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如果誰的資產(chǎn)跨越了萬元門檻,那已經(jīng)可以被視為有錢人了。而現(xiàn)在,別說是萬元,就算有上百萬,也未必能進入有錢人之列。照這么看來,豈不是說現(xiàn)在的百萬富翁還比不上30年前的萬元戶有錢嗎?那30年前的萬元戶,放到現(xiàn)在應該算是什么水平? 一、以GDP總量和人均GDP來衡量 30年前,也就是1988年,中國的GDP總量為15180億元,而當時的人口總數(shù)為11.1億左右,人均GDP為1367元。2017年,中國的GDP總量為82.71萬億元,人口總量為13.9億。假如2018年GDP增長6.5%,人口增長1000萬,2018年的GDP將達到88.09萬億元,人口將達到14億,人均GDP將達到62918元。 因此,若以GDP總量來衡量,2018年的GDP是1988年的58倍,那30年前的1萬元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58萬元了;若以人均GDP來衡量,2018年是1988年的46倍,30年前的1萬元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46萬元。照這么看來,現(xiàn)在的百萬富翁應該算是比30年的萬元戶更有錢。 二、以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來衡量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相比GDP而言,可支配收入更能反映居民的實際財富狀況。這就好比同為千萬富翁,但只在北京有一套房和在一個小城市擁有千萬存款,給人的感覺會大不一樣,前者可能并不會被看成是有錢人,而后者毫無疑問會被看成是有錢人,因為后者的資產(chǎn)是流動資產(chǎn),可以自由支配。 在1988年時,我國居民的平均可支配收入為1119元。而根據(jù)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上半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063元,全年至少是其兩倍,即28126元,是1988年的25倍。也就是說,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來衡量的話,30年前的1萬元,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25萬。 三、以居民儲蓄總額及人均儲蓄來衡量 居民儲蓄也是衡量居民財富的重要指標之一,而且相比前兩種,居民儲蓄或許更能反映居民的財富狀況。1988年,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3807億元,人均儲蓄343元。而截至2018年6月,我國居民的儲蓄已經(jīng)增長至686695億元,人均儲蓄49049元。 因此,若以居民儲蓄總額衡量,2018年是1988年的180倍,相當于30年前的1萬元是現(xiàn)在的180萬;若以人均儲蓄來衡量,2018年是1988年的143倍,那30年前的1萬元也相當于現(xiàn)在的143萬。由此看來,現(xiàn)在的百萬富翁,也絲毫不比30年前的萬元戶有錢??? |
|
來自: 開水養(yǎng)魚gbbaon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