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評萬象 素指拈花,銀盌盛雪 紛紜萬象,歌之詠之 端午節(jié) 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 在古代,這是一個很隆重的節(jié)日。 傳說這一天是惡月惡日, 犯了禁忌,五毒盡出, 所以要蘭湯沐浴,驅(qū)邪避毒。 人們互相嬉鬧狂歡慶祝, 賽龍舟、跳鐘馗、貼符、掛艾草、 佩香囊、系五色線等等, 比現(xiàn)在熱鬧且有意思的多。 我們一起讀讀端午的詩詞, 感受下古今端午節(jié)之異同。 端午習俗 過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2000年來的習俗 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 于是不僅產(chǎn)生了眾多相異的節(jié)名 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端午龍舟競渡之俗起源于南方 把農(nóng)歷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起于北方 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 附會以紀念屈原跳江自盡 而最后形成端午節(jié)傳統(tǒng)風俗 清 徐揚 懸艾人 荊楚風俗以艾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端午在古人心中是個惡日,常設(shè)各種可以驅(qū)邪的物件。在花草中當以艾草最早、最常見,也最著名。艾是一種重要的藥用植物,治病又可驅(qū)蟲。五月正直艾草生長旺期,此時功效最好。端午這一天,人們采摘艾草,編成人形,懸掛在自家門口,祈禱消除毒災(zāi)。《荊楚歲時記》汪文云:“今人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沾艾葉以戴之?!泵髑鍕D女都會在端午時節(jié)頭簮艾花,小孩子會身貼艾虎,成為端陽一道風景。 點絳唇 宋·張孝祥 萱草榴花,畫堂永晝風清暑。麝團菰黍。助泛菖蒲醑。 兵辟神符,命續(xù)同心縷。宜歡聚。綺筵歌舞。歲歲酬端午。 端午節(jié) 俞平伯 晨興才啟戶,艾葉拂人頭。 知是中天近,鄰居為我留。 清 徐揚 系采絲 系采絲,以五色絲系臂,謂之長命縷。 端午所系的彩絲,是代表吉祥的飾物,又稱為“長命縷”、“續(xù)命縷”、“無色縷”等。古代以五月為惡月,與是用紅、黃、藍、白、黑無色絲線,分別代表五行,并象征五色龍,“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使人健康長壽。 浣溪沙 · 端午 宋代 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 佳人相見一千年。 點絳唇 宋 · 張孝祥 萱草榴花,畫堂永晝風清暑。麝團菰黍。助泛菖蒲醑。 兵辟神符,命續(xù)同心縷。宜歡聚。綺筵歌舞。歲歲酬端午。 清 徐揚 裹角黍 以菰葉裹粘米為角黍,取陰陽包裹之義,以贊時也。 端午節(jié)最著名的節(jié)俗當屬包粽子和吃粽子。粽子又稱為角黍、筒、水團、白團等,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錐粽、筒粽等。粽子餡葷素兼具,做法花樣百出,充分體現(xiàn)了各地的地方特色。 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宋代】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 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葉里黃驪時一弄。 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觀競渡 觀競渡,聚眾臨流稱為龍舟勝會。 端午節(jié)最著名的體育活動當屬賽龍舟。關(guān)于其起源有很多說法,在不同的地方對于賽龍舟的意義也有不同的解釋。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為了追悼屈原。在屈原投江的湖南汨羅縣,龍舟競渡前必定先往屈子祠朝廟,披紅布于龍舟之龍頭上,將龍頭供于祠中祭拜,之后再安回船上。在屈原的家鄉(xiāng)秭歸,也同樣有賽龍舟前祭拜屈原的儀式。在劃船過程中,人們喊的口號是:“何在!”可以解釋為是在尋找投江而死的屈原。 端午感興 南宋·文天祥 流棹西來恨未銷,魚龍寂寞暗風潮。 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 競渡 【唐代】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射粉團 射粉團,唐宮中造粉團角黍饤盤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射粉團是一種唐代都城和宮廷盛行的游戲?!堕_元天寶遺事》記載:“宮中每到端午節(jié),造粉團、角黍,貯于金盤中。(角黍就是粽子,而粉團則是類似麻團的一種點心,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以小角造弓子,纖妙可愛(說明這種游戲的參與者多為女性或者兒童),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蓋粉團滑膩而難射也。都中盛行此戲?!?/span> 金縷曲 宋·劉辰翁 錦岸吳船鼓。問沙鷗、當日沈湘,是何端午。長恨青青朱門艾,結(jié)束腰身似虎。空淚落、嬋媛嬃女。我醉招累清醒否,算平生、清又醒還誤。累笑我,醉中語。 黃頭舞棹臨江處。向人間、獨競南風,叫云激楚。笑倒兩崖人如蟻,不管頹波千屢。忽驚抱、汨羅無柱。欸乃漁歌斜陽外,幾書生、能辦投湘賦。歌此恨,淚如縷。 清 徐揚 賜梟羹 漢令郡國貢梟為羹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 最早出現(xiàn)的端午時食,應(yīng)屬西漢的“梟羮”。所謂梟羮,即是以梟肉制作的羮湯。這里主料——梟,就是貓頭鷹,在古代被認為是不孝的鳥,從漢代開始,人們就有五月做梟羮、送梟羮、吃梟羮的習俗。而“賜”更是將習俗官方和制度化,廣為傳播。皇帝制作梟羮以賜臣下,意在警示臣子不要像梟那樣不忠不孝,其中也包含了除絕邪惡的用意。意圖雖然是好的,但手段終歸過于殘忍,而且實際上根本不可能達到掃除邪惡的目的,因此這一習俗并未流傳下來。 六幺令 · 天中節(jié) 宋代 蘇軾 虎符纏臂,佳節(jié)又端午。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 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 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 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 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 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 汨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清 徐揚 採藥草 五日午時蓄採眾藥治病,最效驗。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這個時間段天氣燥熱,人容易生病,蛇蟲繁殖也容易把人咬傷。所以人們在這個時間采很多草藥治病防病,而此時草藥莖葉正好成熟,藥性也最好。久而久之人們甚至相傳此日是天醫(yī)星臨門。到明清時大城市的藥鋪常在端午日施藥,居民屆時會到藥店索取應(yīng)節(jié)的消毒藥品,如雄黃、芷術(shù)等。于是形成了端午采藥、施藥的習俗。 金縷曲·端午 張伯駒 天節(jié)當重午。畫堂開、艾香蒲綠,暑風清序。如雪鰣魚來江市,味厭葡萄新醑。算未抵、傷時情緒。落盡春華紅榴爛,隔高枝、蟬噪鶯無語。芳日換,問誰主。 千年沉怨空回顧,甚當時、紉蘭佩芷,早隨塵土。湘水無靈悠悠去,剩有龍舟簫鼓??幢娮怼ⅹ毿迅?。澤畔行吟誰知者,等詞人、淚眼歌金縷。休賦鵩,且投黍。 清 徐揚 養(yǎng)鴝鵒 取鴝鵒兒毛羽新成者去舌尖,養(yǎng)之皆善語。 鴝鵒,就是我們俗稱的“八哥兒”,其他的別名還有許多,比如鸚鴝、寒皋、華華、鶴鴝等。八哥自己的聲音比較雜噪且毫無韻律,但是卻很聰明,極善效鳴其他鳥類的聲音。人們發(fā)現(xiàn)了野生的鴝鵒有模仿人語的能力,于是將其捕來有意地調(diào)教馴化,而這個調(diào)教的最好時間據(jù)說就在每年的端午。 長安午日 清·宮鴻歷 生事都如縛粽菰,千纏萬裹滯長途。 高門敢望齊丞相,醒眼真憐屈大夫。 彩結(jié)靈符聊辟鬼,盤堆昌歜故愁吾。 南州五月鰣魚美,未買煙蓑棹五湖。 端午飲食 吃粽子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tǒng)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 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 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飲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qū)極為盛行。古語曾說 “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酒有殺菌驅(qū)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y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 吃五黃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jié)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咸鴨蛋黃、雄黃酒。此外浙北端午節(jié)還吃豆腐。 吃十二紅 高郵等地有吃“十二紅”的習俗。十二紅指油爆蝦、炒紅莧菜、咸鴨蛋黃、朱砂豆腐等。 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qū),端午節(jié)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涂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wǎng)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兇化吉,平安無事。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nóng)村每逢端午節(jié)這天,家里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jù)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打糕 端午節(jié)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jié)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于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 吃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qū),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diào)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jié)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jié)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采茶、制涼茶 北方一些地區(qū),喜于端午采嫩樹葉、野菜葉蒸晾,制成茶葉。廣東潮州一帶,人們?nèi)ソ纪馍揭安刹菟?,熬涼茶喝。這對健康也有好處。 端午配飾 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jié)婦女的頭飾。多見于江南。一些地區(qū)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于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 栓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在端午這一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系上五色絲線,以保安康。 佩長命縷 端午節(jié)時厭勝佩飾。亦稱續(xù)命縷、續(xù)命絲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jié)以五色絲結(jié)而成索,或懸于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于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zāi)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nèi)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畫額 端午節(jié)時以雄黃涂抹小兒額頭的習俗,云可驅(qū)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qū)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zhèn)邪。 艾虎 舊時端午節(jié)驅(qū)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我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zhèn)祟辟邪、保佑安寧。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彩為虎,粘以艾葉,佩戴于發(fā)際身畔。端午節(jié)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jīng)有千年以上的歷史。 端午詩詞 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 北宋·黃庭堅 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和端午 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有離騷在世間。 端午感興 南宋·文天祥 千金鑄鏡百神愁,功與當年禹服侔。 荊棘故宮魑魅走,空馀揚子水東流。 辛卯廣州端午 陳寅恪 菖蒲似劍還生綠,艾葉如旗不閃紅。 唯有沉湘哀郢淚,彌天梅雨卻相同。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端午詞 元·張憲 榴花照鬟云髻熱,蟬翼輕綃香迭雪。 一丈戎葵倚繡窗,雨足江南好時節(jié)。 五色靈錢傍午燒,彩勝金花貼鼓腰。 段家橋下水如潮,東船奪得西船標。 棹歌聲靜晚山綠,萬鎰黃金一日銷。 端午節(jié)飲客與趙伯高 元·虞集 龍沙冰井夏初融,簪筆長隨避暑宮。 蠟燭煙輕留賈誼,銅盤露冷賜揚雄。 南村久病思求艾,北客多情問轉(zhuǎn)蓬。 忽聽滿船歌《白苧》,翻疑昔夢倚春鴻。 端午念阿卯 清·鄭珍 入戶桃陰夕照移,久看蒲糉今嬌兒。 魯論半部應(yīng)成誦,渠母前朝早任嬉。 嫩綠胡孫高蹋臂,雄黃王字大通眉。 鳳仙籬側(cè)瓜棚畔,料爾行吟新寄詩。 四月二十四日歸里 清·蒲松齡 東歸時節(jié)近端陽,燕子飛飛上畫梁。 深夏病蠶初上簇,旱天薄麥早登場。 萬端入耳心情惡,百緒縈懷鬢發(fā)蒼。 枕上徘徊燈火暗,呻吟老病婦連床。 端午競渡棹歌十首 元·黃公紹(在軒集) 望湖天,望湖天,綠楊深處鼓鼘鼘。好是年年三二月,湖邊日日看劃船。 斗輕橈,斗輕橈,雪中花卷棹聲搖。天與玻璃三萬頃,盡教看得幾吳舠。 看龍舟,看龍舟,兩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鬧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賀靈鼉,賀靈鼉,幾多翠舞與珠歌??吹饺招豹q未足,涌金門外涌金波。 馬如龍,馬如龍,飛過蘇堤健斗風。柳下系船青作纜,湖邊薦酒碧為筒。 繡周張,繡周張,樓臺簾幕絮高揚。誰賦珠宮并貝闕,懷王去后去沉湘。 棹如飛,棹如飛,水中萬鼓起潛螭。最是玉蓮堂上好,躍來奪錦看吳兒。 建云斿,建云斿,土風到處總相猶。朝了霍山朝岳帝,十分打扮是杭州。 蹋青青,蹋青青,西泠橋畔草連汀。撲得龍船兒一對,畫闌倚遍看游人。 月明中,月明中,滿湖春水望難窮。欲學(xué)楚歌歌不得,一場離恨兩眉峰。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己巳端午口占》 (當代·陳永正) 群龍噴沫沖波,一道殘陽如血。 我立十萬人中,一點白衣如雪。 汨羅江 作者:掬雪廳 千載奔流事未空,當年曾此識孤忠。 至今綠水涵余憤,尚共諸江聲不同。 端午有感韓國申遺事 作者:一葉舟 飛起龍舟汨水驚,離騷剩有幾人聽? 國門今日不加鎖,我自閑游到漢城。 端午代屈子書 作者:一葉舟 沙中沉睡太無聊,且去人間走一遭。 日日樓臺鶯燕舞,空將血淚寫離騷。 端午節(jié)晨起挽艾草有記 作者:掬雪廳 年年此物籍安康,綠意零星仄徑藏。 一捧尋來漫搖曳,艾香淺淺覆泥香。 端午 作者:滄石 簫鼓樓船風動旗,年年端午是佳時。 汨羅當日身輕去,成就湯湯十萬詩。
十萬虎狼盡出西,汨羅江上黯云低。 百戰(zhàn)山河依舊好,秦墻楚館各成泥。
竟渡舟頭擂鼓沉,幾人解是吊靈均。 汨羅江水休嗚咽,一炬咸陽盡作塵。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丁酉端午前染恙 作者:冰涵夢談 倏然五味腹中搓,軟榻顛翻競?cè)漳ァ?/span> 見有滿城香艾氣,可驅(qū)邪魅去微疴? 丙申端午前夜 作者:歸樵 明日端陽卿可知?夜長夢短意遲遲。 并州艾葉無尋處,晨起誰來系腕絲?
端午日思親 作者:蘇蘭芳 數(shù)年離索又端陽,老巷如聞蒲艾香。 人在都門無所有,新詩聊備佐雄黃。 五日 作者:聽心齋 不曉江花幾片開,一聲漁父百生哀。 秦家眼淚漢家怨,都是瀟湘浪里來。 過汨羅再拜屈子祠 作者:王建強 汨水北流波不平,一聲鵜鴃一心驚。 滄浪之水應(yīng)如昔,不負先生萬古名! 端午 作者:海天一 艾葉菖蒲供已多,龍舟競渡逐風波。 詩人已死忠魂在,只有山歌挽汨羅。
端午懷屈子(折腰) 作者:短笛長歌 獨醒獨清愁奈何,美人香草易蹉跎。 縱然不歷襄王代,恐也懷沙投汨羅。 端午閑吟 作者:琢玉廬主人 每臨端午惹愁絲,蛇蝎橫行正此時。 借得雄黃澆塊壘,依然艾劍最相思。 端午 作者:陳坤 角粽由來湘楚傳,龍舟始競汨羅前。 屈平已去兩千載,依舊哀歌年復(fù)年。 端午 作者:漠漠輕寒 浪拍千年江水涼,榴花紅處自堪傷。 卻看今日廟堂客,禮盒翻新有粽香。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戊戌端午前作 作者:蔣世鴻 汨羅江畔未招魂,散向荊湘薜荔村。 角黍漫投于濁浪,龍舟猶賽到黃昏。 問天亙古歸群溺,入眼依稀見獨存。 歲月一如流放者,肯留幾個與乾坤。
次鄧師《端午》同題韻 作者:楚家沖 周星寥落倚軒窗,重誦騷章用楚腔。 淚水蒼茫遠郢地,艾香馥郁舊鄉(xiāng)邦。 群昏噩噩今猶睡,孤憤離離世未降。 端午年來縈一念,不堪天問吊湘江。
端午前五日 作者:詩酒當歌 不合無聊宅在家,江頭擬吊楚英華。 門懸祛病菖蒲葉,襟佩盈香梔子花。 杜宇聲凄山鬼蒞,汨羅水遠峽云遮。 可疑五內(nèi)初淤塞,轉(zhuǎn)去閑烹活血茶。
過秭歸屈原祠 作者:林小西 疊檐碧瓦橘林中,拾級山秋近楚空。 宿鳥時悲孤影客,清魂獨飲一江風。 堂前眉宇緣愁鎖,天際云塵向日蒙。 漁父舟遙歌在耳,濯纓人去復(fù)誰同。 端午節(jié)懷屈原 作者:王連生 不向邪污讓寸毫,守真何惜赴波濤。 流芳汨水千秋碧,抱節(jié)山筠百丈高。 澤畔魂猶牽楚國,江中鼓似誦離騷。 端陽雨是人間淚,注入金樽酹大潮。 端陽前二日雅集南岸游樂園以為詩人節(jié)之慶賦此以記 作者:虞廷 名園蹲踞近南山,佳日珍饈滿玉盤。 一角亭臺依水立,萬家燈火隔江看。 唏噓屈子餘孤憤,浩蕩靈修引感嘆。 芳草直為蕭艾也,問誰樹蕙復(fù)滋蘭。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丙申端午感懷 作者:逍遙無津 榴花勝日托春心,思怯橈歌汨水深。 爭舸有標新砌雪,當門無艾鮮聽琴。 幾曾理想成空想,一種清吟入楚吟。 何似扣舷江畔月,不教韶樂漸消沉。 端午 作者:逍遙無津 沉沙漸遠漸模糊,應(yīng)季湘靈吊不孤。 到眼九嶷青尚白,齊胸萬竹老兼粗。 遏云聲且舷歌并,醉夢人堪山鬼趨。 莫要雄黃爭赤耳,粽香常在艾香無。
次韻逍遙居士丙申端午感懷 作者:山中夫子 今朝何事最專心,小院門頭插艾深。 莫笑山中存舊俗,猶思澤畔抱孤琴。 襟懷零落隨風老,詩句尋常對酒吟。 且喜榴花能解我,相逢從不問浮沉。
戊戌端午有感和居士韻臨屏草成 作者:燕山道士 每讀離騷苦在心,端陽初度感懷深。 葦香有意催新韻,芳草無聊憶舊吟。 美政蒼桑終是夢,楚歌哀怨不須琴。 國家不幸詩人幸,應(yīng)有屈魂史未沉。
次居士端午感懷韻 作者:一夜北風寒 千年一躍解傷心,漫惹群儒感概深。 濟世無謀空讀史,看花有淚亂彈琴。 蕭條日月摧青夢,浩渺江天負壯吟。 詩近端陽何所寄,停杯坐盡夜沉沉。
端午感懷 作者:范義坤 端陽節(jié)物映芳亭,淡淡鄉(xiāng)愁未可名。 擊棹風猶呼屈子,聽濤韻豈隔蓮城。 艾香夢釀家山酒,楚些魂牽野鶴聲。 粵海萍蹤今夜月,有無靈瑟伴鷗鳴。
端陽寄懷 作者:范義坤 節(jié)來每覺懷沙意,豈是龍舟賽事銷。 披卷忍將千古恨,揚旗悵對一江潮。 天多霾霧魂仍在,夢有初心路不遙。 極目白云山色朗,高歌誰與唱離騷。
端午作 作者:椰子華 疲身羈旅洗煙塵,夢向山林耿介身。 正氣由來深入骨,激情料未但憑唇。 誰能執(zhí)念輕生死,誰在求真淫苦辛。 端午歌歡猶可笑,百年幽怨累詩人。 戊戌端午節(jié)前作 作者:黃灝 兩千年里祭端陽,詩筆紛紛訴國觴。 腹內(nèi)比他襟抱大,網(wǎng)中唯我虎吟長。 哪知蒲艾難驅(qū)鬼,仍是生民自中槍。 應(yīng)恨當時投水后,未分一點到農(nóng)桑。 甲午端午隨感 作者:張棟 風物神州入眼多,每懷賢哲費吟哦。 思鱸張翰歸江左,殉國靈均赴汨羅。 天問幾聲誰答應(yīng),離騷一曲淚滂沱。 臨流又把先生祭,何日清波換濁波。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戊戌端午吟五首(時在舊金山) 作者:夢欣 一 待迎佳節(jié)好持觴,當效騷人幾日狂。 西岸例無舟競渡,小樓但有粽飄香。 漁歌遠去王朝影,梁夢初成盛世湯。 欲吊楚賢歸路邈,權(quán)留浩氣入詩章。
二 粽子飄香恨未休,汨羅江水顫悠悠。 離騷代有傳人續(xù),山鬼難同古豹留。 依舊衙門珍佞幸,何妨草莽葬風流。 徘徊歌罷瀟湘曲,一寸哀思寄九州。
三 佳節(jié)登臨倚客窗,飄云似帶昔時腔。 百村一調(diào)歌紅日,萬壽千聲頌帝邦。 半屋霓裳春眼累,三瓶烈酒壯心降。 靈均沉后國依舊,誰肯沽名仰跳江。
四 異國風光景象殊,端陽假日此間無。 菖蒲猶記門中掛,黃酒獨從街上沽。 角黍生香誰可拒,龍舟競渡我能呼。 唐山遠隔低聲嘆,何處追懷楚大夫。
五 眾芳凋盡石榴紅,節(jié)在夷邦總不同。 虎艾今存微照里,劍蒲只見視頻中。 剝開咸粽知鄉(xiāng)味,斟得青茶識古風。 獨有龍舟無處看,淺山也礙眼穿空。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端午感懷 作者:劉沖霄 離騷唱罷望東流,工巧之時若失儔。 檢點紉蘭同枳棘,飄零樹蕙任春秋。 休隨億萬追蠅利,何得二三分國憂。 不屑清談傲然氣,弄潮方可立潮頭。 端午 作者:楚留光 史海翻波五月長,龍舟悉已向瀟湘。 九州多難傳三戶,一統(tǒng)千年合七強。 哀郢聲中騷客淚,問天廬畔楚人光。 先生不死詩之澤,憂憤而今誰肯量?
戊戌端午感 作者:彭中文 雨里風前寄有思,年年佳節(jié)責無為。 浴蘭安得塵身健,裹粽猶朝世事疑。 笛借溪聲生寂寞,情因孑影夢淋漓。 湄江聞放龍舟競,愧我黯然生匱疲。
端午節(jié)看龍舟賽 作者:韓白圭 湘江十里彩旗飄,兩岸歡聲震九霄。 綠女紅男如蛺蝶,龍舟鳳艇若狂飆。 端陽香粽年年裹,屈子靈魂代代招。 名鎮(zhèn)水鄉(xiāng)皆畫境,蓮城四季涌春潮。
端午分詠荊州 作者:白雪仙子 自古雄觀萬里江,郢中歌調(diào)世無雙。 楚波迢遰歸云夢,蘭思縈回戀故邦。 去國離騷長太息,懷沙孤憤未能降。 龍船鼓角荊門過,歲歲端陽別有腔。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戊戌端午地中海畔懷屈原 作者:仲雍胄胤 地中海岸暫逡巡,不見龍舟渡遠津。 端午每思千載事,青衫難得自由身。 綠蓑披老嗟漁父,艾葉傳香祭楚臣。 瓦釜鳴雷今復(fù)烈,廟堂赫赫亦荊榛。
夜步汨羅 作者:湘上散人 一鐮彎月轉(zhuǎn)涼波,不割騷人思緒多。 可記懷瑜枯槁客,空聞鼓枻濁清歌? 黃鐘雖已無消息,瓦釜豈曾殘夢柯。 縈耳蟲蛩聲自在,盡歸草樹影婆娑。 步鄧兄世廣韻吊屈子 作者:徐景波 仲呂依稀夢入窗,離騷萬古氣盈腔。 堪憐南楚傷心地,曾敵西秦梟首邦。 人禍微軀頭可歿,天生傲骨髓無降。 楚辭日月懸千載,長鼓波瀾壯大江。
端午懷屈原二首 作者:溫貴君 一 先生抱石自沉江,留得人間罵楚王。 一代忠臣悲劇演,幾時政客美名揚? 鋪開粽葉包心事,采擷艾蒿思故鄉(xiāng)。 誤國如今多戲子,皮囊漂亮做私囊。 二 每到端陽話汨羅,江花泛起萬重波。 同懷父老難驅(qū)鬼,共愛江山已入魔。 國有精神誰領(lǐng)獎,家無丑陋我吟歌。 小崔說事問何事,敢向蒼天發(fā)誓么? 端午 作者:劉景濤 人生最苦是貪心,端午心情艾草深。 常向清流推有素,時因溫飽焚良琴。 江邊漁父垂垂老,杯底雄黃淡淡吟。 花落還經(jīng)風雨洗,繁華一過酒沉沉。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端午 作者:懷海 冤沉千古恨,淚盡百年身。 五月榴如火,清樽思故人。 丁酉端午前重讀《漁父》吊屈原 作者:冰涵夢談 漁父曾相問,千秋解未詳。 沉江何屈曲,鼓枻有滄浪。 察可明醒醉,行奚棄淈揚? 吾今臨澤畔,豈獨吊君殤。 端午聞某地政府下文禁龍舟下水感 作者:彭中文 探世各精神,花開別樣春。 心田難種玉,海宇再無秦。 縱欲傷名利,爭風漫穢塵。 又聞端午事,禁渡汨江濱。
端陽前一日依韻綠痕廬 作者:愛詩人 汨羅月依舊,盛世史無前。 官路更寬廣,金山正宛延。 大興房地產(chǎn),爭賣子孫田。 傻帽誰同屈,千年不得眠。 賀首屆中國詩人節(jié)大會在荊召開 作者:王學(xué)美 端陽今歲異,萬里集飛鴻。 三楚起詩浪,千秋馨蕙風。 恨沉湘水邈,韻響郢城雄。 招得清魂返,共吟驚昊空。
屈原 作者:陳坤 楚王宵小困,身側(cè)直臣稀。 遠謫適邊僻,長望親帝畿。 悲歌可當泣,終思不能歸。 懷石沉江底,唯余清白衣。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金縷曲·端午懷屈原并序 作者:范詩銀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破楚都郢。屈原投汨羅江,時年62歲。我今歲亦此數(shù)矣。 我亦如君老。若蒿萊、馥兮蘭蕊,香兮蒲杪。遙語殷殷留長幅,還有幾多殘稿。幾回夢、難醒難了。博帶峨冠天問遍,剩九歌、寸寸離魂草。心血讀,肝腸攪。 湘波載月湘山曉。照影來、旋花瀲滟,翻鳴飄渺。浮濁回風寒煙白,可識青襟曾掃。又可識、春秋懷抱。且把清吟噴玉笛,寄流年、相約聽云表。千滴淚,一聲嘯。
金縷曲·和范詩銀院長《端午懷屈原》 作者:王琳 情與忠俱老。睨滄浪、渚沉岸芷,汀搖微杪。博帶峨冠曾幾度,攬蕙紉蘭香稿。蕭艾盛、凋花難了。長棹云鴻悲逝水,借驚濤,掩泣荒臺草。家國夢,血痕攪。 楚江雨斷眉峰曉。唯獨醒、愴然天問,九歌縹緲。茫澤清流霜林暗,污穢無人疾掃。但悵望,玉簫猶抱。直士錚錚敲鐵骨,酹千觴、澆向《離騷》表。心底語,噴成嘯。 東風嫋娜·遊仙 作者:寶瑟馀音 望涔陽極浦,阻雨蓀橈。蘆颯颯,葦蕭蕭。幻明霞翠影,行雲(yún)巫峽;蒼崖玉樹,踐約藍橋。要眇思君,宜修繾綣,辜負中洲長夜簫。石瀨驚濤向天立,飛龍騁騖已明朝。 爭奈湘荃不察,匆匆弭節(jié),只贏得、鴉噪無聊。堂空在,異香銷。玦捐湖藻,褋獻江潮。仙袂輕風,拋殘紅豆;人間大野,展盡芭蕉。晴波淥水,問誰還撿拾,沉浮瑣碎,段段心苗?
賀新郎·讀《離騷》片斷偶感 作者:寶瑟馀音 薋菉葹頭熱。自登臨群芳譜上,高溫未歇。天借流風催歌舞,昇入龍樓鳳闕。指東西、空前采烈。疏影橫斜何意態(tài)?待揚鞭貫耳編成列。松須跪,竹須折。 妒蓮稱詡身名潔。令半途、懼羅驚網(wǎng),回蜂轉(zhuǎn)蝶。黃菊青蘭瀟瀟雨,呼喚彤雲(yún)欲雪。機關(guān)盡、菁華難絕。窮鄉(xiāng)廢苑壞墻根,信深藏幾段沉香節(jié)。野草敗,萌其蘗。
蝶戀花·紀念屈原 作者:寶瑟馀音 奇服峨冠精氣旺。義挽皇輿,力盡心神喪。暗數(shù)當初難想像。如何臨去回頭望。 望斷天涯蘭約爽。要路閑花,著意翻紅浪。踽踽獨行蘆葦蕩。高懷只合清江葬。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霜天曉角·午日寫懷 作者:船村 舟停鼓息,人散魚龍寂??帐y山無數(shù),殘照里,傷心碧。 年年酬午日,酒醒長太息。為問郢都何處,禾黍外,煙如織。 減字木蘭花·端午 作者:邢哲夫 湘皋遺恨,故國瀟瀟雨作陣。誰卷風濤,擊鼓江中怒似潮。 詩人其萎,蘭蕙無根空落蕊。一綫中華,九逝離魂何處家。 南鄉(xiāng)子·郊行于端午前日 作者:林小西 江月不勝愁,淡向云邊只一鉤。山影沉沉樹影暗,臨流。去水來風兩未休。 何處耐清游,君自懷沙我自謳。暝色催人閑酹酒,煙浮。雜草荒灘無盡頭。 木蘭花·端午繡香囊 作者:陳清琦 金絲銀線春光鎖,桃葉柳枝爭婀娜。雄黃陳郁艾留香,五色鮮花開朵朵。 繡成香袋濃情裹,去火除邪災(zāi)禍破。貼身一掛念君親,此意綿綿如粽糯。
滿江紅·端午悼屈原 作者:梅心竹韻 屈子離騷,千秋淬,浩然風骨。遙想處、汨羅流恨,楚天悲發(fā)。山鬼猶存家國痛,東君更嘆賢良缺。悵悠悠、九畹夢中滋,蘭心結(jié)。 椒漿酹,哀鼓裂。嘉木折,湘弦絕。念沉沉波底,濁清誰別。應(yīng)仗艾符祛魍魅,再持蒲葉盛瑤雪。思郢上、萬古一長嗟,三閭節(jié)。
燭影搖紅.端午舟風雨 作者:鄧壽康(廣東) 粽子飄香,香飄孰透重圍去。此時覽景最關(guān)情,卻愴斜風雨。隱聽鳴鑼響鼓。料江上、飛舟競渡。老天悲泣,心欲為愉,慳緣難許。 思越千年,要求天問歸何處。大夫肝膽幾人存,乘有離騷賦。清淚汨羅爭顧。更誰常、回眸記取。喟然長嘆,翹首持觴,狂歌掌拊。
水龍吟·端午懷屈子有感 作者:盧競芳 一年又是端陽,望中汨水波難老。江風應(yīng)記,荒臺孑影,塵囂鴉噪。去國懷鄉(xiāng),拋冠披發(fā),仰天長嘯。更飲恨沉沙,魂飛云渚,眾皆醉,憑誰曉。 欲覓遺風杳杳。祭雄黃,遍懸艾草?;芯@起,紉蘭披露,蕪茅橫掃。濯浪清流,撥云驅(qū)霧,朗然塵表。愿忠懷莫負,空將詩緒,化成煙渺。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清平樂.端午包粽子有思 作者:王卓平 月明淘米,紅棗霞光洗。綠葉融情包一起,香味飄飄天際。 前途漫漫宜修,初心靜靜堪留。往事鉤沉多少,汨羅江碧清眸。
水調(diào)歌頭.端午思遣汨羅江 作者:王卓平 古老幾多事,千載一江流。光陰陶冶波湛,明月濯春秋。讀卻凄凄山鬼,再解茫茫天問,寂寂品靈修。香草那時夢,縹緲沒煙舟。 遣情懷,理思緒,拭吟眸。楚云深遠,蒼艾搖曳共悠悠。筆底新蘭凝翠,心上清風澄爽,獨自立潮頭。此意倩誰曉,報與汨羅鷗。 清平樂·端午 作者:秋色怡人 龍舟競賽,兩岸人如海。戰(zhàn)鼓聲聲催槳快,勝負都為瀟灑。 端午追憶賢公,粽香角黍情濃。天問堪悲忠骨,離騷夢斷從容。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端午有感于今日某些官員跳樓自殺 劉宴會 當日投江總覺悲,江聲萬古響驚雷。 今朝也有跳樓者,不信千回頂一回。 端午感懷二首 獨家記憶 其一 美政難施天道昏,心頭無以報君恩。 一朝國破將身棄,從此汨羅江有魂。 其二 浪破沙沉榴火驚,癡心報國屈難平。 飄香角黍當年味,爭渡舟頭非楚聲。 端午書懷 一秋風 艾綠蒲青夏日長,米團如玉肉新漿。 小兒不解投江恨,水沸頻呼粽葉香。 端午懷屈子 史萬勝 茫茫江水落霞端,竟發(fā)龍舟拋粽團。 耀眼花中純白影,分明長鋏切云冠。 端午記憶 若冰 當時不記別都門,逐水孤臣體尚溫。 又是一年端午至,知誰為我復(fù)招魂。 端午節(jié)感懷 蘇東 每逢五月懷幽恨,品粽猶思獨醒人。 江海年年何競渡,一曲離騷未了塵。 汨羅競渡 西江古月 汨羅江畔起高樓,碧水千年不廢流。 屈子含悲自沉處,今人樂見賽龍舟。 午日再祭屈子 杜明新 讀罷離騷憤恨多,孤忠一片又如何。 蒼天若是真開眼,爭忍三閭死汨羅? 屈原 王泳魚 汩羅江水啟清漪,楚韻銷魂蕭管徐。 長劍薰衣俱沉沒,紅塵誰敢藐三閭。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端陽 周南 端陽申大德,中意無情極。 鳴鹿上楓皋,招魂修水國。 十年岸荻青,一曲江梅墨。 楚浪洞庭翻,京華耽旅食。 端午節(jié)前羈寓秦地有感 翩然 遙對湘流返自身,殘星明滅立凌晨。 三閭遷客輕成古,四海無人獨見塵。 憂憤昔曾焚肺腑,浮華今更亂天真。 暗飛一滴多余淚,遠向瀟湘近向秦。 賦得蒲粽聊分童稚鬧記端午 窗前 紅消綠漲杏初肥,惹絮禾風入柳扉。 蒲粽聊分童稚鬧,茅檐總合燕雛歸。 撩襟采艾勻香露,破霧啼鵑趁日暉。 民俗年年依舊是,家山夢與九歌違。 屈原 鄭偉 謫去身如柳絮輕,行吟悲憤是憂聲。 懷沙賦里情難盡,哀郢歌中恨又縈。 獨醒如何隨眾醉,群渾豈得許孤清。 至今嗚咽湘江水,猶為先生鳴不平。 悼屈原二首 老汪 其一 萬里乾坤濁不清,恐教塵垢染先生。 蒼波去處一身凈,幽恨來時百世驚。 心有鵬圖愁養(yǎng)拙,山無松節(jié)恥成名。 年年楚些悲歌后,秦漢風流總自行。 其二 千里蒼波幾處清,潔身何必濯塵纓。 憂懷一去乾坤遠,昏眼從來金玉輕。 風骨惟應(yīng)傳萬代,騷歌有幸譽平生。 后人未學(xué)當年樣,濁水更能虛釣名。 端午逢丁憂成詩以酹 小屋聽雨 遭逢佳節(jié)不堪悲,九粽飄香酹酒卮。 胸臆初嘗棠棣味,淚眸忍讀蓼莪詩。 百年浮世原來夢,三尺黃塵終有時。 功過是非何以論,漫天風雨語參差。 端午 自在于心 麥色橙黃天氣清,端陽聽絕鷓鴣聲。 摘來粽葉憶湘楚,寄去艾香思屈平。 一曲離歌吟國恨,千年青竹寫孤名。 先生仗劍披長發(fā),猶在汩羅江上行。 端午悼屈原 捕快 連番雨落為誰愁,頌子詩聲漫九州。 因有粽香飄市井,才能鼓韻擊中流。 強兵韜略傳正永,問道精神論未休。 召喚魂兮歸故里,離歌重唱幾春秋。 也寫端午 寧馨兒 一庭榴錦正燃眸,懶向江濱尋古愁。 粽米空將魚腹裹,諑謠何為楚累休? 堪憐獨醒排儕俗,唯有清高付濁流。 幸我胸無夫子恨,疏陰閑臥醉泥甌。 端午往懷 霜花滿袖 頸上紅囊老艾枯,民風一節(jié)百年殊。 僻鄉(xiāng)祭廟翻新戲,陳釀?wù)谢炅吲f壺。 舟御飛龍人擊水,童追白蝶薏穿珠。 都將此愛沉江底,浪里靈均得見無?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賀新郎﹒端午 東風 五月逢初五,奈江南、惱人天氣,冷風淫雨。萬戶艾香何所寄,望斷云湘水楚。怎聽得、汩羅舟鼓。多少憂思蒼波里?灑雄黃、只是消初署。懷屈意,盡辜負。 我今不識離騷句,只稍知、一聲天問,怒驚今古。唱盡九歌情未徹,只待憑心臆語。嘆黃花、故鄉(xiāng)何處。回首紅塵無可慰,??针丫埔鳚O父。家與國,不曾悟。 淡黃柳﹒重午 王尚 榴花艷發(fā),方值天中節(jié)。一挑垂楊枝上月,誚笑陶然如撇:香草何曾逐妖孽。 漸風歇。云分水明潔。似見得、鬢添雪。羨薔薇、不老多新葉。更慕騷人、汨羅低唱,千古清音不絕。 琵琶仙﹒端午憶屈原 孺子牛 荷雨盈舟,似云淚、點滴凄然頻掠。雛雁低逐檐巢,風輕夜涼薄。憐夏節(jié)、匆匆又至,院墻外、艾香如約。長夜青燈,悲調(diào)竹笛,心事難琢。 讀騷賦、嘆屈平怨,奈何是、良謀久虛握。胸疊半生幽恨,對杯同愁酌。歌絕處,投江夢碎,更那堪、世道驚覺?一曲天問誰醒?遠山深壑! 臨江仙﹒端午書懷 靜云 呵壁一番從此去,塵間惟剩清詞。荷杯半酌半尋思。既難為好相,何不作名醫(yī)。 放眼黎民多疾苦,幾回誰管流離。善良百姓卻情癡。年年舟競發(fā),角黍打漣漪。 蝶戀花﹒屈子成殤 山水田園 濤怒云飛朝野祲。夢遠天涯,未敢閑情隱。家國初心誰與憫,難酬壯志憑天問。 一縱碧波方滌恨?;昕痰ば?,精淬清風刃。攪起沅湘研墨韻,至今騷雅齊天震。 寧馨兒 【西河﹒端午】 (用辛棄疾體步辛棄疾《西河》韻) 湘江水。盡是騷人清淚。年年此日怒潮掀,競舟聲里。危冠酹酒祭先賢,央央誰辯荼薺? 莫悲兮,任更易。橘質(zhì)豈隨他意。閉心秉德自紛缊,不流桃李。撫情效志浣湘流,堪憐太息孤騎。 嘆懷沙、獨醒不醉。唱離騷、忘倦吟味。百世幾同憔悴?看汀州、九畹芳菲蘭好,問喚魂兮歸來未? 賀新郎 又是一年端午時 小屋聽雨 正悄無情緒。又聽聞、巷中叫賣,粽香端午。庭院陰濃榴花艷,陣陣蒲風催雨。想屈子、汨羅踟佇。濁世孤忠何以寄,向離騷、悲憤鳴憂苦。多少恨,流千古。 年年此日情難訴。倚樽前、自酬自獻,強排幽素。塵事如煙終銷盡,風物依然荊楚。搦拙筆、成詩酹與。今日承平緣明主,看潮兒、江上爭飛渡。斟大白,歌金縷。 水調(diào)歌頭﹒端午懷屈原 沙城迎月 濤濤汩羅水,寂寂月波揚。沉埋冤骨,幾回吟斷那愁腸。萬丈豪情空付,遷怒仰頭天問,心事滿詞章。辭賦尊師祖,博愛盛湘江。 賽龍舟,灑黃酒,挽歌長。天開慧眼,今繼古韻欲飛翔。萬里云霞藹藹,千載柏松郁郁,蘭芷溢芬芳。忠節(jié)同山岳,英氣耀輝光。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