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養(yǎng)肝網(wǎng)2015-06-23 1個評論我要訂閱 驗案1 王某,男,36歲。1995年2月11日初診。 曾患肝炎,胸脅隱痛,口苦口臭,據(jù)檢為膽囊炎,舌紅苔薄,脈細弦。 肝膽氣滯,濕熱內(nèi)阻。治擬疏肝利膽,清利濕熱。 茵陳30g,焦梔子10g,竹茹10g,青、陳皮各4g,川楝子6g,郁金12g,白芍15g,生甘草10g,柴胡6g,黃芩6g,谷芽12g。7劑。 3月7日二診:胸脅痛、口苦均見減退,二便調(diào),原患有膽囊炎,牙衄,舌質淡紅,脈細滑。肝膽氣滯,內(nèi)有瘀阻。再擬疏肝利膽,和胃化濕。 茵陳40g,焦梔子10g,竹茹10g,黃芩10g,仙鶴草20g,景天三七(三七)15g,郁金15g,白芍15g,生甘草12g,柴胡6g,川楝子6g,生谷芽12g,蒲公英12g。7劑。 6月23日三診:服藥后胸脅隱痛見平,牙齦滲血未止,曾鼻出血已止,舌質紅,脈細弦。再擬養(yǎng)血清肝,泄熱利膽。 生地黃30g,黃芩10g,矮地茶30g,生甘草10g,仙鶴草15g,地錦草20g,炒黑荊芥10g,墨旱蓮15g,熟女貞子10g,茵陳30g,側柏葉30g,金銀花12g,景天三七(三七)15g,花蕊石30g。14劑。 按:《靈樞·脹論》載“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其病機多由氣滯、濕熱等因素引起肝膽氣郁,故而脅痛。久則氣郁化火傷陰,或濕阻氣滯血瘀,使得正虛邪戀,病情多反復發(fā)作。此病近來有多發(fā)之勢,似與飲食結構改變有關。 本例屬濕熱內(nèi)阻,肝膽氣滯。以茵陳湯與柴胡疏肝散加減。其中茵陳湯清利肝膽濕熱,柴胡疏肝散疏肝利膽,加黃芩、竹茹以清熱,以川楝子、郁金易枳殼、香附以防傷陰之弊。辨證準確故效佳。后因患者出現(xiàn)牙衄,加仙鶴草、三七以益氣活血止血。病情穩(wěn)定之后,雖濕邪漸化,陰虛之象復現(xiàn),故以二至丸加生地黃養(yǎng)肝腎陰血;牙衄未止,又加地錦草、側柏葉、花蕊石以涼血止血。此病始終以濕熱為關鍵因素,故一直用茵陳、黃芩清利濕熱,后又加矮地茶、地錦草清熱止血。 醫(yī)案出處:《沈仲理臨證醫(yī)集》
驗案2 李某,女,65歲。 患者脅脹痛4年余,時輕時重,近半年來又增之發(fā)冷發(fā)熱時作。B超提示:慢性膽囊炎。曾服中西藥物,療效不佳?,F(xiàn)右脅及右上腹部脹痛,痛及肩胛,飲食不佳,自覺惡寒發(fā)熱,心煩急躁,夢多失眠,大便干結,數(shù)日未行,小便黃少,舌紅苔糙垢厚,質紅且干,脈弦滑而數(shù),體溫37.2℃。 此屬膽熱郁滯,氣機不暢。治擬清瀉膽熱,疏調(diào)氣機方法。 柴胡6g,黃芩6g,川楝子6g,延胡索6g,姜黃6g,旋覆花10g,香附10g,木香6g,生蒲黃10g,炒五靈脂10g,焦三仙各10g。7劑。水煎服,忌食辛辣油膩,宜清淡,每日早晚各走路鍛煉1小時。 10月24日二診:服藥之后,疼痛漸輕,發(fā)熱未作,精神轉佳,仍大便干結如球狀。仍以前法佐以消食導滯方法。 柴胡6g,黃芩6g,川楝子6g,旋覆花10g,姜黃6g,大黃2g,玄明粉(沖服)2g,炒枳殼6g,焦三仙各10g,炒萊菔子10g,水紅花子10g。7劑。 10月31日三診:服藥2劑,大便瀉下,心情舒暢,疼痛消失,余癥皆除,7劑服完,大便由日3~4次,轉為每日1次,舌紅苔薄黃,脈弦細。改為養(yǎng)血柔肝,疏調(diào)木土方法。 當歸10g,白芍10g,香附10g,郁金10g,木瓜10g,竹茹6g,炒枳殼6g,柴胡6g,龍膽草2g,焦三仙各10g,炒萊菔子10g。14劑。 四診:服上方2周,無其他不適,改服為龍膽瀉肝丸與加味逍遙丸交替服用。飲食當慎,防其復發(fā)。 按:本病屬于膽熱郁滯,氣機不暢所致,故用清瀉膽熱,疏調(diào)氣機,以緩其痛。又金鈴子散與失笑散合方化裁,7劑藥后,發(fā)熱退,疼痛減輕,惟大便干結,又以前法進退,用前方合大承氣湯,又服7劑,疼痛消失,余癥皆除。最后用養(yǎng)血柔肝,疏調(diào)木土方法以鞏固療效。 醫(yī)案出處:《趙紹琴臨證驗案精選》 驗案3 周某,男,35歲。1972年11月21日初診。 右脅肋疼,食欲不振,口苦,有時嘔吐,厭食油膩,時已2年。診斷為慢性膽囊炎。脈沉滯,舌紅,苔黃膩。 治宜利膽清熱,消腫止痛。以小柴胡湯、金鈴子散加味治之。 金錢草30g,延胡索9g,川楝子6g,茵陳15g,柴胡9g,黃芩6g,姜半夏6g,當歸9g,白芍9g,枳殼9g,金銀花15g,連翹9g,木香6g,木通6g,龍膽草2.4g,茯苓9g,桔梗9g,旋覆花9g,代赭石9g。3劑。隔日1劑。 11月28日二診:服藥后脅肋疼痛減輕,食欲好轉。脈沉伏,舌紅苔黃膩減退,繼服原方。3劑。隔日1劑。 12月5日三診:服藥后脅肋疼痛消失,食欲基本正常。脈沉緩,舌苔薄白,黃膩全退,繼服原方。3劑。隔日1劑。 12月12日到1973年1月16日,其間連續(xù)復診4次,又服原方15劑,病情穩(wěn)定。 1973年1月23日八診:2天前因飲食不節(jié),又脅肋微痛,似欲犯病,故來復診。脈沉伏。1972年11月21日方加當歸24g。3劑。隔日1劑。 1月30日九診:藥后癥減,病情穩(wěn)定,繼服原方。隔日1劑,不拘劑數(shù),鞏固療效。 按:膽囊炎右脅下痛有定處,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一名嘔膽。多見咽干,頭眩,飲食不下,多睡易怒。治宜利膽清熱,消腫止痛。方用金錢草、龍膽草、茵陳與金鈴子散,小柴胡湯加旋覆花、代赭石合方,又加清熱解毒的金銀花、連翹,行氣止痛的桔梗、枳殼、木香,活血平肝的當歸、芍藥,治濕利尿的茯苓、木通等藥。共奏消炎止痛、利膽清肝的作用。 醫(yī)案出處:《劉星元臨證集》
驗案4 劉某,女,60歲。1979年4月6日初診。 患者5年來經(jīng)常胃脘部及右脅下疼痛,近5天來加重,惡心、嘔吐、口苦、咽干、口渴、納呆,時有低熱,小便色黃,大便干燥。診為“慢性膽囊炎急性發(fā)作”、于4月7日服中藥治療。診見急性病容,兩目赤,鞏膜輕度黃染。舌質紅,苔微黃,脈象弦數(shù)。 證屬肝郁膽熱,木侮中土,升降失調(diào)。治以疏肝解郁,清熱利膽。 川楝子8g,延胡索8g,柴胡10g,黃芩9g,半夏8g,雞內(nèi)金9g,茵陳30g,蒲公英30g,降香9g,海金沙15g,金錢草15g。水煎,分2次服。 方中川楝子、延胡索調(diào)血中之氣,殺蟲、清熱而定痛;柴胡疏肝膽、理氣散結;黃芩治寒熱往來而止熱痛;半夏降逆化痰止嘔;雞內(nèi)金消水谷除煩熱;茵陳寒勝熱、苦燥濕;蒲公英化脾胃之熱毒;降香活血定痛;海金沙淡滲濕熱;金錢草清熱利膽。 4月11日復診:藥進3劑,嘔止痛除,小便色黃,大便已調(diào)。舌質紅,苔白干,脈象沉而少弦。守方繼服5劑,諸癥消失,舌質淡苔白薄,脈和緩,遂停藥飲食調(diào)養(yǎng)得愈。 醫(yī)案出處:《袁正瑤醫(yī)術驗案集錦》
驗案5 俞某,女,65歲。右上腹疼痛伴眼白發(fā)黃4天。 4天來,右上腹持續(xù)性疼痛,陣發(fā)性加劇,兼有眼白發(fā)黃、食欲減退、惡心、腹脹、便秘等,經(jīng)西醫(yī)對癥治療及中藥清利濕熱,均未獲效。以往有多次類似發(fā)作史,體檢:鞏膜及皮膚明顯發(fā)黃,面部及下肢凹陷性水腫,肝肋下觸及,有叩擊痛,血壓23/14kPa。血常規(guī):白細胞11×109/L,中性0.94;鋅濁度16U,谷丙轉氨酶364U。西醫(yī)診斷為慢性膽囊炎急性發(fā)作,膽石癥,阻塞性黃疸,慢性腎炎,高血壓。中醫(yī)診斷為黃疸,脅痛,水腫。 肝膽之氣郁結不暢,脾腎之陽不振,水濕凝結中焦,遂使胸脘痞悶,不思納谷,腹中時有脹痛,上至中脘,旁及右脅,忽來忽去,時輕時劇,面目肌膚色黃,肢體水腫,苔薄白,根厚膩,脈沉細。 擬溫調(diào)脾腎,疏泄肝膽,暢通氣機。 肉桂心2g,鹿角霜、鹿角片各9g,紫蘇梗9g,姜半夏4.5g,陳皮4.5g,茯苓神各12g,炒六曲12g,金錢草12g,炒川黃連1g。 服藥7劑,果獲效果。繼之隨癥加減,連續(xù)12診,諸恙如失,肝功能恢復正常,尿蛋白消失,血壓降至19/11kPa。隨訪1年,無反復發(fā)作。 按:患者有多次右上腹持續(xù)疼痛發(fā)作,今查鞏膜及皮膚發(fā)黃,此為濕熱之邪郁滯肝膽,氣機不暢所致?;颊吣昀希⒛I之陽氣已虛,水濕內(nèi)停不能運化,發(fā)為面部及下肢水腫;水濕不運,阻滯氣機,中焦運化失司故食欲減退、腹脹、便秘。治病求本,張氏以肉桂、鹿角等溫熱之品調(diào)養(yǎng)脾腎,使脾腎之陽得復,則水濕可退;又肝木亦獲滋養(yǎng),肝氣調(diào)暢,脅痛可解。方中以陳皮、半夏、紫蘇梗、茯苓、六曲和胃化濕,佐以川黃連、金錢草疏泄肝膽,寒溫合用,使疏泄肝膽又不傷脾腎之陽。本案不以茵陳、梔子等退黃藥而黃疸自退,不用車前子、澤瀉等利濕之品而水腫自除,因為從溫補脾腎、疏泄肝膽入手,實乃切中病機,故療效顯著。 醫(yī)案出處:《古今名醫(yī)臨證金鑒·黃疸脅痛臌脹卷(上)》—張耀卿
驗案6 張某,女,50歲。1986年5月3日初診。 右脅下鈍痛,拒按并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惡心嘔吐,寒熱往來,口苦咽干,食欲不振。小便黃大便秘結。舌苔黃膩,脈弦數(shù)。體溫39.1℃,墨菲征陽性。結合B超診斷為:急性膽囊炎。 證屬脅痛,因氣郁化火,肝膽濕熱郁結,阻滯經(jīng)絡。治宜清熱利濕,疏肝利膽。 柴胡24g,黃芩10g,半夏10g,太子參10g,金錢草30g,郁金12g,大黃(后下)6g,甘草5g,白芍15g,大棗3g,生姜3g。水煎服。 藥進2劑,熱退身涼。2劑后,脅痛止。繼以逍遙散調(diào)理肝脾,至今未復發(fā)。 按:膽囊炎屬中醫(yī)脅痛的范疇。由于情志不暢復濕熱病邪,濕熱郁結,膽氣不舒,故右脅痛拒按;肝膽濕熱上逆,故口苦咽干,惡心嘔吐;膽氣不舒,影響消化而食欲不振;膽屬少陽,主半表半里,膽有濕熱,故寒熱交作。小便黃、大便秘結為肝熱熾盛。苔黃膩,脈弦數(shù),乃為膽經(jīng)濕熱之象。故宜清利濕熱,疏肝利膽為主。所以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加郁金、金錢草、大黃、白芍疏肝利膽,理氣止痛,故而收效。 醫(yī)案出處:《中國現(xiàn)代名醫(yī)醫(yī)案精華》—張教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