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好長時間呆在南越國…… 早上跟著思萍走,她去北京路廣百商務樓上班呢。我沒有目標,可以陪著思萍一段路也好。坐公交地鐵來到公園前,思萍上了商務樓,我便在聞名遐邇的北京路閑逛。這時候還不到十點,看不到熙熙攘攘的人流,只有各種各樣的廣告牌靜靜地說著我們聽不見的話。 不想沿著北京路去大沙頭那邊,不想走中山路,于是往“新大新”上面走,那邊是越秀區(qū),好長時間沒有走過啦。突然在“廣東大廈”一側(cè)看到紫紅色墻磚,上面寫著“南越國博物館”字樣。于是,領(lǐng)了免費的門票,走進了“荒無人煙”的場館。服務員非常敬業(yè),認真的在值班,還和藹可親的回答我提出的問題(有一個例外:世界上不是誰都敬業(yè)的)。 南越國是公園前二百多年就建立的,距今二千多年歷史啦,這也是廣州最早可以追溯的歷史。南越國就建在北京路北段,隨后還有“南漢”王朝,還有法國領(lǐng)事館……它一直就是城市的中心,是秦末隸屬于南海郡的“番禺縣”,是今天廣州繁榮的中心。 我看到好多文字圖片的介紹,看到模擬的宮殿畫面,看到遺留至今的實物。那多數(shù)是瓦片,是柱石,是水井,是上著青釉、黃釉的輝煌的色彩……今天我用了好長時間呆在“南越國”,不是穿越,是認知,是求證,是感嘆。我認真打量墻面的貼著上古時期的瓷片,上面有簡單的卻是復雜的花紋、獸形。我還用手去觸碰那紋路,那歷史給予我的神秘的氣息。 花了好長時間才從南越國“穿越”回來,肚子餓了,又在“新大新”后街那家拉面店吃飯。吃完,繼續(xù)深入越秀區(qū),來到“吉祥路”(幾十年前我最早認識的街道:那個時候,我是“鷹潭利民實業(yè)有限公司”的業(yè)務員,我來這里,認識了廣州,也認識了陳梅英)。此刻,天陰沉沉的,似乎要下雨。正好看到“中山紀念堂”就在一側(cè),于是,便進去緬懷一番。 我又看到了紀念堂兩側(cè)的“白玉蘭”,有六十多年的歷史啦,比我還大,我曾經(jīng)游覽參觀這里的時候,因為白玉蘭我寫了一首詩。今天雖然沒有“詩情畫意”,可是免不了一番情緒的波動——人老了,都如此嗎? 最后雨下來,我慌忙從紀念堂一側(cè)的地鐵站逃回了家。 附資料: 南越國是在秦朝南???/span>、桂林郡、象郡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家。立國之后,趙佗沿襲了秦朝的郡縣制。在郡的設置上,趙佗保留了南??ず凸鹆挚ぃ严罂げ鸱譃?/span>交趾郡和九真郡。 鼎盛時期的南越國,其疆域北至中國嶺南,南至越南中北部,“東西萬余里”,實力雄厚。北部邊界一直到南嶺一帶,包括今天廣西北部的三江、龍勝、興安、恭城、賀州,廣東北部的連山、陽山、樂昌、南雄、連平、和平、蕉嶺一線,大部分地區(qū)與長沙國交界;東部邊界一直到今福建西部的永定、平和、漳浦,與閩越交界;南部邊界一直到今越南中部的長山山脈以東及大嶺一線以北的地區(qū);西部邊界到達今廣西百色、德保、巴馬、東蘭、河池、環(huán)江一帶,與夜郎、毋斂、句町等國。 史臣吳士連曰:五嶺之于我越者是為險塞,國之門戶,猶鄭之虎牢,虢之下陽也。帝越者固宜設險守國,不可使之失也。趙氏一失其守,國亡統(tǒng)絕,土宇瓜分,我越又分,南北之勢成矣。后有帝王之興,地險已失,復之必難。故征女王雖能略定嶺南之地,不能據(jù)得嶺險,旋底于亡。士王雖復全盛,然猶為當時諸侯,未正位號,沒后又失之。而丁、黎、李、陳止有交州以南之地,不復趙武之舊,勢使然也。 19世紀中葉,阮朝的嗣德帝組織史官編纂《欽定越史通鑒綱目》。嗣德帝在御覽該書之后,朱批:“統(tǒng)觀前后,則我越地之淪入中國已幾太半。惜乎歷代明君良臣亦多有不世出者,然終不能收回寸土,大是憾事。非特于今復宇為難,悲夫!” 郡治 南??ご篌w包括了今廣東省的大部分區(qū)域,秦時設有番禺、龍川、博羅、揭陽四縣,南越國建立之后,趙佗又在此基礎上增設湞陽、含洭兩縣。其中番禺縣是南海郡的郡治,也是南越國的都城,位于今天的廣州市越秀區(qū)內(nèi)。1983年,在廣州市越秀區(qū)發(fā)掘出了南越文王趙眜的陵墓,1995年和2000年,又先后在此發(fā)掘出南越國宮署御花園遺址和宮殿遺址,證實了南越國都城的確切位置。 桂林郡包括了今廣西的大部分區(qū)域,下設的縣可考者有布山、四會兩縣,其中布山縣是桂林郡的郡治,位于今廣西桂平西南,1976年,在貴港發(fā)掘出土了羅泊灣一號墓,該墓的主人被考古學家認為是南越國桂林郡的最高官吏(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是蒼梧秦王)。 交趾郡、九真郡包括了今越南中北部地區(qū),下設的縣可考者只有象林縣。(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VqsaEBHI89GP_F_PMDnI4ycjttlJZWEAyp_n-wspkmvaxGxr-SPTo_gZ43KZ1EQ) 南漢(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地方政權(quán)之一,位于現(xiàn)廣東、廣西兩省及越南北部。唐朝末年,劉謙任封州(現(xiàn)廣東封開)刺史,擁兵過萬,戰(zhàn)艦百余。劉謙死后,劉隱繼承父職。907年,劉隱受后梁封為彭郡王,909年改封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為南海王。劉隱死后,其弟劉龑襲封南海王。劉龑憑借父兄在嶺南的基業(yè),于后梁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廣州)稱帝,稱興王府,國號“大越”。次年,劉龑以漢朝劉氏后裔的身份改國號為“大漢”,史稱南漢。971年為北宋所滅,歷四主,共五十四年。(http://baike.baidu.com/view/41003.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