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小康,也需要精神層面的小康,要用“繡花功”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河北邯鄲著眼建立長效機制,多維度編織“圍殲”陳規(guī)陋習的天羅地網(wǎng)。一系列措施落地,廣大群眾的觀念也正在悄悄轉變,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在冀南大地上已蔚然成風。 壓彎群眾脊梁的“兩座山” “一喪三年緊,一婚半生窮”。以婚喪嫁娶為主要內(nèi)容的“紅事”和“白事”操辦規(guī)格日益攀升所帶來的經(jīng)濟負擔像沉重的“兩座山”壓彎了群眾的脊梁。 曾經(jīng),結婚的前提條件成了“一動不動”(“動”指車,“不動”指樓房),再加上“天價彩禮”“三斤三兩”(約合人民幣14.35萬元)或“萬紫千紅一片綠”(伍元鈔10000張,百元鈔1000張,伍拾元鈔若干,計人民幣15萬元以上),一個婚事辦下來需要上百萬元。除“紅事”勞民傷財外,“白事”也成為人們難以承擔之重。大名縣前街村群眾劉洪斌向記者介紹,去年6月底老父親去世了,他在悲痛之余又感到“壓力山大”:此前為老父親看病已負債10多萬元,按習俗,光酒宴就得2萬多元,再加上響器班、租賃“花棚”、紙扎等各項費用,沒有三四萬元下不來。緊接著,還要操辦后續(xù)祭日。若這樣辦下去,這日子還過不過?最后還是村紅白理事會上門做工作,劉家以自熬的大鍋菜代替了酒宴,并撤去了響器班等,僅花幾千元就辦完了喪事。 像劉洪斌這樣受“面子”綁架,從而為“紅白事”作難的群眾不在少數(shù)。在一些農(nóng)村“白事”僅喪事還不夠,還演繹出連“20周年”“30周年”都要大操大辦的祭日,再加上諸如修房蓋屋、生日添丁等名目繁多的各種吃請,有的人家甚至一年需操辦好幾次。這樣大操大辦,不僅降低了群眾生活幸福指數(shù),還使群眾致貧、返貧,直接影響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 用“制度的籠子”管住陳規(guī)陋俗 陳規(guī)陋俗難改,難在哪兒?肥鄉(xiāng)區(qū)屯莊營鄉(xiāng)婦聯(lián)主席馬素芳說:“這就像趕集,你本來不想往前走,但前面擁后面擠,你不得不隨著人流往前走?!睂Υ?,邯鄲市以問題為導向,打響了拔掉陋習之根的攻堅戰(zhàn)。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移風易俗首先從黨員干部抓起,依照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等黨規(guī)黨紀制定了“鐵規(guī)矩”,建立了婚喪事宜申報制度,喜事提前報、喪事當天報,始終接受組織監(jiān)督,層層簽訂移風易俗責任承諾書,形成示范引路的“雁陣效應”。 攻堅只能管一時,制度方能管長遠。邯鄲市在建立長效機制上下功夫,級級建立了有效管理制度,村村制定有村規(guī)民約,將杜絕“天價彩禮”、婚喪事大操大辦兩項重點內(nèi)容納入其中。從此,群眾辦“紅白事”有了剛性標準,再也不能“任性”。在此基礎上出臺管理規(guī)定,對索要天價彩禮、婚喪事大操大辦者,在評先創(chuàng)優(yōu)中實行“一票否決”。大名縣前街村劉洪斌如釋重負,對記者說:“我父親快一周年祭日了,擱過去花費最少也得兩三萬元,現(xiàn)在提倡白事簡辦,壓力小多了?!?/p> 為抓好落實,邯鄲市在督導考核上下功夫,建立了分級、分類、分步督導考核機制。對移風易俗工作,實行“月排名、季度通報、半年問責”,各級各單位每月上報移風易俗工作落實情況,市每月匯總排名,每季度通報,每半年進行一次督導檢查,并實行嚴格的問責機制。 大操大辦不僅涉及具體操辦紅白事的群眾,婚慶、喪葬公司及紅娘等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為此,邯鄲市根據(jù)相關法規(guī)出臺了一系列管理規(guī)定,給這些行業(yè)戴上了“緊箍咒”。 和風細雨催開心田文明花 從報紙、電視到手機微信,從文化演出小廣場到鄉(xiāng)村文化墻,邯鄲已形成文明宣傳的立體覆蓋。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邱縣,“青蛙”漫畫組全國聞名,他們用漫畫的形式宣傳移風易俗,在詼諧幽默中讓群眾警醒。曲周縣姑娘李曉利與軍人賈志杰去年底“零彩禮”結婚而成為“網(wǎng)紅”,被譽為“最美新娘”。她與退休老干部、老教師等鄉(xiāng)賢組成“幫幫團”,走村入戶“現(xiàn)身說法”,算一算陳規(guī)陋俗的經(jīng)濟賬、道德賬,說一說婚事新辦的幸福感,不知不覺中敲開了群眾的心扉。 緊緊圍繞鄉(xiāng)村文化振興,邯鄲用文化浸潤群眾心靈。邯鄲市是“中國成語之都”,叢臺區(qū)三陵鄉(xiāng)借此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籌建了“中國成語小鎮(zhèn)”,還請來了“中國成語印篆刻技藝”傳承人楊桂臣教習篆刻技藝。勤學苦練后,一大批農(nóng)民完成了向匠人的轉變。一個成語就是一則底蘊深厚的故事,一次篆刻就是一次與先賢的對話,他們收獲了技藝,更受到了文明的熏陶。篆刻班學員李麗冬的丈夫張延平過38歲生日,他作為村支書本想好好“樂呵”一下,結果請?zhí)€未發(fā)出去,李麗冬就果斷制止:“虧你還是支部書記呢!”她悄悄選用上好的“昆侖凍”,操刀為丈夫精心刻制了一枚篆書印章。生日宴雖沒辦成,張延平捧著妻子制作的精美“寶貝”,心里比蜜還甜。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人們的觀念在悄悄轉變。繼曲周縣李曉利“零彩禮”后,先后有肥鄉(xiāng)區(qū)、魏縣、峰峰礦區(qū)等上千對情侶舉辦“集體婚禮”,以“零彩禮”步入婚姻殿堂。剛領了結婚證的磁縣撒谷村王鵬翔、尹祖鑫也是“零彩禮”夫婦。新娘尹祖鑫說:“好生活要靠勤勞創(chuàng)造,靠我們的雙手一定能讓日子幸福美滿!” 同時,“白事”也辦出了新風尚。日前,一場具有顛覆千年傳統(tǒng)舊俗的“白事”,在冀南新區(qū)南豆公村舉辦。喪葬儀式上,逝者家人和親友不再披麻戴孝、不再領取“利事布”,而是以臂纏黑紗、胸戴白花的文明節(jié)儉方式,悼念去世的老人。如今,這種葬禮儀式已在更廣范圍普及開來。 “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事不辦”在群眾中逐漸形成共識。古都邯鄲,新風撲面。 (本報記者 耿建擴 本報見習記者 陳元秋 本報通訊員 周金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