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是如何認識瘙癢的? 祖國醫(yī)學認為,瘙癢是一種風邪所致的癥狀。同時認為“諸痛癢瘡,皆屬于心”,指出瘙癢與心神活動(神經(jīng)精神因素)有關。這是因為瘙癢首先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往往象風一樣游走無定處,此起彼伏,重則出現(xiàn)心煩意亂、失眠、易激動等精神癥狀。 急性皮膚病的瘙癢,多由風寒、風熱、風濕熱與營血有熱所致。如風寒證急性蕁麻疹病人,有劇烈瘙癢、怕冷、脈浮緩等癥狀。風熱證急性蕁麻疹也有劇烈瘙癢,但怕冷較輕,同時有怕熱、口渴、脈浮數(shù)等癥狀。風寒證的瘙癢,往往遇冷、遇風則加重,而風熱證瘙癢往往遇熱加重。風濕熱證的濕疹、玫瑰糠疹及多形紅斑等,往往有劇烈瘙癢,伴滲液流水或水皰等癥狀。營血有熱的瘙癢,除紅斑、腫脹、風團等皮損外,伴心煩不安、舌質(zhì)絳紅等癥狀。 慢性皮膚病的瘙癢,除上述原因外,常由寒、濕、瘀、痰及血虛生風、陰虛生風、陽虛受風、氣虛受風等引起。寒邪所致瘙癢除外寒外,常由內(nèi)寒-脾腎陽虛等所致,故可出現(xiàn)怕冷、肢體厥冷、腹脹、大便溏薄及腰痛等癥狀,或呈寒性結(jié)節(jié)、潰瘍等,而皮疹紅腫、發(fā)熱等癥狀不明顯。由濕邪引起的瘙癢常見于慢性濕疹等病,表現(xiàn)為滲出稀液或不斷出現(xiàn)水皰、舌苔白膩、脈多滑或沉緩。由瘀血引起的瘙癢,除瘙癢外還有瘀血的表現(xiàn),如紫斑、色素沉著、結(jié)節(jié)等。由痰邪引起的瘙癢,其皮損常呈結(jié)節(jié)狀、盤狀或為干性斑片狀。血虛生風的瘙癢,常泛發(fā)全身,皮膚干燥、脫屑、常有血痂,甚或浸潤肥厚,舌質(zhì)淡或有齒痕,脈沉細或緩。陰虛生風的瘙癢,往往晚上加重,有咽干、舌紅少苔、脈細等癥狀。陽虛受風、氣虛受風與內(nèi)寒之瘙癢基本相同,需溫陽益腎、健脾益氣治療。 中醫(yī)治療瘙癢的法則有哪些? 中醫(yī)治療瘙癢,根據(jù)臨床辨證結(jié)果和皮膚病的特點,主要有兩大法則: (1)疏風解表止癢法:多用于表證初起,風邪客于肌表,皮膚瘙癢,起紅色丘疹或風疹塊樣損害。由于感受風熱或風寒的不同,在臨床上可表現(xiàn)有惡寒、發(fā)熱、口渴、咽痛及脈浮數(shù)或浮緩等癥狀,常見于急性瘙癢性皮膚疾患,如急性蕁麻疹、急性濕疹、皮膚瘙癢病等。常用處方有: 方一:偏于風寒者宜散寒疏風解表止癢。可用:麻黃、荊芥、生姜皮、蟬衣各6g,防風、浮萍、杏仁、威靈仙、丹皮各10g,陳皮9g,丹參15g,白鮮皮30g。 方二:偏于風熱者宜清熱疏風解表止癢。可用:蟬衣3g,薄荷45g,芥穗、防風、僵蠶各6g,牛蒡子、黃芩、生地各9g,浮萍、桑葉各10g,銀花12g,白鮮皮30g。 方三:久治不愈頑固性瘙癢者屬風濕蘊阻肌膚,宜疏風止癢。可用:全蝎、烏蛇、芥穗各6g,防風、苦參、白鮮皮、當歸各10g,皂刺12g,黃柏、秦艽各15g,刺蒺藜、威靈仙各30g。 一般來說,在散風藥中加入走血分的藥,如當歸、丹參、生地、赤芍、雞血藤等,止癢效果會更好,正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在用量方面,普通藥用6g~15g即可,而一些常用止癢效果較好的藥物,如白鮮皮、刺蒺藜可用30g或更多一些。 (2)養(yǎng)血潤膚止癢法:多用于風燥或血燥引起的皮膚疾患,臨床表現(xiàn)有皮膚干燥、脫屑、肥厚、角化、皸裂,毛發(fā)干枯脫落,甚至有血虛現(xiàn)象,舌質(zhì)淡,苔白,脈沉細或沉緩。常見于慢性瘙癢性疾病,如慢性蕁麻疹、慢性濕疹、神經(jīng)性皮炎、皮膚瘙癢病、靜止期銀屑病等。 臨床常用處方有: ①養(yǎng)血潤膚飲:生地、熟地、當歸、黃芪、花粉各9g,天冬、麥冬、桃仁、紅花、黃芩各6g,升麻3g。 ②養(yǎng)血解毒湯:雞血藤、土茯苓各30g,當歸、生地、山藥、威靈仙、蜂房各15g。 ③止癢合劑:防風、當歸各9g,苦參15g,首烏藤、刺蒺藜、白鮮皮各30g。 此外,針對不同疾病的瘙癢,尚有清熱止癢、涼血止癢、除濕止癢、殺蟲止癢、溫腎止癢、健脾止癢、疏肝止癢等法,需結(jié)合臨床辨證靈活選用,但多是與兩種基本治療法則聯(lián)合應用。 中藥外用止癢藥有哪些? 臨床常用的中藥外用止癢藥有: (1)冰片:又稱龍腦、梅片,味辛苦,性微寒。此藥使皮膚有涼爽的感覺,對于熱性皮疹有良好的止癢作用。配成散劑時,可先加數(shù)滴乙醇,研勻后再加其他藥物。亦可配成1%~2%洗劑、酊劑。還可配成乳劑、軟膏、糊膏、油膏,配制時先用液體石蠟研磨溶化,然后加入。 (2)松香:是甘溫藥,有燥濕、殺蟲、止癢之功效,常用于濕疹、慢性皮炎等。研末撒敷或調(diào)敷患處。 (3)薄荷:性涼,味辛,具有疏散風熱止癢作用??杉逅庀矗嗫扇□r薄荷葉,揉搓后局部搽拭。 (4)蛇床子:性溫,味辛苦,具有燥濕祛風、殺蟲止癢作用。常用治肛門瘙癢、女性陰癢、外陰濕疹、滴蟲性陰道炎等。多煎湯熏洗或研末調(diào)敷。 (5)地膚子:性寒,味辛苦,具有清熱利濕、祛風止癢功效。用于外陰瘙癢、濕疹及蕁麻疹等。一般煎湯熏洗。 (6)川椒:為辛熱藥,有溫通止癢作用。一般屬風寒性瘙癢性皮膚病均可應用。常與艾葉合用煎湯外洗。 (7)苦參: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功效。煎湯外洗用于治療濕疹、陰部瘙癢病等。 (8)蒼術:性溫,味辛苦,具有祛風燥濕止癢作用。煎湯外洗或研末配膏外用,可用于濕疹、皮炎糜爛滲出期及其他瘙癢性皮膚病。 (9)百部:甘苦微溫,具有殺蟲止癢作用。常用于疥瘡、皮膚癬菌病、蟯蟲病及虱病等。可用酒浸漬配成酊劑或水煎劑外洗,亦可研末或煎煮濃縮再配成軟膏劑外用。 (10)甘草:性平,味甘,加水煎煮用作濕敷,可用于急性濕疹、急性皮炎的糜爛滲出期及其他糜爛滲出性皮膚病,具有良好的除濕止癢效果。 此外,野菊花、蒼耳子、徐長卿、白鮮皮、千里光、荊芥、防風等亦是較為常用的外用止癢藥。上述止癢藥既可單獨使用,亦可聯(lián)合使用,還可根據(jù)臨床辨證與具有其他作用的中藥組成復方應用。 |
|
來自: 師傳的傳說 > 《醫(yī)學 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