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忍不住獎勵或懲罰 想一想,一天當中,你有多少次獎懲孩子的行為或傾向?
你可能總是忍不住,對孩子抱有一個很大的期望,那就是「要聽話」!但孩子并不是可編程的機器人,他們似乎總在不厭其煩的挑戰(zhàn)我們的忍耐極限。 小文是 5 歲的小男生,他上洗手間經(jīng)常忘了把馬桶上的墊圈抬起來,就直接小便,墊圈經(jīng)常被他尿濕,媽媽提醒了好多次也沒用。 如果你是小文的媽媽,你接下來會怎么做呢? 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人可能會采取兩類行動: 1. 批評指責:如果以后再尿到墊圈上,就要挨揍; 為什么獎懲這么普遍?因為見效快,易操作。 你肯定發(fā)現(xiàn)過,罵一頓孩子,當時他說「知道錯了」,但后來他還會重復同樣的錯誤。 你也發(fā)現(xiàn)過,給孩子獎勵,孩子當時開心,但他以后總跟你講條件、要獎勵,如果得不到,可能表現(xiàn)得比原來更糟糕。 總是依靠獎勵懲罰的外部強化常常只能培養(yǎng)出「奴隸」或「暴君」,孩子不是變得百依百順就是變得叛逆霸道。一旦獎勵消失,做事情變得沒有意義;一旦懲罰消失,做事情變得沒有底線。 孩子行為背后的動機是什么? 孩子行為背后的動機是什么,我們往往缺少關注和探究。 更多時候,我們只是關注當時的表象。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而獎勵和懲罰就像是「止疼藥」,用時短,起效快,可是副作用大,治標不治本的缺點卻被忽略了。 你需要換個角度看一看。 也許小文并不是故意搗亂,他只是忘記了;或者他覺得這樣很好玩,并不理解這樣做會帶給別人的不便;也許他總是玩得太忘我,所以每次想小便的時候都很急,來不及抬起墊圈。 如果一看到孩子的不好行為就火冒三丈,或者為了快速解決問題而依賴物質(zhì)獎勵,那么問題也許永遠無法徹底解決。 而如果能體察到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你可能會找到更好的辦法引導和幫助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