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個病人,是個小學教師,頑皮的小孩子經(jīng)常惹得她心煩,這次是來復診的,心慌心悸。她說她睡覺不好,老容易發(fā)汗,吃了兩劑藥后,現(xiàn)在好些了,以前腳怕冷,一年四季都冰涼。 老師摸她脈后說,她陽氣上逆得太厲害,本來整個大自然春天就屬于陽氣上升的,這樣她下面的水濕都會被帶上來,所以心臟很不舒服,這是水寒射心。 她問什么是水寒射心?老師說,勞心太過了,心虛火微就慌,臉上氣色也晦暗,臉上有黑氣,就是水氣上泛。如果沒調好的話,容易得心臟病。她說她已經(jīng)有心臟病了。 老師又問她平時大便怎么樣?她說平時有些便秘,大便沒勁。這樣,老師便開附子25克,白術20克,紅參20克,溫補脾腎陽氣。脾腎陽氣主動,主運化,主溫煦,這樣就等于是加強了胃腸動力。再用龍骨20克,牡蠣20克,芡實30克,竹茹30克,把浮陽之氣向下收。然后再用丹參20克,桂枝15克,酸棗仁25克,菖蒲15克,宣通心氣,寧心安神。心與小腸相表里,心脈不通,要用火麻仁30克潤通小腸,減輕心臟壓力。 老師上次跟一位同行談到火麻仁時,這位同行對美國西藥市場了解得比較多。他告訴老師說,火麻仁最新藥理研究對受損的心肌細胞有修復作用。 老師笑著說,這個作用兩千年前張仲景《傷寒論》中早就研究出來了,炙甘草湯中治療心動悸脈結代里面就有火麻仁?;鹇槿始饶軡櫮c道,還能潤心脈。主要通過潤通小腸腑來治療心臟,這叫以腑治臟。 在大學時有一本非常流行的中醫(yī)書籍叫《步入中醫(yī)之門》,上面道少齋先生提到,他在閱讀葉天士醫(yī)案,發(fā)現(xiàn)一個疑惑,葉氏治中風,常在方中加火麻仁,多數(shù)醫(yī)家認為,用火麻仁是滋陰熄風,道少齋先生反復思量,帶著疑問,請教彭堅教授。 彭堅教授反問說,你看中風病人,是臥床的多,還是能走得多?當然中風患者,大都長期臥床,運動能力減退,腸蠕動功能就很差,這樣大都有大便難的癥狀,所以火麻仁在方中的作用,就是直接潤腸通便,腸通心臟壓力就減。 而客家俗話把通便講成是放輕或放松,這也是火麻仁用于治療偏癱的奧秘,這也是深明醫(yī)理,反復臨床,才能夠推導出這種結論。 心經(jīng)有熱,要靠小便導出體外,再用益母草10克活血利水,使水寒之邪不能上逆為害。老師還交代這病人,平時沒事要把腳搓一搓,晚上適當泡泡腳,把濕濁之氣往下移。 老師治療心臟病,非常重視中醫(yī)整體觀,在扶心腎陽氣的同時,一般都會用龍骨、牡蠣鎮(zhèn)靜安神,反之陽亢為害。在通心血脈的藥中,常用丹參、桂枝、酸棗仁、菖蒲。由于心與小腸、膀胱關系很大,小腸不通,濁氣會上泛心竅,膀胱不利,濁水也會上泛心竅。這時,用藥就會照顧到潤腸通小便。人下焦腸腑膀胱通暢,上面心臟就容易安寧,正如一個國家,邊疆息戰(zhàn),君主便心寬。 這病人后來又復診了幾次,基本上心就不慌了,大便也比以前規(guī)律了。在老師這里,我們學到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心臟病治在小腸,大便一定要規(guī)律順暢。有不少心臟病人,就是在洗手間里發(fā)生不良事件的。 節(jié)錄自《任之堂跟診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