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戲曲界要想揚名立萬,除了要有祖師爺賞飯吃的天時,登臺際遇和遍訪名師的地利,更需要有捧角家眾志成城的人和。高慶奎就在這多年的搭戲過程中,遇上了愿意捧自己的大貴人。 首先要提到的第一位就是被稱為北平梨園界怪杰的俞振庭。俞振庭生于1879年,是俞派武生創(chuàng)始人俞菊笙的第五個兒子,人稱俞五。他出身梨園世家,功底深厚,兼得乃父及舅父張玉貴的傳授。他的藝術特點是驃悍、勇猛。他繼承乃父的藝術風格,華貴稍遜楊小樓,樸厚欠于尚和玉,但火爆、花哨、沖、猛卻略勝楊、尚一籌。他演起父親的戲來,由于家學淵源,所以分外流暢,細致迅猛而又得心應手。他所演的《金錢豹》一直是膾炙人口的佳作。在看到殷小姐時,他能穿著厚底靴從高桌上越過眾小豹的頭飛躍而下;耍叉的技巧還吸收了很多武術的耍法,如抖叉、抱月、穿玉等等,創(chuàng)造了很多新穎的技巧??墒?,俞振庭又只有這一部能叫上座來,其余的武戲都不如他師哥楊小樓與尚和玉。 雖成不了戲劇大師,但俞振庭有組織的天才,在臺上生活不久,就成立了雙慶社,直接在臺下當起班主來了。他是一位相當有經(jīng)營頭腦的人,易于接受新事物,愛琢磨觀眾的心理,所以排戲的時候很能迎合觀眾需求,噱頭也耍得好,甚至還開創(chuàng)了男女同臺演戲及夜場戲之風,在當時都是很具革新性的措施。 在當時的北平,同行們其實是有些怕俞振庭三分的。究其原因,也跟他的性格有關。梨園軼事里有一則,可以看出俞振庭的性格來。當年侯喜瑞(著名京劇凈角)19歲時在俞振庭的班里搭班,一天隨班去應某王府的堂會戲,可巧兩位王爺都點錢金福的活,錢先生怕趕場不及,便把其中一個角色讓給了侯喜瑞。侯喜瑞圓滿唱完馬謖,就找到俞振庭要錢,說“我既然替了錢先生的活,那么就該領錢先生的戲份”。俞振庭心里氣得大罵,對這小子看不上眼。但侯喜瑞領完錢并沒有裝入自己的腰包,而是親自送到了錢家。俞振庭知道實情后,大為贊賞侯喜瑞的做法,于是便帶他去東來順吃飯,還送了他一件好褂子,在日后的表演中,對他也更加另眼相看。 所以,俞振庭其實是有些江湖氣的。如果你對了他的脾氣,或者能與他合作無間,他就真有心捧你,而且也真有能力捧紅。但如果不與他合作,他打擊你也不遺余力。譚鑫培、孫菊仙、劉鴻升都搭過他的班,梅蘭芳、尚小云、李萬春也都是被他捧紅了的。 高慶奎這個三不爭原則一傳出,俞振庭就大為激賞,于是在1915年把高慶奎爭取到雙慶社。那時候梅蘭芳正是戲曲之路的上升期,是雙慶社的頭牌,俞振庭就讓高慶奎與梅墊戲、配戲,并且勸梅蘭芳也捧他。梅蘭芳是位很愿意捧人的好人,他從兩次上海公演回來以后,一意求新求變,編排古裝和時裝的新戲,在他的新戲里,高慶奎幾乎場場都在,儼然成了梅派人物。梅蘭芳那時候的紅火勁,比譚鑫培還能叫座,觀眾最多,而在看梅戲的觀眾心目中,也就有了高慶奎的印象了,所以說,梅蘭芳就是高慶奎的另一位大貴人。我們從他們的配戲表中也可見一斑。 1915年2月,吉祥園雙慶社日戲,高慶奎在倒第三配演姜妙香《黃鶴樓》的孔明,大軸梅蘭芳、孟小如的《汾河灣》。3月吉祥園日場,梅蘭芳大軸《玉堂春》,高慶奎配演紅袍潘必正。1916年1月,吉祥園日戲,高慶奎在倒第二配演王鳳卿《定軍山》的孔明,大軸梅蘭芳的《春香鬧學》。1917年9月,吉祥園日戲,高慶奎在倒第七(開場第一出)唱《借趙云》,大軸梅蘭芳《五花洞》。同年10月吉祥園日戲,高慶奎與裘桂仙在倒第六(開場第二出)唱《碰碑》,大軸梅蘭芳《風箏誤》。同在10月,高慶奎在倒第七(開場第二出)唱《斬黃袍》,大軸梅蘭芳與陳德霖、王鳳卿合演《雁門關》,在壓軸還帶一出《黛玉葬花》。 在這兩三年的磨練中,俞振庭對高慶奎更加滿意,真是派什么唱什么,而且順序也確實不講究。所以,俞振庭一方面請梅蘭芳在新戲里帶上高慶奎,一方面自己要把他捧成角兒了。 梅蘭芳的新戲里,原排就有高慶奎的是:《鄧霞姑》里的鄧彬,《天女散花》里的文殊和《紅線盜盒》里的薛高?!赌鹾2憽防锏呐硪碇伲蓜⒕叭伙椦?,劉死后,由高慶奎接活兒?!兑豢|麻》里的林太守,《木蘭從軍》的花弧,《童女斬蛇》里的李誕,原排都是賈洪林飾演,賈死以后,這三個活兒也由高慶奎擔任了。高慶奎本就深得賈洪林的親傳,演起戲不輸人。梅蘭芳也開心,捧得值啊! 于是,當1916年,朱幼芬組織了桐馨社時,梅蘭芳在其中掛二牌,就也把高慶奎約去了。在桐馨社表演時,高慶奎的藝術生涯有了一個突破,他終于開始慢慢脫離配角,而單獨演一出正戲了。所貼的戲碼有《搜孤救孤》、《鎮(zhèn)澶州》、《賣馬》、《奇冤報》、《上天臺》、《梅龍鎮(zhèn)》、《華容道》、《翠屏山》、《武家坡》、《碰碑》、《定軍山》、《伐東吳》、《黃金臺》、《鬧府》、《南天門》、《醉寫》、《捉放曹》等。 后來梅蘭芳在1918年出外回來以后,搭裕群社掛頭牌,班里也有高慶奎。此時他唱的正戲有《洪羊洞》、《罵曹》、《失街亭》、《五丈原》。1919年1月,姚佩蘭、王毓樓組織喜群社在新明大戲院經(jīng)常演出,梅蘭芳頭牌,余叔巖、王鳳卿輪演二牌,高慶奎也在,演過的正戲有《轅門斬子》、《戰(zhàn)長沙》、《烏龍院》、《落馬湖》、《進蠻詩》、《浣紗記》、《刺巴杰》等。有梅蘭芳的地方就有高慶奎,這個品牌聯(lián)想,做得多好。 不過綜觀高慶奎唱過的這些戲目,老生戲有褶子、靠把、衰派和劉派的戲,并且兼演紅生、武生,戲路之寬泛,真已是梨園罕見了。 俞振庭有個武生界很紅的師兄叫楊小樓,是楊派武生的創(chuàng)始人。在高慶奎這件事上,俞振庭也是拜托了楊小樓,對高慶奎很是提拔。1918年4月,楊小樓與尚小云排演《楚漢爭》時,就安排高慶奎飾韓信。1919年10月,楊小樓唱《長坂坡》,讓高慶奎飾劉備。雖然還是配角,但跟之前所演的配角相比,這兩個重要性要大多了,意在培養(yǎng)高的聲勢。之后楊小樓的新排頭本《宏碧緣》安排中,更可看出對高慶奎的信賴。公演之時,楊小樓飾駱宏勛,賈璧云飾花碧蓮,錢金福飾余千,王長林飾胡理,李連仲飾鮑賜安,邀請高慶奎反串老旦,扮演駱母,使他與這些老角耆宿們相排并列,而那年高慶奎才二十九歲。而且當時楊小樓班里有龔云甫,不是派不出人來,但還是把高推至高位,真是一番苦心。非常欣慰的是,高慶奎的聲音終于趨于穩(wěn)定,嗓音音質(zhì)越唱越亮,音階越唱越高,所以更是不負眾望,旗開得勝。
4. 強記于心,默學其長 有天分,有戲唱,有人捧,但僅憑此,也很有可能是曇花一現(xiàn)。古往今來也有這樣的情況,一起演戲的多是名角,時間久了,有些人覺得自己仿佛也位列名家,驕傲起來;有些人倒不在乎名不名家,目的皆是為了一日三餐柴米油鹽,搭誰不是搭。這兩種都為蹉跎歲月,最終只是碌碌無為。而有心的陪演者,只是“強記在心,默學其長”,終有成績。高慶奎就是一位有心的陪演者。 他開始搭班的幾年,看著活多,但都是“掃邊老生”的角色,也就是三四路的行當,有老生戲能演就演,沒有的話,偶爾小花臉、老旦也都能演,甚至沒戲演,跑個龍?zhí)滓部梢?。這樣的情形,行當里的其他人看著是心酸的,也有人覺得都是這么小的角色了,何苦用心演呢。高慶奎則不然,他對這些小配角也是一絲不茍地演出,哪怕全劇中他今天就只有一個“是”字,他也會把這個是字恰如其分地融合進劇情中。 他非常善學,哪怕當時還不能完全理解,可是也牢牢看著名家們的戲,記在心中,回家練習,模仿。因為還沒有學會融會貫通,這個時期的高慶奎還是處于一個學一個像一個的階段。比如他曾出演《刺巴杰》,這是一出黃派武生戲,唱黃派戲有名的演員叫李吉瑞。張聊止看了高慶奎演的駱宏勛,就有些嗤之以鼻,說道“高之駱宏勛,在店中唱搖板,不脫李吉瑞《獨木關》‘在月下’之窠臼,殊無可取?!盵3]大意是說“高慶奎飾演的駱宏勛,在店中唱搖板,就跟李吉瑞《獨木關》‘在月下’的路子是一樣的,沒什么可取之處?!彼凇痘咎m》里演花弧,也被張聊止指責為一意學習賈洪林,顯得非常矯揉造作,亦步亦趨??梢娝诋敃r還是以學為主,只是在模仿,還沒有多少自己的創(chuàng)造。 但是高慶奎好的地方在于,他在模仿的過程中不僅模仿老師和前輩的唱念做打的技巧,學得好,學的像,而且學到了他們創(chuàng)造人物的本事,學到了他們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方式,學會了內(nèi)外結(jié)合的表演技巧。張聊止對他的評價也有好的,比如“平穩(wěn)”“無甚毛病”“嗓音至佳,運用甚善也”等,除此之外,他也提到了高在表演藝術上的進步。張聊公以《空城計》來舉例,這是一部看似平平但難演的戲,要表現(xiàn)武侯的細致過人,又要不失他的身份,那種拿捏實在很難恰到好處。在張看來,除去譚鑫培這樣的大師,能把這戲唱得好的“唯有侗將軍(紅豆館主)而已”,而在看了高慶奎演這場戲時,張不禁地說到“是日高伶演唱此戲,尚能略具間架,已非易易矣?!盵4] 由此可見,高慶奎當時已相當注意把握人物性格,在表現(xiàn)演員的身份、神態(tài)、情緒、性格、思想等各方面也有了一定造詣。這對一個青年演員來說,確實很不簡單了。他已經(jīng)從學皮毛的階段開始挖掘深層的形神兼?zhèn)渲剂恕?/p> 在宋寶羅先生的記載中,提到高慶奎在《朱砂痣》里的表演?!吨焐梆搿愤@個戲說的是雙州太守韓廷鳳,奉命去四川做太守,結(jié)果中途遇到賊人,妻兒失散。他等了家人十多年仍無消息,孤身一人實在可憐。于是有人勸他另娶一方,并有媒婆做媒以100兩銀子續(xù)娶一房。結(jié)婚當天,女方痛哭不止,韓廷鳳問其原因,才知原來女方有丈夫,但因病重無錢治病,只得賣妻。韓廷鳳知道后非常同情,但也擔心有詐。就讓“家院”拿一百兩紋銀送新娘回去,銀子必須面交給她的丈夫吳惠全。 這段中,韓廷鳳白口:“家院,取一百兩紋銀送這位大娘回去,銀兩必交給她的丈夫吳相公不得有誤?!碑敃r對家院使個眼色。家院說:“是”。于是二人一對眼色,證明明白意思了。接下來的戲中,丈夫吳惠全上,旦上叫門,以往的班子里演戲到此,旦角叫門時家院就下了。但是高慶奎來演,要等吳惠全開門,旦角進門說明情況,然后自己親自把銀子交給吳惠全,吳惠全說聲:“多謝管家”,高慶奎飾演的家院方才出門,下場。這樣一來,情節(jié)就完整了,前面家院與韓廷鳳對眼色的一幕也就師出有名了。 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不管演多小的戲,高慶奎都愛琢磨,不糊弄事,還能為戲增肌光彩,但是他又不搶戲,不喧賓奪主。這樣的品德不僅讓他得到同班演員的尊重,而且對自己的技能也是提高,業(yè)精于勤荒于嬉,正是靠著一次次認真地琢磨探討,戲才會爐火純青。 高慶奎的這份認真也打動了一個人,那就是繼譚鑫培之后老生行的紅人——劉鴻聲。 劉鴻聲并非出身梨園,原是小刀鋪的學徒,有一把天賜的好嗓子,嗓音極高,音質(zhì)純凈,又熱愛京劇,后來索性加入班社演唱。先演凈腳,深受穆鳳山賞識,曾以《八本鍘判官》等劇而演壓臺戲。他的聲音里腦后音、虎音、炸音,并有較難得的水音。氣力充沛,運用得法,又善使氣口。擅長用“樓上樓”的行腔方式,逢高必拔,拔必到頂,能適應各種板式的演唱。后來劉鴻聲改演老生,以嗓音高亢、挺拔、流利而著名。他的戲路很寬,不僅擁有奎派各劇,其他如孫、譚各派的劇目,一經(jīng)移植,也都能賦予劉派特色。擅演《轅門斬子》、《斬馬謖》、《斬黃袍》、《李陵碑》(《碰碑》。在譚鑫培獨霸京城之時,劉鴻聲就像一匹黑馬,闖將出來。譚派的唱法較為婉轉(zhuǎn)迂回,當時一片宗譚之聲,劉鴻聲的高亢激越嗓音一出來,給了人們很大的新鮮感,聽起來也更為有勁。所以,劉鴻聲發(fā)展勢頭很猛,很快組了班,到了能分老生屆半壁江山的地步。在譚鑫培之后,他還出任了北京正樂育化會會長。 四處搭班時,高慶奎也在劉鴻聲的班子里搭過,有一次,劉鴻聲要演《轅門斬子》,楊宗保的人選難到他了。因為楊宗保這個角色本來是有二三路小生來扮演的,但劉鴻聲調(diào)門太高,一般的小生嗓子根本上不去。一聽到高慶奎的嗓子,劉鴻聲就有主意了,不如就讓高慶奎來拌楊宗保。這聲音是沒問題了,但小生戲的表演高慶奎能勝任嗎?帶著半信半疑,高慶奎上場了。只見他演到“楊宗保看見奶奶佘太君”時,真有想把頭伸到太君懷里一樣的情緒,把孫子看到奶奶時的委屈感刻畫得入木三分;當見到八賢王時,楊宗保一方面管八賢王叫舅舅,但另一方面還有君臣之分,高慶奎哭訴著哀求賢王與他說情的樣子,分寸感拿的很好;當穆桂英來了,高慶奎又演上了小夫妻卿卿我我的樣子。一般的小生沒有琢磨這么多的,所以高慶奎這個有層次的楊宗保一出來,給這出戲都增色不少,把戲演活了。 劉鴻聲大喜,連夸高慶奎是個大才之人。后來,在劉鴻聲的戲里,二路的生角基本都給了高慶奎代演。如《斬子》的八賢王、《碰碑》的楊六郎、《失空斬》的王平等等,全由高慶奎扮演了。強手相遇強更強,在與劉鴻聲對戲的這段時間,為了跟上劉鴻聲的調(diào)門,高慶奎苦練唱功,用心聽取劉的每一句唱腔,反復練習。劉鴻聲也是愛才之人,一句一句把著教,兩人一直未行師徒之禮,但這份厚愛已經(jīng)遠遠超越師徒之情了。以后的多年,高慶奎身上都有劉鴻聲的影子,也被稱為最有劉鴻聲聲音特質(zhì)的繼承人。 終于有一天,一個意外的機會到了。有一次,劉鴻聲要在北京西珠市口的第一舞臺演《轅門斬子》,高慶奎還是飾演楊宗保。這天上座率很不錯,約有1500人以上??墒钱斕焯鞖獠缓?,瓢潑大雨下個沒完,等劉鴻聲到的時候已經(jīng)是快遲到了。劉鴻聲腿腳有毛病,有一條腿是不聽使喚的,可他心里也著急,雖然旁邊也有人扶,還是一下子被黃包車上的毯子給絆住,摔了一跤。劉先生也年紀一大把了,這次真摔狠了,鼻子破了,假牙掉了,滿臉都是血。等到攙進戲院后,更是連話都說不出來了。這下大家都傻眼了,戲不能唱了,只能退票??墒钱敃r是經(jīng)理人主辦的,把戲票錢都派用場了,如果退票的話,現(xiàn)在也沒錢。怎么辦呢?有人就出了個主意“高慶奎不是經(jīng)常跟著劉鴻聲學戲嗎,聲音也好,就代替演出唄!”這主意一出,大家爭執(zhí)不下。后來決定在門口貼張海報,說劉鴻聲老板摔傷了,現(xiàn)由他的得意門生高慶奎代演《轅門斬子》,請大家原諒!如果不愿聽的現(xiàn)在可以退票。海報貼出去后,確實有觀眾嚷嚷著要退票。但當大家真親眼看到劉鴻聲被幾個人架著一瘸一拐地出來了,不免得心生同情,也就安靜下來了。 高慶奎也緊張,上妝的過程中不斷詢問觀眾的情況。臨上之前,幾個管事都在為他打氣。上場時,還出了點意外。過去舞臺的大幕是門簾式的,也就是出將入相,門簾下面有條鐵條釘著,是為了有大風時不擺動。當高慶奎飾演的楊六郎上場時,可能有些緊張沒留神腳下的鐵條,差點絆一跤摔下去,把大家都嚇一跳,總算沒事。 但是真的一上場,高慶奎的精氣神馬上就來了!什么緊張,全扔一邊去。他上場之前已經(jīng)琢磨過劉鴻聲唱這出戲里的細節(jié),想好了要怎么加以運用。當唱到“將父擒馬下,這笑……”,“笑”字劉鴻聲習慣唱法就唱成嘎調(diào),就把“笑”字唱成了“肖”了,是自己的特色,但有點奇怪。高慶奎記在心里,決定在劉鴻聲的唱法上做一點小變化。高慶奎唱到這里就把“笑”字仍然平著唱,笑字后面代個“哇”音,哇字唱嘎調(diào),也就是“笑哇……”,這句立刻就順了。當唱到“笑壞了眾英豪”的“英”字,高慶奎用了一個很有劉派特色的腦后音長腔,獲得滿場彩聲。在表演的過程中,前面我們提到,劉鴻聲腿腳有點毛病,所以他在舞臺上很能揚長避短,動作很少,就是靠好嗓子唱。高慶奎做工也好,所以在斬子的下半段中,見穆桂英時,他適時地加工了不少唱和動作,讓這場戲有了個很圓滿的效果。這出戲一結(jié)束,高慶奎紅了。觀眾們都很意外,雖說這人看著眼熟,都是小角色,但沒想到挑起大梁來相當靠譜,都說是“泥沙中掘出個明珠”來。 就看這個一舉成名的故事,我們能找到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來。要不是高慶奎踏實虛心,甘為人后,刻苦學習,他怎么能在老生如林的北京,演了這么多角色?要不是演了這么些角色,哪能演什么是什么,鍛煉出豐富的舞臺經(jīng)驗?要不是有了這些經(jīng)驗,大班子哪能無端信任你,讓你進去跟明星搭班?要不是跟諸位明星搭班,哪能近距離學到他們的獨到之處,最后融會貫通,歸為我用。 還有一點是,高慶奎搭戲中,不只學習大家風范,一起合作的每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他的老師。除了運氣好有名的人,舞臺上還有多少能人可能時運不濟,暫屈低位,但位低技長者也是比比皆是。高慶奎有好奇心,他什么都琢磨,別人這個地方為什么用這個動作?這個字怎么這么發(fā)音?只要看著好的,他都想著記著,不一定什么時候拿出來就是一道好菜。也因為他這種學戲的態(tài)度,戲班子里很多人都喜歡他,愿意跟他共事甚至幫助他。 現(xiàn)在也有人經(jīng)常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其實以高先生的本事,他何嘗不是懷才不遇?從倒嗓之后,干了多少年跑龍?zhí)椎幕?。但沒白干!他學了多少大本事,我們一一算算看。一是會的劇目多,老生戲(包括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紅生),武生戲,花臉戲,老旦戲,都能行;二是身上的玩藝兒多,生行的譚鑫培、劉鴻升、王鳳卿、賈洪林、許蔭棠、王又宸、劉景然、時慧寶、韋久峰、余叔巖、貫大元、鮑吉祥等人他都同班、同臺或同演一個戲,在演出中學人家的好東西;武生行中楊派的楊小樓、周瑞安,尚派的尚和玉,俞派的俞振庭、黃派的李吉瑞、瑞德寶,還有上海來的楊瑞亭,他都傍過。再加上王瑤卿、梅蘭芳等給他的指導和影響,都是很大很大的。他還積累了超乎當時年齡的經(jīng)驗,包括演老戲的經(jīng)驗,排新戲的經(jīng)驗。他后來在跟梆子演員小馬五、崔靈芝、孫佩亭、郭寶臣等同臺演出過,連梆子戲也學會了。這樣的人生,簡直就是一部奮斗史,有多少人能像他這樣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不斷進步呢? 在逆境里自善其身,羽翼飽滿。一旦機會來臨,立馬就能抓住,扭虧為盈。 高慶奎抓住了各種機會,一步一步,終于要迎向大放光芒的歲月。
[1] 高盛麟口述,江則理整理 《高盛麟梨園生活回憶錄》 [2] 吳小如 《京劇老生流派》 [3][4]張聊公 《聽歌想影錄》
插畫:的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