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運動可以看作是19世紀自然主義傾向的巔峰,也可以看作是現(xiàn)代藝術的起點??藙诘隆つ蔚拿峙c印象派的歷史密切相連。莫奈對這一藝術環(huán)境的形成和他描繪現(xiàn)實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貢獻都多。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印象派的創(chuàng)始人雖說是馬奈,但真正使其發(fā)揚光大的卻是莫奈,因為他對光影之于風景的變化的描繪,已到走火入魔的境地。 《蒙馬特大街》法國 畢沙羅 布上油畫 73CM×92CM 圣彼德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藏 畢沙羅除了描繪鄉(xiāng)村生活外,也畫一些城市街景。這幅畫是畢沙羅坐在旅館的樓上窗前,畫眼前的街景。畫家在力求表現(xiàn)自己的視覺感受,而不以主觀的夸大變形來創(chuàng)造幻覺。畫中的街景車水馬龍,晚霞街上仍有強光折射。樹木、人與車馬都被包裹在光的閃動中,造成景物特定的閃動環(huán)境。街市的馬車聲、喧嚷聲及人影,構成一幕生動城市氣象。在這里,物體輪廓不做刻意求工,色彩的冷暖對比已被拋棄,保留的只是色彩之間的細微節(jié)奏與韻律。大街的受光部分被統(tǒng)一在淡黃色多層次的調子里。在背光處抹上一些淡紫和橙色,中間部分則布滿著深紫紅、青紫色的人群和車馬。一切似乎都在落日余暉之中動蕩著。 卡米耶·畢沙羅(1830~1903)是法國印象派畫家。他雖自小喜愛繪畫,但得不到父母親的支持,只得靠自學。他曾在安東·梅爾伯的畫室學習。他一生的畫風充滿著一種農(nóng)民的質樸,在他的畫里,除了農(nóng)民與農(nóng)婦外,就是街市上的普通行人,所以被后人稱為是“印象派的米勒”。此外,他在印象派的畫家中,還是最早去外光下作畫的一位先行者。連后來的后期印象派代表塞尚也承認他是“最接近自然的一位畫家”。 《草地上的午餐》法國 馬奈 布上油畫 208CM×264.5CM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這幅描寫了一個裸體女子和兩個穿衣男人在草地上野餐的作品,1863年在巴黎的“落選者沙龍”上引發(fā)了法國藝術界的許多爭議。盡管作品的主題是以喬爾喬納的《田園合奏》和蒙特的版畫《帕里斯的評判》為藍本的,但它還是引起許多人的憤怒。因為古典的田園式的主題,在馬奈的作品中被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形象語言所代替了。此畫的人物置于樹木茂密的背景中,中景不遠的地方有個彎腰的白衣女子,成為由前景三個人物組成的古典式三角形構圖的頂點。畫中不論是人物還是色彩的明暗,都充滿鮮明的對比,畫家感興趣的是陽光透過樹葉照射在豐滿的人體上所產(chǎn)生的色彩反映,以及光影與人物所構成的圖像。這幅畫的挑戰(zhàn)性展出,把馬奈推入前衛(wèi)藝術家的行列,并使他成為印象派畫家們的精神領袖。 愛德華·馬奈(1823~1883)是法國印象主義畫派的奠基人,曾受過五年的學院派正規(guī)訓練,因不滿意學院的教學而到美術館研究、臨摹前輩大師的作品,畫風上深受委拉斯開茲的影響。1867 年舉辦個人畫展,受到青年印象派畫家的好評,是印象派的精神領袖。《奧林匹亞》曾轟動法國畫壇。 《福利·貝熱爾的吧臺》法國 馬奈 布上油畫 96CM×130CM倫敦科陶德學院美術館藏 此畫是馬奈晚年的代表作。在這幅畫中,他最后一次刻畫了他所熟悉和喜歡的巴黎喧囂豪華的生活。畫中描繪了一位金發(fā)女招待站在吧臺后面,身穿飾有寬大花邊的緊身上衣,兩手撐在臺面上,正在應酬顧客。她的身后是一面大鏡子,畫外的一切都隱隱約約地收入其中。灑吧間里燈火輝煌,賓客滿座,熱鬧華麗的景象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為了加強空間的對比關系,畫家特意利用了大塊的玻璃鏡作為背景,以琳瑯滿目的酒瓶、玻璃杯作為前景,使畫面變化豐富而生動,好似觀者自己正站在柜臺前。這幅畫于1882年沙龍展出后,得到了廣泛好評,并榮獲一枚榮譽團勛章。 《圣拉札爾車站》法國 馬奈 布上油畫 93XM×114CM 華盛頓國家畫廊藏 此畫描繪的是巴黎羅馬街友人伊爾修的院子內(nèi),母女倆在鐵欄桿旁悠閑休息的情景。母親安詳?shù)刈磿?,小女兒背著臉正透過鐵欄觀看下面的圣拉札車站。畫面明暗對比強烈,然而又很柔和協(xié)調,是畫家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 《戴手套的歌手》法國 德加 布上粉筆 53CM×41CM 哈佛大學福格藝術博物館藏 此畫又名《咖啡館女歌手》,是德加畫歌女題材中的一件成功之作。它采用細筆觸來表現(xiàn),女歌手被舞臺前面的腳燈所照射,強光出現(xiàn)在演員臉部下方,以及她舉著的右手腕下部。畫家運用逆光的手法,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出燈光反射的效果。 埃德加·德加(1834~1917)是法國印象派的畫家。他出身于巴黎的一個金融資本家的家庭,自小受到良好的古典教育,21歲考入巴黎美術學院,走上了藝術的生活道路,曾受安格爾的影響。但他又是以人物為對象來尋求復雜的光色表現(xiàn)的代表。他以古典繪畫為原則的寫實功力很強,特別善于運用線條。畫的構圖有些像攝影藝術的“特寫” 鏡頭,有時極富偶然性。繪畫題材除了巴黎城市生活中的享樂場所,如酒吧間、劇場、賽馬以外,還有相當數(shù)量的婦女梳妝和沐浴的閨房生活。 《等待》法國 德加 紙上粉筆 47×60CM諾頓·西蒙藝術基金會藏 德加運用粗獷闊大的筆觸,生動而簡練地刻畫出舞蹈休息間等待的婦人。她身著一套黑色的長裙,頭戴黑色的禮帽,手持黑傘,靜靜地坐在休息廳的長凳上沉思著,與左側一位低頭護腳的女舞蹈演員形成強烈對比。畫家以俯視角度來描繪兩人一靜一動的精神狀態(tài),人物被置于畫面上部,大部分的空間被用來描繪地面,這種空曠感與人物的沉思感相映成趣,被人譽為是一幅有思想性的敘事畫。 《盆浴》法國 德加 紙上粉筆畫 60CM×83CM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在此畫中,畫家打破了他以往浴女作品的陳式,把裸體人物作為局部場面和局部環(huán)境來表現(xiàn),描繪了意識的悠閑。正在洗澡的裸女處于一種平靜、堅實而具有雕塑感的結構之中,畫中一些零碎的物品如梳子、水罐等等,表現(xiàn)了日常生活的情趣。畫面采用鳥瞰式構圖和切邊的處理手法,把照片特寫式的場面轉化為具有日本版畫意味的抽象布局。 《塞夫勒道路一景》法國 西斯萊 布上油畫 54.CM×73CM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普通的鄉(xiāng)村道路在西斯萊筆下呈現(xiàn)出一片溫暖的詩意。畫家用透明的色調來描繪天空、道路及兩旁的樹林、房屋,以精湛的寫實筆法,來展示他所感受到的陽光反射的效果。紫灰調子映襯著明黃和土黃的色塊,使深秋季節(jié)顯出溫馨的暖意。道路的描繪則采用碎而有序的筆觸來表現(xiàn)光與影的變化。 艾爾弗雷德·西斯萊(1839~1899),法國印象派風景畫家。原籍英國,生于巴黎。青年時在倫敦某商店當學徒,抽空學畫,受康斯太勃爾、波寧頓和透納的影響,1862 年回到巴黎,在巴黎美術學院和莫奈及雷諾阿相識。受雷諾阿的影響,他運用明亮的色調、迅速的筆觸來表現(xiàn)空氣的流動和瞬間的水光波影的變化。1870年的戰(zhàn)爭使西斯萊退居到巴黎附近的馬利,在那里創(chuàng)作了大量風景畫。1880 年畫家遷到巴黎以南的洛安河上莫雷附近居住。 《草地上的午餐》法國 莫奈 布上油畫 248CM×217CM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25歲的莫奈在舍依曾畫過一幅長20尺的巨作《草地上的午餐》(4.5×6米)。那時庫爾貝也在舍依作畫,他很喜歡莫奈,常來看他并給《草地上的午餐》提修改意見。此畫完成后,莫奈十分后悔聽了庫爾貝的意見,對作品很不滿,決定不送沙龍展出。在離開舍依時因繳不起房租而將此畫作抵押,可惜因房屋潮濕,這幅巨作被損毀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幅《草地上的午餐》,實際上是莫奈為了完成巨幅油畫所創(chuàng)作的一幅“草稿”,但即使“草稿”,它仍然有1.3米高,1.8米寬。在這幅畫中從題材和構圖來看肯定是受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一畫啟發(fā)而作,也可能是想和馬奈一比高下。 1865年,莫奈初識卡美伊,請她做自己當時正在籌劃的一幅巨型油畫《草地上的午餐》中的模特。畫面中左側第一個側身的女性就是以卡美伊為模特來繪制的。 這幅畫是在戶外完成的,因此和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比較,在描繪外光的生動和景物的真實自然方面,確有過之。畫中陽光透過林木灑在人物身上和地面景物上,透明燦爛,令人耳目一新。 莫奈運用印象派的光影手法,描繪了草地上消閑的紳士淑女。畫家以幽暗的樹蔭為背景,襯托著前景白布上的男人、女人及食品,體現(xiàn)了夏日消閑的假日午餐。后面的一對情侶正要起身離去,一片片綠葉在強烈的陽光照耀下,顯得異常透亮,不僅點明夏天的炎熱季節(jié),也增添了畫面的顏色。景物、人物都描繪得十分鮮明動人。外光的運用,給畫面帶來了色彩斑斕與清新爽朗的效果。 莫奈1865年的《草地上的午餐》,是向馬奈1863年同名作致敬。他為了如實描繪光影效果,在地上挖了大坑,在坑內(nèi)進行創(chuàng)作。本作雖然對人物有精確描繪,但真正出彩卻是背景的樹葉,它們在逆光下呈現(xiàn)出透明的綠色,由黃綠到深綠色彩層次極其豐富,莫奈解釋說這畫中每一片樹葉對他來說都是模特的臉 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童年在勒·阿弗爾度過,以畫漫畫起家,并獲得了一些名聲。他在巴黎結識了巴齊依、雷諾阿、西斯萊和畢沙羅,組成了注重外光的畫派。1870 年他因戰(zhàn)爭逃到英國,又遇見畢沙羅和杜庇尼,在倫敦結識了透納和英國的風景畫家。他回到法國之后,定居在塞納河畔的阿爾讓特伊。在1874 年,莫奈展出了他的著名作品《日出·印象》,印象派從此得名。1878 年莫奈定居于塞納河畔的維特依,作了許多關于這個小村子及其周圍景色的繪畫。 他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xiàn)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涂式的輪廓線。除此之外,莫奈對于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他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完美的表達。莫奈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xiàn)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作多幅的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fā)瞬間的感覺。 莫奈一生遺留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畫及2700封信件。足跡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從法國到倫敦、威尼斯、挪威,在各地旅行寫生,留下無數(shù)的作品。本網(wǎng)已收錄莫奈作品1200余幅。 其中《日出·印象》是印象派名稱的由來,《魯昂大教堂》系列是畫家的第一個系列作品,《睡蓮》系列是莫奈的藝術巔峰之作,也是印象派的集大成。
《日出·印象》 法國 莫奈 布上油畫 48CM×63CM 巴黎馬蒙達博物館藏 此畫是莫奈描繪勒·阿弗爾港口的景象:海水在晨曦的籠罩下,呈現(xiàn)出橙黃或淡紫色。天空的微紅被各種色塊所渲染,水的波浪由厚薄、長短不一的筆觸組成。三只小船在薄涂的色點組成的霧氣中顯得模糊不清。船上的人與 物依稀能夠辨別,還能感到船似在搖曳緩進。遠處的工廠煙囪、大船上的吊車……這一切,是畫家從一個窗口看出去畫成的。莫奈以輕快而跳躍的筆觸,表現(xiàn)出水光相映,煙波渺渺的印象。莫奈畫過許多水題材的畫,最具世界聲譽的是這幅描繪旭日初升、霧氣迷蒙港口的畫。畫家所描繪的是勒阿弗爾港口的一個多霧的早晨。經(jīng)過晨霧折射過的紅日,形成了一個感覺上的灰綠色的世界,這個世界是真實的,又是幻覺的,它每時每刻隨著太陽光而變化著,畫家運用神奇的畫筆將這瞬間的印象永駐在畫布上,使它成為永恒。這幅畫于1874年4月15日第一屆“獨立派”畫展中展出,《喧噪》雜志記者勒魯瓦,以這幅畫題寫一篇評論文章,“印象派”由此而得名。莫奈熱愛大自然,廣袤的田野、潺潺的流水、變化無窮的天空都是他繪畫對象?!度粘觥び∠蟆肥悄蔚拇碜鳎枥L的是勒阿弗爾港一個多霧的早晨,在由淡紫、微紅、藍灰和橙黃等色組成的色調中,一輪生機勃勃的紅日拖著海水中一縷橙黃色的波光,冉冉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輕松的筆調中,交錯滲透,渾然一體。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霧中漸漸變得模糊不清,遠處的建筑、港口、船舶、桅桿等也都在晨曦中朦朧隱現(xiàn)。直接戳點的繪畫筆觸描繪出晨霧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種色彩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并非準確地描畫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見。真實地描繪了法國海港城市日出時的光與色給予畫家的視覺印象。這種對繪畫語言本身的探索為后世許多畫家所接受,從而形成了以印象派為起源的大潮流,藝術踏上了邁入現(xiàn)代的旅程。 《睡蓮》法國 莫奈 布上油畫 89×92CM 丹佛美術館藏 43歲的莫奈在吉維尼定居后,在庭院里修了一個池塘,在池塘里繁殖了睡蓮,成為他晚年描繪的主要對象。這幅《睡蓮》是莫奈64歲時所作的早期小幅作品。 莫奈晚年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連作《睡蓮》。這是一部宏偉史詩,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燦爛的“第九交響樂”。1880 年之后,莫奈與印象派的其他畫家們疏遠了,他在吉維尼造了一座小花園,住在里面作畫。他喜歡把水與空氣和某種具有意境的情調結合起來,這樣產(chǎn)生了《睡蓮》組畫。沿著水面,美麗的睡蓮一片片向湖面遠處擴展開來,畫家利用了樹的倒影,襯托出花朵的層次,是十分有創(chuàng)造性的構思。莫奈把整個身心都投在這個池塘和他的睡蓮上面了,睡蓮成了他晚年描繪的主題。此后27 年里,他幾乎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個主題。 《包廂》法國 雷諾阿 布上油畫 80CM×63CM倫敦科陶德學院美術館藏 《包廂》是雷諾阿正式參加印象派畫展的首次參展作品之一。這幅畫根據(jù)他在劇院里所得的印象,回到畫室里請人擺模特兒畫成的。畫中前面那個盛裝貴婦是一名叫尼尼·洛比絲的模特兒扮成的。后面手拿望遠鏡的中年紳士形象,則是由雷諾阿的一個兄弟充當模特兒的。畫家成功地畫出了劇院一角的氣氛,尤其是畫面上兩個人物的神情,絲毫沒有擺姿勢的痕跡,他們似乎全神貫注地在觀戲,陶醉在此時此刻的舞臺演出中。貴婦人那張化了妝的臉容與后面那個紳士,形成鮮明的對比。整幅畫面的色彩基調是暖色,它由玫瑰、黑、白三色組成。貴婦人身上的黑條紋衣服異常醒目。這些粗闊的黑條子和白色相間的淺色,恰好與紳士身上的黑色外衣和白色襯衫相呼應。 皮耶爾-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年2月25日-1919年12月3日,) 法國印象畫派的著名畫家、雕刻家。他從小練就了繪畫的基本功,1854年至1861 年當了陶瓷畫工,后入 Boozael 學校學畫,進步很快,并以其風格加入到印象派的行列。1881 年,雷諾阿突然意識到印象派已發(fā)展到盡頭,他主張向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風格學習(主要是其繪畫的現(xiàn)實性),毅然去了意大利。此期間,雷諾阿深受龐貝壁畫和拉斐爾作品影響,回國后又對安格爾古典主義風格很感興趣,在他的裸女造型中,吸收了不少安格爾的造型風格。 最初與印象畫派運動聯(lián)系密切,在巴黎格萊爾的畫室學習期間,在那里的同學有莫奈、西斯萊和巴齊耶。他在最初的藝術活動中不僅向前代大師提香、魯本斯學習,還向同代的柯羅、德拉克洛瓦、庫爾貝學習。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記錄真實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滿了奪目的光彩。 1881年赴意大利游歷藝術名勝佛羅倫薩、威尼斯和羅馬等地,當他在羅馬看了拉斐爾的畫時感嘆道:“真是妙極了,我早該看到它們,這些畫顯示了真正的藝術技巧和智慧?!边@時他他從印象派運動中分裂出來,藝術追求倒退到古典主義學院派,轉向在人像畫及肖像畫,特別是婦女肖像畫中去發(fā)揮自己更加嚴謹和正規(guī)的繪畫技法。他兼收了羅可可和巴洛克兩者的嬌媚和雄健之風,天衣無縫地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了獨有的雷諾阿風格。陽光、空氣、大自然、女人、鮮花和兒童。這就是雷諾阿一生用豐富華美的色彩所彈奏的主題。 雷諾阿的《煎餅磨坊的舞會》被譽為印象派畫作的典范,是藝術史上最興高采烈的一幅畫,表現(xiàn)了巴黎歡愉輕快的一面,令人仿佛置身巴黎浮華盛世的舞會一樣。雷諾阿在畫中用棉絮般的風格表現(xiàn)出流溢光線中的人物,糅合大自然中瞬息萬變的光影和色彩,和諧而完美地展現(xiàn)畫幅。 在所有印象派畫家中,雷諾阿也許是最受歡迎的一位,因為他所畫的都是漂亮的兒童,花朵,美麗的景色,特別是可愛的女人。這些都會立刻把人吸引住。雷諾阿把從他們那里所得到的賞心悅目的感覺直接地表達在畫布上。他曾說過:“為什么藝術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惡的事已經(jīng)夠多的了?!彼€是女性形象的崇拜者,他說 “只有當我感覺能夠觸摸到畫中的人時,我才算完成了人體肖像畫?!北揪W(wǎng)已收錄雷諾阿作品1400余幅。
《伊雷娜·卡昂·當韋爾小姐像》法國 雷諾阿 布上油畫 65XM×54CM 蘇黎士E.G.比勒收藏基金會藏 雷諾阿一生的作品大多以明快鮮亮的暖色調描繪青年婦女。他以特殊的傳統(tǒng)手法,含情脈脈地描繪青年女性那柔潤而又富有彈性的皮膚和豐滿的身軀?!兑晾啄取たò骸ぎ旐f爾小姐像》又名《小艾琳》,是雷諾阿邁入全盛時期的作品,滿篇都飄散著少女的馨香,洋溢著一種青春的活力。畫中的當韋爾小姐恬靜地坐在那里,全神貫注地凝視著前方,整個人處于濃密的深綠色的樹叢中。作品的色調是極其柔和的,形體和背景交接處沒有明顯的界線,使畫面的色彩產(chǎn)生了一種微妙的朦朧感。像瀑布一樣流泄在人物整個上半身的披肩發(fā)不是靠平涂,而是以多種筆觸的棕紅色調構成的,使畫中少女的肌膚更增添了嬌嫩透明的效果,表現(xiàn)出了少女的冰肌玉膚、天造尤物之美。 《夏龐蒂埃太太及子女像》法國 雷諾阿 布上油畫 154CM×190CM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這幅畫是雷諾阿的成名之作。夏龐蒂埃太太是一位著名的出版商的妻子,社交界的名流,沙龍的女主人。此畫系受夫人的預訂而繪制的。畫中以裝飾華麗的室內(nèi)環(huán)境來襯托這位貴族夫人和兩個天真的女兒。夫人坐在孩子們的右邊,悠閑恬適地注視著兩個女兒,左邊一個女孩正坐在一條大狗的背上。孩子的純真表情描繪得極為生動,整個畫面洋溢著一種富裕家庭所特有的天倫情趣。背景為棕紅色,人物間的衣服色彩有強烈對比,夫人的黑色衣裙壓住了全局,使左邊兩個孩子的天藍和白色相間的裙子更顯突出。這幅畫在1879 年的巴黎沙龍中獲得了好評。 《羅拉》法國 吉爾威克斯 布上油畫 175×222CM 波爾多美術館藏 此畫是根據(jù)法國作家繆塞的同名詩作繪制的。青年羅拉在準備自殺前夕,同一位美麗的妓女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到了清晨,妓女發(fā)現(xiàn)了羅拉輕生的念頭而贈以金項鏈,然而羅拉拒絕并飲下了毒藥。畫家將這一浪漫故事帶到了左拉式的自然主義世界,并以印象主義畫風和色彩繪成這一冷靜的作品。畫面以床鋪的大面積白色、淺灰色與布幔后的黑暗背景形成強烈對比。美麗、年輕的妓女仍在夢中,一只腳垂在床邊。畫家對人體的微妙色調刻畫細致,使人體的亮部呈現(xiàn)出偏黃的暖色調,而在暗部則呈現(xiàn)出微紫的補色。在構圖上,采用橫向線條:床鋪、窗臺、欄桿、桌子作為鋪墊,帳幔、床頭形成兩條平行的斜線,構成畫面的不平衡感。青年羅拉逆光站立在窗臺前,一手扶住窗臺,一手扶住窗框,這一動作表現(xiàn)了羅拉臨死前對生活的留戀。他回頭凝視著一絲不掛的妓女,美麗的妓女在床布的暖白色和藍紫偏紅、偏綠的冷色陪襯下,更顯出生命的溫馨可愛,令人向往。 亨利·吉爾威克斯(1852~1929)是法國畫家,擅長于畫裸婦,一生中繪制了許多風俗畫、肖像畫。吉爾威克斯原本是學院派的畫家,雖然他也采用了部分印象主義的原則,但仍不能達到表現(xiàn)像《羅拉》這類題材所需的激情,因而這種冷漠的自然主義畫風不能在情感上戰(zhàn)勝觀眾。由于他是雷諾阿的好友,并經(jīng)常結伴而行,故也受其影響,偶爾也畫畫此類迎合第三共和國時代畫家們熱衷的主題,但他的大部分作品還是以神話為主題的。 《在家中的波茲醫(yī)生》美國 薩金特 布上油畫 204.4CM×111.4CM 洛杉磯阿曼德·哈默基金會藏 此畫為畫家早期作品,他對肖像畫的技巧處理勇于革新,希望把人物描繪在他們?nèi)粘I畹沫h(huán)境中,使人物看上去十分自然、舒適。這幅作品即是一例。但畫家在刻畫人物時,不免有些 “巴洛克風格”,用筆也較光潤細膩,整幅畫面以朱紅與深紅色調為主,絢麗奪目。畫家以卓越的印象派外光技法,通過灑脫的筆觸和簡練的色塊,創(chuàng)造出波茲醫(yī)生的高雅氣質,使作品的光色情趣與形態(tài)的韻律節(jié)奏渾然一體。 約翰·辛格·薩金特(1856~1925)是美國 19 世紀后期及20 世紀初期著名的肖像畫家。由于父母酷愛旅行,所以他的童年可以說是在旅行中度過的。他喜歡沿途寫生,這決定了他一生的藝術生涯。他的肖像畫富麗典雅,體現(xiàn)了他的敏銳觀察力和卓越的油畫技巧。他擅于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風度和氣質,特別喜歡用光的效果突出質感。 《奏鳴曲》1893年 美國 哈薩姆 布上油畫 81.3CM×81.3CM 堪薩斯城納爾遜-艾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 在這幅畫中,哈薩姆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灑脫的筆觸與明麗的色塊,描繪一位彈鋼琴女子的背影。畫家精心描繪少女俏麗的面龐和那沉醉于音樂中的神態(tài),以塑造少女的高雅氣質。在深棕褐色的背景里,畫家以概括、簡潔的筆觸表現(xiàn)出少女面前的鋼琴及室內(nèi)的陳設,使少女的滿頭金發(fā)和淡藍色衣裙的色彩更顯得純靜、透明。整個作品的光色情趣與形態(tài)的韻律節(jié)奏渾然一體,營造出一種寧靜、安詳、充滿詩意的氣氛。 哈薩姆(1859~1935)是美國印象派畫家。出生于波士頓地區(qū)。1883 年赴歐州展覽,當時他以水彩畫馳名,直至 1885 至1886 年間他才有重要的油畫作品問世。后來他加入了“十人畫會”,于1898 年在紐約舉行聯(lián)展。1935 年逝世,終年76 歲。無論是在生前或死后,哈薩姆都被認為是美國印象派繪畫成就的主要貢獻者。 《洗澡》美國 卡薩特 布上油畫 100.4CM×66CM 芝加哥藝術學院藏 畫家選擇俯視的角度,描繪了母親給孩子洗澡的生活情節(jié)。孩子把腳踏入水盆中的動作,以及母親輕輕替孩子洗腳的溫柔態(tài)度,都表現(xiàn)得十分生動。畫家對許多細節(jié)的描繪是精益求精的,如小孩的身體,以及沒入水中的腳的色彩,母親穿著的有條紋的衣裙和背景中壁紙圖案的相呼應。在這幅作品中畫家有意識運用了幾何圖形的地毯以及壁紙和其他具有裝飾性的花紋,從而使得畫面形象清晰而突出。 瑪麗·卡薩特(1884~1926),美國女畫家,生于賓夕法尼亞州一個富有的家庭,早年就讀于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 1866 年她不顧雙親的反對,遠赴法國深造,后定居在法國。她在巴黎結識了畫家德加,保持友誼達40 年之久。德加很賞識她的才華,而她是參加這個團體展出的唯一的美國人??ㄋ_特除油畫外也精于版畫,其版畫的構圖與色彩,都顯示出與日本浮世繪版畫的關系。她用敏銳和抒情的筆觸描繪出來的作品充滿溫馨和美感,頗受好評,因此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女畫家之一。 印象主義是一個松散的藝術社團。這個社團沒有明確的綱領。藝術家集合在一起,僅僅因為畫風比較一致,便于共同舉辦展覽。參與展出的藝術家,有的僅在一段時間內(nèi)迷戀于印象主義畫風,后來則另有追求;有的在繪畫風格上曾多次變化反復。此外,參與畫家的水平也不盡一致。繪畫中的印象主義是和法國文學中的自然主義流派相對應的。印象主義和自然主義都曾受到哲學上實證主義的影響。 與此同時,除了印象主義美術外,還有以法國作曲家德彪西為代表的印象主義音樂,以及印象主義文學和印象主義電影等。 |
|