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慕課 小飛老師說: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孩子,可能會成為一個不孝順的人? 雖然我們養(yǎng)孩子,不是交易,沒有一定要讓孩子還給我們什么,但他們畢竟是我們捧在手心呵護的寶貝,如果有一天,他們不再回家,不在乎你們老兩口,甚至視你們?yōu)槌饠常且驳拇_是寒心的。 今天,我們來談談,怎樣教孩子成為一個感恩的人。
說一個我遇到的標準白眼狼吧。 在農村,有很多“扶弟魔”,我的表姐,就是其中一個。 表姐15歲時,她父親就去世了,她與母親一起,撫養(yǎng)10歲的弟弟。 頂梁柱去世,家里一下子就斷了收入,于是表姐輟學出去打工。先是在饅頭店做苦力,然后又輾轉各種工廠,直到30歲才嫁人。中間掙的錢,全部都打回了家里,供弟弟讀到研究生,還幫弟弟攢夠首付買了房。 表姐結婚后,小孩得了癌癥,可以治好,但至少需要30萬治療費。 表姐家實在拿不出,就想讓弟弟把房子賣掉,幫孩子看病。 結果,得到了這么一段回復。 弟弟說:憑什么要賣掉我的房子,給你的孩子看???房子又不是你自己花錢買的,不還有媽的錢嗎?而且,我馬上要結婚了,你讓我們住哪?哪有你這樣當姐的?當年我讀書,你就對我不好,每個月給那么點生活費,哪兒夠花?我還沒說你的不是呢,你倒還想要我的房子? 這段回復,把表姐說蒙了,她不知道,自己供弟弟讀書,給弟弟買房,在弟弟眼里,只是她應分的,而且,還嫌她做的不夠好。 這就是標準的白眼狼,別人做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應該的,毫無感激之心,而別人稍微有什么做得不好,他們就會產生怨恨。 其實,這種理所當然的索取,幾乎每個家庭都存在,只是發(fā)生在姐弟身上很突兀而已。如果在父母子女身上,就很普遍且不引人注意了。 比如,電視劇《請回答1998》中就曾有這么一段戲。 媽媽去體檢,懷疑得了癌癥,心情很低落,所以做家務沒有那么周到了。 于是,兒子女兒們都嫌棄她飯菜做得不好吃,衣服洗得不好,跟媽媽發(fā)火,大呼小叫的。 媽媽每天做家務的辛苦,孩子覺得當理所當然,偶爾不做家務,就是不可饒恕。 白眼狼的基本表現(xiàn)就是,自私、看不到別人的付出、不思感恩與回報。一個不懂感恩的人,不止傷了父母的心,他們自己也過不好這一生。 我們試想一下,那些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卻受之無愧,不言謝,不回報的人,他還會得到第二次幫助嗎? 那些以自己為中心,極度自私的人,恐怕所有人都會對他們避之不及吧。 感恩,是一個人行走世界的基本素養(yǎng)! 小飛老師不止一次說過,我是相信因果輪回的,宇宙的能量是守恒的,長久不付出的人,也將不再可能得到別人的幫助。 而且,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內心會更加平和,因為他們凡事想到的是自己得到了什么,想到的是自己的幸運,而不是總想著自己沒得到什么,從而長期怨恨。
如果我們去問父母們:你想養(yǎng)出白眼狼嗎? 所有的父母都會回答:當然不想! 然而,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不是這樣做。 比如,我曾聽到的這么一個真人真事。 一個奶奶,總帶著孫子去一家面館吃牛肉面,兩碗面端上來,奶奶總會把自己碗里的牛肉挑給孫子,然后再開始吃。有一天,奶奶在拿餐的時候,就提前把牛肉挑好,端過來后,孩子一直等著不吃。 他質問奶奶:今天為什么不把牛肉挑給我? 奶奶解釋剛剛已經挑過了。 孫子不信,開始鬧脾氣,用筷子在奶奶碗里翻來翻去,說牛肉被奶奶藏起來了。甚至掀翻了奶奶的面,賭氣不吃了。 奶奶聽到孫子不吃飯,很是惶恐,趕緊哄他,說你不吃怎么行?正長身體呢。 奶奶就想再買一碗,把牛肉挑給孫子。 這時店主看不慣了,說:我的面今天不賣給你們。 最后,孩子爸爸過來,一連點了五碗面,把牛肉全挑給兒子,然后把口水吐到碗里說:我自己的錢,想買多少買多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我們幾乎可以預見,這孩子長大后一定是白眼狼,因為他的家長,就是這么養(yǎng)他的!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屢見不鮮,尤其是隔輩教養(yǎng)中,爺爺奶奶對孩子無底線縱容,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孩子一言不合就怒吼,甚至還敢動手。 對此,長輩們卻毫無反應,甚至有的長輩,還覺得自己孫子會罵人打人了挺驕傲的。 然而,這種溺愛,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心是有多毒,才會溺愛孩子?你讓孩子長大了如何生存?社會可不會溺愛他啊。 比如這條曾流行全國的新聞,12歲男孩因為家長不給他買玩具,就當街毆打家長、怒吼、拽頭發(fā)、掐脖子,看得人心寒。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天生就是白眼狼。 白眼狼是家長用一言一行一粥一飯喂養(yǎng)出來的。 如果孩子不孝,那是教養(yǎng)出了大問題!
一般,把孩子養(yǎng)成公主王子的家庭,都是家長以奴仆姿態(tài)養(yǎng)孩子! 就像上文的奶奶一樣,她把孫子給供了起來,不管受到孩子怎樣的蔑視、放肆、和凌辱,奶奶都不在乎,她放棄了自己的人格尊嚴,全身心地去迎合孩子。 這樣的孩子,會覺得自己的需求就是至高無上的,家人必須滿足,不然,就會發(fā)飆,然后利用家長的軟肋去威脅。 溺愛是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且比較容易改變的。 而比較難的,是那些動不動就做“感恩教育”,覺得自己對孩子有大恩情,總提醒孩子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這種,是居于溺愛之后,最容易培養(yǎng)出不孝孩子的做法。 比如,一些學校做的所謂“感恩教育”。 各種中小學,喜歡請一些所謂的感恩教育專家,先是演講洗腦一番,讓孩子們覺得自己的父母養(yǎng)自己受了多大苦,自己有多對不起父母,讓孩子心理充滿愧疚感,然后在操場排成一排排,幾百上千人一起抱頭痛哭、給父母洗腳。 每當看到這種表演,小飛老師就覺得非常尷尬! 我想想自己的孩子幫我洗腳的場景,就覺得一陣驚悚,我受不起,也不忍心。 我的孩子,是我的寶貝,我?guī)齺磉@個世界,是想讓她看看這世界的美好,不是為了讓她俯在我身下,幫我洗腳的! 洗腳這個東西,有嚴格尊卑感,就像古埃及人,趴在地上吻主人的腳一樣!人只有對待神,才需要俯下身去,以最高的禮儀,去膜拜他。 然而,父母竟然把自己當成孩子的大恩人,恩情大到要讓孩子把自己當神對待? 你對孩子有什么恩?且不說你有沒有想要孩子為你養(yǎng)老,事實就是,孩子要承擔你的養(yǎng)老!這本就與你養(yǎng)育他們相抵消了。更何況,你在養(yǎng)育他們的過程中,還得到了數(shù)不清的溫暖、喜悅、欣慰和希望。 感恩,是發(fā)自內心的情感表達,而類似學校這種的,是強迫、必須、和表演! 類似的表演,還有下跪敬茶,集體表演捶背等等... 感恩教育是好事兒,但這么肉麻腐朽的強迫式表演,勢必會引起反感。操場上的家長是感動地哭了,孩子可不見得感動,他們也許是委屈丟臉地哭了! 還有的家長,總喜歡去細數(shù)自己的辛苦,給孩子負罪感,讓他們時刻想著報答自己。 這種感恩教育,做了還不如不做,父母如果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地方,那孩子就不會跟你親近,你要當神,那就在神壇上遠遠地坐著吧??偸潜粡娬{要感恩,要孝順,要體諒父母,要俯在父母腳下的孩子,跟父母之間是沒有親昵可言的。 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強迫孩子感恩,無限重復絮叨要孩子感恩,都不能養(yǎng)出真正感恩的孩子。
然而,我們具體要怎樣做感恩教育,才能真正養(yǎng)出懂得感恩的孩子呢? 心理學家李雪曾經說過:沒有愛的夫妻關系才需要忠誠,沒有愛的親子關系才需要感恩。真正的愛,只會通往真實和自由! 其實感恩教育很簡單,就是全身心地愛孩子,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心中有別人! 1、跟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戲 小一點的孩子,是不清楚不同身份的人,在面對不同場景時,心里是什么感覺的。 所以,我們可以跟他們玩角色扮演。 讓他們扮演老師、家長、售貨員、服務員、爺爺奶奶等角色,家長扮演小孩,設置常見的場景,讓孩子清楚,自己是別人時,被那樣對待會是什么感覺。 這能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換位思考,是培養(yǎng)感恩之心的前提。 2、讓孩子自己做事,得到成就感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懂感恩,是他根本不知道這點事兒還需要感恩! 比如,你要是天天給孩子盛飯,他就會覺得你盛飯是應該的,做應該做的事有什么需要感謝的? 我們要教孩子為自己的事情負責,只要他能做的,就讓他自己做,只要他能幫忙的,就讓他幫忙。家長要“懶”一點,不要什么都幫孩子做,他們只有自己知道做事的辛苦,才會對別人的辛苦感同身受!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能防止其它不必要的事情發(fā)生。比如,如果都是你幫孩子收玩具,那孩子找什么都會問你,還會埋怨你,這麻煩是無窮的。但如果讓他自己收拾玩具,以后一系列的埋怨與頂撞,就都不會發(fā)生。 平時,就算家長不太需要幫忙,也要懂得跟孩子“求助”,讓他們參與到家務中來,體味到幫助別人的滿足感,這樣能正向激勵孩子去學會體諒。 3、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榜樣有外部和內部之別。 外部偶像,可以是一個明星或者鄰居小朋友,讓孩子跟品格優(yōu)秀的小朋友學習。 也可以是動畫片,繪本等文藝作品。 內部榜樣,就是父母親人了。 小飛老師的爺爺奶奶還在的那些年,他們生病時,我母親就經常跟我們討論,要給爺爺奶奶買什么好吃的,胃病要吃什么,腸胃炎要吃什么,感冒要吃什么,住院開刀要吃什么...... 跟我們討論完之后,還會一起去采購,并且一起做好,端到爺爺奶奶床前。 類似這種事情,我從小看到大,并且參與其中,所以當我的父母累的時候,生病的時候,我都不用思考,就會照顧他們,就像他們照顧爺爺奶奶一樣。 想要養(yǎng)出一個感恩的孩子,就要讓孩子生活在感恩的氛圍里,你要是對長輩尖酸刻薄,大呼小叫,那我不覺得你的小孩以后會對你好。 在家里,家長要有意識的給孩子營造感恩的氣氛,一家人也不要吝嗇說謝謝,爸爸媽媽要互相感謝對方的付出,也可以及時感謝孩子的付出,要讓孩子能看到別人的辛苦,并習慣去感謝。 當我們給孩子做好榜樣,給孩子滿滿的愛、平等、自由、與尊重時,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會自然地回饋給我們愛。 像你累了一天回家,孩子依偎在你身邊,給你捶捶背捏捏腿的事兒;你生病時,孩子給你買好吃的,幫你量體溫、拿藥、洗漱的事兒。都不用你提醒,他們就會做。 他們自己喝水會想你渴不渴,自己吃東西會想你餓不餓...... 就像下面這個小姑娘一樣,媽媽夾走了她最喜歡吃的香腸,本以為她會生氣,結果她全部香腸都給了媽媽。 孩子可以多愛爸爸媽媽? 很愛很愛,會在你想象之外! 這就是感恩最該有的狀態(tài),因為你愛我,所以我愛你,不需要提醒、強調、表演,一切都是自然流露。 這世上最無法掩飾的事情,有三樣,貧窮、咳嗽和愛。 愛是裝不了的,只要心中有,行動上就漏得哪里都是,藏也藏不??!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其實就是互相溫暖彼此的人生。 你要教給孩子愛,他們才能學會如何愛你。 我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所有人,都不要要求孩子孝順,而是學會不溺愛,也不居高臨下。 用平等的姿態(tài),全身心地去愛他,然后收獲他全身心的愛! 今日話題 你的孩子有過非常暖心的舉動嗎? 在留言區(qū)告訴小飛老師吧 老板說 每一條評論 都給小飛老師一塊錢獎金呢! 一個分享轉發(fā)兩塊! 我加班的宵夜就靠泥萌了 拜托拜托 本文編輯:小飛老師 喜歡我,就跟我一起玩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