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與“眾”密切相關(guān),“群”本身就有“眾”或“眾多”的意思?!秶Z·周語》講:“人三為眾?!薄吨芏Y·大宗伯》說:“大師之禮用眾也,大均之禮恤眾也,大田之禮簡眾也,大役之禮任眾也,大封之禮合眾也?!闭怯捎凇叭骸迸c“眾”相通,以至于形成了“群眾”組合詞,代表“許多人”“眾人”。古典文獻存在“群眾”一詞的使用現(xiàn)象。例如,《荀子·勸學》:“群眾不能移也?!薄妒酚洝ざY書》:“宰制萬物,役使群眾?!蓖醢彩厄輰W記》:“尚可以鼓舞群眾,使有以異于后世之人?!边M入20世紀,“群眾”與“人民”“大眾”等范疇基本同義。 先秦儒家不乏“眾”的論說,某種意義上發(fā)展了一種“眾論”??鬃拥摹氨娬摗睒O富特色、意涵深刻,集中體現(xiàn)了先秦儒家特有的群眾責任觀念。荀子不但提出了“群眾無門”“群眾不化”“欺惑愚眾”等論斷,還從性偽之辨角度指出了圣人與大眾的區(qū)別在于“圣人之所以同于眾,其不異于眾者,性也;所以異而過眾者,偽也”(《荀子·性惡》),也闡明了成人的德操是“權(quán)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荀子·勸學》)。 儒家視野中,為政者的群眾責任觀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則主張愛眾??鬃又鲝埲收邜廴?,這其中必然包含著對百姓、對民眾的愛。為此,孔子對弟子提出了孝悌、謹信和泛愛眾等責任倫理要求。對于孟子來說,愛眾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與眾同樂”。他認為,“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而在“與人樂樂”中“與少樂樂”又不如“與眾樂樂”(《孟子·梁惠王下》),由此體現(xiàn)了對廣土眾民的愛民責任承當。 二則強調(diào)濟眾。在回答子貢關(guān)于“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可不可以稱為“仁”的問題時,孔子說:“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保ā墩撜Z·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真正的仁者能夠做到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如果廣泛地給予人民以好處,又能接濟廣大的民眾,不僅屬于仁者,甚至可以說已經(jīng)達到了圣人的境界??鬃舆@里對仁的詮釋,包含著對仁者要愛民濟眾的政治道德要求。 三則倡導得眾。在與弟子教學過程中,孔子不但指明了“仁”為“愛人”和“知”為“知人”,而且闡明了真正的智慧之人應當是“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論語·顏淵》)。對此樊遲不理解,孔子弟子子夏解釋說:“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于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于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保ā墩撜Z·顏淵》)舜湯之所以擁有天下,就在于注重從人民大眾當中選賢任能,使得心存不仁不義之心的人遠離?!斑x于眾”就是“得眾”,就是“尊眾”,體現(xiàn)了原始民主的精神。不惟如此,孔子還揭示了如何“得眾”的德性功夫?!墩撜Z》為我們生動地講述了堯舜以民為本的治理之道:大舜對繼任者大禹耳提面命地說:“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保ā墩撜Z·堯曰》)要收服天下民心,得到民眾擁護,就必須講究寬容,做到寬以待人??鬃觽鞒辛舜笏础皩拕t得眾”的理念,認為能夠做到恭寬信敏惠五德就可以稱為仁,他指出:“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 四則提倡容眾。與“寬則得眾”一脈相承,孔子弟子子張從人際關(guān)系角度闡明了“容眾”的責任倫理。據(jù)《論語》載: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弊訌堅唬骸爱惡跷崴?。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論語·子張》)子張認為,不論一個人可交不可交都應當與之交往,君子既尊重賢人又能容納眾人,既贊美善人又同情能力差的人,關(guān)鍵是自己要具備賢良之德,如此才有拒絕別人的資格。顯然,子張所倡導的是普遍交往準則,追求的是“尊賢容眾”的責任美德。 五則認同從眾。儒家既主張從眾又反對盲目從眾,一切視具體情況而定??鬃诱f:“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保ā墩撜Z·子罕》)孔子重禮,但也重義,認為禮的踐履應以是否合乎義來取舍,也就是注重禮的適宜性和合理性。他表示,雖然用麻織禮帽慣常認為合乎禮制,但是即便改用絲帛卻由于節(jié)儉,因而我可以遵從大家共同的做法;做臣的在堂下跪拜君主是合乎禮制的,如今大臣直接到堂上跪拜就過于驕泰,因此即使違背眾人意愿,我仍然認可先在堂下跪拜。可見,孔子根據(jù)禮與義的雙重原則來確定是從眾抑或是違眾。儒家一貫反對“鄉(xiāng)愿”人格,把沒有原則只知媚俗趨時、同流合污的人稱為“德之賊”(《論語·陽貨》)。孟子對孔子之所以將“鄉(xiāng)愿”稱為“德之賊”做出解釋說:“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保ā睹献印けM心下》)由于“鄉(xiāng)愿”之人同流合污且自以為是,它違背了堯舜之道,故它敗壞了道德??鬃诱f:“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眾人都厭惡一個人,必得仔細審察;眾人都喜好一個人,也必得仔細審察。這一所謂的“相人之術(shù)”絕非一些俗人所理解的那樣是用以整人、治人,是宣揚“眾人服我”的“自我本位”或“自戀自大”,而是主張以事實為根據(jù)去判斷一個人的好壞,強調(diào)不能局限于“俗見”“成見”,不能以眾人的好惡作為標準做出決斷。要知道,從眾并不是絕對善的,而審察是正確識人、用人的基本要求。 無疑,儒家所彰顯的愛眾、得眾、濟眾、容眾和從眾等群眾責任觀,由于缺乏現(xiàn)實經(jīng)濟政治基礎而帶有一定的理想主義成分,但它畢竟表達了對廣大民眾的關(guān)愛之情,對民事民瘼的同情之感,對民眾力量的認同之心,因此具有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啟迪意義。一方面,它對于一些對群眾缺乏仁愛之心的官員來說不無某種勸誡教育作用。當前部分官員不體察民情民意,群眾觀念淡薄,少數(shù)領導官氣十足,官僚主義作風嚴重,對人民群眾指手畫腳,態(tài)度蠻橫,“冷、硬、推、拖、頂”。少數(shù)干部不僅對群眾疾苦漠不關(guān)心,反而利用手中的權(quán)力,貪污受賄,欺壓百姓,造成了干群關(guān)系的疏遠乃至緊張。學習借鑒先秦儒家的群眾責任觀,相信有助于領導干部培養(yǎng)愛眾、濟眾、容眾和從眾的情懷和行為。 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推進以德治國和以德治民治理方略的實施。國以民為主,不論是國家政權(quán)的獲取,還是政權(quán)的鞏固和維護,以至國家的繁榮昌盛,都離不開廣大民眾的支持與參與。儒家倡導的群眾責任觀主體和重點無疑是為政者,它們要求當權(quán)者在治國理政過程中,不僅要具備較高的德性修養(yǎng),也要求掌權(quán)者要治理民事,以協(xié)調(diào)好官民關(guān)系,真正履行好為民、愛民的責任,做到執(zhí)政為民。 (作者:涂可國,系山東省社科院文化所研究員、所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