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丁(生卒年不詳),亦作中丁,子姓,名莊,商王太戊之子,商朝第十任君主。仲丁在其父太戊死后繼位,在位13年去世。仲丁即位初年,亳都(西亳今河南偃師城西二十里即偃師商城 )遭遇河決之害,遂將國都自亳西遷于囂(亦作隞或敖;今河南鄭州商城), 商朝自此開始遷都。 當時,東南方的夷族興起,仲丁六年,夷族中的藍夷進攻商朝 ,仲丁出兵擊退藍夷。仲丁在位13年(《竹書紀年》作在位9年)去世。仲丁死后,諸弟爭奪王位,造成九世之亂。 仲丁在位時,東南方的夷族興起,蘭夷進攻商朝,仲丁出兵擊退蘭夷。但仲丁本身的勢力受到重創(chuàng)。仲丁死后,一大堆的兄弟們憑借著自己的勢力爭奪他留下的王位。仲丁的弟弟外壬在仲丁死后即位。開“誰勢力大誰即位”的先例。從而造成一百多年的繼承上的九世之亂。 商朝自商王仲丁后,連續(xù)發(fā)生王位紛爭,又屢次遷都,使王朝中衰、諸侯離叛的事件。自仲丁后,王朝中衰,連續(xù)發(fā)生王位紛爭,又屢次遷都,諸侯離叛。這一動亂歷經(jīng)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九王,故名九世之亂。商朝的王位繼承制為“父子相傳”和“兄終弟及”相結(jié)合的繼承制度,這兩種制度的混用,造成王位繼承處于混亂狀態(tài)。 九世之亂延續(xù)近百年,直到盤庚遷殷后才最終結(jié)束。九世之亂使國家衰落,諸侯莫朝。 同時此時期是商代由二里崗時期向殷墟期過渡的重要時期。 九世之亂使商朝“兄終弟及”與“父死子繼”相結(jié)合的王位繼承制度遭到破壞,商朝統(tǒng)治力量遭到嚴重削弱,無力再顧及四方諸侯、方國,諸侯不再向商朝朝見納貢。 西北方少數(shù)民族如土方、鬼方、羌方等趁機發(fā)展實力,日益威脅著商朝的統(tǒng)治?;靵y使商朝貴族內(nèi)部矛盾更為激化,王室貴族或倨傲放肆、或淫逸奢侈,離心力日增。 外壬(生卒年不詳),在甲骨文中被稱作卜壬,子姓,名發(fā),商朝第十一任君主。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后繼位。在位15年(一說在位10年),病死,葬地不明。外壬死后,由其弟河亶甲繼位。 外壬即位后不久,姺(shēn)與邳兩個侯國發(fā)動了叛變。姺是有莘氏的后代,商湯曾娶了有莘氏之女為妃,伊尹就是作為媵臣陪嫁到商的。因此,有莘氏與商朝的關系是很密切的。 由于商王室的衰落,有莘氏后人封于姺后就時服時叛。邳是夏禹車正奚仲的后人,也就是說是仲虺(huǐ)的后代,初時也與商王室的關系很好,這時也起來叛商了。姺和邳的祖先是商湯時的左丞右相,他們都起來反叛外壬,可見當時商王室的衰敗。 對于姺、邳的叛亂,外壬一點辦法也沒有,據(jù)說是“大彭國”幫助平定了姺人、邳人的叛亂?!按笈韲笔窃谂硎喜柯涫最I彭祖的帶領下建立的,是夏朝時東方比較強大,政治關系也比較密切的屬國。 到商朝前期,大彭國也還是比較強盛。彭祖相傳活了八百年,是一位長壽之神,很懂得養(yǎng)生之道。其實所謂彭祖年長八百歲,實際上是大彭國存在的年限。外壬在位十五年,死后由河亶甲奪得帝位。 河亶(dǎn)甲生于太戊二十五年(乙亥,前1486)出生在亳都,甲骨文作戔甲,子姓,名整 ,商王太戊之子,商王仲丁和外壬的弟弟,商朝第十二任君主。成年后相繼在父親、長兄、次兄三朝為官,可謂三朝元老。 在其兄外壬死后繼位。 河亶甲在位時,商朝再度衰落,無奈之下,他北上遷都于相(今安陽內(nèi)黃),以緩解內(nèi)外交困的局面。河亶甲還曾出兵征伐東南方的蘭族和班方,在一些方國的幫助下,使叛亂的諸侯重新安定下來。河亶(dǎn)甲在位9年病死,后葬于相。 子整即位于囂邑(今山東新泰市東南),他即位時面對的是兩位哥哥給他留下的一個百廢待興的亂攤子,外有夷族方國入侵,內(nèi)有諸侯貴族叛亂,內(nèi)外矛盾重重,百姓人心惶惶。子整是將軍出身,能文善武,曾多次領兵出征,是位很有頭腦的指揮官,可是如今面對的不是舞刀弄槍的軍隊,而是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這對他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他認真地分析了面臨的嚴峻形勢,認為邳、姺兩個諸侯大國所以叛亂,主要是商王朝遷都所造成,因為遷都侵犯了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才和商王朝對著干。如果此時把王都遷走,兩國的矛盾就可能得到緩解。只要這兩個領頭的大國不再繼續(xù)鬧事,其他諸侯國的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因此,他召集大臣們商議,決定把國都遷到黃河以北的相邑(今河南安陽市內(nèi)黃縣東南)。這樣做雖然被動了一點,但在當時國力不強民心不穩(wěn)的情況下,以此來緩解國內(nèi)的主要矛盾,也不失為是個好辦法。 號稱統(tǒng)領全國的天子,竟然被自己的臣子諸侯威逼得遷都,可見當時的商王朝已經(jīng)衰弱到了極點。那么,是什么原因?qū)е律掏醭绱怂ト跄??其根源主要還在于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由于商王的軟弱無能,商王朝的貴族和大臣們幾乎全都是以權(quán)謀私,他們對上侵吞國家的財產(chǎn)(如賦稅、貢品等),對下殘酷地剝削民眾,使得國庫空虛,民力衰竭,根本沒有力量來應付突發(fā)的自然災害和戰(zhàn)爭。 河亶甲元年(丁亥,前1414)商王朝遷都相邑。這是商王朝建國后的第三次遷都。商王朝首次遷都是在商湯二十七年(庚寅,前1591),成湯將國都由西亳遷至鄭亳,遷都原因是西亳風水不好,不利于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第二次遷都是在仲丁元年(丙寅,前1435),仲丁把國都從鄭亳遷至囂邑,遷都原因是躲避黃河水患。遷都后僅二十一年就被迫第三次遷都,這一次應該算是逃避人禍。 河亶甲遷都后,把占據(jù)的原屬于姺國和邳國的封地重新歸還了他們,兩國國君表示愿意支持新王的工作,并主動提出此后每年將會按期交納貢賦,決不拖欠。河亶甲心里明白,這種口頭上的承諾是沒有什么意義的,只有王廷的勢力強大起來,才能真正把他們制服。眼下也只好因勢利導,表彰表彰他們,也好給別的諸侯做個樣子。果然,其余諸侯國見這兩個大國都交稅了,哪個還敢抗稅,于是國內(nèi)的矛盾很快得到了緩解。 河亶甲二年(戊子,前1413)春天,彭國(諸侯國,今江蘇徐州市)與邳國(今山東濟寧市微山縣西北)因邊界糾紛發(fā)動了戰(zhàn)爭。河亶甲認為這正是收拾邳國的好機會,便出兵協(xié)助彭國攻打邳國。邳國在兩軍強大的攻勢下連吃敗仗,最后退守都城,只好向商王請降。河亶甲為了穩(wěn)定國內(nèi)的局勢,采用了寬仁的政策,沒有滅掉邳國。邳侯感激涕零,率全族叩謝王恩,發(fā)誓永不叛商。 河亶甲三年(己丑,前1412),河亶甲聯(lián)合彭伯戰(zhàn)勝邳國后,又聯(lián)軍攻打姺國(今山東菏澤地區(qū)曹縣北),姺侯聞訊不敢與之交鋒,率族人逃往班方(古東夷族的一個方國,在今山東東部沿海地區(qū))。 河亶甲四年(庚寅,前1411),河亶甲平定國內(nèi)的叛亂后,又出兵征討南方的藍夷(約在今江蘇省境內(nèi))。這是河亶甲第二次出兵攻打藍夷,間隔時間已經(jīng)二十余年。這一次河亶甲出動了國內(nèi)的主要兵力,對藍夷發(fā)動了最猛烈的攻擊,藍夷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商軍一股作氣攻下了藍夷都城,俘虜了大批的藍夷人,還有許多牲畜、珠寶和糧食,凱旋而歸。 河亶甲五年(辛卯,前1410),子整又命彭伯和韋伯(韋國的諸侯首領,其地在今河南安陽市滑縣東南)率兩國軍隊聯(lián)合攻打班方,班方被擊敗,向商王朝納貢稱臣。姺侯一族在班方避難,見班方投降,知道已經(jīng)在劫難逃,只好自縛其身向商王請罪。河亶甲為了收買人心,以利國家的穩(wěn)定,便全部釋放了他們,并準許其復國。 子整恩威并用,在短短九年的時間里,不僅平定了國內(nèi)的叛亂,還征服了入侵的夷族方國,使商王朝轉(zhuǎn)危為安,從衰弱中逐漸走向強大。 子整七十二歲即帝位,在位執(zhí)政虛記十年(《今本竹紀年》),于河亶甲九年(乙未,前1406)病逝于相邑,終年八十一歲。死后葬在相邑城外商王河亶甲墓(今河南安陽市內(nèi)黃縣東南),一說葬在三家莊遺址(即洹北花園莊,在今河南省安陽市北約3.5公里處),尊號商王,謚號帝河亶甲,廟號 “戈甲”。河亶甲在位時,對商朝的穩(wěn)定做出貢獻,為其后的祖乙復興打下基礎。河亶甲死后,祖乙繼任君主之位。 祖乙,生卒年不詳,亦稱且乙,子姓,名滕(一作勝),廟號中宗商王河亶(dǎn)甲之子,商朝第十三任君主。 祖乙在位時期,將都城從相(今河南省內(nèi)黃縣)遷邢(今河北省邢臺市)。后因邢發(fā)生河患,于是再次遷都于庇(今河北廣宗城北沙丘平臺一帶)。祖乙曾數(shù)次出兵平服蘭夷、班方等國,解除東南方的夷族對商朝的威脅。并任用巫賢輔政,使商朝的社會經(jīng)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讓商朝國勢再度興盛。 祖乙元年,當時商朝的都城設在相(今河南省內(nèi)黃縣),因相地處黃河下游,河水時有暴漲,河水一漲洪水泛濫,不僅大量莊園被沖毀,黎民百姓難得定居,生命財產(chǎn)時有淹沒的危險,就連帝王都城也朝不保夕,祖乙為此整日鎖眉不展,食寢不安,他身邊的賢臣巫賢 (巫咸之子)早已估摸到祖乙的心事,于是便直言不諱地向他啟奏說:“君主之慮卑職早就洞察,無非是為都城之變遷而已!”祖乙王聽后甚是歡心地說:“賢相既然了解,就該為孤出謀定奪?!蔽踪t于是建議遷都于邢(今河北邢臺)。 祖乙二年,由于河患,將邢都沖毀。 祖乙于是再次遷都于庇 (今河北廣宗城北沙丘平臺)。祖乙遷邢時,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沒有跟隨他南遷,仍然留在耿地,祖乙將他的弟弟祖丙封于耿地,建立耿國,并立祖丙為耿國國君。祖乙遷庇之后,營建都城,立宗廟、筑社稷、造營室。使社會經(jīng)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商王朝再度興盛起來。祖乙十九年,祖乙去世,廟號中宗 ,死后由其子祖辛繼位。 祖辛在位十六年。甲骨文作“且辛”,子姓,名旦,商王祖乙之子,商朝第十四任君主。病死,葬于狄泉。死后由其弟沃甲即位。謚號“商桓王”。 沃甲,姓子名逾,生卒年不詳?!妒辣尽纷鏖_甲,甲骨文作羌甲,商王祖辛弟。祖辛死后繼位。在位25年(一說5年),病死,葬于狄泉。沃甲死后,祖辛之子祖丁即位。謚號“商僖王”。 祖丁,姓子,名新,甲骨文作小丁、后祖丁。中國王族分封時代商王朝的第十六任王。他的祖父是商王朝第十二任王子河亶甲,他的父親是商王朝第十四任王子祖辛。沃甲二十五年,沃甲死后,其侄兒祖丁繼承王位。 祖丁三十二年,在位32年的祖丁死后,謚號“商莊王”。由侄子(商王朝第十四任王子祖辛的兒子)南庚繼承王位。 南庚(生卒年不詳),子姓,名更,商朝第十八任君主。《史記·殷本紀》記載為沃甲之子、祖丁堂弟,據(jù)殷墟卜辭為祖辛之子、祖乙之弟。祖丁死后繼位,在位28年,病死。南庚在位時,商朝國運再度衰落,將國都由庇(邢)遷至奄(今山東省曲阜縣)。死后由祖丁之子陽甲繼位。謚號“商頃王。 陽甲,生卒年不詳。陽甲在甲骨文中稱象甲,姓子名和,是中國商朝的第十八位國王,商王祖丁之子,后任國王盤庚之兄,南庚死后繼位。在位7年(一說4年)病死。陽甲在位時,商朝內(nèi)亂不止,奴隸主貴族之間相互殘殺。陽甲已無法控制局面。定都于奄,曾西征丹山戎,在位期間,商朝再度衰落,諸侯不朝。謚號'商悼王'。 商王朝繼位的現(xiàn)象可以看出,商人前期的繼承法多以兄終弟及為主,以父死子繼為輔,即便傳子,也多傳弟之子,少傳兄之子。由于商王的妻妾眾多,故其子輩的兄弟一般也很多。因此,在兄終弟及的制度下,往往會引起兄弟之間為了爭奪王位而發(fā)生沖突。直到武乙廢除兄終弟及,確立父死子繼后,這種局面才有所緩和,但那時離商朝滅亡只有四代了。到帝乙時形成了嫡長子繼承的宗法制度,這種繼承制度為周朝所承襲。自仲丁到陽甲的九個商王中,每一次王權(quán)更替,都引發(fā)了劇烈的爭奪,造成九世之亂,從而使得王室勢力逐漸衰弱,產(chǎn)生各諸侯、方國不朝叛出的政治危機。司馬遷說:'自仲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于是諸侯莫朝。'這種看法是很有見地的。 陽甲在這樣的局面下即位,可以說是矛盾重重,困難重重,內(nèi)外交憂,力難從心。因此太史公說:'帝陽甲之時,殷衰。' 陽甲在位七年,死后由盤庚繼位。 盤庚,甲骨文作般庚,生卒年不詳,子姓,名旬,商王祖丁之子,陽甲之弟,商朝第十九位君主。 陽甲死后,盤庚繼位,是商朝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他為了改變當時社會不安定的局面,決心再一次遷都,搬遷到殷(今河南安陽),史稱“盤庚遷殷”。盤庚遷殷后,整頓商朝的政治,發(fā)展經(jīng)濟,使衰落的商朝出現(xiàn)復興的局面。盤庚病死后葬于殷。 盤庚即位時,商朝經(jīng)過九世之亂 ,政治腐敗,貴族奢侈,王室內(nèi)爭激烈,階級矛盾尖銳,加上天災頻繁,盤庚是位能干的君主,他為了改變當時社會不安定的局面,決心再一次遷都??墒谴蠖鄶?shù)貴族貪圖安逸,都不愿意搬遷。一部分有勢力的貴族還煽動平民起來反對,鬧得很厲害。商湯建立商朝時,最早的國都在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zhèn)西南)。在此后三百年當中,都城一共搬遷五次。 這是因為王族內(nèi)部經(jīng)常爭奪王位,發(fā)生內(nèi)亂;再加上黃河下游常常鬧水災。有一次發(fā)大水,把都城全淹沒,所以就不得不搬家。 盤庚面對強大的反對勢力,并沒有動搖遷都的決心。他把反對遷都的貴族找來,耐心地勸說他們。當他得知殷(當時稱北蒙,即今河南安陽)一帶土肥水美,山林有虎、熊等獸,水里有魚蝦時,就決心到此來發(fā)展。為了動員遷都,他曾發(fā)表一個重要的演講?!靶腔鹆窃币辉~即由此次演講內(nèi)容凝練而成。貴族們竭力反對遷都,盤庚就發(fā)布文告,嚴厲命令他們服從。終于,馬蕭蕭,車轔轔,他率眾西渡黃河來到殷,史稱“盤庚遷殷”。盤庚遷殷后,他以強硬手段制止貴族們搬回舊都的企圖。他還提倡節(jié)儉,改良風氣,減輕剝削,終于安定局面。,從此百姓安寧,商朝國勢再度振興。故后世稱商朝為“殷”或“殷商”。 由于盤庚遵循商湯的德政,所以諸侯都來朝見盤庚。盤庚死后,葬于殷(今河南安陽),由其弟小辛繼承王位。小辛即位后,商朝再度衰敗。百姓思念盤庚德行,于是寫作《盤庚》三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