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研究證明,芳香類藥物辛香,具有走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解表、化濕、行了氣和開竅等方面。如沉香含有的揮發(fā)油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具有祛邪止咳平喘的作用;揮發(fā)油能擴張外周血管,從而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故能降壓;擴張冠脈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還能促進胃液分泌和腸蠕動,有助于消化,疏通氣體。沉香還能刺激中樞神經(jīng)、平衡情緒,對暈眩、麻痹有一定療效。歐洲《 Mater Medica》一書曾記載沉香對痛風(fēng)、風(fēng)濕病有特效,為歐洲貴族熏香、療病圣品。 芳香解表:表證以邪未深入,病勢輕淺為多,故宜用辛散輕宣的芳香類藥物與解表藥相配伍,以透邪解表,芳香辟穢。正如《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說:“因其輕而揚之”,利用其辛散祛邪的作用使邪從肌表而出。 芳香化濕:中醫(yī)認為濕邪最易侵犯脾胃,脾陽為濕邪所困,則食欲不振、嘔惡腹脹,且濕性重滯,濕多則身重嗜臥。藿香、紫蘇、白芷等芳香之品配白術(shù)茯苓等健脾藥物,可辟穢和中,起到升清降濁、健脾運濕之功。 芳香行氣:氣機不暢,多責(zé)之于肝、脾。肝主疏泄脾主運化,諸多因素影響臟腑氣機運行,導(dǎo)致宣降疏泄失常,芳香類藥物大多氣香性溫,味辛,善于行散,能理氣、調(diào)中、散結(jié),適用于氣機不利的氣滯、氣逆等證。與理氣藥相配伍,有加強其調(diào)暢氣機的作用。如“天臺烏藥散”:青皮、木香、小茴香、高良姜四味辛溫芳香之品合用,以助烏藥的行氣疏肝之力,使肝脈調(diào)和,共成疏肝理氣之效。氣機通暢,“通則不痛”,諸癥得除。 芳香開竅:心主神明,邪蒙清竅則神明內(nèi)閉,神識昏迷,治宜開竅醒神,芳香類藥物辛香走竄,化濁辟穢、開竅醒神之功效最佳。如涼開三寶中的安宮牛黃丸,用冰片、郁金、麝香辛香辟穢,通竅開閉,伍以牛黃、黃連、黃芩、梔子以增強清熱透解之效。正如《溫病條辨》所說:“使邪火隨諸香一齊俱散也”。溫開劑中的蘇合香丸更是“匯集諸香以開其閉”,運用十種辛香之品配散寒止痛,開竅。 氣味芳香的藥物藥用范圍及臨床配伍應(yīng)用很廣,這與藥物本身的性能及化學(xué)成分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中藥以植物藥為主,揮發(fā)油是某些植物類中藥所含有的具有芳香氣味、在常溫下能揮發(fā)的油狀液體。揮發(fā)油可以擴張毛細血管,故具有驅(qū)邪外出、止咳平喘的作用;揮發(fā)油能擴張外周血管,從而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故能降壓;能擴張冠脈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此外,如化濕之要藥藿香,所含揮發(fā)油氣味芳香,能刺激胃黏膜,促進胃液分泌,且能抗螺旋體及抗菌,“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進飲食,有醒脾開胃之功”。再如木香、沉香、佛手等均含有揮發(fā)油,生物活性范圍也較廣,具有局部刺激作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和腸蠕動,有助于消化,疏通氣體。 綜上所述,藥理研究及臨床應(yīng)用表明,芳香藥物辛香走竄,能行能散,具有解表、透疹、疏肝、理氣、化濕和中、活血、開竅醒神等作用,故藥用范圍較廣,臨床配伍 應(yīng)用的方劑也很多。 - THE END - ---------------------------------------------------------- |
|
來自: 燒炭翁aquk45o5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