一個重要的娛樂活動:觀看承應(yīng)宴戲,類似于看春晚。 承應(yīng)的宴戲,主要是號稱“百戲之祖”的昆曲。 有清一朝,出于對中原文化的崇拜和學(xué)習(xí),從皇帝到王公都鐘愛戲曲,遠超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帝王,尤其康熙、乾隆、咸豐、慈禧等人更為癡迷,百看不厭。甚至很多王公貴胄自己都是能唱善演的個中高手,讓“伶人畏服”。 除夕這天的“除夕承應(yīng)”正常是這幾個:升平除歲、福壽迎年、金庭奏事、賜福通明、瞎子拜年、如愿迎新、善門集慶、藏鉤家慶、瑞應(yīng)三星、福壽迎年、賈島祭詩、宣揚文德、南山歸妹。 從“皇家春晚”節(jié)目單不難看出,清朝皇室特別崇拜吉祥文化,他們追求福祿壽喜、天下太平、家和安康,希望大清的江山永固。 皇宮的春晚不會持續(xù)太長時間,一般來說,承應(yīng)宴戲畢,皇后以下出座謝宴,奏樂后,太監(jiān)喊“宴畢”,皇帝就起座回便殿休息,皇后妃子各回本宮。 沒有酒肉喧嘩,沒有壓歲錢,沒有倒計時,沒有放鞭炮,皇家的除夕夜過得典雅莊重,卻比民間過年少了幾分熱熱鬧鬧。 參考資料:《膳底檔》、《滿清宮廷“昆弋承應(yīng)宴戲”研究》 免責(zé)聲明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返回騰訊網(wǎng)首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