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蘇州的街頭,您偶爾會看見這樣的年畫…… 不少人會說道:“呀,這不是蘇州桃花塢年畫嘛!”
( ̄△ ̄;)( ̄△ ̄;)( ̄△ ̄;) 【年青們默默擦汗……】 其實,這是天津楊柳青的年畫娃娃啦??! 真正的蘇州桃花塢的年畫娃娃是下面這樣……
這樣…… 還有這樣噠! 什么!Σ( ° △ °|||)︴ 是的喲,蘇州街頭的年畫,包括地鐵站、車廂里,有不少都用了天津楊柳青的年畫娃娃。
事實上,天津楊柳青年畫跟咱們蘇州桃花塢年畫,并稱“南桃北楊”,是中國最主要的兩個年畫品種。
那蘇州桃花塢年畫和天津楊柳青年畫有什么區(qū)別呢?
喬麥「年青」今朝就把這兩種年畫的代表作品——《一團和氣》和《連年有余》放在一起來做一番對比吧! 這是一幅看臉的年畫 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代表作《一團和氣》,整幅畫作圓潤討喜,象征著圓滿團圓的淳樸愿望,欸?這么圓潤這么可愛,我可以咬一口嗎?怨不得老蘇州人都親切的喚之為“大阿福”。 不得不說,乍一看這張臉,心里恐怕很難接受,因為實在太難以鑒定年齡了。如果只著眼于眼角的皺紋,就說這是一個慈祥的老人的話,那么扎羊角發(fā)髻,頭戴紅花,這么違規(guī)的賣萌造型又怎么解釋呢?沒錯,《一團和氣》就是這樣包羅萬象,可男可女,亦老亦少,所謂相由心生,各取所需。再看畫中人物身著赤紅錦團簇花服,衣服上暗八仙的圖案,頸佩“日月同春”銀鎖,手捧“一團和氣”卷軸,每一筆每一劃都蘊涵著美好的寓意和祝福。整幅畫喜慶吉祥,表達了人們祈盼家庭和睦,諸事圓滿,和氣滿堂的美好愿望。 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連年有余》屬于娃娃年畫的一種,或源于唐宋時期七夕之“化生”,多作裸兒。又因居處多水,近于漁利,裸兒多抱魚,因此成為典型,歷經四百多年不衰。 畫作上的娃娃“童顏佛身,戲姿武架”,懷抱鯉魚,手拿蓮花,取其諧音,寓意生活富足,已成為年畫中的經典,廣為流傳。娃娃體質豐腴、圓潤飽滿,服裝打扮接受了宋畫的優(yōu)點。由于天津臨近京城,楊柳青年畫多要獻給皇家和貴族,所以色彩更為大氣美觀。 值得一提的是,在眾多楊柳青年畫畫訣中,畫娃娃有一句非常經典的:“短胳膊短腿大腦殼,小鼻子大眼沒有脖,鼻子眉眼一塊湊,千萬別把骨頭露”。
制作方法也有差別喲
桃花塢木刻年畫制作工藝主要為創(chuàng)(畫)稿、刻版和印刷。桃花塢木刻年畫的一大特色是套色工藝,即一種顏色就要雕刻一塊版,比如《一團和氣》這幅畫作一共有五種顏色,那么加上線版,完成一幅《一團和氣》需要六塊雕版,工藝之細膩精致可想而知。而刻版的木料,要求質地堅硬,紋理細勻,不易翹裂伸縮,以棗木梨木為多。刻版又分為四道工序,即上樣、刻版、敲底和修版。行話說“上樣定終身”,所以上樣要求絕對平整服帖。刻版主要是用拳刀,以“發(fā)”、“襯”、“挑”、“復”四種刀法細膩鐫刻。敲底則是線條、塊面全面刻成之后,通過鑿、剔、扦等方法除去畫版面上的空余部分。印刷也分為上料、摸版、刷色和刷印四道工序。尤其摸版,印版與紙張的對位,全憑手上功夫。摸版不準,套色時就會重影、錯位,影響成品的效果。
楊柳青木版年畫的制作工藝則屬于半印半畫,前期工作與其他木版年畫相似,首先畫師用很細的毛筆把原作的線條勾到薄薄的紙上,刻工分別刻出墨線版和套色版。再將宣紙蒙在涂勻顏料的木版上拓摩水印,套過兩三次單色版后,再以彩筆填繪把印好的新畫礬于畫門子上,經過染臉,勾眼,開眼等二十余道工序手工彩繪,一副楊柳青年畫就躍然于紙上了。
怎么樣,經過這番對比,您能區(qū)分了嗎?
我一直在原地等你回眸
我感慨于“感動”一詞,是感動而不是單純的影響,雖然今天,真正的桃花塢年畫即便在她的發(fā)源地姑蘇城也難得一見了,不過這種感動卻在不經意間生發(fā)出來。任何創(chuàng)作最動人處,莫過于教人感動。其實我一直在原地等你回頭,希望今后的日子有你相伴,芬芳四季。
——未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