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曰:“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觀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以無形求有聲。其釣語合事,得人實也。其猶張罝網而取獸也。多張其會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釣人之網也。常持其網驅之,其言無比,乃為之變?!?/span> 也就是說,言語中提到的事物和一切發(fā)生過的事情,都在過去、現在或未來能夠找到與之類比的東西,有了類比的印證,就可掌握現在的實情或將發(fā)生、出現的一些事情?!跋蟆本褪怯檬挛飦砟7禄蝾愅?,“比”就是用言辭來比較。將無形的玄理用有聲的語言表達出來。引誘對方所說之辭與事理相和,也就得到了實情。就像張網捕獸一樣,多張一些網,匯集而來的野獸也就越多。將此方法用到引誘對方言語上,只要用到好處,對方自然就會吐出我方想得到的實情。要經常拿著這張網去引誘、捕捉對方實情,如果從對方的言辭上不能比較,就要及時改變策略。 在之前兩節(jié)講的“反應術”,我方都是處于被動之勢,都是根據對方的所言、所行而進行觀察驗證。在這一節(jié),我方將采取主動,用言辭多方面布網,引誘對方無法抗拒、無法察覺地吐出或表露其實情。 在“布網”的時候,我方言語看似平淡無奇,無法觸及對方內心機密,所以對方應答的時候,就會只思考如何回答目前這個問題,而不會綜合上一個問題或更前面的問題做綜合考慮后再應答。我方“布網”的時候,都是嚴格按照邏輯來“織網”,而對方應答問題時,卻都是自我無邏輯的應答(無論對方說真話還是講假話),當我方“收網”的時候,對方就將無可逃身,被我方縛于“網”中。墮入我方“網”中之后,對方有即時明白的,但已為時晚矣,也有懵然無知的,無論對方明白或不知我方的“布網”,都受控于我方。 一般來說,讓對方知道我方的“布網”,都是在游說、反駁或諫言對方的時候;讓對方對我方的“布網”毫無知曉,都是在從對方套取必要信息、情報,需行事周密的時候。 當我方想從對方言辭上,通過“象比”來驗證對方的真實意圖時,對方如果滴水不漏,我方就要改變策略,制訂計謀,一切以實現我方意圖為宗旨,令對方說出我方希望對方說出的言辭或做出我方期待的行為。 春秋時,吳起在魏國為官,有賢名。公叔痤娶魏國公主為妻,為相國,非常害怕吳起會威脅到自己的相位。 公叔痤有一仆人對公叔痤說:“吳起容易除去?!?/span> “如何除去?”公叔痤問。 仆人獻計道:“吳起為人重操行,喜名譽。君可先對武侯(魏武侯)說:‘吳起,天下賢士也,而君侯之國小,又與強秦為鄰,臣恐吳起不會甘心久留于我國?!浜罹蜁枺骸窃趺崔k?’君可進言說:‘君侯可擇一公主許配給吳起,以此試探吳起,如果吳起有意留在我國,就一定會跟公主成婚,如果他沒有心意久留在我國,就會砌詞婉謝君侯的美意?!螅羁裳垍瞧饋砀巷嬔?,期間故意令公主(指公叔痤夫人)發(fā)怒輕辱君。吳起見公主輕視君,必然認為公主都是出身高貴,所以也都蠻橫無理,一定不會答應成為武侯之婿?!?/span> 于是,公叔痤依計行事,吳起果然婉拒魏武侯下嫁公主之美意,因此武侯對吳起起疑,不再信任他,吳起覺察到后,怕無辜招致禍事,便離開了魏國。 在公叔痤仆人設的這個逐走吳起的計策中,吳起中計,對魏武侯來說,這是一種試探吳起是否有離去之心的應驗。 在這個計謀中,那位名不見經傳的仆人之所以能想出這個計謀,主要是了解了吳起此前的事跡。吳起本是衛(wèi)國人,娶齊國女子為妻,最初在魯國尋找出仕的機會。一次,齊國發(fā)兵攻打魯國,吳起欲為將抵御齊軍建立功名,但是怕魯國君臣懷疑自己,于是殺掉妻子來明志,終于順利出任將軍,打敗了齊軍,贏得了功名。 無名氏仆人正是了解了吳起是這樣一個人,據以為“象比”,所以認定吳起絕對不會愿意承受一個女子的輕辱,也就不會答應娶魏國公主,也就必將砌詞婉拒,也就中計。所以,說起來,這個計謀對吳起來說,也是一個“羅網”,吳起正是那羅網中之獸,盡管他足智多謀,也難逃此厄運。 |
|
來自: 魯大師963 > 《10.2.1/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