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搖大擺的搶劫犯
1995年,光天化日之下,在美國匹茲堡,一個塊頭很大的中年男子搶劫了兩個匹茲堡銀行。讓人稱奇的是,他沒有戴口罩,也沒有做任何偽裝。
這些很明顯的線索,讓警察們當天就找到了這個搶劫犯——44歲的惠勒?;堇阵@訝地睜大了眼睛,嘀咕道:“可是我臉上明明涂了檸檬汁的啊。”
原來,惠勒有點化學知識,他知道檸檬汁的酸性可以讓其作為隱形墨水,根據(jù)這個原理,惠勒認為他的臉上涂了檸檬汁后,攝像頭不應該拍到他的面部。
這個真實發(fā)生的故事,成了大家的飯后談資。不過,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戴維·鄧寧和賈斯廷·克魯格嚴肅地研究這一現(xiàn)象,由此發(fā)現(xiàn)了一個著名的心理現(xiàn)象:鄧寧-克魯格效應。
著名的鄧寧-克魯格效應
鄧寧-克魯格效應說的是能力越低的人,由于自我認識不足,越容易過度自信,錯誤高估自己。
為了驗證這一現(xiàn)象,鄧寧和克魯格做了一系列實驗。在一項研究中,給一些大學生出了一些題目,每個學生作答后,被要求評估自己的成績,以及自己的排名。有趣的是,在這些認知任務中,得分最低的學生總是高估了他們的表現(xiàn)。成績倒數(shù)的四名學生估計自己的成績比其他三分之二的學生都好!
低能的人除了在基本事實認知方面會盲目自信外,在其他個人能力領域也容易盲目樂觀。比如,在一些尋找大明星等真人秀節(jié)目中,表演者有好有壞,但是那些表演很糟糕的人,從不會意識到自己的無能,被評委們拒絕后經常很失望,而且大吵大鬧。
知道了鄧寧-克魯格效應,我們就不難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
比如沒有幽默感的人認為他們很幽默,長相一般的人會高估自己的容貌。
鄧寧-克魯格效應不是什么精神問題,只是認知偏差,這是人類非常容易犯的一種錯誤,驗證了達爾文說的“無知比知識更容易招致自信”。
盲目地自卑
鄧寧-克魯格效應還包括另外一個相反的方面:能力非常高的人,往往會低估自己的能力。在生活中,你有沒有注意到這些現(xiàn)象?在面試中,一些人即使自己能力很強,依舊會無比焦慮,如果他們打敗了其他面試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又會非常自卑,覺得領導可能會非常后悔選自己,因為自己并沒有什么能力。
在學習中,一些學生取得了高分時,會異常忐忑,害怕老師對自己更加看重,而自己并沒有能力在下一次考試中獲得同樣的成績。他們面對別人的贊揚,往往沒法開心地去接受,反而很惶恐。
這些都是高能力者低估自己的表現(xiàn)。這些人明明很優(yōu)秀,各有稟賦,但他們患上“冒名頂替綜合征”,或者將自己的成功看作是運氣等外在因素,而不是自己理所應得的。
低能力者之所以會高估自己,是因為對自己有錯誤認知;而高能力者之所以會低估自己,往往是因為他們錯誤地評估了其他人,他們往往會認為自己覺得容易的事情,對別人也容易,自己擁有的別人也會擁有。
盲目自信,會讓人們鬧出不少笑話,低能力者看不到自己的短處,容易不去虛心學習,也就沒法進步。而高能力者的盲目自卑,又容易讓他們異常焦慮,錯過重要的機遇,限制自己的能力發(fā)揮。
那么,我們該如何避免鄧寧-克魯格效應呢?心理學家建議,對于能力不強的人來說,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許多想法是錯誤的,并學會重新評估自己的能力;而對于能力很強,卻又不自信的人來說,不妨摒棄自己的不自信,嘗試一些更具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畢竟,當你認識到自己能力不足時,就說明你其實很有能力了。(文/王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