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曾流傳過一句老話:“馱不盡的磧口,填不滿的吳城,看不盡的彩家莊”。 說心里話,本來就沒有打算去彩家莊,也不知道彩家莊這個地方。在臨出發(fā)去磧口前,在網(wǎng)上認識了李吉明,他是彩家莊人,他說彩家莊很古老,值得一看,因此,下決心從磧口回來到彩家莊一游。李吉明很熱情,因為工作關系,無法回家,便請他的伙伴為我們導游,我們才真正游了一座明清風格的村落。不游不知道,一游還真嚇一跳,原來這么古老的村莊卻沒有保護,也真是可惜。 彩家莊原來歸臨縣管,后來劃歸離石區(qū)管理。地處黃土高原深溝峭壁的半腰上,有土窯洞,也有整齊的青磚窯院。 據(jù)說,彩家莊為李姓血緣村落,其先祖原居住在陜西米脂。明代末年李自成起義失敗后,清廷為斬除后患,在陜西米脂大肆抓捕李姓族人,許多李姓人氏為此紛紛逃離家園。順治年間,李家先祖李孟清、李興兩兄弟也離開家鄉(xiāng),從陜西逃到山西洪洞,準備以編戶移民的方式找到安居之所,但洪洞難民聚集過多,又逢大旱,移民站無力安置,兄弟倆只好離開洪洞,一路乞討來到了黃河邊。一天兄弟倆走到了距磧口碼頭10公里的地方,饑渴難耐無力再走,突然間看到不遠的山坳間生長著大片彩樹,綠色一片,生機勃勃。兄弟倆萬分激動,想到這應該是個吉祥之地,便在這個山坳間住了下來,并以“彩樹”為地名,喚作“彩家莊”。 李家兄弟請來了風水先生,他站在最高處的山梁向下望去,不禁驚喜,連聲稱道彩家莊的好風水。原來李家兄弟所居的彩家莊由三條山梁相連,地形如一只飛翔展翅的鳳凰,中間一條山梁如鳳凰的脊背,兩側山梁如鳳凰的翅膀,山梁南側三條山梁的集結處有個圓形的小山包,如同“鳳頭”。當時李家兄弟住在土窯南面的鳳凰翅膀上,鳳水先生告訴倆兄弟,如果在鳳凰脊背的位置建窯,李家一定會興旺發(fā)達,子孫繁茂。風水先生看兄弟倆十分厚道,臨走時說,要想像鳳凰一樣高飛,就要課讀子孫,將來仕途寬廣,頂子如云。兄弟倆將風水先生的話深深地記在心里。 鳳脊背的山梁很窄,大致南北走向,不好建窯,窯院就建在山梁的南坡上,哥哥住的窯院接近鳳頭位置,稱上街,弟弟住鳳脊中間,稱下街。按照鳳水先生的話,兄弟倆娶妻生子后又在上街建起一座專門讀書的窯院,請先生為李家子弟教書,并立下家規(guī)“人敦愿愨,戶習詩書”。 李氏的第三代李愛有三個兒子,長子秉江、次子秉濯、三子秉漢,從小有塾師教授,孩子們除讀書識字外,平時還要習武健身。次子秉濯聰穎勤奮,文武雙全,十五歲時考中武秀才,后任武略騎尉太學生。盡管是個小小的騎尉,卻讓李氏家族第一次嘗到了光宗耀祖的滋味,家族從此更重視對子弟的文化教育,彩家莊文風興起。以后李氏家族累代不斷有子弟中舉、入庠,出了武舉1人、太學生3人、文武庠生4人、廩貢生3人、監(jiān)生6人、增生2人、業(yè)儒文武各1人,還出了一位名醫(yī)叫李樹章。 傳說:清同治年間,一位皇舅在山西微服私訪,忽患重病,先后十多個郎中看過都不見好,病情日益加重,于是貼出告示遍尋良醫(yī),后來聽說彩家莊有位高明的醫(yī)生叫李樹章,便將他請來為皇舅診治,結果幾服藥下去,病很快好了起來?;示耸指屑ぃ氐匠?,將私訪親歷向同治帝稟奏。為了嘉獎李樹章,任他為知縣,后又晉升為潞安知府,彩家莊的名聲從此大震。 李氏家族一方面通過讀書培養(yǎng)人才,考取功名入仕為官,另一方面依靠磧口積極拓展經(jīng)商渠道,發(fā)家致富,建設家鄉(xiāng)。生意越做越大,村人說,從磧口到介休,每隔40里就會有一個李家的客棧。民國年間,磧口二道街上,彩家莊人開的店面占了一半,有“儀誠厚”、“德太遠”等字號,在街上經(jīng)營的李家人有五六十個。 彩家莊建造最緊湊的部分位于下街,它充分利用地形,與原有老的土窯院相連,院落有疏有密,大致分布在高低三、四層水平上,每一層建造四五棟,或六七幢。上面是山峁和樹木,窯院下面是溝壑峭壁和莊稼,遠遠望去整個村莊十分氣派壯觀。凡見過彩家莊的人沒有不稱贊的。 彩家莊的窯院以四合院為主,有少數(shù)三合院,另有一些簡易的土窯。奇特的是,彩家莊現(xiàn)存的21座明清古民居中,每個院落都有自己的名字,如書房院、弓房院、溝畔院等。窯院多坐西北朝東南。四合窯院以正房靠土崖,通常是三間窯洞,外面用青磚砌窯口做窯臉。木隔扇門窗。有的在窯洞上面再建一層青磚房,帶前廊,外向舒展。下窯住人,上房為花廳。窯院兩廂為箍窯,兩間或三間,青磚砌筑,用作儲藏。倒座通常為單層青磚大瓦房,木門窗隔扇十分漂亮,稱為廳房或花廳,用來招待客人,或作為家族孩子們的讀書處。以前搞運輸、做農活或拉碾子主要靠牲口,院內建有牲口棚,就在院子的東南角或靠近大門邊,牲口棚內有石料槽,為整塊大石鑿成,外面雕飾著花卉。窯院通常較寬敞,用青磚或石塊鋪地,干凈整潔而豁亮。院內有一盤石碾和一盤石磨,碾子側面也雕飾著盛開的花朵。由于風水的關系,彩家莊窯院的大門幾乎都朝向東面的臥虎山。為了方便,窯院上下層各有小門,可通往上層和下層人家,左右相連的院落相互也有門互通。生活居住,下地干活,上山或下溝都十分方便。村路則沿著幾條主要的等高線,形成彎彎曲曲的“之”字。夏天,村民喜歡在崖畔綠茵茵的棗樹下聊天乘涼,小村恬靜而安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