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xiàn)在世界上共有200個國家左右,只有兩個國家居然共用一個名字——剛果。取同樣的名字,自然就會鬧出很多尷尬的事情。就像一個班上有一對雙胞胎,老師經(jīng)常會認錯。 這兩個剛果,一個叫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為金沙薩;一個叫剛果共和國,首都為布拉柴維爾。為了便于區(qū)分,我們中國統(tǒng)一為剛果(金)和剛果(布),括號里是他們的首都簡稱。 但是在2000年之前,我們對剛果這兩個國家并沒有做這樣的區(qū)分,于是鬧出了不少尷尬的事情。 有些媒體一不留神,經(jīng)常會把這個剛果的數(shù)據(jù),按到另一個剛果的頭上,將這個剛果的總統(tǒng)弄錯到那個剛果去。 還有一次,我國駐剛果(金)大使館的一位新工作人員去報到,結果買票到了剛果(布),飛機在布拉柴維爾的機場降落之后,發(fā)現(xiàn)怎么沒人來接呢,一問才知道是要去首都為金沙薩的那個剛果工作。 像這樣的尷尬事情經(jīng)常遇到,不僅僅是在我們身上,其他很多國家的媒體、使館工作人員都鬧過笑話。 (金沙薩郊外的晨曦之光) 很多人就說了,這不能怪我們搞錯呀,為什么你們兩個國家非要取一個名字呢?世界上那么多好的名字可供選擇,干嘛在一棵樹上吊死,換一個國名而已嘛,有什么不行? 還真不行!因為這兩個剛果都認為“剛果”這個名字是屬于他們的,誰也不肯放棄,要改也是你改,我絕對不會改名字的。于是就這樣僵著,到現(xiàn)在兩個國家還是不改,共用一個名字,尷尬就尷尬吧,看誰先尬死誰!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兩個剛果這種情況呢?我們還要從剛果的歷史說起。 2 在13世紀時,剛果河的中下游地區(qū)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剛果王國,其版圖大致包括現(xiàn)在的兩個剛果。 17世紀,西方殖民者來了。法國人殖民了剛果河西北地區(qū)的土地,我們可以稱這里為法屬剛果。 剛果河東南地區(qū)成為了比利時的殖民地,可稱這里為比屬剛果。嚴格來講,比屬剛果是屬于比利時國王的私人土地,它不并屬于比利時國家。 法國人將法屬剛果的首都設在一個小村莊里,取名布拉柴維爾。因為當年是一個叫布拉柴的法國軍官,帶著軍隊最先到達這里殖民。“維爾”有城的意思,布拉柴維爾的意思其實就是布拉柴之城。 比利時人在比屬剛果的一個小村莊建立了殖民地首都,取名為利奧波德,這是當時比利時國王的名字,表明這塊土地是屬于比利時國王的私人財產(chǎn)。 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非洲掀起了民族獨立運動,很多非洲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 1960年8月15日,法屬剛果也取得了獨立,定國名為“剛果共和國”,首都仍然為布拉柴維爾。這就是后來我們所簡稱的剛果(布),以前是法國殖民地。剛果(布)自建國以后,沒有出現(xiàn)太多的動蕩戰(zhàn)亂,也算是安居樂業(yè)。 3 而比屬剛果就相對要命運多舛一些了。1960年6月30日,在盧蒙巴的領導下,比屬剛果獨立,定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為利奧波德。 由于盧蒙巴奉行反帝反殖和不結盟的政策,遭到了美國人的嫌棄。在CIA的秘密策劃和支持下,剛果國民軍總參謀長蒙博托發(fā)動了政變。盧蒙巴不得不出逃,結果在逃跑的半路上被反對者殺死。 (盧蒙巴) 雖然盧蒙巴死了,但是蒙博托的政變還是失敗了,他沒能當上夢寐以求的總統(tǒng)。 1965年,蒙博托在美國人的幫助下,又發(fā)動了第二次政變,這一次他成功了,成為了剛果總統(tǒng)前軍隊總司令。 蒙博托是一個殘暴的人,他一上臺就殺掉了5萬多反對者。在經(jīng)國家經(jīng)濟建設方面蒙博托也是毫無作為的,貪污腐化十分嚴重,民不聊生,而他自己卻成為了剛果最有錢的人。 擁有財富和權力仍然不能滿足蒙博托,他還需要一堆沉甸甸的榮譽來充實自己的人生。于是,他強行給自己加上了一堆稱號,什么國家之父,超級戰(zhàn)士,大戰(zhàn)略家等等,一些奇奇怪怪的稱號。 (蒙博托) 蒙博托是軍人出身,比較任性,他將剛果民主共和國改名為扎伊爾,連剛果河也改名為扎伊爾河,首都由利奧波德改名為金莎薩。七八十年代,我們經(jīng)常在廣播里聽到一個國家扎伊爾就是指它。 1973年蒙博托訪華了,在此之前,我們都稱他為“美國人的走狗”。沒想到,這次訪華雙方談得很高興,蒙博托在毛主席面前秒變小粉絲,從此之后,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再也不叫他“美國人的走狗”了。后來,蒙博托又先后四次到中國訪問。 1997年,卡拉比率領游擊隊攻入首都,推翻了蒙博托統(tǒng)治了30多年的政權。這個卡拉比受盧蒙巴的思想影響很深,他在年輕時就跟著盧蒙巴反對比利時殖民者的統(tǒng)治,可以說卡拉比就是盧蒙巴的弟子?,F(xiàn)在,卡拉比推翻了蒙博托,是為自己的導師報了仇。 (洛朗·卡比拉) 為了表明與蒙博托的徹底決裂,卡拉比將扎伊爾改回為“剛果民主共和國”,扎伊爾河也改回為剛果河。首都仍然叫金莎薩,沒有改回利奧波德,可能是他覺得這個名字帶有極強的比利時殖民色彩吧。 2001年,卡比拉遇刺身亡,現(xiàn)在是他兒子當剛果(金)的總統(tǒng)。 4 就這樣,1997年之后世界上又變成了兩個剛果:剛果共和國//法屬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比屬剛果 他們都覺得自己能代表偉大的剛果王國,誰都不肯讓步。有人可能說了,既然兩個國家都對剛果王國這么有認同感,他們是同根同源的,為何不合并成一個大剛果國呢? 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西方殖民者幾百年來所造成的分離,時間長了,關系也就淡了。而且法國人和比利時人也給他們帶去了不同的文化影響。二是這倆國家在歷史上的意識形態(tài)不同,剛果(布)是親蘇的,而剛果(金)是親美的。 這倆國家彼此比較敵視,互相看不慣。雖然從來沒有發(fā)生過大規(guī)模的正面沖突,但是外交關系一直很緊張?;ハ嘣趯Ψ奖澈蟾愎?,相互掣肘,比如支持對方的反政府武裝啊等等。所以,這種情況下,他們是很難尿到一壺的,更別說合并了。 |
|
來自: 瀟瀟雨ekg9m5f4 > 《外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