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一種感覺,就是村中的老人特別喜歡感嘆生命,甚至還會說一些自己可能就還有10年飯吃這樣的話,我們這些后輩聽了也莫名感傷。村子一些老人還會念叨一些農諺,像三望子,四望財,五望人,六望棺。這句農諺的原句是三十望子,四十望財,五十望人,六十望棺材,道出了農民在不同階段的所求和心態(tài)的改變。 三十望子 農民朋友結婚普遍比較早,在城市三十歲可能也就是剛剛工作不久。在農村三十歲可能孩子已經上小學了,孩子就是父母一生的寄托。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是每一個父母的希望,學習是這些農村孩子出人頭地的唯一道路。所以30歲的時候,農民朋友也用盡自己的一切努力讓自己的孩子擁有更好的學習條件,盡量不讓自己的孩子有學費上的負擔。 四十望財 四十歲正是人到中年,所謂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經濟負擔此時是最重的,一邁入五十歲,人的精力體能就會開始下降,農民主要從事的就是體力勞動,上了年紀對他們來說就是淘汰的開始,所以農民會在40歲左右時努力積攢自己的資產,為自己以后的日子做準備。 五十望人 五十歲就是變老的開始,對于農民來說,這個年紀他們已經無法創(chuàng)造過多的財富了,再加上子女已經有自己的生活,所以大多是老兩口每天在門口曬曬太陽,一起回憶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自己的人生已經是一個定式了,所以也不會再有太大的改變,年過半百,只能每天嚼著回憶過日子。 六十望棺材 農村老人常說,六十歲就是去鬼門關上走一圈,六十歲在農村老人的眼里,大致就是生命的終點,這個時候自己的后事已經變成自己唯一需要準備的事,兒孫自有兒孫福,再加上自己就是想管,也有心無力,所以對子女的心也就放下了,錢財這種身外之物,看的就更輕了,唯一需要準備的就是自己的棺材本,讓自己的后事可以不拖累子女太多。在農民朋友的心里。六十歲基本也為生命畫上句號了。 人的一生看似漫長,但是總結起來莫不過這短短幾個字就足以概況,可以說農民朋友的智慧是非常深蘊的。所以大家都要對生命中的那些美好要及時把握,不要等到自己生命的終點才發(fā)現自己虛度了光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