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古典詩詞意象例談之一

 江山攜手 2018-06-23


璧南客

 

古典詩詞中所寫之、所詠之,即為客觀之;借景所抒之,詠物所言之,即為主觀之”?!?/span>的完美融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chuàng)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

那么古典詩詞中最常見的意象是哪些呢?下面列舉進行說明。

一、草木類

1、柳惜別,留戀,祝愿 。  

古典詩詞離情常與柳相關合,以折柳表惜別,其原因首先是二者之間具有同構關系,柔弱的柳枝搖擺不定的形體,能傳達出離別時依依不舍之情。由于、諧音,古人在送別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更由于柳易活,寄托了送別人對離人的美好祝愿。

1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此詩化用樂府《橫吹曲詞·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的詩意。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說的是今夜聽到《折楊柳》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呢?

2、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秦蛾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折柳贈別的習俗在唐時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時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而灞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地方。后世就把灞橋折柳作為送別典故的出處。故溫庭筠有綠楊陌上多別離的詩句。柳永在《雨霖鈴》中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別離的傷感之情。自灞橋折柳的故事產生以后,柳和離別已似乎有了某種必然的聯(lián)系。

3、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4周邦彥《蘭陵王·柳》: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5:《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柳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歷史文化積淀的產物,受到民族文化與民族心理的規(guī)定與制約,具有一定的約定俗成性。

這樣的意象,古典詩歌中還有許多。這些是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賦予某種特定的內涵。如歲寒三友中的,中國文化賦予它堅韌挺拔的性格,賦予剛正有節(jié)的節(jié)操,賦予它傲霜斗雪的風骨,水仙是冰清玉潔的象征,杜鵑則代表一種悲劇氛圍。鑒賞古代詩歌需要了解這些事物特有的文化內涵。

詩歌的創(chuàng)作十分講究含蓄、凝練。詩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輸,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這里的所寫之、所詠之,即為客觀之;借景所抒之,詠物所言之,即為主觀之”?!?/span>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chuàng)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詩人的聰明往往就在于能創(chuàng)造一個或一群新奇的意象,來含蓄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反之,讀者只有在領悟意象寓意的過程中,才能把握詩歌的內容,領會詩歌的主旨,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所以,詩歌的閱讀鑒賞,必須以解讀詩歌的意象為突破口,以熟知詩歌意象為突破點。

楊柳:傷別情懷。        堤柳堆煙:能觸發(fā)往事如煙,常被用來抒發(fā)興亡之感。(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

2、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到了唐宋時期,梅花已成為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征。歷覽古典詩詞,梅花意象所表達的蘊意主要有:

1)引領眾芳,敢為天下先的勇氣。

1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2、毛澤東《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2) 凌寒不屈的頑強。

1、盧梅坡《雪梅》: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可見,梅之傲骨,同時它還擔當了春的使者。

2、張謂《早梅》詩云: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春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冬雪未銷。

3、許渾《早梅》云:素艷雪凝樹。寒梅花發(fā),似玉如雪,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4、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縱然青女要下霜來摧折梅花,但過早開放的梅花依然是亭亭玉立,花容清麗,足見其傲骨。

5、楊億《少年游》上片江南節(jié)物,水昏云淡,飛雪滿前村。千尋翠嶺,一枝芳艷,迢遞寄歸人。在雪里尋梅,從梅花處得到春的訊息。詩人以廣闊的江南為背景,把梅的傲雪精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開放在雪中的梅花,不僅色白如雪,清峻高雅,還是春的使者,傳遞溫情的驛使。

3)高潔脫俗的風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

魯迅曾精辟地用梅花作比:中國真同梅樹一樣,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個樣子,一忽兒挺生一兩條新梢,又回復到繁花密綴,綠葉蔥蘢的景象了。他還請人為他篆刻只有梅花是知己的石印,抒發(fā)自己的高潔情操。可見,梅花在中國文人眼中是不同于其它花卉的,它的高潔更是與眾不同。

1南朝鮑照的《梅花落》:庭中有雜樹,偏為梅咨嗟。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搖落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這里詩人筆下的梅是節(jié)操高尚的曠達賢士。通過對耐寒梅花與軟弱動搖雜樹的對比,表達了對節(jié)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視和對曠達賢士的贊揚。

2、貫云石的《雙調·清江引· 詠梅》:南枝夜來先破蕊,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戲。有時節(jié)暗香來夢里。他筆下的梅花不招蜂惹蝶,孤高純潔。

3、隋宮女侯夫人《春日看梅花》:香清寒艷好,誰惜是天真。玉梅謝后陽和至,散與群芳自在春。天真二字既是詩人對梅花的高度評價,是詩人的自評。作者是孤芳自賞的佳人,同是天真,詩人與玉梅便是化而為一成高潔形象了。

4、李清照《滿庭芳》的結句:難言處,良宵淡月,疏影尚風流。贊美了一種飽經苦難折磨之后,仍孤高自傲,歲人生存在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

5陸游《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6、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從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歷代文人墨客對于梅花的高潔、孤芳自賞的肯定,也有其作為人生追求的價值所在。

4)隱者高士的象征。

詩人在受挫時感到塵世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遙哲學的影響,于是寄情于山林風物,渴望清凈無爭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隱者高士的意象。

1、張可久《越調·天凈沙·魯卿庵中》:青苔古木蕭蕭,蒼云秋水迢迢。紅葉山齋小小,有誰曾到?探梅人過溪橋。詩人將我們帶入渺無人跡的深幽境地,但秋高氣爽,何來探梅之說,其實這便是如梅之高潔隱士——魯卿。以梅比隱者,隱者亦是梅。

2、蕭德藻《古梅》(其二):百千年蘚著枯樹,三兩點春供老枝。絕壁笛聲那得到,只愁斜日凍蜂知。作者筆下的古梅樹花極少,但還是怕被冬日黃昏的蜜蜂知道,淡泊寧靜的生活被破壞,借梅自詠,以明終隱著志。

3、方岳《夢尋梅》:野經深藏隱者家,岸沙分路帶溪斜。馬蹄殘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黃葉擁籬埋藥草,青燈煨芋話桑麻。一生煙雨蓬茅底,不夢金貂侍玉華。詩一開始就推出一個幽雅僻靜的背景,曲徑通陰者之家,這是詩人理想的生活。所謂尋梅,亦莫不是尋隱逸。

4、周密《疏影梅影》:記夢回,紙帳殘燈,瘦倚數(shù)枝清絕。宋人制造梅花紙帳,隱士好用,燈已燒殘,正照紙帳上的幾枝梅花瘦影上。這樣的清幽生活也只堪隱者所享。

5)清冷淡雅的美人。

梅花自古便有霜雪美人的意象,柳宗元《龍城錄》中記載梅花傳說,隋開皇中趙師雄于寒冬時節(jié)在羅浮山中見一淡妝素服的美人,此女便是梅花所化。于是,后世常以梅花比美人,不僅因為它本身具有美人姿態(tài),還因為它有清冷淡雅的美。

1、張雨《中呂·喜春來》:泰定三年丙寅歲除夜玉山舟中賦:江梅的的依茅舍,石瀨濺濺漱玉沙,瓦甌蓬底送年華。問暮鴉,何處阿戎家。詩中的的二字形容梅花在暮色中仍顯得鮮明耀眼,把灰黃的茅舍也輝映得富有了神氣。在古代亦指女子臉上裝飾的紅點,《釋名·釋首飾》云:以丹注面曰。傅成《鏡賦》亦云:點雙的以發(fā)姿。可見,梅花如美人頰上的艷艷紅點,益發(fā)增添了梅花的美艷。

2張可久《黃鐘·人月圓·雪中游虎丘》云:梅花渾似真真面,留我倚闌干。詩中真真指美女的容貌,見于《太平廣記·畫工》所載一張神畫上的美女,名叫真真。

3、武元衡《贈道者》: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妝入夢來。若到越溪逢越女,紅蓮池里白蓮開。詩中麻衣如雪化用了《詩經·曹風·蜉蝣》中的句子,這里借用來描畫女子所穿的一身雪白衣裳。在形容了女子的衣著后,詩人又以高雅素潔的白梅來比擬女子的體態(tài)、風韻,可謂傳神。

4、蘇軾《定風波·紅梅》: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閑雅,尚余孤瘦雪霜姿。這是詞的上片,開始便以擬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饒有情致。因開而與桃杏同放。梅花生就冰清玉潔之姿,怎合姹紫嫣紅之群?所以喬裝改扮,盡顯美姿豐神。

5、姜夔《疏影》: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寫王昭君的月夜歸魂,給梅花形象增添了血肉。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化杜甫《佳人》詩: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這位佳人,正是詩人理想中的藝術形象。其實,本詞共五個典故,五位女性,此處僅以二者為例。

6)傳遞情感與祝福的媒介。

梅花在成為春之使的同時,也成了傳遞友情的工具。

1、陸凱《贈范曄》: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折梅花寄贈友人,正是借以表達自己以梅花自許,亦一梅花許人,對于友人具有梅花一樣品格的贊賞;同時也含有對友人的慰藉之情,預示不久的將來春天也將到北方。自己對友人的感情也像梅花,雖遭嚴寒而不凋謝。頗有一種友情堅貞,與友為善的意味在其中。折梅代書亦是詩人高雅情操的表現(xiàn)。

2、民歌《西洲曲》:憶梅下西洲,者梅寄江北。從此,梅花使便成了驛使的美稱,而梅驛成了驛所的雅稱;梅花約是指與好友的約會。

3王安石《梅花》:驛使何時發(fā),憑君寄一枝。《和史誠這謝送張明叔梅臺三種梅花》:殷勤手折遙相贈,不欲花前獨舉觴。繼承了這一意象,梅花成為傳達友情的信物。折梅寄友后又逐漸代表一種情緒,詩人看到梅花就不由得想起遠方的朋友。

4、蘇軾《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嶺北霜枝最多忍,忍寒留待使君來。張舜民:為嶺北客飄流遠,偷報東君信息回。香氣輕于新釀熟,襟懷重似故人來。舟中莫問無兼有,急急呼兒覓酒杯。也有抒發(fā)對友人情人的相思之情。

5朱松《飲梅花下贈客》:且當醉倒此花前,猶勝相似寄愁絕。

6、朱熹《清江道中見梅》:他年千里夢,誰與寄相思。

7、蘇軾《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素面長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都透露出悠悠相思的情操。

7梅花還是人與人之間傳達祝福的媒介。

8、《詩經·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這里講的是拋梅求婚的故事。在古代,梅常被視為媒合之果?!秱魇琛罚?/font>梅媒聲同,故詩人見梅以起興。

9傳說李清照喪夫后有一上聯(lián):獨梅隆冬遺孀戶,后有一喪妻讀書人對曰:杏林春暖第一家。二人情投意合,成為終身伴侶。

8梅子的成熟又比喻少女的懷春。

10李清照《點絳唇》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五瓣梅花形狀代表梅開五福,即快樂、幸運、長壽、順利、太平。又有梅具四德之說:初生為元,開花為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喜鵲在梅花枝頭歡躍鳴叫的圖案,常被冠以喜報早春、喜報春光、眉樣添喜、喜上眉梢,取諧音或寓意。和和美美、十全十美亦取其諧音。竹梅雙喜常用作新人的祝福語。

9梅花的地理習性與文化內涵。

A梅花傳說在江西大庾嶺上甚多,于是稱此嶺為梅嶺。古人認為此嶺是南北的分界線,因有十月北雁南歸至此,不再過嶺的傳說。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B、楊億《少年游》:千尋翠嶺,一枝芳艷,迢遞寄歸人。此處翠嶺亦是指位于粵、贛交界處的梅嶺,據傳張九齡為相,令人開鑿新路,沿途植梅,故有是稱。

C、于是,梅嶺人遠在異鄉(xiāng)時若見到梅花便會勾起無限鄉(xiāng)愁、鄉(xiāng)思。朱松在《答林康民見和梅花詩》中便是如此。

D、由于梅原產地廣泛,在西藏自治區(qū)、西南及長江中下游直至臺灣省均有野生梅花。因此便有了民族融合的象征。在辛亥革命時期,梅花的五福也象征了漢、滿、蒙、回、藏等五大民族的大團結。

E、梅花的耐旱力相當強,畏澇,喜日曬,忘蔭蔽。所以梅花永遠站在高處,面向太陽,迎接光明?!都t梅贊》便是因之而來。

F、梅性耐瘠薄,對各種土壤有較強的適應性,又特耐整形、修剪、抗根癌,不遭根線蟲的危害,喊少發(fā)生其他毀滅性的病蟲害,而花芽分化甚易。故梅成為長壽樹種,使人有鶴發(fā)童顏、枯木逢春之感。

3、菊花高尚、純潔、高潔、堅貞、堅強、頑強。

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并,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1、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

2、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

3、鄭思肖《寒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

4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

5毛澤東《采桑子·重陽》里有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句,把菊花置于一個戰(zhàn)爭環(huán)境,分外香三個字凸現(xiàn)了毛澤東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4松柏孤直、頑強、高潔。

《論語·子罕》說:歲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詩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1、劉禹錫:后來富貴已凋落,歲寒松柏猶依然。

2、李山浦:孤標百尺雪中現(xiàn),長嘯一聲風里聞。桃李謗她真是佞,藤蘿攀爾亦非群。

3、李白《贈書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guī)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

4、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

5、陳毅《冬夜雜詠·青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5、愛情由于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

1、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憐子,。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2、《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6梧桐凄涼、悲傷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結,四季之中,秋天萬物凋零,最易觸發(fā)人的悲涼情緒,而梧桐樹是典型的落葉喬木,望秋先殞,所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所以,用梧桐來寫悲秋,就成為古人常用的手法。

1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寫的是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里,形孤影單、臥聽宮漏的情景。詩歌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托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

2白居易《長恨歌》: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葉上,好不令人凄苦。

3李煜《相見歡》: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4、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5、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

6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7生命力強、生生不息希望、荒涼偏僻、離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1)芳草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喻離恨。

1、《楚辭·招隱土》: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歸,不免引起思婦登樓佇望。

2、樂府《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青青河邊草起興,表達對遠方伊人的思念。

3、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4、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以遠接天涯、綿綿不盡,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別的愁緒。

2)草木繁盛 

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fā)盛衰興亡的感慨。

1、姜夔《揚州慢》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春風十里,十分繁華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一片荒涼了。

2、李白《蘇臺覽古》: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吳國的舊苑荒臺上的楊柳又長出新枝(荒涼一片),遙想當年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還美(不勝春:春光也不勝它)。這里以楊柳的繁茂襯托荒涼。

3、杜甫《蜀相》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一代賢相及其業(yè)績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黃鸝白白發(fā)出這婉轉美妙的叫聲,詩人慨嘆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4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朱雀橋邊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橋邊已長滿雜草野花,烏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麗堂皇,夕陽映照著破敗凄涼的

8、芭蕉孤獨憂愁、離情別緒、凄涼。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lián)系。南方有絲竹樂《雨打芭蕉》,表凄涼之音。

1李清照《添字采桑子·窗前誰種芭蕉樹》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對芭蕉為怨悱。

2、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v芭蕉,不雨也颼颼。

3、葛勝沖《點絳唇》:閑愁幾許,夢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來就夠凄涼的,巷口,送別之所。夢魂逐著芭蕉葉上的雨聲追尋,更令人覺得凄惻。

9、紅豆 愛情、相思。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南州記》稱為海紅豆,史載:出南海人家園圃中?!侗静荨贩Q其為相思子。

1、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詩人借生于南國的紅豆,抒發(fā)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

2、朱彝尊《懷汪進士煜》:安床紅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樹下,日日思念汪進士。

10、豆蔻 少女美貌、清純、風華綽約。豆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如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后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11、竹正直、堅貞、頑強、不屈不撓、不畏逆境、高潔、謙虛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的品格,贏得古今詩人的喜愛和稱頌。白居易《養(yǎng)竹記》中,以竹喻人生,曉以樹德修身處世之道: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者。竹節(jié)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jié),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為庭實焉。

1、張九齡《和黃門盧侍御詠竹》言簡意賅地贊美道:高節(jié)人相重,虛心世所知。

2、蘇軾《於潛僧綠筠軒》: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將竹視為名士風度的最高標識。

3鄭板橋《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一首題畫詩贊美了立于巖石之中的翠竹堅定頑強、不屈不撓的風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稟性。

12、黍離對國家今盛昔衰的痛惜傷感之情。典出《詩經·王風·黍離》。舊說周平王東遷以后,周大夫經過西周古都,悲嘆宮廷宗廟毀壞,長滿禾黍,就作了《黍離》這首詩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離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國之悲。

如姜夔《揚州慢》: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13、丁香愁思或情結。

如牛嶠《感恩多》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

14、黃葉:凋零、成熟美人遲暮、新陳代謝。

15、綠葉:生命力、希望活力。

16、紅葉:代稱傳情之物,后來借指以詩傳情。

17、花開:希望青春、人生的燦爛。

18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業(yè)的挫折、惜春、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

19桃花:象征美人。

如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20、蘭:高潔

21、牡丹:富貴、美好。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