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區(qū) 黃土高原西部涅水與黃河谷地之間的拉脊山、馬銜山等海拔3000-4000米,相對高差1000-2000米,地勢高亢,河谷深切,谷坡陡峭,是黃土高原海拔最高的石質(zhì)山地。黃土高原中部的六盤山、白于山、嘮山、子午嶺、黃龍山、關(guān)中盆地北側(cè)的北山等主要為石質(zhì)或土石中山。六盤山主脊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東西兩側(cè)地貌差異較大,是黃土高原中西部之間-條重要的地形界線。白于山海拔1500-1800米,是洛河、延河、無定河、清澗河等的發(fā)源地,山體黃土厚度50-70米,嶺脊起伏和緩,山坡流水侵蝕、重力侵蝕活躍,是黃土高原典型的土石山地。子午嶺、黃龍山,嶺脊和緩,受人為采伐、開墾,植被破壞嚴(yán)重,流水侵蝕,重力侵蝕嚴(yán)重。關(guān)中盆地北部的北山,由婁敬山、寶鑒山、碑子山、堯山等構(gòu)成,海拔900-1200米,山勢疏緩低矮,南陡北緩,主要由寒武、奧陶系灰?guī)r構(gòu)成,巖溶地貌發(fā)育。黃土高原東部山地主要有呂梁山、太行山、中條山等,以石質(zhì)中山為主。呂梁山北起管渾山,南到龍門山,山體寬度30-100千米,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山勢北高南低,山頂起伏和緩,局部保留有寬展平坦的古夷平面。中條山位于晉豫之間,走向北東東,主脊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雪花山1994米,山勢西高東低。 山地區(qū) ●丘陵區(qū) 丘陵區(qū)是黃土高原面積最為遼闊的地貌區(qū),占黃土高原面積的56.79%。由于丘陵區(qū)面積廣大,各地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甘肅臨夏、和政、渭源等地為土石丘陵,海拔1900-2300米,相對高差150-250米,坡面溝谷侵蝕強(qiáng)烈。甘肅定西、渭源、通渭、會寧等地分布著面積廣大的黃土梁狀丘陵。陜西白于山、子午嶺、嘮山的外圍地區(qū),以及富縣、宜君-帶丘陵多呈縱長的梁狀,梁面坡度和緩、梁坡陡峭、坡面溝谷侵蝕活躍。分布于山西河曲、保德、興縣、臨縣等黃河沿岸,以及陜西綏德、米脂、佳縣、清澗、神木、府谷等地的飾狀丘陵是黃土高原最典型的丘陵地區(qū),飾頂海拔1200-1400米,呈錯落的饅頭狀,赤坡多凸形坡,地面異常破碎,是黃土高原土壤侵蝕最強(qiáng)烈的地區(qū)。山西臨縣、離石、柳林、永和、汾西、古縣等地,以及陜西延安、安塞等地為黃土梁篩丘陵,一般海拔1300-1600米,相對切割深度150-200米,梁赤坡面溝谷密布,坡面流水侵蝕、重力侵蝕活躍。陜西榆林、橫山等長城沿線梁篩丘陵表層有薄層片沙覆蓋,可稱為沙蓋梁篩丘陵。分布于陜西富縣、宜川,隴東環(huán)縣、慶陽、鎮(zhèn)原等地的殘源梁飾丘陵是黃土源長期受侵蝕切割,源面縮小,殘破而成。 丘陵區(qū) ●塬區(qū) 黃土塬區(qū)主要分布在陜甘寧盆地南部與西部以及隴西盆地北部,洛川源、董志源、長武源、白草源是黃土塬的代表。洛川源位于子午嶺和黃龍山之間的洛河中游,基底為三趾馬紅土覆蓋的山間盆地,第四紀(jì)黃土厚度120-150米,塬面向洛河傾斜。董志塬位于陜甘寧盆地西南,介于徑河支流馬蓮河與蒲河之間,塬面海拔1250-1400米,走向?yàn)槲鞅?東南。董志塬受基地古盆地控制,塬面寬暢開闊,長約80千米,寬5-10千米,最寬處近20千米。白草塬位于祖歷河中下游,在第三紀(jì)古盆地基礎(chǔ)上形成,第四紀(jì)黃土厚度200米左右,塬面海拔1750-1900米,相對切割深度180-200米,塬面比較完整。長武塬位于徑河流域,是隴東黃土塬的南延部分,塬面海拔1000-1300米,地勢向東南傾斜,塬面比較完整。此外在黃土塬的外圍如山西曝縣、大寧、吉縣等地:太原盆地北部的黃寨、大孟一帶;陜西宜川云巖河與仕望河流域;隴東環(huán)江流域等分布著大面積的黃土殘塬。黃土殘塬是黃土塬被溝谷分割的結(jié)果,源面成條塊狀。 塬區(qū) ●臺塬區(qū) 黃土臺塬區(qū)主要分布在關(guān)中盆地、汾河谷地、豫西、晉南黃河沿岸。關(guān)中黃土臺塬沿渭河兩側(cè)作東西向分布,渭河北岸面積更為寬廣。渭河以北自西向東主要有陵塬、賈村塬、周塬、咸陽塬、合腸陽-澄城塬等。渭河以南自西向東主要有五丈塬、翠峰塬、神禾塬、少陵塬、樂游塬、白鹿塬、銅人塬、代王-馬額塬、陽郭塬、孟塬等。關(guān)中黃土臺塬呈階梯狀向渭河傾斜,塬面平坦。豫西山地北麓臺塬沿黃河南岸東西沿伸,較大的有張村塬、張汁塬、蘇村塬、陽店塬、焦村塬、程村塬等,塬面呈階梯狀向黃河傾斜。晉南黃土臺塬分布于中條山南麓苗城、平陸一帶及峨眉臺地,其中峨眉塬面積最大。汾河谷地黃土臺塬沿汾河兩側(cè)分布,汾河下游浮山、翼城、翟山附近臺塬面積尤為寬廣。 臺塬區(qū) ●河谷平原區(qū) 關(guān)中平原、汾河谷地平原和伊洛河下游平原是黃土高原面積最大的三個平原。關(guān)中平原由渭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西起寶雞、東至漳關(guān),東西長300千米。西安附近寬可達(dá)40千米。渭河沿線的河漫灘寬窄不一,寶雞附近0.5-0.7千米,西安北郊4-6千米,華縣、華陰附近5-7千米。渭河兩岸有1-3級河流階地,其中汁河與溺河之間階地最寬可達(dá)10-20千米。渭河北岸河流階地在徑河以東最為寬廣,由徑河、石川河、洛河共同形成,階地寬度可達(dá)20-30千米。汾河谷地平原主要分布在忻州、太原、臨汾、長治盆地,其中太原盆地長130千米,寬15-30千米,是汾河流域面積最大的沖積平原。臨汾盆地長150千米,在臨汾、洪洞一帶最寬可達(dá)20千米。長治盆地由濁漳河沖積而成,平原上河流迂回曲折,殘山、緩丘相間其上。伊洛河下游平原西起洛陽,東到鞏縣,面積達(dá)670平方千米。此外在湟水、大夏河、挑河、祖歷河、延河、無定河、禿尾河、窟野河、皇甫川、三川河、徑河、洛河及黃河干流分布著由河漫灘和河流階地構(gòu)成的河谷平原。黃河干流永靖至靖遠(yuǎn)平原呈串珠狀沿河谷分布,以蘭州、靖遠(yuǎn)面積最大。蘭州平原長35千米,寬5-6千米,發(fā)育有1-2級低階地?;退庸鹊貙捁群蛵{谷相間分布,寬谷段形成寬廣的河谷平原,如西寧段階地寬可達(dá)4-5千米。無定河在魚河堡至綏德四十里鋪段形成長60千米,寬1000米的河谷平原,米脂縣城1-2級階地寬1300-1500米,上鹽灣-魚河峁附近寬度在2000米以上。 河谷平原區(q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