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圖騰是原始人氏的徽號或標志,是他們群體的親屬、祖先、保護神的標志和象征,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種文化象征。圖騰作為崇拜對象,主要的不在他的自然形象本身,而在于它所體現(xiàn)的血緣關系。圖騰崇拜的意義也就在于確認氏族成員在血緣上的統(tǒng)一性。 趙氏圖騰釋義 【釋義】趙,疾行、超騰之義?!酒鹪础口w姓最早的一支是夏桀(都斟尋,在今河南鞏義西南)臣趙梁的后代。東夷部落首領伯益,被舜賜姓嬴氏。他的9世孫造父,在桃林(今河南靈寶)一帶得到8匹駿馬,調馴好以后獻給周穆王。周穆王一次西行,遠至昆侖丘。在這時,聽到徐國(在今江蘇泗洪縣南)徐偃王造反。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鎬京,及時發(fā)兵打敗徐偃王。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將趙城(今山西洪洞縣北)賜給他,此后,造父族稱為趙氏。得姓始祖:造父始 祖 地:山西洪洞、河南鞏義郡望堂號:天水、潁川;天水堂、半部堂當今排序/人口:第9位/約2670萬宋版百家姓排序:第1位現(xiàn)存家譜:590部錢氏圖騰釋義 【釋義】錢、篯,本義是銚。古代一種農(nóng)具,類似今天的鐵鏟。后來'錢'作為貨幣,特指銅錢?!酒鹪础吭醋耘硇眨髩坌桥碜娴暮笠崤礞?,在西周(都今陜西西安)任錢府上士(錢府,掌管錢財?shù)墓偈?;上士,官名,周朝士有上士、中士、下士),以官職為姓氏,就是錢氏。得姓始祖:錢孚始 祖 地:陜西西安郡望堂號:彭城、下邳、吳興;吳越堂當今排序/人口:第93位/約249萬宋版百家姓排序:第2位現(xiàn)存家譜:243部 孫氏圖騰釋義 【釋義】孫的本義是孫子,是兒子的兒子。孫字從子、從系?!酒鹪础恐饕鲎约?、羋姓。周朝衛(wèi)國始祖姬封的8世孫衛(wèi)武公姬和有個兒子惠孫,任衛(wèi)國上卿,食采于戚(今濮陽),其子武仲以祖父的字為姓氏,為孫氏。春秋時楚國國君蚡冒(羋姓)的玄孫名敖,字孫叔,期思(今淮濱)人,官令尹,是楚國著名的賢臣,史稱孫叔敖,子孫稱孫氏。得姓始祖:姬武仲 孫書傲始 祖 地:河南濮陽、淮濱郡望堂號:樂安、汲郡、太原;富春堂當今排序/人口:第12位/約1830萬宋版百家姓排序:第3位現(xiàn)存家譜:608部李氏圖騰釋義 【釋義】古文中李、理通用。理,古時 法官的名稱,主征伐刑戮之事。李,也 是一種樹名。 【起源】古代東夷族首領皋陶(yáo),在 帝堯時任大理(司法長官),其后裔歷 舜、夏、商三代,世襲此職,于是以官 命族為理氏。商朝末年,理氏裔孫理 征,因直言規(guī)勸殷紂王而遭殺害,其子 利貞隨母契和氏逃至豫西的'伊侯之 墟'隱藏起來,靠采食木子(木本植物 的果實,即樹上結的果)充饑,因而保 全了母子性命。后到苦(gǔ)縣(今河 南鹿邑)安家。為了感激'木子'保 命,又躲避殷紂王追緝,因理、李同音 通用,改理氏為李氏。得姓始祖:李利貞 李耳始 祖 地:河南鹿邑郡望堂號:隴西、趙郡;隴西堂當今排序/人口:第2位/約9340萬宋版百家姓排序:第4位現(xiàn)存家譜:2300部周氏圖騰釋義 【釋義】周,密也。古文周字從用、從口。其原義為環(huán)繞、溝通,字像水井和水渠,相互連流,形成流水的通道?!酒鹪础康蹏恐雍箴⒎庥谯?,其裔孫古公亶父(周太王)為狄所逼,率族人遷徙至陜西岐山下周原,稱周族。古公的曾孫姬發(fā)攻滅商朝,建立周朝稱西周。西周至周平王時,于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陽稱東周。周平王有個兒子叫姬烈,被封于汝南,傳至第18世孫邕,以周為氏。平王后第24王周赧王時,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以赧王為首的王族,遷至憚狐(今汝州),以周為氏。得姓始祖:周赧王姬延 后稷始 祖 地:陜西岐山周原、河南汝南、汝州郡望堂號:汝南、陳留;愛蓮堂、細柳堂當今排序/人口:第10位/約2520萬宋版百家姓排序:第5位現(xiàn)存家譜:1300部 吳氏圖騰釋義 【釋義】吳的本義是大聲說話?!墩f文》:'吳,是姓,也作地名'。甲骨文中的吳字,是一個歪著大腦袋的人,正手舞足蹈地大聲說話的狀態(tài)?!酒鹪础考罩懿柯涫最I古公亶父有3個兒子:太伯、仲雍、季歷。太伯在東南沿海一帶的吳越地區(qū),建立吳國,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585年,仲雍的19代孫壽夢正式稱王,后逐漸強盛;傳至吳王夫差,被越王勾踐打敗,于公元前473年亡國。吳國王族子孫避難四散,為不忘故國,以國名為姓氏,就是吳氏。最早的吳氏是古帝顓頊之臣吳權的后代,出自今河南濮陽。得姓始祖:太伯 仲雍始 祖 地:江蘇蘇州、河南濮陽郡望堂號:濮陽、陳留;延陵堂、渤海堂當今排序/人口:第8位/約2680萬宋版百家姓排序:第6位現(xiàn)存家譜:1700部 鄭氏圖騰釋義 【釋義】鄭《說文》:'奠字,古文以為鄭字',凡鐘鼎古文皆借奠為鄭字。其本義是設置祭祀。甲骨文中奠字的形狀是案幾上放一把酒壺,祭奉神靈?!酒鹪础抗?06年,周宣王姬靜將小弟姬友(謚號為桓公)封于鄭(今陜西華縣),建立西周的最后一個諸侯國。鄭桓公于公元前773年把財產(chǎn)、部族、家屬連同商人遷移到鄶國與東虢之間,史稱'虢鄶寄孥'。其子鄭武公攻滅鄶國和東虢,建立新的鄭國,都滎陽、新鄭。鄭國共歷23君、431年,至鄭幽公時,于公元前375年被韓國所滅,以國為氏。得姓始祖:鄭桓公始 祖 地:河南滎陽郡望堂號:滎陽、洛陽;博經(jīng)堂、隴西堂當今排序/人口:第21位/約1240萬宋版百家姓排序:第7位現(xiàn)存家譜:836部 王氏圖騰釋義 【釋義】王,'天下所歸望也'。王,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是一種斧狀的兵器 形狀,這種兵器稱'鉞',古代帝王和 諸侯用它來指揮軍隊,掠地攻城,是權 力的象征。 【起源】東周靈王的太子姬晉,因直諫被 廢為庶人,其子宗敬在東周任司徒,被時 人稱為'王家',以后便以王為氏,東周 國都洛邑(今洛陽)。出自姬姓之王還有 兩支:一是周文王姬昌第15子畢公高的后 裔,因系王族,故以王為氏;一是戰(zhàn)國時 魏國公子無忌之孫卑子,當魏國被秦滅掉 后逃往泰山,以王為氏。出自子姓之王形 成較早,是比干的后代。得姓始祖:太子晉、比干王子始 祖 地:河南洛陽、衛(wèi)輝郡望堂號:太原、瑯琊;三槐堂當今排序/人口:第1位/約9520萬宋版百家姓排序:第8位現(xiàn)存家譜:2690部 |
|
來自: 昵稱40077028 > 《故事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